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

第124章 最好的蘇27在華夏(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58)

常浩南擡手捋了捋自己因爲兩個多月沒剪而已經有點長的頭髮,發出了一聲感嘆:

“我艹……”

儘管常浩南的母親周莉女士是一名語文老師,但他的語文成績始終都處在一個比較抱歉的水平,加上系統似乎也沒有增加文學素養的能力。

總之此時他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加準確的詞語能表達自己的心情了。

奈何本人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

過了許久之後,常浩南才終於又一次開口問道:

“這麼好的條件……老毛子那邊不會整出什麼別的幺蛾子吧?”

也不是他內心狹隘,實在是上面何明所說的協議內容讓他有一種不真實感。

就好像如果有人介紹一種投資方式,年化50%收益還能保證不損失本金,那腦子正常的人都得想想自己是不是需要安裝國家反詐APP了……

常浩南重生之前,還真有同事被這種套路騙過。

錢到最後也沒追回來。

誠然,俄羅斯在跟華夏的合作中沒有太多黑歷史。

但如果把合作的乙方切換成印度的話,情況好像又不太一樣了……

1塊錢買的航母后來花了將近20億美元改裝這種事還歷歷在目。

這個問題讓何明認真地思索了一會,但最後還是搖了搖頭:

“應該不能,一方面約定的付款方式是按照項目節點來算的,咱們進度越順利,他們那邊就能越快拿到錢。”

“另一方面麼……負責談判的同志說,就算現在這個條件,最後籤協議的時候也是對面比我們更着急,所以問題不大。”

“當然,核心還是咱們112廠雖然技術上跟共青城有差距,但也不至於兩眼一抹黑,就算他們真玩什麼花樣,至少也能看得出來。”

“說的也是。”

聽到何明的回答,常浩南也輕笑了出來:

“等到前面28架生產結束,需要俄方指導的東西也就不多了。”

“光是打通生產線的話,應該不需要28架,根據我的經驗,16到20架就足夠了。”何明一邊帶着常浩南走下臺階一邊判斷道:

“重點還是在後面那90架,蘇27這個飛機的底子非常好,但機載設備有些落後了,如果能在原型號的基礎上改進,完全可以進一步發揮戰鬥力,不過這就需要你們這些搞總體設計的人操心了。”

雖然112廠的業務是飛機制造,而何明是負責總裝的工程師,但作爲從60年代一路過來的老航空,他對於整個行業多少都有些瞭解。

畢竟華夏的第一個飛機設計室正是在112廠內成立的。

他的想法正好跟常浩南不謀而合。

作爲一個國土和海洋麪積加起來超過1200萬平方公里的大國,華夏毫無疑問需要一種航程和機動性出色的重型制空戰鬥機。

而華夏空軍要想完成從國土防禦型到攻守兼備型的華麗蛻變,也需要一種有足夠動力和載彈量的多用途空中平臺。

蘇27毫無疑問可以同時滿足這兩方面的要求。

只不過除了平臺本身之外的部分完全可以換成華夏自己的東西。

別的不說,那個將近一噸重的N001雷達肯定要首先換掉,蘇維埃鐘錶店也要改成玻璃化座艙。

實際上,就連老毛子自己人也不太受得了蘇27身上的這兩大神器,如果不是聯盟解體導致研發停止,那麼使用平板縫隙天線和數字電傳的蘇27SM應該也差不多要服役了。

想到這裡,常浩南覺得自己需要安排一下八三工程之後的計劃了。

十號工程和十一號工程,其實在上一世都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的。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的想法是“我全都要”。

不過這就要求他當好一個時間管理大師,否則如果左支右絀兩邊不能兼顧,那效果反而更差。

“不知道咱們廠對打通四階段生產線的時間節點是怎麼設定的?”

