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

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

“氣象學專家?”

樑紹修對於常浩南的這個要求有些意外。

廠區飛行保障部門會有一些負責氣象預報的崗位,但他們最多隻能算是技術人員,並不需要相關的專業背景,經過短期培訓之後即可上崗,肯定不符合“專家”二字所代表的要求。

“整個南鄭或許都找不出符合你要求的人,但我們可以找金城大學那邊幫忙,他們經常會在氣象預報方面對我們進行指導。”

“這樣最好。”常浩南點了點頭。

此時二人已經進入了旁邊的資料室。

“跟運8相關的所有資料,都保存在這裡了。”樑紹修看着面前一排排的檔案櫃說道。

作爲一款七十年代就開始仿製的運輸機,相關的各種設計資料自然完全是紙質,甚至有很多都是俄文原裝。

儘管在常浩南的推動下,611所、601所和112廠已經先後開始嘗試對新型號進行數字化設計和生產,但是相關經驗和技術畢竟還沒有在整個航空工業範圍內進行推廣。

再加上182廠相對偏僻、剛換新帥,本就人手不足還要同時應付運8F和運8J兩個改進型號的設計和製造,更是無力主動跟蹤這些兄弟單位的先進經驗。

這不只是182廠自己的問題,也是很多三線建設單位都在面臨的現狀。

除了極少數自己特別爭氣的,以及一部分運氣較好得以離開三線遷回大城市的以外,大部分三線廠在八九十年代的日子都很不好過。

像是182廠這樣能夠維持到90年代的,都已經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了。

樑紹修熟練地和幾名工程師一起,從其中一個架子上取下來了一厚摞被裝在袋子裡的資料。

隨後是第二摞、第三摞……

由於這次需要修改的並不是,或者說不僅僅是氣動外形,還涉及到機體內部的結構變動,因此儘管需要處理的只有主翼和水平尾翼兩個部分,但仍然是常浩南經手過的圖紙數量最多的一次。

“其實,從開始仿製安12的時候開始,我們對於機上那套充滿蘇式特色的除冰裝置就存在一些顧慮。”

因爲連續搬運而有些氣喘吁吁的樑紹修一邊飛速拆開檔案袋,一邊對常浩南說道:

“但當時咱們這邊的條件實在太差了,哪怕有技術資料和原型機,搞測繪仿製都十分勉強,還要考慮到航空製造方面的差距,根本來不及對這些部分進行大改。”

雖然運8是安12的仿製型,但實際上這兩架飛機甚至連尺寸都不一樣——前者的機身比後者長了大概1米左右,就是爲了給生產裝配過程降低一些難度。

“那後面呢?畢竟運8也出了這麼多改進型號,尤其運8C還是氣密貨艙,難道就沒在這方面做一些補救措施?”

常浩南雖然知道運8除冰裝置的問題在哪裡,但那已經是在後世被稱爲運9的大改平臺上獲得的經驗了。

至於從運8基本型到運8三類平臺這中間都發生了什麼,他並沒有什麼瞭解。

“當然有。”樑紹修總算從圖紙堆中找到了關於機翼除冰裝置的部分,鋪在了二人面前的繪圖板上

“原來的安12上面,結冰告警裝置只在機頭左側和發動機進氣道上方安裝了總共五個,我們後來在水平尾翼前面設置了兩個攝像頭,讓機械師能通過一臺顯示器實時監測平尾的情況,一旦發現結冰,就迅速打開電加熱裝置並收起襟翼中止降落程序,等到除冰完成之後再重新降落。”

平尾結冰不僅意味着俯仰穩定性變差,而且降落階段主翼放大角度襟翼時,氣流還會對平尾產生下洗作用,導致機頭急劇下壓,這在低空往往意味着俯衝墜機。

“但是這個改動需要讓數據線纜從底部穿透機艙,所以只有運8基礎型和運8B這些使用非氣密貨艙的型號才能安裝……”

“呃……”

