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 20分鐘的“準直播”

沈俊榮端着茶杯的手,登時停頓在了半空中。

直到被傳出來的溫度燙到,才匆忙縮回手,把杯子放到常浩南面前:

“這麼快?”

他帶着一臉驚愕的表情問道:

“可是,發射計劃……”

要知道,這會才9月中旬。

10月15日發射,還只能算是暫定日期。

畢竟,誰也不敢提前一個月就保證當天的氣象條件適合發射。

萬一臨時再有調整,那做出來的中繼方案可就全都要大改了。

如果只是紙面修改還好,但由於小型微型的有效覆蓋範圍有限,因此還會涉及到天線指向,乃至衛星姿態修正的問題。

“當然是按照現有發射時間來計算的。”

常浩南微笑着端起杯子:

“不過按照我們的計劃,青鸞衛星羣會等到發射前8小時再開始進行姿態調整……所以就算計劃改變也沒關係,不會影響到衛星本身的運行。”

這個回答,讓沈俊榮當即就是一怔,接着甚至顧不上被燙到的手指,趕緊打開茶几上的公文包,從裡面拿出了那個一眼可見的文件夾,飛速翻閱起來。

整個方案,篇幅當然是很長的。

但核心內容其實只有不到五頁而已。

因此,只是十幾分鐘的功夫,沈俊榮就看到了最後。

而他臉上的表情,也隨着紙頁翻動,從一開始的震驚轉爲凝重,緊接着,則帶上了幾分不解。

思索一段時間之後,他又回過頭去,把這幾頁重新看了一遍。

然而,臉上的疑惑卻絲毫沒有減輕。

這走馬燈一樣的表情變化自然沒有逃出常浩南的眼睛,於是他放下茶杯,關切地問道:

“沈總,我這個方案……哪裡有問題麼?”

沈俊榮擡起頭:

“沒有……不對,有……”

在一番頗爲混亂的表達之後,他總算組織好了語言:

“不是說你有問題,是我有問題想問你……”

乍一聽到這個句式的常浩南差點沒笑出來,費了好大力氣才總算憋住,切換回鄭重的神情:

“您說。”

沈俊榮當即把方案翻到其中一頁:

“衛星姿態調整這部分……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確定全部四顆星的新姿態,恐怕有些困難吧?”

作爲經驗豐富的工程專家,他提出的問題直指關鍵:

“我當然不是質疑你們的計算有問題,如果這要是東方紅四號平臺,那確實沒什麼問題,但你們那可是小衛星,輕量平臺的姿態敏感器受到體積和功能限制,性能很難和傳統航天級元器件相比,一般要經過多輪校準之後,才能確保足夠的指向精度……”

顯然,儘管青鸞衛星羣本身並不從屬於載人航天工程,但這段時間裡,沈俊榮也沒少對前者上心。

至少,連星上採用的傳感器參數都有所瞭解。

不過,用磁強計+太陽敏感器+陀螺的輕型低成本姿態敏感器配置高效確定衛星姿態,本來也是青鸞系統測試的重點項目之一——

航天級元器件確實精確且可靠,但貴金屬封裝的製造方式就決定了其成本高昂。

根本不可能降低到可以大規模應用的水平。

況且產量也跟不上。

因此,常浩南當即解釋道:

“如果直接通過確定性算法,根據姿態敏感器的測量值確定姿態,那確實很難克服測量誤差對姿態確定精度的影響。”

“但是,可以先用高斯-牛頓算法進行初步解算……”

說話間,他突然四下看了看,像是在找什麼東西。

沈俊榮趕緊朝等在旁邊的張維永示意了一下。

後者迅速遞來紙筆。

“像這樣……將磁強計和太陽敏感器的6維觀測量轉換爲最優四元數,從而把觀測自由度從9維降低到7維,再以最優四元數聯合陀螺數據作爲觀測量,以姿態四元數和慣性系下的角速度作爲狀態量進行UKF濾波,就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測量誤差的影響,提高姿態解算精度……”

常浩南一邊描述,一邊大致列出了濾波狀態方程和卡爾曼增益矩陣的計算方法。

當然,具體結果,就不是人腦能算明白的了。

張維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在曙光三號上進行着狀態仿真,直到衛星發射之前不久才終於確定好全部的參數。

寫完之後,常浩南把筆從容放到一邊:

“雖然精度還是不可能比得上大型平臺,但中軌道衛星對於姿態的敏感性本來就不是特別高,而且即便算上四套備份,整個姿態定位系統的成本也只有傳統方案的不到10%,足夠以後投入大規模應用了……”

“四套備份?”

沈俊榮倒是沒看過青鸞衛星的完整設計方案。

常浩南笑着點點頭:

“沒辦法,出於成本和工期考慮,星載計算機也沒用上航天級規格的產品,不多準備幾套備份的話,怎麼可能達到衛星要求的可靠性?”

