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殲轟7A,更重 更遠 更安全

唐長鴻雖然是第一次擔任總設計師,但此前在殲轟7基礎型和新舟60兩個項目中也都擔任過負責重要研發內容的子系統設計師,因此在603所內部的威望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既然他都這麼說了,那下面的其它人自然再沒有什麼顧慮,開始考慮如何調整飛機參數,才能更適應新時代的作戰思路,以及不浪費那兩臺性能提升巨大的發動機。

見到衆人已經統一了思想,唐長鴻又繼續補充道:

“這一次,殲轟7的用戶從單純的海軍擴展到了海軍和空軍,後者也向我們提供了一筆項目經費,並且要求飛機具備進行超低空突防,以及使用精確制導武器的能力。”

“用戶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我們還要對飛機的功能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升級。”

短暫的沉默過後,一名負責協助唐長鴻進行總體方案設計的年輕工程師首先開了口:

“既然新的發動機性能比斯貝好這麼多,那可以稍微擴大一下機翼面積和強度,老型號的殲轟7每一架只能帶兩枚鷹擊81反艦導彈,這個效率太低了。”

“海軍面對的目標少,可能問題還不是很大,但空軍一次出擊可能要攻擊多個目標,攜彈量低肯定會降低作戰效率。”

開技術研討會其實和研究生開組會差不多。

有人當即明確表了態:

“之前常總在這邊改殲轟電7的時候,我有幸在他手下工作過,按照常總的工作風格,把東西設計出來的同時,肯定會留下一整套方法論,咱們照着學,準能事半功倍。”

“借鑑思路,又不是照搬照抄。”

“那派去學習的人選……”

人嘛,對於這類八卦內容都是感興趣的。

顯然,常浩南這個名字,在如今的航空工業系統裡面,多少還是有些傳奇性的。

“還能是誰,肯定是常浩南常總唄,算算時間應該也對得上……”

“另外……”

“另外我還聽601所那邊的人說啊,殲8C的這套前緣縫翼結構,是小常總當年加入八三工程之後,第一個着手完成的改動!”

“去年我到601所出差的時候,看到了一些殲8C的機翼設計資料,我覺得完全可以參考一下。”

“最終定型的殲8C,採用了前緣縫翼、主翼和後緣襟翼一體化設計的思路,可以避免襟縫翼同時偏轉時,混合邊界層和流動分離同時出現,雖然是一款大三角翼的截擊機,但低空升力和操縱性都非常優秀。”

不過最後還是壓低聲音繼續開口道:

有了第一個發言的,後面也就自然多了。

“嘶……那要是這樣的話,確實可以考慮派人去學習一下。”

“人家一款截擊機都充分考慮了低空性能,咱們的戰鬥轟炸機,要是在這方面落下,可就丟人丟大了……”

說到這裡時,當即有人表達了質疑:

“殲8C……那不是截擊機麼,還是三角翼,跟咱們的飛機完全不搭吧?”

“小常總?是……”

老設計師伸出手指敲了敲面前的桌面,像是在強調自己接下來要說的內容:

說到這裡,他稍微停頓了一下,似乎是在猶豫是否要繼續下去。

另一名雙鬢斑白,看上去比唐長鴻歲數還大不少的老設計師順着機翼的話題繼續說了下去:

“當年陳總設計飛機的時候,爲了減小研發風險,選擇了比較保守的翼型,導致總體的飛行性能比較一般。”

“……”

眼見着話題有點跑偏,負責機載武器系統設計的高級工程師楊霖用筆帽輕輕敲了敲面前的文件紙:

“說起超低空突防。”

“空軍的超低空突防跟海軍的可不太一樣,環境要惡劣得多,咱們國家目前還沒有美軍AN/AAQ-13這樣的低空綜合導航設備,甚至連PRNK-23K這樣能適應低空環境的目標識別與跟蹤系統都缺少現有型號……”“這樣一來,無論是飛行還是攻擊,面臨的壓力都很大啊……”

“往好的方面想,殲轟7有兩名飛行員,可以分別負責飛行和攻擊,所以壓力並沒有米格27或者F16C的飛行員那麼大。”

旁邊負責飛控系統設計的副總設計師龔鑫懋接了一句,勉強算是安慰。

緊接着,他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能不能考慮用機頭的搜索雷達負責地形跟蹤,結合雪橇法或者適應角法實現地形匹配跟蹤?”

