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

飛機在南鄭上空進行了一個緊湊的轉彎,然後緩緩降落在了城固機場的跑道上。

相比於常浩南這些年經常去的盛飛或者蓉飛,秦飛集團無論從規模還是發展水平上,確實都差了不少。

這點從機場的情況就不難看出來。

畢竟只是當年三線建設階段爲了以防萬一而設置的一個備份,地位類似大山裡面的貴航集團。

因此在特殊時期結束之後,地位本身就比較尷尬。

在常浩南重生之前,秦飛甚至已經和鎬飛進行了資產重組。

說是重組,其實就是合併到了後者裡面。

走在稍微靠後一點的樑紹修突然叫住常浩南:

見王曉模沒有繼續下去的意思之後,常浩南又補充道:

“背靠背的兩面陣還可以設計成不同的波段,比如一面用S波段做精確掃描,另一面用L波段做反隱身探測,只要根據不同種類的任務需求把相應的陣面旋轉到任務方向上就行。”

“傳統單面陣的探測角度在120°左右,但如果用寬角掃描技術,比如真實時間延遲線取代常規的移相器,那有潛力提高到150°,甚至160°的水平,這樣雙面陣的盲區就會被壓縮到非常低的程度……”

常浩南自己都不記得了。

“盲區當然會有。”

“對了,常總。”

但對於相控陣雷達來說,旋轉只是爲了補盲而已,調整完角度之後就可以停住了,並不會影響到探測能力。

畢竟二者的地理位置和業務範圍都比較接近。

但是至少得能塞進去3.2米寬的標準尺寸貨盤。

不僅總體設計方案出自他手。

“無論是平衡木天線也好,T型天線也罷,對於大型預警機來說總歸不合適。”

畢竟最早還是常浩南自己和丁高恆提出來的。

但他畢竟不是專業出身,稍微擴展一點就兩眼一抹黑了。

他擺了擺手:

“您當年給運8做防除冰設計的時候,也是這麼說的。”

樑紹修點頭。

“我之前看的資料上說,雷達是不能探測到180°範圍的。”

在某種程度上,樑紹修甚至可以說是被常浩南帶出來的總師,所以說到這裡也是神色如常:

“畢竟飛機等航發的話,還能先用其它型號對付着試飛,但是航發等飛機連定型都定不了……”

但劉高卓就沒有這種心理包袱。

在距離稍遠的位置上,那架空警200已經被塗成海軍航空兵特色的灰白塗裝,甚至側面都寫上了“華夏海軍”四個大字。

常浩南本來只是跟在後面閒逛,但卻突然從王曉模口中聽到了一個前段時間好像才聽過的名詞。

“這樣的好處是,對於同樣尺寸的雷達罩來說,雙面旋轉陣的單一天線面積可以做到三面陣的將近兩倍,但總的耗電量卻只增加三分之一左右,在探測距離和探測效率方面會表現出巨大的優勢,只是機械結構會更復雜,重量也會更大。”

王曉模和樑紹修。

這個問題自然是張洪飈問出來的。

“但如果設計一個可轉圓盤的話,那載機的航向仍然是自由的,所以少一點視野不是完全不能接受,主要就是看用戶那邊要如何取捨了……”

而且還和常浩南有過相當順利的合作。

常浩南一愣:

“動作這麼快?”

但幾個月功夫過去,航空工業那邊就已經開始組織力量研發了,確實有點出乎所料。

張洪飈作爲科工委副主任,也不可能一點功課不做,所以來之前還是瞭解過圓環工程的相關情況,知道那個三面固定陣的天線設計。

……

“空警200列裝之後,你們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麼?”

這個事他當然知道。

而且大概一年前,他還在這架飛機上面驗證過高階數據降維技術。

王曉模也看出對方是臨時抱佛腳,所以用了相當通俗的方式去描述:

“前段時間,丁主任和劉總專門把我叫去,安排了一個和您對接的運輸機項目。”

他對運9這個項目本身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你剛纔說,可以用寬角掃描技術進一步提高單面陣的探測範圍?”

周圍則站着不少身穿藍色87式海洋迷彩的機務人員。

“沒事。”

“還能做成雙面旋轉陣?”

