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歸港與重任

第二天,清晨。

旅順港的清晨被一層薄霧籠罩,遠處的海面泛着微光。

常浩南透過舷窗向下望去,看到港口設施如同棋盤上的棋子般整齊排列,大小數十艘艘軍艦靜靜地停泊在各自的碼頭邊。

其中最爲顯眼的,無疑是兩艘排水量超過6000噸的區域防空艦。

在052C尚未大批量入列服役時,這兩艘用俄製防空系統臨時拼湊起來的驅逐艦妥善承擔起了拱衛京畿的重任。

時至今日,它們仍然是北海艦隊麾下排水量最大的主戰艦艇。

當然,時至今日,幾乎所有人都已經知道——

很快就不是了。

常浩南緊了緊安全帶,感覺到直升機開始減速下降。

連海的海軍基地裡面沒有可供固定翼飛機直接起降的跑道,因此他只好從西郊機場乘坐一架同樣隸屬於空34師的AC139直升機前往目的地。

縱然在乘坐體驗方面已經是意大利嚴選,比直9和米17好了不知道多少個級別,但終究不可能和他坐慣了的固定翼飛機媲美。

不到倆小時的行程,已經讓常浩南的耳膜感到了幾分不適。

“常院士,我們五分鐘後降落。”

飛行員的聲音從耳機中傳來。

常浩南點點頭,整理了一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包。

他過去沒少跟海軍打交道,但基本都航空兵部隊,這還是第一次來到正兒八經的海軍港口。

直升機穩穩地降落在停機坪上,螺旋槳捲起的風攪動着周圍的霧氣。

艙門打開,常浩南摘掉耳機和護目鏡,彎腰走出機艙,目光很快鎖定在停機坪邊緣等候的一行人身上。

“常院士!”一個熟悉的聲音穿透發動機的轟鳴傳來。

海軍裝備部主任杜霖快步上前,軍裝筆挺,肩章上的將星在晨光中閃爍:“一路辛苦了,歡迎您。”

常浩南握住杜霖的手,半開玩笑地迴應道:“杜部長親自來接,可不敢說辛苦。”

二人之前就有過兩面之緣,工作過程中的交流次數更多,算得上是熟人。

“哪裡的話。”杜霖笑着朝身後不遠處的軍車示意道,“走吧,會議室已經準備好了。”

一名副官小跑着上前,爲兩人打開車門,車內空間寬敞,空調已經調到了舒適的溫度。

杜霖示意身後的參謀們分別登上其它車輛,只留下連海造船廠的副總經理張濤坐到副駕。

“遼省號今天早上剛剛結束第十次海試,正在返回連海港。”杜霖一邊系安全帶一邊說,“這次海試很成功,艦艇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預期。”

常浩南點點頭:“我在路上看了簡報,動力和船電系統的表現都很穩定。”

“我記着99年冬天,也是個這樣的早晨。”杜霖的目光突然變得深邃,開始回憶起早年的往事,“我當年還是項目管理中心下面的一個處長,突然接到消息,說是黑海造船廠那幫人突然鬆口,同意把圖紙和技術人員一起打包。”

常浩南微微一笑:“當時他們連工資都發不出來……對於習慣了老國企風格的那批人來說,我們給的全方位保障可比美國人開的空頭支票實在多了。”

這個時候,副駕駛上的張濤回過頭來,插話道:“常院士您可能不知道,那些專家後來有差不多一半都成了我們的技術骨幹……我們還專門設置了每年一評的‘友誼獎’專門面向這些來華工作的國外專家,效果非常好。”

杜霖接着開口道:“我也是後來才聽說,常院士您當年在這裡面也起到過不少作用。”

這倆人跟商量好了一樣的連珠炮讓常浩南有點招架不住,連連擺手:“舉手之勞,舉手之勞……遼省號能趕在2010年結束之前正式入列服役,關鍵還是靠你們海軍裝備口和船舶工業口的努力。”

聽到這句話,張濤卻突然正色起來:

“不瞞您說常院士,在瓦良格號既有船體基礎上改建新船的工作量其實比我們預想中要多得多,也幸虧是有全套的設計圖紙和那些參加過1143項目的技術人員,省去了很多熟悉原始設計的時間,否則工期進度恐怕還要再往後延上個一年左右……”

“……”

當年經手此事的吳懿範如今早已經不在敏感地區一線拼死拼活,但他的公司畢竟涉及到99年那次驚天動地的“誤炸”,很多涉事細節都仍然是秘密,因此常浩南也不太願意過多提及相關的事情。

軍車駛過幾道哨卡,進入基地內部。常浩南望向窗外,看到遠處碼頭上停靠的幾艘驅逐艦正在補給作業。

“對了杜主任。”他找了個機會轉移話題,“遼省號入列之後,關於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航母,現在有沒有什麼更具體的計劃?”

