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艦長這看似有些衝動的反應,政委黎萬兵並沒有表達任何異議。 шωш★ тт kǎn★ ¢○
一方面,友好合作的主基調與軍人之間的適度爭強好勝並不矛盾,況且現在還是旁邊英國人先動的手,自己只是被動接招而已。
另一方面,雖然滎州號是一艘剛剛入役沒幾個月的新船,但052C上的這套動力系統卻已經算是久經考驗。
上級從去年開始連續派遣金城和滎州兩艘同型號艦艇參與前兩批遠洋護航任務,本來也是帶着進一步驗證設備適應性的想法。
畢竟華夏海軍過去的遠洋航行基本都在太平洋中部和北部,對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水域環境相對陌生。
而在建設一支真正意義上的藍水海軍之前,必須要確定自己的艦艇能夠應付全球任何位置的海洋環境。
至於反海盜……
只能算是順手的事情。
“動力輸出切換到燃氣輪機,準備加速!”
隨着艦長林曦一聲令下,甲板下方的動力艙內也緊跟着忙碌了起來。
實際上,得益於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發展,現代艦艇上的輪機部門通常不必再根據艦橋傳來的指令進行手動作業,值班人員更多隻是起到一個監控和備份的作用。
但根據之前金城號給出的經驗,高溫環境所對應的最優啓動參數會發生一定變化,因此爲了保證成功率,也爲了給後續艦艇提供足夠可靠的數據,滎州號專門切換到了人工介入模式。
按照初步修改之後的參數,兩臺QC300燃氣輪機在啓動電機帶動下逐漸加速旋轉,同時噴頭開始將霧化燃料充入環形燃燒室。
當達到70%相對轉速時,點火器釋放能量,形成的高溫火團迅速涌入迴流區,並隨之點燃整個燃燒室。
“嗡——”
渦輪高速旋轉的尖嘯聲在輪機艙中響起。
緊接着,在系統確認確定輪機已經進入平穩工作狀態後,減速齒輪箱開始工作,將自動同步離合器與輪機傳動軸齧合,並在大約0.75秒後與柴油機脫開。
QC300在設計時便考慮過作爲高速主機時的工作特性,專門採用了啓動轉速自適應技術,讓整個動力切換過程只有同類CODOG系統的一半左右。
然而,即便如此,當滎州號終於切換到燃氣輪機動力並開始加速時,依然已經落後了大約7-8鏈距離……
勇敢號的艦橋內,巴拉姆艦長來到右後方的觀察窗前,緊盯着因爲被拉開距離而在視野中逐漸縮小的滎州號,臉上露出頗爲罕見的溫和笑容。
似乎是在安撫12年前那個被嚇到忘記操作武器瞄準的自己。 ωwш▪ Tтkǎ n▪ ¢ o
但很快,上校的思緒就被身後不遠處的埃森所打斷:
“艦長,捕捉到一組3S離合器脫開的特徵聲紋,判斷對方應該很快就會提速追趕上來。”
這個消息讓巴拉姆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他下意識擡手看了眼表:
“這纔過去差不多五分鐘時間……確定沒判斷錯?”
這個脫口而出的問題實在離譜,以至於上校自己都馬上擺了擺手,示意不用回答。
皇家海軍這些年來確實有點訓練廢弛,但還不至於連傳動系統的動作都判斷不出來。
而根據巴拉姆的經驗,在全電控制的45型驅逐艦以前,要想完成從柴油機/巡航燃機到高速燃機的動力切換,怎麼也需要10分鐘以上才行。
除非……
“他們的燃氣輪機之前是處在怠速運行麼?”
上校確認道。
但埃森卻無奈地搖了搖頭:
“我們自己的燃機一直處在工作狀態,對艦殼聲吶有一定干擾,現在又不可能釋放拖曳聲吶,所以很難確定……”
巴拉姆的表情逐漸嚴肅起來。
而當他重新把目光投回到舷窗外面的時候,不知道是否出於心理作用,總感覺就在二人這幾句對話的功夫裡,原本已經被拉開距離的滎州號竟然又逐漸跟了上來。
終於有些坐不住的上校重新回到指揮台後面。
但還沒來得及拿起通訊器,來自雷達部門的報告進一步確定了他的目視感覺:
“對方的航速已經突破了33節,正在重新縮短與我們之間的距離……”
面對這個數字,巴拉姆和埃森幾乎同時驚呼出聲:
“33節?”
