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

雖然只是一個改進型號,但航空安全大過天,必要的測試流程絕對不能馬虎。

更何況,這個所謂的“斯貝改”,新技術利用率幾乎超過了三分之一——

第一臺9A-01號原型機修改了高壓壓氣機葉片和供油部分的一些不合理設計,換裝全新的國產油泵、軸承和齒輪組,並且將原來的軸承組件整合起來。

由此減少了零組件的數量,拓寬了喘振裕度。

到這個時候,雖然修改的地方還不少,但仍然屬於對原型發動機的小修小補。

不僅性能標定並沒有變化,熱端部件的核心設計也維持了原裝,因此基本性能也並沒有太大變化,只是自重減輕了大約75公斤。

但是在1997年年末開始生產的第二臺原型機9A-02號上,變化可就比較大了。

爲了測試全新主動冷卻技術的有效性,常浩南專門要求606所的技術人員修改了發動機性能標定。

通過提高燃燒效率以及升級航油的方式,把渦輪前溫度提高了大約50-60℃,達到接近第三代渦扇發動機的水平。

沉醉的表情略顯變態。

410廠的發動機總裝車間門口,常浩南和鍾世宏、張振華並排站在一起,看着總算完成了廠方整機檢測的發動機被緩緩裝到專門設計好的發動機托架上面。

但這第二臺原型機,由於各方面改進巨大,英國的原裝件已經無法適應其工作狀態。

盛京,一月中旬的早上。

尤其是渦輪和燃燒室內壁的氣膜孔加工。

不僅每一個孔的加工相比渦噴14都要多上數個工序,後續的磨削加工和質量檢測也要對應增加步驟。

……

爲此,第二臺原型發動機的壓氣機也被修改,在9-12級高壓壓氣機葉片上採用了在渦扇10研製過程中開發出的葉片分離流主動控制技術,將壓氣機的總壓比提高到22-23左右。

相比於一打一個準的圓孔,常浩南開發出的帶前傾角簸箕形孔對於410廠開發出的電火花加工技術相當不友好。

而航空發動機的設計,牽一髮而動全身。

不過,他還是沒忍住,又輕輕撫摸着裸露在發動機機匣外側的燃滑油管路。

爲了加快生產速度,之前的9A-01號機仍然有大概四分之一左右的零組件直接使用了英國進口件串裝。

總之,雖然常浩南恨不得發圖之後的第二天就能開始測試這臺使用了不少渦扇10技術的發動機,但410廠即便專門騰出一條產線,24小時三班倒進行生產,還是用了兩個多月才把9A-02號機給生產出來。

直到發動機被吊裝組固定好,並開始用貨箱進行包裝,他才依依不捨地退了回來。

“斯貝,國產化搞了二十多年,咱們總算是造出一臺100%國產的發動機了……”

金屬的尾噴口徹骨冰寒,把沒什麼心理準備的張振華凍的一個激靈。

伴隨着面前泛起的陣陣白霧,張振華不無感慨地說道。

氣溫差不多得有個零下20℃左右。

只不過,由於製造工藝的研發還需要時日,所以這臺發動機在生產製造時採用的電解加工、電子束焊、精鍛、精鑄等技術,仍然停留在之前的水平上。

張振華特地走上前了兩步,伸手在半空中發動機的尾噴口上輕輕拍了兩下。

良品率還低了不少。

因此,所有部件均爲在國內新生產的。

在這個過程中,410廠也驗證了金屬噴塗、真空熱處理、軌跡焊、真空釺焊、數控彎管等幾項關鍵新制造技術的應用,爲下一步渦扇10的製造打下了基礎。

“是啊,可惜就是有點太晚了……”

鍾世宏摸出圓珠筆,一邊在出廠單上面簽下自己的名字一邊迴應道:

“當年引進斯貝之後,中間又搖擺了足足十幾年,現在把國產型號搞出來,就算性能比原裝貨更好,前景也比較有限了……”

斯貝的引進,還隱藏着一段410廠和430廠之間的愛恨情仇。

前者當年堅持要繼續搞渦扇6,而後者則認爲應該從斯貝搞起。

非要說的話,最後算是落了個雙輸的局面。

事到如今,誰是誰非早已經說不清楚。

好在對於鍾世宏和張振華這一代人來說,倒也沒有太多相關的記憶。 兩個單位之間的火藥味,隨着渦扇10項目的推進,以及研發協作的不斷加深,也逐漸消弭於無形。

矛盾,從根子上說來自於資源分配的競爭。

如今常浩南幾乎把華夏航發產業的規模做大了一個數量級,分蛋糕的難度自然降低了很多。

儘管如此,在注意到兩個人之間的話題逐漸往陳年往事的方向靠攏之後,他還是趕快扯開了話題:

