第1415章 高端的服務,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提供方式

趁着楊傑介紹的一個空當,來自BAE系統公司的工程師查爾斯·卡勒突然舉起手:

“抱歉,我感覺有些頭暈,可能是因爲這裡太熱了……能不能通一下風?”

儘管防靜電服爲了保證效果,在面料裡外都加了雙層塗料,透氣性確實很差,可畢竟不像是防化服一樣把人封得嚴嚴實實。

所以,會在這個當口突然提出這種要求,顯然是有其它的打算。

比如趁機觀察一下屏蔽殼體的分層結構以及固定形式。

雖說幾個歐洲國家目前都沒有建造同類設備的相關計劃,但大家身爲工程師,無論從未雨綢繆的角度,還是從單純滿足自身好奇的角度出發,總歸都想要多看到點東西。

楊傑心中只覺得有些好笑,畢竟在大約十幾年前,他自己隨隊去莫斯科考察的時候,就用類似的手段檢查過吸波尖錐的塗層掛裝形式。

早年間的大型微波暗室都採用和實驗室小型裝置類似的組合式拼接殼體,安裝過程中需要用到大量螺釘、壓條和襯墊,從而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屏蔽效果。

因此,爲了追求相對乾淨的微波環境,整個空間在工作過程中必須維持嚴格密閉,一般不會安裝專門的空調系統。

所以在平時非工作狀態下想要通風,基本都是通過打開含波導窗甚至直接開門這種簡單粗暴的辦法來進行。

無論哪一種,都相當於要在牆上打開一個肉眼可見的缺口。

就有了從截面處觀察安裝細節的機會。

顯然,卡勒先生在來之前專門做過不少功課。

只不過獲得的信息已經有點過時了——

時過境遷,如今新一代設備採用的焊接式殼體工藝早就沒了這種缺陷。

其超高超寬的主結構採用焊接方式將暗室內壁整體依託於殼體外部的土建鋼柱及鋼樑框架,完全可以在出廠之前就預留出所需的排風通道而不至於影響屏蔽效能。

其實這倒也不能怪他。

畢竟近十年內,只有華夏建設過新的大型微波暗室,而那些過去的資料,無論來自美國還是蘇聯,都不可能體現出這一點。

“好的,卡勒先生。”

楊傑強憋住笑容點了點頭,然後從口袋裡掏出了一個精巧的遙控器:

“我加大一下空調的通風量,希望能讓你感覺好一些。”

果不其然,在聽到這句話,以及緊隨其後的嗡嗡換氣聲之後,卡勒的表情直接就僵在了臉上。

那一刻,他笑得比哭還難看:

“謝謝……”

一直跟在隊伍最後沒插過話的劉永全本來還有點沒搞明白情況,但到了這個時候哪還看不明白是有人想趁機搞事結果被不聲不響地懟了回去,也不由得捂嘴偷笑。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終於也輪到你們歐洲人體驗這種感覺了。

好在大家畢竟還是合作伙伴關係,所以場面上倒也沒有搞得很難看。

“接下來,我們將展示一下RCS近場測試的基本流程,當然爲了大家的健康考慮,發射天線將不會進入工作……請各位注意自己腳下的位置,務必踩在綠色區域範圍內”

楊傑一邊說着一邊來到門口,按下了旁邊一處不太起眼的按鍵:

“RCS近場二號,要求執行一遍測試準備流程。”

在良好的微波屏蔽之下,任何便攜式無線設備都無法正常工作,只能通過固定的通訊系統進行聯絡。

而在這一刻,幾乎每個參觀團成員都兩眼發光。

尤其剛纔還有些尷尬的卡勒,更是直接來了個180°變臉。

略顯滑稽的表現之下,也隱藏着某些不足爲外人道也的心酸悲苦。

“控制室收到,測試準備流程。”

不知道設置在哪裡的喇叭中,響起了來自控制室的迴應。

當然,這一段通訊內容,是沒人負責翻譯的。

所以,很快就有人湊到了正在盯着遠場五軸轉檯思索的艾德斯坦納。

後者因爲來華夏的次數太多,是整個隊伍中唯一一名能用漢語正常交流的人。

“查爾斯,他們剛剛在說什麼?”

艾德斯坦納這纔回過神來:

“哦……只是讓控制室進行相關準備而已,沒提到任何有用的細節……”

很快,伴隨着一陣驅動電機的嗡嗡聲,近場5軸轉檯和近場掃描架由導軌移動至牆角,緊接着,在畫着綠色區域以外的地面上,也升起了許多跟天花板和牆壁一樣的藍色錐形體,將平移導軌很好地隱藏起來,同時發射天線和接受天線迅速調整角度,同步對準了位於整個房間正中央的白色RCS轉檯。

參觀團衆人就這樣目瞪口呆地看着整個房間如同變形金剛一樣,在不到一分鐘內完成了形態轉換。

“全……全自動的?”

