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

短暫的小插曲過後,衆人的話題又回到了面前這幾臺正在生產的設備上面。

馬立平帶着常浩南走上臺階,來到一排操作機櫃前面:

“其實之前渦扇10的渦輪葉片性能參數確定下來之後,我們也嘗試過用新設備生產一批產品,其它部分倒是還好,雖然略有些瑕疵,但通過後續精加工好歹都能挽回。”

“只有最後的凝固過程,非常難以控制,生產出來的單晶在晶體層面缺陷很大,甚至很大一部分直接就不是單晶,這個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在後面補救回來,所以只好暫時停工,等工藝問題解決之後再重新投產了。”

說話的功夫,他從旁邊拿出來了一個被包裝起來的渦輪葉片,遞給常浩南:

“這是我們之前那批廢品裡面最典型的一個。”

“雜晶、雀斑、成分偏析、含氧量和含氮量過高、一次枝晶間距大、晶體取向偏離受力方向,總之教科書上面寫了的單晶缺陷,這塊產品上面都集齊了。”

“哪怕想要故意生產這麼個廢品出來,都很難做到,要不是這東西涉及到太行項目需要保密,我都想帶出去給我那幫學生們看看……”

常浩南接過葉片,翻來覆去看了看。

當然,用肉眼是不可能看出什麼東西的,晶體形態的差異哪怕用一般光學顯微鏡都未必能看全,需要專門的設備才能檢測出來。

“現在渦扇10還處在研發階段,所有涉及到項目的東西自然全是絕密,不過定型之後,這些廢品就沒那麼敏感了,雖然直接帶走還是不行,但可以把晶型照片拿出去。”

他說着把那個“完美”的廢品還給馬立平:

“所以,你覺得這是凝固過程參數調整的問題?”

“自然是的。”

後者點點頭:

“這套設備用的凝固技術是目前比較流行的高速凝固法,通過爐內保溫加熱區和鑄件底部水冷托盤及輻射散熱實現溫度梯度的控制。”

“但是鑄件從保溫區域拉出來的過程中,散熱逐漸變爲以輻射爲主,散熱效率驟降,導致凝固前沿的溫度梯度不斷降低,生產出來的鑄件很容易出現缺陷,而且單晶尺寸越大,缺陷就越明顯。”

“國外在用高速凝固法生產葉片的時候,也是要精調拉出速度,因爲熱輻射過程的散熱效率沒辦法控制,所以只能儘可能減小水冷部分的溫度梯度,讓整個逐漸的溫度分佈更平均一些。”

馬立平的表述稍微有點複雜,以至於常浩南聽過之後都站在原地稍微想了一會:

“如果這樣的話,就算我們最後找到了能夠穩定形成單晶的工藝方式,生產效率應該也會非常低?”

“呃……”

馬立平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

“常總,這個辦法之所以叫高速凝固法,就是說相比於傳統的功率降低法已經非常快了。”

“只不過渦扇10這個葉片的尺寸確實有點太大,外形又比較複雜,所以只能慢工出細活,這也是第三代航空發動機生產效率總體偏低的主要原因……”

顯然,他是以爲常浩南對他們的生產效率不滿意。

然而後者卻擺了擺手:

“不,我的意思是說,既然冷端靠熱輻射進行冷卻的效率比水冷盤低得多,那爲什麼不乾脆一點,把整個工件都用液體進行冷卻?”

“啊?”

馬立平整個人直接愣住,好一會之後才艱難開口:

“全都用液體,那不成淬火了?”

“而且水冷對於正在生長的晶體來說,冷卻效果過於好了,突然接觸到低溫的晶體會直接不受控制地瘋漲,根本無法保證晶型,而且……”

他的話還沒說完,就被差點繃不住的常浩南打斷了:

“當然不可能是用水,水的凝固點和沸點之間只差100℃,對於冷端溫度控制來說區間太窄了,根本沒辦法操作。”

“我的意思是,用導熱係數大、沸點高、凝固點低、熱容量大的液體,把抽拉出來的葉片根部直接浸泡在裡面,用熱傳導進行強化冷卻,這樣整個工件的溫度梯度可以又大又穩定,結晶的速度和晶體質量也能同時得到保障。”

“沸點高、凝固點低,還要熱容量大……”

馬立平雙眼望天低思索了一下。 他本來想說哪可能有這麼神奇的東西。

但很快就意識到自己想錯了。

有一個大類的材料都符合這個要求,只不過它們通常並不被認爲是“液體”罷了。

“那就只有……液態金屬?”

