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

第876章 拿一篇Nature做誘餌(4k)

“金屬?”

慄亞波明顯愣了一下。

他之前的研究,包括目前正在完善實驗數據的那篇論文,研究對象都是不同厚度的碳纖維增強基複合材料(CFRP)板,而且常浩南之前也沒提過更換研究對象的事情,怎麼突然之間就改成金屬材料了?

看着一臉茫然的慄亞波,常浩南笑着解釋道:

“我最開始也是準備繼續原來的思路,研究加工碳基復材來着。”

“不過最近我又思考了一段時間,發現按照電子和晶格的能量傳遞理論,激光與被加工材料之間的關係會受到電子熱導率、晶格熱傳導係數、還有電聲耦合係數這類特徵參數影響,但是碳纖維,即便是多鋪層之後的碳纖維,各向異性仍然太強,對於可控加工來說是個巨大的麻煩。”

“反倒是金屬,包括合金材料,因爲電熱特性已經被研究的相對清楚,所以更適合作爲我們研究的切入點,先易後難嘛……”

實際上,他還有另一層原因沒講出來——

眼下這會,即便是美國、日本、德國這些行業領頭羊,在CFRP材料的應用領域也相對保守。

尤其在航空航天領域,幾乎都是作爲錦上添花的部分。。

而華夏在CFRP材料領域的研究積累則更是薄弱,商業化水平幾乎完全空白。

除了一些低標號的試驗品以外,航空級產品幾乎100%依賴進口。

相關的論文和專利,也都處在比較混沌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花大力氣開發出一種針對CFRP的新型加工方式,至少在短時間內的作用不大。

但金屬就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渦扇10那渦輪和燃燒室內壁氣膜孔,還等着新工藝來提高生產效率呢。

至於爲什麼慄亞波對此事不知情……

因爲常浩南是在海拉爾等待合適溫度窗口的那段時間裡纔想通這一層的。

還沒來得及通知他。

“可我的那篇論文已經基本寫完了……”

慄亞波覺得有點手足無措:

“要不要也把金屬材料作爲研究對象,再添進去一些內容?”

“那倒不用,你把文章發給我看一下,如果沒什麼大問題的話儘快投稿。”

常浩南擺了擺手:

“你那篇論文最主要的作用,一是達成畢業條件,二是讓業內誤判我們具體的研究方向。”

聽到這裡,慄亞波和姚夢娜同時面露疑惑。

常浩南此前並沒有把第二條理由跟任何人說出來過。

不過現在。

已經不用藏了。

“這個課題,接下來的動靜會比較大,肯定是藏不住的。”

常浩南解釋道:

“我們國家在激光領域的硬實力相比發達國家還是弱上不少,如果讓別人在很短時間內就判斷出我們的技術路線,那大概率能領先我們後來居上。”

之前,他對於激光加工方向的研究基本停留在興趣以及技術儲備方面,所以自然也是以本實驗室,最多加上京航大學的力量爲主。

但如今這個課題已經和渦扇10的生產定型聯繫起來,那麼他作爲型號總師,肯定要調動起手中一切相關資源。

然而航空動力集團,或者整個科工委系統裡面,在這方面的技術儲備都是比較薄弱的。

肯定還要涉及到華夏科學院,甚至其它系統的高校。

牽扯麪一大,哪怕做到像兩彈一星那種程度,風聲肯定會漏出去一些。

而且,保密行爲本身也是一種信息——

“你小子擱那偷偷摸摸地,肯定是在整什麼大活!”

與其這樣,還不如大大方方承認我們在研究激光加工。

只要在一些更細節的地方稍微進行一些誘導,或許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可是……”

旁邊的姚夢娜眼眉挑了挑:

“那篇論文……不是準備發nature?”

通過論文或者專利給同行的競爭對手添麻煩,在學術圈,尤其是和應用強相關的學術領域裡不算什麼特別稀罕的事情。

只要不搞學術造假,別人也說不出什麼來。

但拿一篇nature幹這個事……

就特別稀罕了。

畢竟,如果只是隨便寫一篇論文,大概率根本上不了nature。

而要是在這個明知是錯誤的方向投入太多資源,那就屬於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不過,常浩南卻點了點頭: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就是因爲大家有這種思維慣性,才更容易利用起來,他們被誤導的時間越長、程度越深,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就越有利。”

“再者,這篇論文也沒牽扯太多精力,這段時間設備沒到位,本來也做不起來太有深度的實驗,至於之前的投入,就當是給慄亞波練手了……”

“……”

“……”

姚夢娜和慄亞波同時語塞。

練手練出來篇Nature,這你找誰說理去?