倒不是對這個速度本身有什麼震驚——
052C採用了接近9的超高長寬比,以艦體空間和些許適航性爲代價獲得了更低的航行阻力,再結合QC300燃機本就比WR-21更高的極限輸出功率,確實有實現超高航速的潛力。
甚至有比較大膽的估計認爲,對方型號有可能達到36-37節這樣二戰驅逐艦水平的最大航速。
問題在於時間。
從齒輪箱切換到燃氣輪機輸出開始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幾分鐘而已。
要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如此狂暴的加速,動力和傳動系統都要承受非常大的壓力。
所以大多數機械傳動的艦艇即便紙面動力參數很強,在超過30節之後也只能以非常緩慢的方式一點點接近最大航速。
至少在二人的印象裡,還沒有另一種採用柴燃交替或是燃燃交替動力形式的艦艇能達到,甚至接近滎州號的水平。
“真是難以置信……”
埃森看着眼前屏幕上的數據圖,下意識鬆了鬆脖子上的領帶。
但巴拉姆卻已經從一開始的震驚中回過神來。
“設計再怎麼精妙的機械裝置,也不可能比得上電控系統……”
自言自語一句之後,艦長打開艦內通訊頻道,接通了輪機部門:
“讓柴油輔機也參與工作,調整動力輸出到最高水平!”
這個命令讓副艦長埃森驟然擡頭,看向似乎有些紅了眼的巴拉姆上校。
“可是……”
對於一艘採用了綜合電力系統的艦艇而言,把動力輸出調整到最高水平,意味着全艦其它系統的供電只能維持在最低點。
當然滎州號並非敵對目標,也不大可能有什麼不長眼的海盜要主動挑釁兩艘驅逐艦,所以這一點的問題還不太大。
更讓中校擔心的是,勇敢號因爲急着服役,只在北海附近進行過全動力輸出的測試,缺少印度洋區域內的相關參數。
就算想要繼續跟華夏人的較量,也有更加聰明的方式。
比如進行一個緊湊的轉彎。
除去啓動迅速以外,電力推進的另一個優勢在於可以精確分配傳遞到每個螺旋槳上的動力水平,從而在轉彎過程中儘可能少地損失航速。
這是齒輪箱無論如何不可能做到的絕活。
不過,埃森最後還是把自己的顧慮給嚥了回去。
一來這場競速本就是自己最先提出的,現在阻止顯得有些小丑。
二來,無論羅爾斯·羅伊斯、BAE系統公司還是海軍部,也確實都沒有說過在本次航行中不能採用最大功率航行。
……
就這樣,兩艘最新銳的驅逐艦一前一後,在北印度洋展開了一場無情的競速大戰。
儘管滎州號在紙面上佔據着最大航速的優勢,但正如巴拉姆和埃森二人所認知的那樣,由於傳動效率的限制,其實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這個速度。
反倒讓燃氣輪機加柴油輔機全力輸出的勇敢號重新佔據了優勢。
直到大約20分鐘後,兩艘軍艦纔再一次開始接近。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位於左前方的勇敢號卻突然開始了急劇的減速,在短短几個呼吸的時間裡,就被滎州號重新趕上並超越。
在林曦看來,這個極其反常的動作應該也是航行計劃中的一部分。
畢竟艦艇沒有剎車,能夠急劇減速也是機動性指標中的一部分。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啊……這機動性是真沒的說。”
看着旁邊正在急劇減速的勇敢號,林曦的語氣中不無敬佩:
“咱們艦艇恐怕只有緊急制動模式下,才能讓速度降得這麼快,但那樣齒輪箱基本就廢了……”
一直沉默寡言的政委黎萬兵也跟着搖了搖頭:
“沒辦法,勇敢號應該是直接切斷了對螺旋槳的動力供應……而且我估計,對方在螺旋槳停轉之後很快就要進入反槳,到時候的減速效率應該會更高。”
他早年間在輪機部門幹過一段時間,雖然後來轉到了政工崗位,但在技術方面始終沒落下太多。
又盯着窗外看了一會兒之後,黎萬兵不無羨慕地嘆了口氣:
“也只有採用綜合電力推進系統的船敢這麼玩……滿功率運行的機械傳動系統如果突然失去負荷,那從輪機到減速器的轉速都要起飛,到時候不光一個齒輪箱,整個動力系統估計全得炸鍋,基本也就全艦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