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

第66章 解決方案【求首訂!!!】(15)

確定常浩南的模擬方法精度沒有問題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再進行幾次試飛,以獲取副翼反效發生時飛機的詳細數據了。

在試飛團隊的努力下,03和04兩架原型機輪流起飛,僅僅用了五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的試飛工作。

最終證明,常浩南的計算完全正確,帶彈狀態下的飛機在空速和仰角達到一定數值時,就會出現副翼反轉現象。

實際上,即便將掛載調整爲更接近實戰狀態的兩枚阿斯派德加兩枚霹靂8,這種情況依然無法避免,只是會出現得更晚一些。

隨着試飛工作的結束,常浩南的系統狀態也發生了變化。

【科研點數:85

理論水平:LV2(0/10000)

工程經驗:LV1(70/1000)

管理能力:LV0(65/100)

綜合能力:LV1

正在進展的項目:0

可以開展的項目:1】

相比之前增加了10點科研點數,以及高達50點的管理經驗。

也算是不錯的收穫了。

……

拿到完整試飛數據的當天下午。

還是那個會議室,還是上次的那些人。

只是由於常浩南異常支棱的表現,今天他和姚夢娜林示寬三個人被直接請到了會議桌前面靠近楊奉畑的位置。

這一次,會場中的氣氛變得凝重了很多——

在不到兩倍音速的情況下就出現副翼反效現象,而且副翼反效發生時對應的偏轉角只有10°。

相當於對應的滾轉率只有不到30°每秒,做一個普普通通的90°滾轉脫離動作都需要3秒鐘時間。

這對於一種主打高空高速能力的截擊機來說完全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所有人從一開始就排除了通過飛控限制飛行性能的答案。

必須得對機翼進行修改。

在1996年這會,人們對於公共場合吸菸這種事並沒有那麼避諱,所以在大家進入會議室之後沒多長時間,整個屋子裡就進入了煙霧繚繞的狀態。

常浩南非常討厭煙味,因此稍稍挪到了更靠近窗戶的位置。

第一個發言的當然還是楊奉畑:

“大家也不要感到氣餒,問題既然存在,那就是儘早發現更好,越早,咱們耽擱的進度就越少,所以從這個角度看,這是小常同志和小姚同志加入八三工程項目組之後,給咱們送上的一份大禮。”

在片刻的沉默之後,不知道誰第一個帶頭鼓起掌來。

緊接着便是掌聲雷動。

這一句話,既誇獎了一番常浩南和姚夢娜,又提振了整個項目組的士氣。

等到掌聲逐漸平息後,楊奉畑才繼續說道:

“爲了儘量不耽誤八三工程的試飛進度,我決定先讓03號原型機按照之前的計劃,下個月初轉場到閻良,先進行不涉及帶彈項目的試飛,而04號驗證機留在112廠,準備進行改裝。”

“考慮到這樣一來,03號機已經不能算作全狀態驗證機,因此等到機翼問題解決之後,再利用備份零件製造一架05號驗證機,與04號一起進行全狀態驗證飛行。”

“這樣,我們就可以有相對比較充裕的時間對機翼進行改進了。”

幾分鐘之後,坐在楊奉畑左手邊第一個的副總設計師柳明終於開了口。

“同志們,根據這幾天試飛拿到的數據,出現副翼反效的原因不算複雜,還是老生常談的附面層堆積問題。” “最簡單的解決辦法,還是在機翼上橫向流動最劇烈的位置增加一對翼刀。”

常浩南微微點了點頭。

601所的工程師們果然還是選擇了和後世一樣的解決方式。

實際上從當下的角度出發,也確實是最好的辦法。

在飛機飛行的過程中機翼上表面的氣流會自動向翼梢流動,相應的,附面層也會逐漸向翼梢堆積。

堆積起來的氣流最終會在翼梢分離,而這個分離過程會帶來很大的剪切力,導致機翼發生明顯的彈性形變,從而引發副翼效率降低甚至反效。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出現,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機翼上表面增加一對擋板,把橫向移動的氣流攔住。

也就是翼刀。

不過,還是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但是柳總,現在的殲8-3機翼上已經有兩對翼刀了,如果再增加一對的話,是否有點……”

翼刀雖然簡單有效,但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其工作原理本質是讓前緣渦提早破裂,因此減小了升力係數和失速迎角,對於飛行性能也還是存在一定影響的。

而且設計太多組翼刀在觀感上也比較不好。

“是否可以考慮把三組小型翼刀融合爲一組大的翼刀,就像殲6那樣?”另外一個人詢問道。

不過很快遭到了否定:

“那隻能減少一點點重量而已,對升力和過失速能力的影響反而更大,對於殲8-3這麼大一架飛機來說得不償失了。”

激烈地討論持續了大概半個小時,仍然沒有得到一個所有人都認同的方案。

終於,有人把視線投向了一直低頭看着手中的報告沒有開口的常浩南。

“常博士,既然是你發現了這個問題,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會議室裡逐漸安靜了下來。

常浩南站起身,走到了貼着試飛結果和設計圖的黑板旁邊。

“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常浩南轉過身,看着面前一衆工程師說道:

“經過過去幾天整個數字化設計組的努力,已經基本完成了殲8-3原型機氣動和結構設計的參數化建模,因此修改設計所花費的時間應該會比預計中更低。”

又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成果。

飛行器氣動外形優化設計需要對各種不同的氣動外形進行評估,因而需要反覆對飛行器氣動外形進行修改,以期改善其氣動性能。

而一旦有了參數化模型,就可以通過改變設計參數來驅動幾何模型變化,從而大大縮短几何模型建模週期。

林示寬帶人搞了一年半都沒太多實質性進展的任務,常浩南過來之後還不到十天就解決了。

雖然後者並未提到自己的名字,但幾乎所有人都默認這是他深藏功與名的表現。

於是又響起了一陣掌聲。

常浩南伸出手向下壓了壓示意先低調:

“至於機翼的改進方案,我也確實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常浩南拿起一支沒有削過的鉛筆,在設計圖上面比劃着繼續說道:

“增加一對翼刀的思路是沒問題的,但根據我的模擬結果,機翼表面橫向氣流最密集的區域是機翼後緣附近。”

“因此我認爲可以把本就存在的上下副翼鉸鏈整流罩擴展爲後緣翼刀,這樣增加的死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並且在觀感上也更接近原來的雙翼刀。”

“同時,可以在機翼設計中引入前緣裝置,比如前緣襟翼或者前緣縫翼,這樣不僅可以彌補翼刀對在中低速度段升力係數和失速迎角造成的影響,甚至可以大大改善飛機的低空低速性能!”

(本章完)

第49章 殲7F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458章 良性循環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48章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424章 獨門絕技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97章 試飛F14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32章 出結果了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7章 方案敲定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27章 幕後臺前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
第49章 殲7F第1206章 氣動矢量噴管,柳暗花明?第1069章 軍用產品線?303.第303章 少年氣(二合一)第64章 我真上天了第689章 一架F117,不夠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第183章 華夏不同意收購214.第214章 華夏飛機,走向世界!第21章 技術報國第1255章 美國人不管,我們管!第898章 常教授又發論文了?第1387章 山間的雷達站第1231章 狂飆爲我從天落第1458章 良性循環311.第311章 大佬給我當副手!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998章 好像有哪裡不對勁第966章 讓美國人睡不好覺278.第278章 我一個人就是一支軍隊第41章 要不試試美人計?391.第391章 殲教9,和多場模擬器TORCH Mul第937章 酒壯慫人膽第996章 決賽,開始!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世界五代戰機俱樂部(段子,圖一樂,免費,非原創)301.第301章 那就說點什麼吧(二合一)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第1174章 資金支持第903章 從美國反向挖人才!第923章 首長,這真和我沒關係啊第1403章 攔住紅外輻射的閘門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1423章 連發射擊!第1120章 給圓環工程報仇第1070章 工業建設與發展委員會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82章 發動機故障第48章第29章 國產客機的遺憾第959章 目標輪廓識別254.第254章 空警200,楔尾天線第1157章 科學的應有之義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801章 早幹什麼去了?第1298章 等離子體,出現了!第1424章 獨門絕技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270.第270章 被動雷達探測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40章 好好聽講!第791章 靈活的胖子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1315章 突破島鏈,抵近偵察!第660章 無源定位反隱身雷達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435章 十倍壽命第597章 試飛F14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2章 計算流體力學仿真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項399.第399章 TORCH Multiphysics的誕生第868章 全球核平衡第587章 渦扇10渦輪葉片生產,開始!(求一第32章 出結果了第835章 揭曉七大難題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1章 重生1996,設計一架戰鬥機!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第742章 一門新的學科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233.第233章 俘獲電子戰吊艙了?第1099章 隔空交鋒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273.第273章 飛豹,重獲新生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350.第350章 陷入困頓的老國企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7章 方案敲定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7章 前緣縫翼(25)第927章 幕後臺前360.第360章 一不小心盤活了華夏的超算產業第912章 也不是所有訂單都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