其實,就一個正常的課題組,哪怕是火炬實驗室來說,校本部那邊的投入都不算低了。

但低不低那都是相對的。

眼下激光加工已經攀上了渦扇10項目這顆大樹,那此前百來萬的開銷自然算不得什麼。

即便只是當個誘餌,也算是血賺不虧了。

……

一個月後。

英國,倫敦。

麥克米蘭出版公司。

對於華夏來說,2001年春節假期這會纔剛剛開始,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常浩南在內,都轉入了休息。

但歐洲人又不過春節,聖誕假期也早已結束。

因此,Nature編輯部內,已經恢復了一如既往的繁忙景象。

作爲全世界最享有聲望的兩份自然科學領域期刊之一,這裡每天都會收到大量來自全世界各個研究機構的投稿。

畢竟,幾乎沒有哪位科研人員,會沒做過一個發表Nature的夢。

而每一期Nature內的論文數量,以及期刊本身的發表期數都受到嚴格限制。

即便在進入數字化時代以後仍然如此。

這一點,跟某些爲了賺取版面費,在實現電子化,可以不再受紙質版篇幅制約以後瘋狂加量的期刊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極大程度地保證了期刊的影響力和權威性,

但對於編輯們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

因爲隨着在線投稿渠道的開通,這些年的來稿數量幾乎增長了一個數量級。

而其中能突破重重門檻最終見刊的,甚至未必有千分之一……

這還是因爲自然科學領域對實驗有較高的要求,先天排除了大部分民科。

否則恐怕還會更低……

所以,對於編輯部的工作人員來說,其實是有點枯燥的……。

“唉……”

高級編輯保羅·尼科爾鬆把今天看過的第20篇論文丟進回收站,然後嘆了口氣,起身準備去給自己搞一杯紅茶。

“怎麼了?”

坐在對面的芬妮·布萊克擡起頭:

“又接到什麼荒謬的登稿要求了麼?”

Nature確實是頂尖期刊不假。 但再頂尖,也終究是學術圈的一部分。

靠人脈關係、經濟利益或者政治壓力等盤外招,要求編輯部直接錄用來稿的案例雖然少,但絕不是沒有。

布萊克所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那倒不是。”

尼科爾鬆端着杯子回到座位上:

“只是我今天上午已經連續看到10篇聲稱自己發現了單層碳原子材料的論文了……”

“……”

布萊克沒有回答,只是露出了個無奈的笑容。

類似的經歷,她也曾遇到過。

想發Nature,沒點開創性的內容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有些作者,卻把太多的開創性放在了摘要,而不是結論部分……

一看摘要,人均諾獎級成果。

再看內容……

哪怕他們這些編輯並非專業的研究人員,都能看出其中漏洞百出。

說話間的功夫,布萊克也點開了一篇被歸類爲“碳基材料”的來稿,然後視線飛速掃過摘要部分。

“喏……我這也來了一篇。”

“雖然不是發現了單層碳原子,但也是說自己解決了激光熱效應在加工碳基複合材料過程中不可預測……”

然而說到這裡,她的聲音卻戛然而止。

尼科爾鬆擡起頭,投去詢問的目光。

“等等……”

布萊克擡起手,把一頭原本披散下來的金髮捋到後面。

這是她思考時的習慣性動作。

“這篇文章的數據……好像真能擬合起來?”

“Ah?”

正準備打開下一篇論文的尼克爾鬆當即放下茶杯,繞到了布萊克身後。

然後也愣住了。

這曲線和數據的擬合情況,好的不像真的。

“別是經過數據調整吧?”

尼克爾鬆當即皺眉。

理論上,編輯,乃至審稿都不需要對論文中數據的真實性負責。

但遇到特別離譜的,也還是要關注一下。

“先看一眼作者是誰?”

他又一次提議道:

“如果之前就在這個領域有成果的話,應該還是可信的。”

布萊克依言點開了第一作者的個人信息一欄。

實際上,Nature的審覈結果也是高度受作者過往科研成果影響的。

換句話說,哪怕論文內容完全不變,由一名業內知名教授作爲通訊作者進行投稿,過稿難度也會大大降低。

這倒不完全是出於學術霸權,而是在多數情況下,自然科學研究本身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之前啥動靜沒有,上來就能整出個大的。

可能性不說沒有,至少很小。

“Yabo Li……完全是新人,一片空白。”

布萊克搖搖頭,然後又點進去了通訊作者。

屏幕上加載出的內容卻讓她一愣:

“嗯?”

尼克爾鬆湊到屏幕前面:

“Haonan Chang……倒是發過不錯的論文,但好像和材料學一點關係都不沾……別是來硬蹭的吧?”

“不是……”

布萊克擡手阻止了尼克爾鬆繼續說下去:

“這個人,是不是去年挺火的那個……解決了龐加萊猜想的兩個人之一?”

“好像……”

尼克爾鬆的語氣也嚴肅起來:

“我去查一下……”

他飛速回到座位上,噼裡啪啦地開始敲擊鍵盤。

幾分鐘後,便得到了結果:

“去年那個常浩南是華夏一所叫做京城航空航天大學的教授,聯繫郵箱是……所以還真是他?”