一年多以前,杜霖就說過關於下一艘航空母艦的事情,總體思路會是一個採用全平甲板和電磁彈射器的放大版1143.6,但仍然有很多細節尚未得到確定。

常浩南比較關心的,自然是跟動力有關的部分。

不過,杜霖似乎並沒有領會他的意思,只是回答道:“具體設計方案仍然在討論當中,具體情況……”

張濤見狀馬上接過話茬:“在遼寧號進行改造,包括塢內測試的過程中,我們就已經發現了1143型航母在基礎設計上有諸多不合理之處,比如機庫佈局、升降機佈置、甲板區域劃分、消防安全系統……”

他的語氣中隱含着些許苦惱:

“黑海造船廠的技術人員也在這個過程中告知了很多原計劃在烏里揚諾夫斯克號上面完成的改進,還有就是,得等到艦載機起降測試開始之後,再觀察一下航空系統還有沒有其它需要改進的細節,總之很多工作目前都處在等待的狀態……”

常浩南本想再聊一些細節,但隨着剎車發出的一陣尖銳響聲,車隊已經停在了基地機關樓的門口。

“常院士,早餐時間還沒過,咱們這的伙食雖然趕不上空勤竈,但也絕對過關,您看……”

杜霖一邊打開車門一邊問道。

常浩南搖頭,把皮帽子扣在頭上:

“飛機上墊了一口,還是先看看正事吧,吃太飽了容易犯困……”

……

幾分鐘後,一行人走進了位於頂樓的會議室。

裡面已經坐着十幾個人,見到大門被打開之後,幾乎同時站起身。

一名穿着深藍色棉服的男人主動迎上前來。

“常院士,這位是航空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的郭春雨主任,負責這次艦面氣流測量項目。”杜霖介紹道。

郭春雨眼前一亮:“常院士,久仰大名!”說着主動跟常浩南握了握手:“您那篇《大尺度分離流場的非線性控制》我讀了不下十遍。”

“過獎了,過獎了……”常浩南一邊跟對方客套一邊找到自己的名牌落座,“那本書是大概六年前編寫的,其中很多細節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已經有些過時了,只是後來一直沒機會重新修訂。”

郭春雨提到一本書也只是做個暖場,並不是真靠着這東西當指導手冊,因此圓滑地切入正題:

“本來,這個項目其實沒必要弄出太大動靜,但測試計劃突然調整,大家又都希望能夠超標準完成艦載機起降準備工作,不得已才只好請您出馬。”

坐在常浩南旁邊的杜霖則補充了背景情況:

“五天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離開橫須賀向南航行,準備訪問馬尼拉港,明顯是爲了給周邊某些國家撐腰,但對方的航線遠離敏感區域,我們也不好直接派軍艦去攔截,所以上頭才決定,提前進行艦載機起降測試作爲迴應。”

“情況我大概都清楚。”常浩南微微點頭,然後轉向對面的郭春雨,“既然現在情況緊急,那我們直接開始處理數據吧。”

後者轉頭看向坐在自己旁邊的史文強:“全部測試結果都在小史同志那裡,隨時可以進行分析!”

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716章 挖牆腳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602章 平面鏡聚焦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
第1013章 五倍不夠!第1538章 週期性光學晶格251.第251章 技術換技術第642章 渦扇10,裝機!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036章 來自華夏的警告第759章 進入理論數學界?第716章 挖牆腳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073章 英國人的瘋狂思路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第1306章 像託卡馬克那樣?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345章 別真把南天門計劃搞出來吧?第632章 AL31F的上位替代第1367章 緊急拉動!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1393章 別人都是做個樣子,你真想解決問題?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751章 正式上崗總規劃師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467章 令所有人意外的插曲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737章 陣容離譜的畢業答辯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931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608章 透支,與償還第12章 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第1618章 有人坐不住了第1334章 陸軍老大哥的逆襲第1602章 平面鏡聚焦第796章 先記在小本本上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1232章 長纓在手縛蒼龍第826章 丈量華夏第1620章 從40nm到27nm的跨越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490章 十一號工程的進度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655章 準備跨國挖人!第472章 路線之爭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362章 拋棄幻想,早做準備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1577章 大井噴時代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24章 葉片翼型和積疊線的參數化重構第690章 打出統戰價值了第152章 這不比天氣預報牛逼?第1341章 你這導彈怎麼像是架飛機啊?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256章 鷹子,行不行啊?321.第321章 巴黎航展第1420章 已經沒有石頭可以摸着過河了第1248章 生意,都是生意第1435章 終於到了收割哦不,收穫的季節第975章 優秀的獵人,往往以獵物的姿態出現第964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1510章 海與天的初吻第1554章 能源革命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17章 “小修小補”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230.第230章 “973”計劃第1555章 讓美國媒體給華夏做宣傳?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1057章 沒關係,他們會回來的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454章 事已至此,先找個替罪羊328.第328章 上達天聽(爲上月月票金主【Ro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74章 保研面試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1339章 有的同志,有的,像這麼強的推進劑,我們一共有三種第911章 針“風”相對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176章 喝水帶來的靈感(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777章 種瓜得豆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1646章 我有個大膽的想法第1204章 下一代戰鬥機的藍圖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