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

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

“更有想象力?”

手裡拿着操作文檔的劉永全一愣。

“啊,我之前看過一篇MIT的論文,發現在將冷卻孔的排布調整成爲多層陣列之後,雖然每排射流的有效度在氣膜孔後迅速衰減,但是由於前排冷卻氣與主流的摻混,後排的氣膜孔環境溫度降低,從而使有效度沿流向逐步提高,能夠達到較好的壁面冷卻效果。”

常浩南停下手上的動作,回過頭看向劉永全:

“你應該也看過吧?”

在這一瞬間,後者頓覺得後頸發涼,有一種回到了十年前自己剛剛讀研,被叫過去開組會時候的感覺。

PTSD都要犯了。

明明常浩南的年紀比他小了不少,但這個語氣,這個眼神,這個問題……

簡直跟一個看不成器新研究生的導師一模一樣。

“我……我看過。”

劉永全擦了擦錚亮腦袋上根本不存在的虛汗,大腦裡飛速思索着自己之前是不是漏看了什麼要點。

但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沒想起來,只好提心吊膽地繼續道:

“但是我記得,那篇文章的數據其實很有問題,雖然作者用巧妙的作圖和處理手段掩蓋了一些,但很明顯能看出問題來,他那個研究裡面用的是一個尺寸很小的縮比版渦輪葉片,沒有考慮到放大效應存在,但實際從數據趨勢上就很明顯能看出來,如果葉片放大到一個正常的飛機用渦扇發動機水平,那麼葉片尾端的冷卻效果應該就不那麼樂觀了,再者說……再者說如果這個研究真的很有意義,恐怕也……也……。”

“嗯……”

常浩南其實完全聽到了劉永全的想法,但因爲還在一心二用地調試設備,所以腦子裡暫時組織不出一段完整的語言來,恰好他後面要說的東西又比較複雜,於是只好先嗯一聲以示自己聽到了。

然而這個反應卻讓劉永全冷汗直冒,回到讀研時候的既視感更強了。

“嗯?”

常浩南這時候終於做完了手頭的活,在實驗服上隨手擦了擦手心上的汗,然後回過頭,就看到了一臉挨訓學生模樣的劉永全:

“你想說,如果那個研究真的有意義,也沒那麼容易發出來是吧?”

對於最關鍵的核心技術細節保密這種事情,各國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就拿氣膜孔冷卻這個事來說,自從70年代末相關概念被提出之後,將近20年時間,整個行業內愣是找不出一篇有價值的研究文章出來。

綜述就更不用提了。

這導致當年研發渦噴14的時候,由於過高的渦輪前溫度而必須上氣膜冷卻的華夏航發研究人員只能從一些俄文的隻言片語中搜刮一些碎料出來,最終雖然也把渦噴14的渦輪給造了出來,但冷卻效果總歸有些不盡人意。

好在後來用上了國產第二代的鎳基高溫合金,用一定的成本代價保住了最基本的可靠性和使用壽命,否則常浩南當時除了壓氣機之外甚至還得把渦輪也順道給改了。

那可就不是幾個月時間能完成的了。

“是啊。”

聽到常浩南的反問和自己想法差不多,劉永全總算勉強放鬆了一些:

“MIT的那篇文章,雖然在理論上確實有一些突破,但距離實際應用,還是有些距離,從一些報道上看,國外現在研究的主要方向應該還是槽縫射流的衝擊冷卻和成型孔射流的氣膜冷卻結合,可能這也是這篇文章最後被放出來的原因。”

“不對。”

常浩南直接擺了擺手,然後走到旁邊脫掉身上的實驗服。

“這……這個……常總,我的想法……有什麼問題麼?”

劉永全的心再次懸了起來。 “不,劉工你的想法沒問題。”

常浩南說着從旁邊的包裡掏出一份英文材料,顯然就是二人剛剛說起的那篇論文。

這年頭研究葉片冷卻的論文數量極其稀少,因此任何一篇都會被國內拿來認真研究。

由於網絡數據庫尚不普及,各個研究機構甚至會有專門的資料員負責蒐集這些實際上是公開的內容。

而他手裡這份論文就是太行項目組的資料員之前幾天拿過來的。

實際上常浩南當然不需要這篇文章的啓發,但是突然從從流體力學研究到氣熱耦合問題,總還是要找個說辭。

他把論文遞給劉永全:

“是麻省理工他們的想法不對。”

“啊?”