布萊克有些難繃地點了點頭。

不過尼克爾鬆反倒輕鬆了下來:

“那直接丟給審稿人就好了啊,這種級別的作者,過不過稿都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

“問題就在這。”

布萊克露出苦惱的表情:

“這篇論文……說是材料學,但又有大概1/3的篇幅,還有至少一半的創新性都在於闡述基礎物理規律和進行數學計算,我一時間根本想不到能找誰來審……”

“材料學教授大概率看不懂數學和理論物理,物理學教授也未必懂數學,數學教授又不瞭解材料學的實際情況……總感覺這篇論文無論分到哪個領域都很彆扭。”

常浩南在這篇論文中,加入了不少計算材料學的內容。

但計算材料學在這會尚且不算顯學,因此哪怕布萊克貴爲Nature編輯,一時間也感覺有點麻爪。

“說句不太合適的話,它好像更適合投到Physical Review上面去……”

她隨口吐槽道:

康奈爾大學創辦的Physical Review系列,雖然公衆知名度不如Nature和Science,但絕對是極其重磅的期刊。

過去半個世紀中,有六成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論文都發表在上面。

“但你要是真敢退稿的話,主編恐怕會殺人的……”

尼克爾鬆半開玩笑地說道:

“這種真正具備開創性的論文,只有刊登在我們《自然》上才《科學》。”

布萊克沒有理會尼克爾鬆用自家和友商期刊名玩的梗,只是埋頭開始翻找名單。

“有了!”

過了足足一小時之久,她才突然擡起頭來,尖銳的聲音把已經快忘了這事的尼克爾鬆嚇了一跳。

紅茶都灑了。

“亨利·傑斯克,材料物理學家,不過研究領域偏理論,所以平時和我們打交道不多,大概兩年前在Physical Review發表過一篇風格類似的文章。”

“就算是這樣……”

剛剛那杯茶恰好灑在了一個非常糟糕的位置,因此布萊克趕緊拽過來一張紙開始擦拭自己的褲子:

“你也還需要另外幾名審稿人?”

而布萊克已經顧不上這些了,直接開始寫郵件:

“不要緊,讓傑斯克教授給我們推薦好了。”

“這篇論文的內容,他應該會感興趣的……”

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93章 首見殲10(上)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809章 還有後手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227章 導彈就位!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84章 離間計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1407章 半架飛機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642章 渦扇10,裝機!339.第339章 凱旋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255.第255章 “9910”工程
第542章 讓裝備工業司圍繞你來開展工作!第710章 巴爾幹,終局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193章 首見殲10(上)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18章 我們需要更好的飛機(二合一)第654章 組織上已經給你準備好了第85章 喘振位置,可以算出來!第1225章 英國人的疑惑第809章 還有後手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390.第390章 三個月兩次專訪?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1061章 必須讓英國人說實話!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626章 打不過?打不過就加入!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188章 反導威脅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810章 什麼叫獅子大開口啊?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335章 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第1355章 真核電池第172章 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暢想第827章 穿透地球表面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78章 殲83,第二次首飛!第731章 給國慶獻禮!(4K)第1212章 彈艙改進第609章 火炬質量認證體系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1324章 重新定義成功第1316章 我要一艘彈道導彈核潛艇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968章 讓他們浪費一些資源也好第1251章 料事如神常院士第142章 新型護衛艦(上)第1012章 通信中繼平臺第1286章 計算材料學,很神奇吧?第813章 通過海峽!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第1285章 波音的困擾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1140章 形勢逆轉第635章 機彈彈彈組網協同無源定位第612章 兩個掛壁的思維碰撞第1280章 空間移民試驗基地?第526章 佈局工業控制領域376.第376章 華夏航空發動機產業大會!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第1326章 引爆一顆水雷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343.第343章 勝利了也要總結經驗教訓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1281章 有沒有興趣參與保密項目?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541章 甚至無需我本人出手,就已經是時代第908章 江湖上處處都有我的傳說(新的一月第1051章 應對航母,僅僅發現還不夠第941章 和空氣鬥智鬥勇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1227章 導彈就位!264.第264章 間歇採樣逐次循環轉發干擾275.第275章 航空工業今年賺麻了第184章 離間計370.第370章 貴航的新型教練機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476章 渦扇10,第375代航發!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430章 在華夏人面前露個臉第539章 先來一波反潛演習第1252章 我們來拯救國際空間站!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336章 一種推進劑的命運第1349章 鹹魚翻身的810旅第1363章 金屬與硅的對話第1407章 半架飛機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80章 蘇霍伊公司的決斷(爲舵主永遠的F4U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642章 渦扇10,裝機!339.第339章 凱旋第564章 對圖160有點想法?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516章 成爲國際供應商!第822章 用預警機做測試第1171章 高超聲速風洞255.第255章 “9910”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