常浩南有些無奈地扶了一下額頭。

聽上去就非常綠皮的解決方式。

用處麼,肯定是有的。

畢竟那批最老的運8確實沒聽說過因爲機翼結冰問題出過事故。

但肯定不能一直這麼將就下去。

而且運8J,以及未來的相當一部分運8平臺特種機的主要用戶都會是海軍航空兵,他們執行任務的環境相比空軍還要更糟糕一些。

海航飛機,哪怕是陸基的海航飛機,往往都是要重新設計的。

“好吧,確實有點簡陋。”

介紹完情況的樑紹修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

“所以在目前正在設計的運8F-400上面,我們的初步想法是給水平尾翼設計三套功率不同的電加熱系統,到時候根據具體情況由飛行員決定開啓哪套設備……”

“不過,因爲這次事故,我們的改進必須要提前完成,才能不耽誤運8J的項目進度和未來幾架飛機的訂單交付,所以……只能麻煩杜院士和您了。”

聽完對方的敘述之後,常浩南略微思索了一會,然後從桌上拿起一支削好的紅藍鉛筆,來到繪圖板前面。

旁邊的一名工程師很有眼力見地往上面鋪了一張白紙——

這個房間裡並沒有黑板和粉筆,所以只能這樣了。

“你們的思路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我覺得有點過於中規中矩了。”

常浩南用最快的速度在面前的紙上畫了一個機翼截面的示意圖,然後轉過身,看着面前182廠的一衆工程師們:

“我有一個更加激進一些的辦法,不僅可以從根源上徹底解除機翼結冰的隱患,還能很大程度上提高運8的起降和低速飛行性能。” “也就是通過對飛機使用環境、總體設計以及飛行過程中的流場結構,對機翼表面的結冰情況進行計算和分析,再根據分析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除冰熱源的分佈。”

“在較容易結冰的地方配置更強的電加熱裝置或者燃氣出口,而在不太容易結冰的地方則做出相反的改變,把好鋼用在刀刃上,這樣既可以減少高溫燃氣和電能的損耗,又能夠提高除冰的實際效果,飛行員也不用擔心提前打開加熱裝置會導致飛機損壞,一舉多得!”

常浩南一邊講一邊在剛剛畫出來的示意圖上補充內容。

雖然他顯然沒有什麼繪畫天賦,但結合語言描述,還是讓大家聽懂了自己的思路。

站在對面的十幾個人都沒有說話,但是看向常浩南的眼神多少都發生了一些變化——

如果面前這個人的想法真能實現,那麼就相當於一次解決了現有型號最大的兩個短板。

要知道,雖然安12和C130看上去是同一級別的飛機,但前者的性能,尤其是重載條件下的起降性能要遠遠弱於對手。

而運8受制於國產渦槳6發動機的水平,比安12甚至還要差上一些。

這就導致在國際市場上很難與美國的C130和法德聯合研製的C160競爭。

但是這一切簡直美好得不像是真的。

尤其是其中的關鍵步驟,預測機翼表面的結冰情況,聽上去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開玩笑,這年頭連一個城市的天氣預報都不怎麼靠譜,準頭跟直接占卜差不多。

你竟然開口就說要在一片機翼的尺度範圍內,去模擬複雜到極點的結冰過程?

資料室裡的氣氛沉默了幾秒鐘,最後還是樑紹修率先回過神來:

“所以……您之前說要找一個氣象專家,就是爲了做這件事?”

“沒錯,我需要對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常見的典型氣候條件進行建模和仿真,所以需要一些氣象學方面的知識。”

常浩南點頭回答道。

▪ttκǎ n ▪¢o

“這……以我們現在的技術條件,真的可能做出非常精確的預測麼?”

