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

第1214章 風洞總溫不夠?

對於整個高超音速武器項目來說,常浩南規劃的雙錐體空射彈道導彈畢竟只是一個驗證項目。

儘管在研製過程中順便解決了很多意外問題,但就“武器化應用”的最終目標而言,肯定不能把希望寄託在一種使用低溫液體推進劑的型號上面。

長遠來看,高超聲速武器的未來仍然是標準乘波體或類乘波體外形,搭配超燃衝壓發動機作爲動力。

因此,肩負JF14超高速風洞研發任務的高溫氣體動力學實驗室,也同時在進行着緊鑼密鼓的工作……

幾座JF系列風洞都是上百米總長、幾米出口直徑的龐然大物,不可能像之前的JF-X縮比風洞一樣,直接安裝在力學所裡面的一個房間裡面。

因此,爲了安全和保密起見,從大約半個世紀之前,當時還是郭永懷先生率領的超高速風洞研發團隊就在聶帥的支持下,於京城北部遠郊的懷柔設立了風洞基地。

並在隨後幾十年裡逐漸發展成爲了空天飛行高溫氣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已經建成的所有超高速風洞,都在這座科學城之內。

當然,也包括正處於建設當中的JF14——

在大約半年前成功驗證了二維Chapman-Jouguet燃燒方程解析解的正確性之後,姜宗霖很快便完成了一系列風洞輔助系統的設計工作,並初步確定了激波反射腔和輔助爆轟段的相關參數。

但C-J方程只能解決爆轟驅動段的設計問題,不可能直接把整座風洞完全在紙面上呈現出來。

設計出來是一回事,能夠安全工作是另一回事。

JF14最終的設計氣流總溫超過8000K,並且預留了未來升級到10000K以上的可能。

即便力學所在超高速風洞領域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但仍然對於這一溫度範圍內的風洞工況瞭解很少。

再加上長達毫秒量級的試驗持續時間,更是讓整個項目進入了幾乎完全未知的領域……

……

京城,懷柔。

姜宗霖的設計研發團隊正圍攏在一座巨大的風洞控制檯附近,照例以一次早會開始全天的工作。

只不過,今天坐在最中間的,卻是於鴻儒院士。

而姜宗霖本人,則站在掛着幕布的牆邊,介紹着風洞研發工作的具體進度:

“JF14風洞的工作原理是通過入射激波在被驅動段末端的反射爲噴管流動生成高溫高壓氣源。入射激波的末端反射確實提高了實驗氣體的壓力與溫度,但也帶來了很大的熵增,給實驗結果帶來了額外的不確定度。”

“另外,激波反射腔加輔助爆轟段的兩級反射,也顯著增加了風洞的極限載荷,其實僅從爆轟驅動段的角度考慮,對於激波管裡具有同樣壓力和速度的實驗氣體,通過激波非定常膨脹,可以把後部氣體的部分能量轉移給前部氣體,從而進一步提高前面氣體的動能。”

“但在確保風洞結構安全的情況下,目前能夠容許的實驗氣流最大速度大約爲6km/s,總溫爲8500K……”

“……”

端坐在位置上的於院士聽罷沉思許久,才緩緩點了點頭:

“目前能做到8000K一級的總溫和6km/s的流速,就已經足夠常院士那邊的應用需求了,至於你後面講到的激波膨脹增焓,在理論和工程上的研究都還不太充分,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對每個單獨系統,以及風洞的主體結構分別進行驗證和測試。”

“我看到你們對氣源、加熱、真空、減壓等幾個系統都已經進行過檢測,但在今天的爆轟驅動段滿負荷工作測試之前,還有幾個細節需要最後確認一下……”

在重新出山的老院士指揮下,整個項目團隊有條不紊地工作起來。

風洞,尤其超高速風洞,屬於不折不扣的“開機一時爽,準備火葬場”。

像JF-X那樣隨便等等就可以開機的情況,在大型風洞上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

以氣源系統爲例。

持續時間只有毫秒,甚至微秒級別的一次測試,就需要空壓機持續工作最少250-300分鐘。

並且每次測試之後,都需要重複進行充氣。

而如果要連續進行多次測試,那還需要在中間讓空壓設備冷卻一段時間。

各種步驟全都算下來,哪怕工作人員日夜倒班不停轉,每天平均下來也最多隻能進行不到3輪測試而已。

因此,對於每一次啓動,都務必慎之又慎。

直到當天中午,技術人員才陸續完成各項檢查,回到被保護良好的風洞控制室——

連JF-X那樣體量的小風洞都不允許啓動時有人在現場。

更不用提這些動輒幾千K總溫的龐然大物了。

很快,位於第一工位上的操作人員沉聲彙報道:

“氣源系統報告,空壓機運行時間288分鐘,氣源壓力47.93Mpa,已達到設定區間……”

“加熱系統報告,預熱時間210分鐘……”

“真空系統……”

“點火系統……”

“……”

隨着一陣陣報告聲響起,面前的屏幕上,三排指示燈逐一由紅變綠,意味着已經達到了啓動條件。

於鴻儒院士站在自己的得意門生身後,伸出一隻手輕輕壓在前者的肩膀上,緩緩深吸了一口氣:

“點火!”

