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大地之眼

在三方合作的簽字儀式結束之後,滬東廠在隨後的幾天裡安排了一系列項目研討會。

也就是把三家公司具體負責技術問題的人員湊到一起,具體說明一下LNG船項目當前的預研情況、設計目標和後續的工作任務分配。

按照原本的計劃,常浩南雖然並未親自參與項目,但還是準備旁聽一下這個研討會,過些天再回京城的——

一來,這是雷志興和劉方平二人第一次在沒有人帶的情況下單獨接這種大活。

二來,這也是他開發的狀態監測和故障自動診斷系統第一次投入到具體的應用場景中。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

僅僅第一場研討會結束之後,第二天下午,他就接到了一通來自孟震遠教授的電話。

華夏地質調查局的同志已經完成了首批的三組地質情況勘探,並且把獲得的樣本帶回到了京城。

目前正在進行基礎項目的分析測試。

於是,思索再三之下,常浩南還是決定,提前中止上滬的行程。

……

兩天後。

華夏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當常浩南迴到京城稍作休息,然後趕到這裡時,孟震遠和李年恆二人已經在一間會議室裡等了有一段時間了。

除了他們以外,還有來自地質調查局,以及研究所的十幾名技術人員。

“常教授,您好。”

見到常浩南走進門,坐在會議桌左側首位的一名中年人當即起身,和前者握了握手,緊接着自我介紹道:

“我是翟明國,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變質地質、構造演化和火成岩石學,負責主持對這次勘探結果的分析,當然,也是全方位配合您的工作。”

說話間,他已經把常浩南引到了會議桌的主位上。

對於翟明國的表態,常浩南感到略微有些驚訝。

畢竟一般來說,像是這種級別的合作,對面一般都會派個院士坐鎮。

即便不負責具體工作,也能在爭取資源方面發揮一些作用。

同時也能避免本單位被排擠或者邊緣化。

但是看眼前這個架勢,似乎是沒有這麼個人。

否則不會讓一個研究員來牽頭。

不過這對常浩南來說倒不算壞事。

畢竟,他雖然還不是院士,但也已經不需要藉助別人的名頭來爭取資源了……

“既然是合作研究,自然是相互配合。”

常浩南落座之後,又跟對方客套了幾句。

緊接着便進入了正題。

一名來自地質調查局的代表首先走到會議室另一端的小講臺前。

幕布上很快投影出了一份PPT。

“各位同志,我是本輪地質勘探小組的副組長,同時也是蒙省西部阿拉善地區勘探任務的領隊和負責人,肖文昌,下面由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勘探任務情況……”

“由於人手、設備和資金層面的問題,按照常教授和李總工的要求,我們首先對隴原東部的黃土高原區、蒙省西部阿拉善的沙漠地區、以及天山北麓的常年積雪和現代冰川作用帶進行了3組、9個目標片區,總計413處詳細點位進行了勘探……”

在那張經過數據降維處理的遙感衛星圖上,總共統計出了近80個異常點位。

但那畢竟是一張比例尺相當小的圖像,所以圖上體現出來的每個“點位”,對於勘探任務來說其實都是一個任務片區。

而在每個片區中,還要確定幾十上百個勘探點,進行幾百甚至上千次的勘探作業。

所以,能一次照顧到3種地形特徵的9個片區,確實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從年初二月份,一直到現在的半年時間裡,整個勘探小組幾乎一直在野外風吹日曬。

這一點,從肖文昌的膚色上就能看得出來—— 臉、手和頸部這些暴露位置,和手臂完全是兩個不同的色號。

會議室裡其它兩位領隊的情況也基本差不多。

因此,在他對勘探任務的說明告一段落之後,全場幾乎當即報以了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的部分,是我們對勘探點樣本進行現地分析的結果。”

直到掌聲逐漸微弱下去,肖文昌稍微平復了一下心情,才又繼續道:

“首先是我負責的阿拉善地區,總共兩個片區,80處勘探點。”

幕布上同時切換出了那張常浩南再熟悉不過的地圖,然後放大到了蒙省最西部的位置。

那裡有相隔不遠的兩個標記。

“根據遙感衛星提供的結果,我們分別對巴丹吉林和騰格里兩處沙漠進行了由外及內的多點勘測,具體結果如下……”

“由於風化作用的存在,兩個沙漠在表層,也就是深度0.5-2米以內的部分,並沒有明顯的特性差別,但在更深一些的位置,尤其是3米以上的位置,我們觀察到兩個片區的水分分層情況出現了明顯區別。”

“此外,得益於遙感衛星圖的指引,我們有幸在騰格裡沙漠東南部發現了一個過去從未關注到的古河道系統,也算是一項意料之外的收穫……”