卡勒在震驚之中下意識脫口而出。

作爲BAE系統公司的工程師,他在參與JSF項目過程中也遠遠見過洛克希德·馬丁的同類工程設施。

但整個準備過程都需要由人工完成,尤其在RCS轉檯或五軸轉檯上安裝完待測模型之後,更是需要靠人力把之前撤掉的地面吸波錐給安裝回去,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

而現在,這一切不過發生在幾個呼吸之間。

相應地,測試效率恐怕要提高几十倍之多。

也難怪華夏人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裡,就拿出一種像模像樣的隱身飛機。

如果說在此之前,還有人對那架2001號驗證機的性能還有些質疑的話,那麼現在,大家考慮更多的事情則成了——

這個設施的測試能力,對於華夏自己來說會不會有些溢出了?

跟華夏這邊混得比較熟的艾德斯坦納直接開口:

“楊先生,這樣的準備速度是否意味着,整個設施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多輪RCS測試?”

如此直白的提問方式,甚至把參觀團裡的其它幾個人嚇了一跳。

但實際上,楊傑早就等着這個問題了。

只是爲了演得更像一點,才故意做出一副猶豫的樣子,還跟劉永全裝模作樣地交換了一番眼神。

等到幾秒鐘之後,才彷彿從後者那裡獲得了許可,鬆了口氣並回答道:

“是的,理論上每一輪測試從準備到完成數據採集的週期大概在2.5小時左右,實際考慮到額外的檢查和確認,大概需要拉長到4-5個小時,當然這樣的精密設備也有檢修週期,平均來講,每個月應該可以完成60-70組測試。”

劉永全其實懂得不多,但根據情節安排,這時候應該輪到他說話了: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其實並沒有這麼繁重的測試壓力,畢竟一架飛機的設計工作非常複雜,也要給其它方面留出時間,所以一個月最多也只進行過33組測試而已,仍然有差不多一半的空窗期……”

如果說前面的部分還都是鋪墊。

那到這裡,就可以算是明示了。

歐洲人或許已經沒有了研製正經第四代戰機的計劃,但隱身無人機要不要搞?現有型號的隱身修型要不要搞?

就算都不要,那你以後研究反隱身、研究雷達遙感也一樣需要微波暗室啊。

總不能一直用實驗室級別的設施湊合事吧?

現在美國人不願意開放設施,俄國人的設施自己都不太夠用,而我們每個月正好有20多組測試的餘量。

20多組,對於一個用戶來說那確實挺多,根本用不完得用。

可要是大家競爭起來,分攤到每個用戶的身上,那可就得有個先來後到了。

至於你說泄密問題?

別鬧了,賣方市場瞭解一下?

你看看現在哪有付費即可用的微波暗室啊?

這可是21世紀最新的次世代技術,你怕泄密我還怕泄密呢?

不買就趕緊一邊呆着去,後面有的是人想要排隊。

所以,在這句話說出口之後。

其他人倒是還好。

但剛纔比較和諧的卡勒和艾德斯坦納兩人之間,氣氛瞬間就不太對味了。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
第784章 法國人玩脫了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1332章 和這樣一羣蟲豸在一起,怎麼能搞好高超音速武器呢?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第1408章 2001號,起飛!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412章 也算是衣錦還鄉吧(繼續日萬)第712章 戰後結算第102章 生產籌備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316.第316章 殲10的第一次地面測試(爲盟主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576章 世界,正悄無聲息地發生變化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433章 軸承,是個大問題第454章 成立裝備工業司!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450章 法國人的設計,不合理!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419章 困頓之中的二毛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572章 打破對日本的濾鏡,從你我做起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658章 把航母項目整個搬回來?第504章 42億經費,老子從來沒打過這麼富裕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1236章 風水輪流轉第68章 推倒重來的勇氣(35)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682章 搶了日本人的生意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262.第262章 互有勝負,發現問題第1196章 中華神盾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733章 設計定型不是終點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219章 奇怪的壓氣機和奇怪的數據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269章 國際空間站發出求救信號?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010章 空警2000平臺的三維重建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407.第407章 我超,鴨翼!第1348章 擴核,擴核!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518章 一步到位的主戰坦克底盤394.第394章 一個人,帶動一個行業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77章 精加工領域的革命(國慶快樂!)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01章 能不能去航展?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543章 這個問題,有四種解法(4K大章)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第581章 好TM大的導彈!(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544章 打破封鎖,還是要用技術說話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73章 特別優待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