飛機制造是一個複雜程度絲毫不亞於飛機設計的工作。

飛機,或者任何複雜機械產品從完全進口到完全國產之間,實際上都會包含三到四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是用原廠進口的大部件對飛機進行組裝,打通“整機總裝線”。

組裝飛機看上去沒什麼技術含量,但其實能走通這一步的國家就已經不太多了。

其次是進口中散件組裝大部件,以及進口低散件組裝成組合件。

根據飛機的複雜程度不同,這可能是一個或者兩個步驟。

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走到這裡基本就算是到頭了。

不少國家的所謂“自研”飛機,也只能做到這一步。

最後纔是從毛坯料開始生產低散件,打通零部件生產線,然後一步步生產出整架飛機來,實現飛機的完全國產化。

“這個麼……”何明略微思索了一會:

“原本的協議規定是在明年年末之前完成2-4架飛機的整機總裝,1999年年末之前完成機體部分的全部生產線。”

“不過得益於你的功勞,現在又多了一個節點,就是在2001年末之前完成對全機生產的國產化標準替代,把蘇27徹底變成符合華夏航空工業標準的東西!”

“當然除了飛機本身之外,還有一個任務是地面保障設備的國產化,否則光有了三代機,相應的勤務能力跟不上,一樣沒辦法形成戰鬥力。”

“唔……”常浩南在心中盤算了一下:

“進度要求不算緊張,那應該還來得及……”

“什麼來得及?”

何明的語氣有些好奇。

“當然是飛機改進。”

常浩南聳了聳肩:

“在總裝線打通之後,零部件生產的消化吸收完全可以和技術改進同時進行,至於機載設備,尤其是電子設備,更是可以單獨立項預研。”

“只不過這樣搞的話,你們廠的壓力應該會比較大,尤其是跟俄方技術人員的合作方面。”

旁邊的何明轉過頭看了他一眼,幾秒鐘之後纔回答道:

“要不是我知道伱過去三個月時間都做過什麼,恐怕會覺得提出這個想法的人瘋了……”

“不過……邊生產邊改進,確實是一個法子,我回去之後會跟廠裡提一下這個想法,儘量配合你們的工作。至於俄方技術人員……總歸有辦法的,改進工作肯定要以我爲主。”

“只怕等這118架飛機造到最後,他們自己的人都要認不出來咯……”

聽到這句話,常浩南不由得想起了自己重生之前的情況,還真能跟何明的預期對上號。

“我想應該是要這樣的……”

“以後,最好的蘇27,肯定會誕生在咱們華夏。”

應該是月票金主加更的第六章

(本章完)

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444章 總不能白白便宜了法國人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4章 保研面試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600章 軸承,壞了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946章 常氏湍流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378章 前後十年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918章 獵鷹Z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
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381.第381章 設計一個DSI進氣道練練手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766章 觀禮臺上第1444章 總不能白白便宜了法國人第566章 聲吶無銅,撈之無用?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87章 搞個大新聞第1318章 華夏人的軍艦開過來啦!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411章 蘇霍伊想要反向引進我軍裝備?(兄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508章 把直9改的媽都不認識第849章 被動技能的超神發揮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74章 保研面試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110章 這下晉升院士境了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323.第323章 願者上鉤第1155章 建設塞北糧倉第196章 讓我編寫教材?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402.第402章 試飛員的“護身符”第1373章 誰來保衛美國?293.第293章 常氏模型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948章 國產轟炸機怎麼搞?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725章 你給我解釋解釋,什麼叫驚喜?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1276章 責無旁貸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797章 提前佈局第1122章 擴不了核,但可以擴核電第71章 我選擇回國果然是正確的(爲盟主fla248.第248章 頻分多通道,規避高規格元器件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1302章 必須超過F22!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646章 驚人的飛行包線第530章 人家來領獎,你是來進貨?第144章 航改燃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加更第692章 雙向奔赴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477章 往垂直起降方面努努力吧第872章 未雨綢繆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480章 國產化渦扇9!第122章 你晚上有空麼?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255.第255章 “9910”工程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770章 繼往開來第84章 不穩定工作線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第484章 樹個正面典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28章 咱們會有更好的!第19章 我選擇留下第1007章 空軍數據鏈274.第274章 老型號也有新春天第1458章 良性循環第600章 軸承,壞了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624章 渦扇10,全權限數字控制系統第573章 爲華夏機械行業正名的機會!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24章 航空動力領域的軍備競賽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946章 常氏湍流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1378章 前後十年333.第333章 人民海軍,向前進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753章 航母專家第918章 獵鷹Z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