很快又有第二個人問出了大家最關心的問題。

畢竟這個思路有點走鋼絲,玩明白了還行,要是玩脫了的話就成了好鋼用在刀背上,

萬一熱源分佈跟實際的積冰情況風馬牛不相及,那甚至會不如最早的笨方法。

“這位同志,不要慌。”常浩南笑着擡起手掌,做了個向下壓的動作:

“我後面就要講我的具體思路,伱們最好準備紙筆記一下,因爲有很多工作需要諸位參與其中。”

他自信的姿態和語氣顯然也影響到了其它人,一陣短暫的嘈雜過後,十幾名工程師已經拿好自己的小本本,擡起頭重新看向了繪圖板。

“機翼結冰,可以分成兩個相互獨立的過程。”

見到大家都已經準備好,常浩南當即直入主題:

“一是空氣中的過冷液滴或者冰晶附着在機翼表面發生流動,這是一個流體力學問題。”

“二是被壁面捕獲的液滴發生相變,在機翼表面形成成片的積冰,這是一個熱力學問題。”

“雖然嚴格來說,這兩個流程綜合考慮的話,會是一個非定常過程,但是在計算模擬過程中,可以採用一種準定常的計算策略。也就是把空氣流場和水滴流場僅進行單向耦合,並且在進行相變計算時,認爲這兩種流場都保持不變。”

“在這個原則的基礎上,可以把整個計算過程分爲下面幾個步驟。”

常浩南在旁邊的白紙上面寫了個大大的(1)。

“首先,在乾淨幾何外形或者結冰幾何外形上生成流場求解所需的計算網格。”

“其次,利用流動控制方程模擬繞飛機的流動,求解得到速度場、壁面處的空氣切應力、壓力梯度和對流換熱係數等與水滴運動和結冰相關的數據。”

“然後,在空氣流場的基礎上求解水滴的運動軌跡,得到水滴的撞擊特性,並在空氣和水滴流場的基礎上,通過結冰傳熱傳質模型求解壁面各控制單元的結冰厚度……”

“最後,利用結冰厚度計算新的結冰幾何外形,當然,因爲我們只需要考慮除冰問題,所以第四步可以不做。”

“在結冰數值模擬的基礎上,防冰數值模擬需要計算在有防冰熱流輸入的情況下的壁面和水膜溫度,同時,根據防冰方式的不同,還需要考慮氣體,液體和固體之間的熱耦合過程……”

隨着講解的進行,越來越多的公式被常浩南寫了出來。

而對面樑紹修等人的眼神,也從一開始的好奇,逐漸變成茫然,最後變成了驚愕和震撼!

他們聽懂了。

不僅聽懂了,甚至覺得很有道理,並且可行!

(本章完)

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86章 遠程偵察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099章 隔空交鋒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49章 殲7F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284.第284章 覆盤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97章 柳暗花明
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第583章 三句話,讓法國人爲我花18億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65章 相位幽靈第492章 過於先進,不便展示第922章 驚天一撞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546章 我來,我見,我被征服了400.第400章 雪中送炭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839章 理論水平LV4,獲得被動技能!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第23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第639章 華夏國產蘇27的威脅第767章 世紀大閱兵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86章 遠程偵察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099章 隔空交鋒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246.第246章 能不能干擾GPS?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97章 大幹一場!第66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準備主動出擊!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433章 華夏人要上艦!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794章 欺人太甚第574章 真就造假仙人啊?第49章 殲7F第861章 育種專家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20章 精確制導時代227.第227章 大飛機產業園!協議達成!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226.第226章 他們還得謝謝咱呢!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404.第404章 首飛,成功!(加更,繼續求月327.第327章 本科畢業就被欽定是不是搞錯了257.第257章 你來給我當副總師!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439章 安70的命運第1429章 海上遭遇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338章 射程延伸40?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1004章 衛星凝視偵察284.第284章 覆盤第678章 知識產權還是要保護好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166章 答辯,只答不辯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621章 不讓敵人開出第二槍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347.第347章 搞重型模鍛壓機!第1268章 萬衆矚目的倒計時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1014章 被忽略的廣播效應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340.第340章 跑得飛快的西方記者第837章 豪華的審稿陣容第97章 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