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
對於火炬實驗室,以及長光集團的一衆技術人員而言,在確定了方案路線、又攻克了核心技術障礙之後,剩下的,就是相對平常的工程研發任務了。
一切似乎都恢復了平靜。
但又充滿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迫感。
就像是1914年的巴爾幹半島一般。
只需要一個火星,就能引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戰。
爲此,常浩南甚至改變了最開始的研究計劃,選擇暫緩對錶面等離子光刻技術的探索,集中力量解決眼前即將到來的危機。
然而,沒有人想到。
真正點燃導火索的,並不是“騶虞”原型機的首飛,也不是太空移民基地核心反應堆的點火。
而是……
一部手機。
……
“俞總,這就是你剛纔說的‘王牌產品’?”
辦公室裡,常浩南一邊把玩着手上一部略顯樸素的手機,一邊用有些難以置信的語氣向坐在對面的男人發問。
一星期前,火炬實驗室收到了一封來自菊廠官方的郵件,表示有關於通信和半導體產業的事宜希望見面詳談。
但並未提及更具體的細節。
而今天剛一見面,這位菊廠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就掏出了一部手機。
並表示這是“遙遙領先於同行”的王炸級產品。
最初聽到這幾個字的時候,常浩南差點沒憋住。
雖然他自己也經常在內部會議上使用“遙遙領先”的說法。
但說出口的味道還是遠不如眼前的真·原創者。
而幾乎是在上手之後的瞬間,一些特點就讓常浩南想到了上一世菊廠被制裁前的“絕唱”——
全觸控、微曲面瀑布屏、前置雙挖孔,後置星環設計……
實際一直到重生之前,他用的都還是那個型號。
幾乎是肌肉記憶般地,手指劃過冰涼光滑的屏幕,手機瞬間亮起。
是一個APP應用界面。
大概是上次體驗過後忘了關。
常浩南熟練地滑動屏幕邊緣,退回到桌面,接着隨意點開了幾個其它應用,又測試了相機啓動速度和變焦流暢度。
嗯,使用體驗也全方位接近。
雖然按照對方的說法,這部手機的設計比較激進,因此爲了保險起見,會被命名爲“Mate SX”,作爲Mate S,而非數字系列的後續型號。
但當年Mate 40系列的絕大部分特徵,都已經能在上面看到。
感慨的同時,常浩南也不由得在心裡苦笑——
如今快二十年過去,原本已經模糊的記憶竟然又追上了自己。
當然,別人自然不可能猜出如此離譜的真實想法。
剛纔語氣有些急促的疑問句,結合現在臉上露出的微妙表情,讓對方順理成章地覺得,他可能是對手上產品的做工有些不滿。
“常院士不必太在意外觀和細節,出於保密起見,這類早期的工程樣機,都是由我們技術部門自己拼出來的。”
對面的俞丞東解釋道:
“主要用於測試基本功能和底層設計是否合理,未來的量產版本會使用精度更高的模具,還有更好的表面處理工藝。”
或許是因爲他這會兒還沒獲得“大嘴”的雅號,也或許是因爲這種場合下不能加入C語言,總之給人的感覺是有點放不開。
“不,我不是指這個。”
常浩南趕緊擺了擺手,然後滑動屏幕解鎖,進入設置界面,打開“關於手機”一項,展示給對方:
“我的意思是,我剛剛看到它的處理器命名,叫Kirin9X 5G?”俞丞東對這臺手機恨不得比對自己老婆都熟悉,自然用不着專門確認直接點頭:
“沒錯,全世界第一款完全適配5G NR標準的移動終端。”
常浩南把手機放到茶几上:
“如果我沒記錯,3GPP R15標準的最終協議,不是要下個月纔在里約熱內盧的全體會議上正式簽署麼?”
“怎麼你們……連產品都做出來了?”