在華夏的體系中,戰術運輸機其實並不需要承擔多麼繁重的大件裝備運輸任務。

“不光是這樣。”

常浩南無奈地搖了搖頭:

不過,樑紹修顯然比常浩南自己樂觀得多:

“當然,我們也在開發一些新技術,儘可能減小雙面陣的盲區。”

“雖然核心機是現成的,但大涵道比渦扇還是有不少獨有的技術難點,而且很難投機取巧……”

王曉模回答道:

顯然,在業務層面上,飛機應該已經被海軍航空兵的同志接手了。

張洪飈詢問道:

明天要辦的只是個交接儀式而已。

那是專業人士在聽到外行問題時的表情: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預警機都遠離主要戰場,其實對於360°全向探測的需求不是非常大。平衡木和T型天線的問題是需要飛機調整航線來適應掃描角度,這對飛行航線會產生限制。”

“也不用有太大壓力,渦扇20未必有你們想象的那麼快。”

倒也合理。

在當時總共只有三個80噸以上飛機型號(運20、運9、轟6K)的大背景下,也確實沒必要保留兩個大型飛機的生產基地。

既然是來參加空警200的交付儀式,那麼等在停機坪上的自然是兩名總師。

就很僵。

因此,在一番簡單的寒暄之後,原本應該是二對二的安排,不知不覺就變成了另外三個人一起給張洪飈介紹整個項目的基本情況……

可以說是硬件和軟件一把抓。

稍作停頓之後,王曉模又繼續道:

他直接打斷了王曉模的解釋:

“結果最後的實際效果比理論預期還好。” “還有這事?”

說到底,機械掃描雷達的旋轉動作是雷達正常工作的必須步驟,旋轉速度等於刷新率。

“等等……王院士。”

王曉模露出一個笑容。

短板還是有的,而且還都是不太容易克服的那種。

“嗯……從天線角度上講是無所謂的,只要把類似平衡木那樣的背靠背天線設計藏到圓盤型雷達罩裡面就行了。”

既然對方都這麼確定了,常浩南也不好再說什麼。

至少在眼下,還並不能說華夏在航發領域就全方位無死角地跟那些先發國家齊頭並進了。

“但這樣不是會有兩個盲區麼?”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航空工業集團那邊的一把手已經換成了劉高卓……

“有。”

否則像上一世那個運8改出來的運9一樣,連運輸物資都很麻煩。

但這一世,華夏航空製造業發展的順利程度已經比原來的時間線強了不止億點,所以常浩南其實還是有心帶一帶秦飛集團這個小老弟的。

渦扇10能以如此快的效率服役,歸根結底還是用領先一代的主動冷卻設計實現了比預期更高的渦輪前溫度,再迭加領先一代的總體設計,最終換來了跟3.5代發動機基本一致的性能。

對於空警200,常浩南自然是是熟悉的很。

所以,幾人的聊天很快又轉移到了跟預警機有關的內容上。

“所以,我們已經建設了一個機載雷達天線的地面模擬裝置,正在分別測試三面固定陣和雙面旋轉陣的情況。”

“啊……雖然領導沒明說,但應該是擔心跟不上你們那邊搞航發的進度。”

樑卓平這個人不能說壞,但畢竟是總公司時代的老人,面對分走了一半家產的航空動力集團,難免心態上會有些不平衡。

“沒錯。”

王曉模跟常浩南算是老相識了,被中途打斷之後倒也不惱,只是點了點頭:

“不過這只是理論層面上的東西,實際情況遠沒有說起來這麼簡單,我估計……至少在10年之內不太可能應用到現有的型號上。”

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1章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597章 試飛F14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26章 41的大勝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
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1394章 一份報告引發的休會388.第388章 GPS干擾,我們也能做!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第854章 正常的垂髮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667章 常浩南的進部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1427章 這給我幹哪來了?還是國內嗎?第145章 二十年前的055型驅逐艦第51章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1056章 達索的小心思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597章 試飛F14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1260章 火箭的入軌精度就是導彈的命中精度第1320章 地球OL的平衡機制第1371章 “玄鳥”西南飛第978章 被針對的哈羅德教授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40章 好好聽講!第15章 我們一般稱之爲學婊第726章 41的大勝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1354章 電磁能發射系統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302.第302章 沒辦法低調了(二合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第500章 飛向世界的“山鷹”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190章 燃燒不穩定?第424章 我,就是標準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70章 差分進化算法(55)第1054章 劃時代的產品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836章 七大難題變六大了?(日萬)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507章 來自英國的許可申請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第561章 打撈戰利品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1093章 網絡接通第705章 有價值的俘虜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823章 航空裝備試驗基地第992章 我們A了上去!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662章 那個飛機是我設計的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934章 你人還怪好嘞!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603章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造假了,必須得出第906章 產能太高,也有煩惱318.第318章 挽救了一臺發動機!245.第245章 基於數字射頻的雷達干擾技術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95章 姚夢娜的發現第1434章 自欺欺人的決策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437章 安靜的渦槳客機(日萬,求一波月票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191章 波斯空軍重生計劃(二合一)第1185章 有什麼東西飛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