臺上的肖文昌語氣逐漸變得激動起來。

對於他這樣一個入行超過二十來年的老傢伙來說,這次任務絕對帶來了全新的工作體驗。

過去,地質勘探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碰運氣。

因爲這種活是個三維立體的工作。

在地圖上看着可能沒多大的地方,真要派人進去,那不同位置不同深度不同採樣方式,一個全套下來半年算是效率極高。

如果遇到點難啃的骨頭,那搞上個兩三年甚至更長時間都是常事。

這還不算在過程中要付出的風險。

而一頓操作下來,大概率還是什麼都沒發現,白費事。

最多發上幾篇論文交差。

要想獲得一些真正有意義的結果,那往往要經過幾輪甚至十幾輪勘探。

基本縱貫一個人的職業生涯了。

但是這一次,他卻體驗了一把什麼叫有的放矢。

雖然勘探過程本身的艱鉅性並沒有什麼變化,但那是真能出成果啊。

上面給他幾個目標片區,一輪勘探下來,就發現了不少新玩意……

如果以後也能繼續保持這個效率,那肖文昌覺得……

考慮到自己距離徹底幹不動退居二線大概還有個十來年,院士好像已經在向自己招手了……

“……”

“總之,我們初步推測,有可能是由於含水量分層的區別,導致了極化SAR信號在穿透沙層過程中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散射和折射,所以在衛星圖上呈現出了不同的信號反應……”

說到這裡,肖文昌稍微停頓了一下,端起講臺上的杯子準備喝口水。

而剛剛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年恆此時也突然插了進來:

“肖組長,麻煩等一下,我有個問題。”

因爲這算是一次正常的學術交流會,而不是項目答辯,所以並不一定需要等臺上的人全部講完再進行集中提問。

“雖然不同的水分分層情況確實會影響到SAR探測的結果,但如果只有這一個原因的話,那我們即便用常規手段,應該也是可以直接分析出來的。”

“而實際情況是,我們進行的第一輪分析並沒有體現出這兩個片區之間有什麼差別,直到常教授用新的計算方式處理過之後,才發現二者反饋的信號有明顯區別。”

“所以,恐怕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16章 挖牆腳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202章 回家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09章 抉擇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19章 神秘轟6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916章 自作聰明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1199章 驅離F22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7章 方案敲定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
第158章 適航認證必須得自己做!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669章 除夕夜的“大”煙火第879章 錯誤的方向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588章 不可明說的神秘供應商第588章 完美的單晶第1291章 常院士的大手伸向哪裡,哪裡的成果就氾濫成災第1253章 把衛星給抓下來!(求一波月票)第1321章 成功?部分成功?第8章 全新的設計方法!第575章 給小日子挖個坑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933章 小韓吶,LNG船的水深,你把握不住第111章 進氣畸變試驗第716章 挖牆腳第1202章 八十項技術清單第1622章 突破阿貝極限!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第202章 回家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740章 蓋大樓,買設備,建實驗室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1137章 扒下大衛國的底褲第703章 同志,你昨晚拯救了一切第448章 汗流浹背了吧,椿中島?第81章 渦噴14(爲舵主飛舞的魔術 luppp002第865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種地?第109章 抉擇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807章 狗中哈士奇,國中第832章 揭示宇宙的形狀第1346章 洛馬還是波音?第1414章 故技重施第1361章 電磁棱鏡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1238章 最堅之盾第651章 巴爾幹火藥桶又要炸了第1592章 贏是剛需第1114章 離子推進的上星難題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304.第304章 各自前程(二合一)第744章 航母夢的起點第131章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988章 棋逢對手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848章 慄亞波的發現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458章 要不,送常總一輛車?第1519章 神秘轟6第487章 欲擒故縱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35章 最強之矛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第168章 有些人只會窩裡橫第1142章 來自中東的橄欖枝(感感謝【塞北青煙】大佬的白銀盟)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867章 就叫渦扇20吧!第916章 自作聰明393.第393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元年!第891章 多波段相控陣天線第488章 準備搞無人機395.第395章 渦扇10的全新設計方法第919章 被瞄準的“臥草黨”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529章 獲獎懸念揭曉!第869章 野獸掛載殲11B第752章 三大型號,給基層同志的定心丸349.第349章 咱也是能混到安保的人了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619章 一臉懵逼的安南人,空中行舟?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599章 熊貓還是雄貓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956章 樣品由我們來提供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501章 華夏行,我也行?第1199章 驅離F22第887章 重返藍天的陣風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7章 方案敲定第205章 獵殺狐蝠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