對方微微一笑,似乎預料到這個問題。
“協議文本確實還沒最終落筆簽字。”他伸手把桌上的Mate SX轉了半圈,讓屏幕正對自己,然後解釋道,“但整個R15的主體框架和核心技術規範,經過前面一年多的工作組會議和討論,其實已經塵埃落定。”
“通信產業,牽一髮而動全身。標準的核心部分比如空口基礎參數、幀結構、編碼調製方案、核心網架構接口……這些根本性的東西,在最後一輪協調之前,就已經不可能再發生顛覆性的變更了。”
“否則,所有參與者的前期投入都將化爲烏有,沒人承受得起這個代價。”
他指了指手中的手機:
“所以,我們基於已經穩定的框架,在協議最終簽署前,就開始了產品的開發……不僅是這款Mate SX,包括5G基站(AAU/BBU)、核心網設備、甚至未來的物聯網模組,都已經進入了工程樣機或者小批量試產階段。”
“只不過,”俞丞東攤了攤手,“基站體積龐大,核心網設備更是機房級的,實在不方便隨身帶來給您過目……只有這手機,能最直觀地展示我們的進度。”
常浩南再次低頭審視眼前的設備。
其完成度之高,確實已經具備了發售條件。
“那三星……或者蘋果呢?”他帶着探尋的語氣問道,“他們有沒有可能搶在你們前面?”
如今的常浩南確實沒太多精力去關注消費電子市場的份額問題,但根據原來那條時間線的情況推測,如今恐怕已經到了三分天下的階段。
“絕無可能。”
對方的語氣斬釘截鐵,充滿自信,跟剛纔的樣子幾乎判若兩人:
“在5G標準必要專利(SEP)的貢獻度上,我們在3GPP內佔據的份額最高。”
“更重要的是,菊廠是全球唯一一家,真正打通了從無線接入、傳輸承載、核心網到智能終端全鏈條的公司……標準制定、芯片設計、設備研發、終端生產,全部在我們內部閉環。這帶來的協同效率,是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比擬的。”
“三星雖然也有終端和網絡設備,但在產業鏈的完善程度上與我們相比仍有差距,內部協同也不如我們高效。”
“至於蘋果,”俞丞東微微搖頭“他們只有終端,網絡設備甚至芯片供應都依賴外部,所以在標準制定的深度和產品開發的節奏把控上,更是天然落後一個身位。”
常浩南瞭然地點點頭。
菊廠這種垂直整合的“端到端”能力,確實可以在通信技術代際切換的關鍵時刻,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也就是說用戶很快就能真正用上5G網絡了?”
他帶着一絲對未來的期待問道。
實際在一般用戶的層面,5G帶來的體驗提升遠不如當年從2G到3G那樣明顯。
但在研發端,就完全是另一個場面了。
“這個麼……還要取決於網絡的部署速度。”
俞丞東出乎意料地沒有給出明確結論。
但這種謹慎也就持續了一句話的功夫。
馬上就話鋒一轉:“
不過,我們已經跟三大運營商緊密配合,預計年底之前,會在京、滬、廣、深、杭這五座城市率先開放第一批試商用區域,覆蓋一部分商圈和交通樞紐……總之,不會等太久”
“那國外的情況呢?”
常浩南好奇地追問道。
這就有點八卦的目的在裡面了。
“非常積極。”俞丞東神情中透露出幾分野心,“目前已有超過20個國家的運營商在和我們深入接觸,其中10個,包括德國電信、沃達豐、西班牙電信、阿聯酋Etisalat……都已經達成了初步的框架協議,只剩一些供貨週期之類的細節尚未確定。”
“按照他們的規劃,到明年底,大部分歐洲國家以及中東、東南亞的部分地區,都將啓動小範圍的5G試點……其中一些激進的市場,比如中東的土豪運營商,甚至可能直接部署城市級別的連續覆蓋網絡。”
話題至此,常浩南已經明白。
對方此行,應該就是來摸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