JF14的點火裝置,是一把鑰匙。

在聽到於院士的聲音之後,早已準備就緒的姜宗霖猛地擰動鑰匙柄,發出“咔噠”一聲。

緊接着……

當然是風平浪靜。

風洞的工作過程是點火、爆轟、吹氣瞬間完成,更何況控制室距離爆轟驅動段很是有一段距離,當然不可能被正常工作狀態下的風洞波及到。

只有顯示器上的衆多參數迅速開始跳躍。

直到整個運行狀態結束,幾條壓力-時間曲線也重新歸於零點,纔有耳朵比較尖的人聽到微弱的“噗噗”聲。

三排指示燈仍然處於綠色,說明本次測試涉及到的所有系統均未出現異常。

這讓一直對洞身結構強度有些放心不下的姜宗霖總算鬆了口氣: Wшw ★ttκa n ★¢ Ο

“各系統注意,準備冷卻減壓……”

他一邊下達着後續指令,一邊輕車熟路地選定了風洞的工作數據,準備進行整理並導出。

而就在這個所有人都以爲萬事大吉的當口,姜宗霖卻突然感覺到,自己肩膀上的那隻手猛地一顫,接着用力捏緊……

還沒等他吃痛出聲,就聽到身後於院士略顯急促的聲音:

“等等!”

所有人瞬間停下了手上的動作,轉頭看向總指揮台的方向。

“驅動段出口的總溫數據不對!”

幾乎在於鴻儒話音落下的同時,姜宗霖也已經看到了屏幕上總溫計算結果。

“7565K……”

雖然從文字遊戲的角度來講,這個數字也可以勉強被稱之爲“8000K級別”。

但所有人都清楚,本次測試確定的總溫值,應該在8300K附近。

差出近10%,顯然很難被當做單純的測試誤差來對待。

一時間,整個控制室內的氣氛,都因爲這個數值而變得緊張起來……

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921章 大變局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758章 流形學習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7章 方案敲定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75章 重熔層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599章 早晚有這麼一天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409章 下馬威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299.第299章 獲獎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73章 臨門一腳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509章 飛鯊出擊
第579章 F14還是拿到手了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第1597章 高超,但沒完全超第921章 大變局第1019章 還有高手?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263.第263章 成年人選擇全都要(二合一)第446章 高端鋼材擴產,十倍!第746章 籌建課題組(趁雙倍求一波月票)第560章 成功的反潛戰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593章 讓全國產三代機上閱兵!第1533章 反正計劃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715章 抱歉,我也是剛剛想出來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第1033章 計算材料學的威力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04章 新發動機下線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201章 需要重型水壓機!第416章 抉擇,渦扇的10技術路線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1637章 西方不亮,東方亮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1091章 衛星姿態機動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1439章 有人要清君側?第758章 流形學習250.第250章 受常工啓發的殲轟7改進型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第768章 空軍纔是重頭戲(4K)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1548章 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7章 方案敲定第1547章 你疑似有點太激進了第1369章 集中偵察資源!375.第375章 從深山中飛出的鷹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909章 不是吧,我對常總?第1608章 這位常院士未免太過激進了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1191章 預測旋轉爆震第175章 重熔層第1642章 必須得上了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國航空局提條件,攻守易型!第904章 準備試生產第1221章 間冷回熱的水深,他們把握不住第1473章 臨門一腳第1074章 航發的結構預變形設計?第1032章 羅羅妙計安天下第1599章 早晚有這麼一天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550章 回擊挑釁!第460章 殲11總裝下線,多弧離子鍍技術!第1545章 一根筋兩頭堵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1159章 放棄自證情結,享受快樂人生第1621章 現在和未來,都是我們的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763章 好機配好彈232.第232章 三座門的慶功會!(二合一)403.第403章 殲10,起飛!(求一波月票)第1055章 公務機搞軍用?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第947章 準備接機!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1409章 下馬威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1307章 大佬,帶帶我!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1410章 全方位的戰略對手(二合一)第1243章 肘,跟我進屋!(新的一月,求月票)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299.第299章 獲獎了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927章 幕後臺前第1623章 超分辨率光刻第1473章 臨門一腳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455章 有內鬼,終止交易!357.第357章 我,博士,還沒入學,但已經有第1613章 如果上帝爲我關上一扇窗,那就直接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1310章 快慢自如 遠近合一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第960章 院士提名也得搶着來?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1167章 像生產香腸一樣生產飛機?第1509章 飛鯊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