“過去的事情,多說無益。”

常浩南說話間也從鍾世宏手中接過筆,簽上了自己的大名。

渦扇9A原型機的生產名義上是作爲渦扇10的技術驗證機,自然少不了他這個總設計師的簽字。

“再怎麼說,改進型殲轟7也得有個大幾十上百架的需求,渦扇9A在這方面還是能有所作爲的。”

“只是可惜了當年的斯貝航改燃,現在渦噴14改燃的QC130已經進入設計定型階段,海軍應該不會再接納另一種功率類似的燃氣輪機了……”

出廠手續簽署完畢之後,工作人員很快把打包齊整的發動機包裝箱裝到了一輛特製奔馳半掛車上。

這輛車可能是整個渦扇10項目中唯一100%原裝進口的產品。

主要是大家實在分身乏術,真沒功夫再去搞一臺專門的發動機運輸車了。

生產完畢的發動機將會由這輛車運輸到北陵機場,再由一架伊爾76運輸機運到624所進行必要的地面測試。

“常總,你覺得這臺發動機的實際性能,能達到什麼程度?”

張振華作爲生產部部長,對於發動機設計領域的涉獵不多,因此並不清楚渦扇9A身上這些升級的具體效果。

“別抱太高期待吧……”

常浩南搖搖頭,把手裡的筆還給鍾世宏,又繼續解釋道:

“斯貝這個發動機本身的設計水平不行,我花了不少時間調整壓氣機和燃燒室的數據,但匹配程度始終一般。”

“畢竟是個改進型號,也不可能大費周章地重新設計一個核心機出來,只能這樣將就一下了。”

話語中帶着些許對於英國人的不滿。

當然,旁邊的兩個人也不會有什麼異議。

畢竟常總的能耐有目共睹,確實有資格這麼評價。

“另外,因爲生產葉片那時候,廠裡的多弧離子鍍設備還沒到位,所以熱端部件也還沒用上新型塗層技術,渦輪前溫度的提升也比較有限。”

“當然,另一個方面說,斯貝MK202本身的渦輪前溫度就已經不低了,英國人能用這麼高的渦輪前溫度設計出這麼個性能平庸的發動機,也確實……嘖嘖嘖。”

這種時候,張振華和鍾世宏肯定是不好接話的。

“那……一些典型的紙面性能,大概可以提高多少?”

“更具體的麼,還要做過臺架測試之後才知道。”

這時一輛捷達王停在三人面前。

開車的自然還是朱雅丹。

常浩南拉開右後側車門,回頭對兩個人繼續道:

“不過,按照我做的性能標定,海平面推力大概可以提高到10000kg級別,發動機總重,按照國標,應該不會高於1750kg。”

說完之後,便坐上車,示意車隊可以出發。

只留下在風中凌亂的兩個人。

“這還叫‘別抱太高期待’?”

張振華動作有些僵硬地看向旁邊的鐘世宏。

要知道,斯貝MK202的海平面加力推力9300kg,國標自重高達1842kg,推重比只有5.05。

渦扇9A直接把發動機的推重比提高了將近15%!

“你知道的,常總對項目的要求一直很高。”

鍾世宏扶了扶腦袋上戴着的棉帽子。

他其實也覺得有點離譜,不過在張振華面前,還是保持住了風範,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意料之外:

“總之,我已經開始期待渦扇10的表現了……”

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339.第339章 凱旋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08章 你好,1997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276章 責無旁貸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51章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198章 被發現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43章 新改型
第408章 軍宣拯救計劃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1411章 再苦一苦海軍,罵名就由我來擔!第1165章 化被動爲主動第881章 信號傳輸層面的麻煩第1426章 各自打算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339.第339章 凱旋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416章 來自美國的助攻第674章 夢想集團,不太對勁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17章 正式開工!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577章 GPS導航干擾測試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317章 遲到了十一年的命令第9章 學霸之間,亦有差距!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208章 你好,1997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629章 渦扇10,點火成功!第793章 要不讓法國人當個小白鼠?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803章 來跳個舞吧第179章 國產斯貝,有救了!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762章 大象漫步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829章 來自滬飛的邀請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315.第315章 又見殲10第1066章 必須體現出華夏的作用!第46章 航空技術,爲您護航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944章 最後的戰略轟炸機(算昨天的)第1050章 七艘航母的行蹤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第1360章 來自外太空的攻防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87章 航空動力的問題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276章 責無旁貸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846章 給法國人上一課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1233章 沙漠中的靶場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686章 墜落的夜鷹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93章 塞翁失馬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673章 有一句話叫做悶聲大發財第983章 馬赫數0985第51章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257章 半年之期!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198章 被發現了?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43章 新改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