“老型號殲轟7上面的232H火控雷達性能肯定不夠,但是現在給三代機研發的那個1473,或者殲8C上面用的1472雷達應該能滿足要求,反正超低空突防的時候,也用不到雷達去搜索目標。”

作爲飛控設計師,這顯然是他能想到的最直接辦法。

雖然147x系列雷達的原始設計是用於對空的,但在其基礎上增加一個青春版的地形跟蹤功能並不困難。

畢竟只是要求避碰而已,又沒說要把地形給完整地測繪出來。

但是,跟武器系統打交道比較多的楊霖當即否認了這個想法:

“這辦法飛倒是能飛,但是低空突防本來就是追求隱蔽性,這種時候大張旗鼓地開着機頭雷達……恐怕不太合適吧?”

“機頭搜索雷達的發射角度太大,萬一空中還有對方的飛機,那雷達告警接收機一響豈不是什麼都暴露了?”

“難道還有更好的辦法?把地形跟蹤雷達集成到一個吊艙裡面,目前肯定是做不到的,而且,用戶既然要求使用精確制導武器,那就還需要考慮攜帶激光制導吊艙和空對地導彈用的數據傳輸吊艙,已經不太可能有位置留給第三個吊艙了。”

“……”

眼看着現場的氣氛有些過於熱烈,唐長鴻趕緊鎮住了場面:

“鑫懋同志剛纔說得對,殲轟7A畢竟有兩名飛行員,超低空正常飛行時候的壓力相對沒那麼大,所以,相比於自動化的低空導航吊艙,我們還是要首先關注一下最基本的飛行安全問題。”

“根據基礎型殲轟7飛行員的反饋,他們最擔心的,其實還是低空飛行的時候突然出現動力故障。”

“在飛行安全這方面,我記得蓉城611所,在十號工程原型機的測試過程中,用過一種可以通過進氣情況提前預測發動機喘振的技術,在發現有喘振風險之後,就會限制飛機繼續進行劇烈機動,避免喘振風險的發生。”

“鑫懋同志。”

唐長鴻看向旁邊自己的副總設計師:

“我已經聯繫了611所的宋聞聰總師和楊偉總師,他們同意我們派一隊技術人員去考察和學習,我準備讓你來帶隊,到蓉城那邊待上一段時間。”

雖然航空工業系統下屬的各個場所已經被改制成了分公司屬性的集團,互相之間也存在一些競爭,但說到底,還是全國一盤棋。

真有了這種重要的技術,不可能掖着藏着只給自己用。

被突然點到名字的龔鑫懋直接一愣。

這種技術聽上去美好得有些不像真的。

尤其是對於以中低空飛行爲主的戰鬥轟炸機來說,一旦發生喘振,往往沒有戰鬥機那樣充分的應對時間。

再加上殲轟7相對一般的彈射逃生系統,很容易導致機毀人亡的一等事故發生。

如果真能做到提前發現並抑制喘振,或者說,哪怕僅僅是延緩喘振的發生,對於飛行安全來說也是極其巨大的助益。

因此他當即起身鄭重表態:

“是!我一定把這個技術學會,帶回來!”

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51章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43章 新改型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691章 鋌而走險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3章 新改型
第451章 直升機主減速器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1040章 難道還能一次拿三個獎?第1209章 摸着美國人過河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497章 無需修改,直接發表!第1039章 甚至還不止菲爾茲獎?第160章 阿古斯塔要深度合作!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386章 去ITER拼個桌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377章 洛德專員的人工湖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531章 我們的工作,是對人民有益的第1241章 助推段延長第1293章 太空漁船計劃的深遠影響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684章 確實需要一個課題組了第554章 模鍛壓機,動工!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55章 三倍音速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398章 不會真是外星技術吧?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1028章 真正的大合同,風水輪流轉!第51章第125章 想搞軍工,就不能只搞軍工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641章 “等渦扇10定型之後”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419章 更大的還在後面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294章 少俠,我有個大膽的想法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業帶頭人第885章 光控相控陣雷達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698章 真打下B2來了?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第970章 這下此消彼長了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1108章 無意間推動了歷史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882章 光電子數據傳輸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1296章 脫離美元結算(求一波雙倍月票)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3章 國防科工委要聽我的意見?(二合一第555章 法國艦隊來訪第1172章 五種構型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0章 殲8大戰F22?第129章 這纔是真正的截擊機!(二合一)第1228章 地下堡壘的剋星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43章 新改型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34章 關鍵抉擇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第441章 揚眉吐氣的一天!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1274章 太空捕撈!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732章 法國人被卡脖子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第20章 中華兒女多奇志第691章 鋌而走險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第926章 你還說你沒提前準備?第1418章 十倍音速的真理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52章 航空文化第1247章 反衛星直播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3章 新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