他的最終目標,顯然不可能只是四顆衛星——

以華夏的基礎建設水平,像是oneweb或者星鏈那樣直接面向民用地面終端的星座,價值確實值得商榷。

但就算作爲其它衛星組網之間的溝通橋樑,中低軌道通信衛星所接入的終端數量也不可小覷。

沈俊榮早就對此有所猜測,但聽到這裡,還是意識到自己似乎大大低估了面前這位年輕人的野心。

他怔怔地盯着手中那張寫滿了公式的紙看了一會,接着輕嘆了口氣:

“當年你向科工委提議,說要成立裝備工業司的時候,我就覺得你目光長遠,不會止步於一些小打小鬧……”

“結果現在看來,還是有些低估了啊……”

沈俊榮在科工委擔任副主任的最後一年,正好趕上常浩南最開始進入丁高恆的視野。

二人的第一次,也是此前唯一一次見面,就是在討論裝備工業司是否應該成立的班子擴大會議上。

當時,後者還是隻能算是個對決策有一定影響的年輕技術人員。

而短短几年過去,卻已經成長爲了一顆參天大樹般的存在……

短暫的emo過後,沈俊榮還是很快回到了正題:

“既然技術上的可行性已經確定,那接下來,就是具體方案了。”

說到這裡,本應放鬆下來的他卻突然沉默了一會。

接着站起身,揹着手走到了辦公室窗前:

“新聞中心已經準備好了演播稿和全套播出方案,但目前還沒有最終確定,整個任務是否加入直播方案。”

“上級目前猶豫的點在於,自從中星7號通信衛星發射失敗之後,出於安全考慮,航天發射任務原則上就不再進行現場直播……但這次的任務性質畢竟不同,再加上還有長時間維持艙內畫面的絕佳內容,如果採用全部轉播畫面,那宣傳效果又會大打折扣……”

聽到這裡,常浩南卻頓時來了精神:

wWW◆ ttКan◆ ¢〇

“直播也不一定需要在發射現場,還可以在青鸞星座的接收終端進行,反正重點是艙內的連續畫面……另外,中繼通信維持時間大概在30-40分鐘之間,但還需要掐頭去尾處理掉一些不便展示的敏感內容,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延遲8-10分鐘的準直播,這樣還能留出預計大概20分鐘的內容。”

“我已經看過神舟五號飛船艙內圖像語音系統的指標,以青鸞星座的性能,完全可以保證數據傳輸流全程通暢,另外,郭林同志也和我提起過京城的天氣問題,所以我們會在鎬京保留一個預備方案,只是需要相應派出兩個團隊以防萬一……”

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96章 擊落B2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50章 搶人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397章 得加錢!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571章 C919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534章 被矇在鼓裡的艇長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73章 特別優待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726章 41的大勝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255.第255章 “9910”工程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
第691章 鋌而走險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1125章 中東點子王(新的一月,求波月票)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696章 擊落B2第1076章 F136的關鍵設計評審第717章 特殊的禮物第50章 搶人第1337章 從陸軍那邊找找靈感221.第221章 向歐洲出口工業軟件,風水輪流356.第356章 小常同志的管理才能第474章 “太行”發動機設計評審會(日萬)第120章 三年窗口期247.第247章 元器件卡脖子?不是問題!第1327章 比美國人自己更清楚第557章 來自水下的神秘目標第1024章 耐高溫鈦鋁合金第1404章 選擇性吸收超材料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473章 半場開香檳的麻省理工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576章 李代桃僵第929章 常佳瑤的同學第580章 液態金屬冷卻法第1009章 真海空聯動了第1047章 全新的空戰形態!218.第218章 已經有思路了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62章 我要上天第1100章 反制無人機的思路第452章 進口替代第1587章 面子上有點掛不住了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1311章 落入陷阱第200章 700兆瓦水電機組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剛好有我們要用的零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844章 渦扇10的產能分配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483章 有實力,纔有平等對話的資本!第758章 流形學習第1461章 蔣幹盜書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1556章 跑得飛快的外國媒體第765章 十月一日,晴第1143章 不能讓華夏人這麼囂張下去了(二合一)第1468章 價值10萬科研點數的靈光一閃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804章 老同志的大膽想法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1632章 騎臉輸出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889章 來自大洋彼岸的壓力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469章 貼牌生產第207章 繳獲干擾吊艙!第613章 動力充沛的感覺,真爽!第1397章 得加錢!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769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522章 直9WY,同人逼死原創(春節繼續加更第1049章 新戰法試點部隊第1350章 華夏的51區(祝各位書友新年快樂)第1464章 國運即我運342.第342章 最後還是逃不過要講課第189章 DSI進氣道的設想第1395章 這下觸發法國基因了第1590章 新材料合成法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第1571章 C919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1534章 被矇在鼓裡的艇長第1230章 那一抹耀眼的閃光387.第387章 來自外太空的博弈第679章 一不小心,創造歷史352.第352章 江城重型機械廠的貓膩(4K)第73章 特別優待第193章 首見殲10(上)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726章 41的大勝第616章 軍工系統也想打翻身仗!255.第255章 “9910”工程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034章 英國人解決問題的四階段策略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356章 在點燃太陽之前第877章 關鍵技術:超短激光加工268.第268章 空軍的財神爺第100章 渦噴14的重生(下)(二合一)第883章 海空軍的新裝備324.第324章 決定賣身的圖波列夫和米格第1078章 環保這張牌,我們也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