剛剛把論文翻到第二頁的劉永全當即愣住。

別說90年代末,哪怕到了二十多年以後,麻省理工在理工類學科裡面,那也是帶着點神聖性的。

儘管劉永全自認爲已經是不太迷信國外權威的人了,剛纔也只是說這篇論文的研究偏向氣熱耦合理論,而對於工程應用的實踐意義不大。

“現在國外把希望寄託在槽縫射流上面,無非是看中了槽縫射流的三維流動特性較弱,前後排射流之間基本滿足Sellers疊加模型的假設條件,所以對絕熱氣膜有效度的預測準確性更高,而離散氣膜孔因爲有三維渦繫結構,而且同一排氣膜孔的冷卻射流具有離散特點,所以多排氣流之間相互干涉,完全沒辦法用Sellers疊加模型進行預測……偷懶而已。”

常浩南雖然手裡空空,但腦子裡已經把那篇文章的細節基本都記住了,說到這裡當即指了指劉永全手裡的論文:

“伱看一下這篇文章的表3-4到表3-7。”

“哦……”

劉永全有點手忙腳亂地翻到論文的第三章。

“你把幾張表裡面的渦結構強度提取出來,再額外算一下雷諾數,就會發現湍流邊界層相比層流邊界層能夠增強能量輸運,從而有效降低渦結構的強度。另外他們的研究方法,用壓力敏感漆測量差排陣列的複合角氣膜冷卻的絕熱氣膜有效度,用熱致液晶高分子來直觀測量溫度,這些手法也確實相當先進。”

一番全方位的評價過後,常浩南最終總結道:

“總的來說,其實他們在這篇文章裡已經很接近正確的方向了,只是處理數據的時候根本沒往那個方向想罷了。”

“所以……麻省理工甚至不知道自己發了個寶貝出來?”

雖然劉永全還是沒完全get到常浩南的技術思路,但這部分內容還是聽懂了。

“是,不過他們也不會在這條錯誤路線上走太長時間,槽縫射流的問題太大,而且航發的性能要求越高缺陷越明顯,對於已經在裝機測試第四代發動機的美國人來說,發現這一點不需要太長時間。”

常浩南重新走到那臺剛剛調試好的設備旁邊,在外殼上輕輕拍了拍:

“理論上講,渦扇10這樣的第三代發動機其實用不上這麼高端的冷卻技術,把第三代鎳基葉片材料搞出來,結合傳統冷卻技術也夠用了,F110,還有AL31F都是這麼搞的。”

“但我還是準備在上面應用多排疊加的全覆蓋氣膜冷卻,把渦輪的端壁、葉頂、尾緣,乃至環形燃燒室側壁的氣膜冷卻效應作爲一個整體考慮,冷卻效果更好的同時,還能減少冷卻用氣流的消耗,也算是給更未來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發動機打一個技術基礎。”

“第……第五代發動機?”

要是擱另一個人在渦扇10都八字沒一撇的時候說要給第五代發動機做準備,那劉永全非得覺得對方是瘋了。

但常浩南這句話說出來,他偏偏感覺……

似乎也沒那麼誇張。

(本章完)

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543章 專利圍獵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645章 搖擺與裂痕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797章 提前佈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611章 秘密會議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90章 波斯雄貓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09章 抉擇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
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第1151章 陽謀對陽謀第415章 航發,從核心機抓起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203章 在做了在做了(新建文件夾)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425章 不聞轟鳴,不見火光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第1543章 專利圍獵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369.第369章 揚眉吐氣!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1615章 遙遙領先jpg第702章 警衛九局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1645章 搖擺與裂痕第1145章 沙漠改造的最後一塊拼圖第1020章 明明是我先來的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651章 庖丁解機?第985章 少年,你想要讀博士麼?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04章 躬匠精神就完事了?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1421章 鈞天計劃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1147章 推翻全世界的共識!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1329章 從別人的錯誤中尋求啓發當牛馬去了請一天假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656章 年終總結,與未來規劃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182章 殲轟7的未來第1113章 實踐七號,自主定軌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第1170章 華夏人要砸鍋?第1546章 我們被搞了?第798章 我的大佬導師jpg第1085章 東風壓倒西風第875章 設備就緒第797章 提前佈局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685章 3月25日,“盟軍”行動288.第288章 我一個本科生,怎麼就成了超算第1044章 全新的網絡形式?第1611章 秘密會議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90章 波斯雄貓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605章 還是要準備一下第1543章 專利圍獵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333章 變推力固體推進劑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549章 火炬CB法拉利機牀有限公司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874章 設計定型是新的開始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1585章 我太想進步了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1650章 基石與遠望第802章 瓦良格號,啓程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358章 黃水戰列艦?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第640章 空警2000,大衛國的小動作第143章 新型護衛艦(下)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09章 抉擇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51章 運8的機翼結冰,老大難問題了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第1148章 倒大黴的韓國人第1030章 我裂開來了第1023章 人在家中坐,活從天上來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