常浩南點頭:

“我初步想一想的話,最好是用鋁或者錫,就像你說的,凝固點也不能太低,否則驟然遇到強冷對於晶體生長也有不利影響。”

這一次,馬立平沒有馬上給出迴應,而是在機櫃前來回踱着步子,顯然是在思索這個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常總,如果是用液態金屬,那需要控制的可操作變量就更多了,尤其是冷卻速度提高的情況下。”

幾分鐘後,他重新停住腳步,看向常浩南:

“至少還要考慮液態金屬本身在接觸到晶體之後的溫度變化,而且就算導熱係數相對大,但因爲流動性不足,所以液體內部還會形成一個新的溫度場,必須同時對這個溫度場進行控制,還要考慮到,我們的加熱手段本身也是不均勻的……”

別說着手去算,哪怕只是想想,就讓馬立平感覺到頭大。

“如果用均勻加熱的方法呢,比如微波加熱?”

旁邊一直插不上話的鐘世宏突然提議道:

“這樣至少可以減少一個變量……”

話還沒說完,就看到對面兩個人正用複雜的眼神看着自己。

“你……要用微波……加熱金屬?”

馬立平的聲音有些難以置信。

就像他剛剛面對常浩南時候那樣。

只不過,之前他是懷疑自己的水平是否不夠,現在則是懷疑鍾世宏的智力……

微波對於金屬有趨膚效應,只能透過很淺的金屬表層,並不能像燒水那樣從內部進行整體加熱。

“沒事了……”

意識到自己出了個餿主意的鐘世宏當即閉嘴。

“總之,如果引入液態金屬的話,那控制邏輯會異常複雜,包括我們下一步的工藝優化,每多引入一個參數,優化難度都會呈指數型增加……”

“我們……真能在幾個月時間裡得到結果?”

當模型的複雜程度足夠大的時候,哪怕用計算機也很難計算出結果來。

尤其眼下這功夫,華夏的超算在硬指標上仍然比國際領先水平差不少。

“這個麼……”

常浩南推了推頭上的安全帽:

“別人我不好說,但既然是我來負責的話,問題應該不大……”

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99章 高級軟臥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283.第283章 溜了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918章 獵鷹Z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716章 挖牆腳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181章 縮比風洞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2章 我要上天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51章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229章 帶彈起飛!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
236.第236章 九星戰將和航母之父第1413章 掃清航空產業面前的最後一道障礙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99章 亂套了,全亂套了(算昨天的)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99章 高級軟臥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401章 一點小問題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011章 來自常總的新要求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283.第283章 溜了267.第267章 還是看看遠處的大飛機吧,家人第1309章 如果不只是導彈呢?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290.第290章 專利賺錢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第918章 獵鷹Z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1200章 必須要有自己的四代機!第1366章 “640工程”往事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760章 常氏引理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210章 來自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求援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第174章 工藝問題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716章 挖牆腳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181章 縮比風洞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69章 超級計算機(45)第62章 我要上天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851章 京城電鏡中心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547章 合資,但不能當買辦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780章 戰略忽悠的意外效果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150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708章 空軍,走出國門的機會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407章 半架飛機第1290章 CT1高能混合推進劑第51章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788章 把他們批判一番!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361.第361章 對燕京大學的無情NTR第1222章 渦扇20,爭奪主動權!第559章 圍獵海上自衛隊!第1424章 獨門絕技第134章 衆生相(二合一)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第432章 重新定義“火箭炮”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第1229章 帶彈起飛!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420章 關於馬達西奇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