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2章 見證華夏速度

“常院士……”

趙福元把視線從地圖上收回來:

“這……也是您事先就計算好的?”

快舟一號當然不是導彈,實際就連作爲原型的東風31,目標也不可能是關島。

但是,能趁着這樣一個沒人敢逼逼賴賴的機會,讓關島美軍感受一下被火箭洗頭的快感,還是讓人不免心中暗爽。

反正這會兒的火箭高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定義中的領空上界(100km),再說也不是真的越過了你領海節點內的正上方,根本不可能有任何說法的。

“事先算好倒也不至於……”

常浩南拽過一張紙,擦了擦手心滲出來的汗水:

“我就是尋思着,這個場面大多數人應該都沒親眼看過,所以給他們一個欣賞的機會……”

旁邊的周平建差點沒繃住笑出聲來:

“那你人還怪好的嘞……”

“……”

隨着飛行高度的進一步提升,周圍環境中的水分含量迅速降低,不再具備產生任何可見尾跡的條件基礎。

因此,漂亮的水母雲實際只持續了不長的時間便消失無蹤。

而說話之間,火箭已經飛到了第二個測控區域的正中心。

“長江五號報告,二級發動機關機,開始進行速度增量控制調整!”

相比於完全爲了提升速度和高度的一級火箭,芯二級在繼續推進箭體的同時,也需要在開始進行能量管理並減小入軌誤差。

但固體火箭的燃燒工況從理論上就不可能完全穩定,因此,覈准和調整軌道精度的工作只能留在後兩個滑翔段來進行。

電腦屏幕上,幾組之前一直保持穩定的參數開始飛速跳躍,遠望五號回傳的目標飛行軌跡也隨之發生了連續幾次近乎微不可查的偏移。

到了這個高度,光學設備已經無法觀測到太多細節,只剩下一顆被固定在整流罩內部三級火箭上的攝像頭仍然能捕捉到一個幾乎完全黑暗的畫面。

但即便缺乏背景參照,卻仍然能夠看出火箭的姿態正在發生變化。

實際上,按照常浩南的設計,快舟一號會在整個入軌過程中進行兩輪軌跡校準,保證第一次入軌就實現最爲理想的精度,而不再需要衛星本身做出後續調整。

不過,因爲遠望系列測量船在設計時就沒有考慮過執行這樣的任務,所以暫時還不能提供動力段飛行軌跡與理想軌跡之間的詳細對比數據。

只能通過最後的軌道參數評估整個飛行過程的能量管理效果。

“拋整流罩!”

隨着這聲口令落下,一道灼人眼球的白光從原本昏暗的攝像頭畫面中心劈開,將漁船一號衛星的本體暴露在了太空環境當中。

大約十秒鐘後,二三級火箭分離,三級火箭幾乎同時點火,星箭組合體的飛行姿態由斜向上慢慢變爲橫向。

而電腦屏幕上,代表着衛星高度的數字變化速度開始放緩。

401.20.

401.21.

401.22.

……

相比於可以進行一次關機的液體發動機,固體三級火箭必須在一次相對短促的工作中將衛星直接推入預設軌道。

如果類比一下,就是在倒車入庫的時候要求一把進庫,而且還必須維持一定的速度。

那誤差自然就會大一些。

過去的入軌算法,相當於最初代版本的自動泊車,也就是生硬地記住“xx秒打x圈方向盤、油門開到x度”,然後重複操作。

而快舟一號上所測試的新型入軌算法,則相當於一個傳感器和算力都拉滿的智能駕駛系統,可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實時計算出最合適的操作,實現複雜情況下的精準停車……

終於,在漫長的幾分鐘過後。

那個數字緩緩跳動到了401.28km。

三級火箭此時仍然保留着一定的殘存推力,但此時的衛星,卻已經不再需要這些多餘的能量了。

“星箭分離!”

在衛星脫鎖的一剎那,高度數據發生了最後一次跳動,並最終停留在401.30km的位置上。

這一個瞬間,常浩南清楚地聽到,周圍響起了此起彼伏的呼氣聲。

401.30km,正好是預計兩個小時之後40396號太空碎片的高度。

也是本次發射的目標軌道高度。

“長江四號報告,目標確定入軌,軌道高度401.30km,誤差小於0.01km……”

話音未落,無線電通話的兩邊,就同時響起了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

相比於華夏這邊的一片沸騰,太平洋對面的情況,可就沒有這樣樂觀了。

在急火攻心失去意識之後,格里芬局長整整在醫院躺了兩天。

結果在恢復意識並完成身體檢查之後,聽到的第一條消息,就是華夏正在面向全球直播“太空漁船”項目的執行情況。

好在他也算是有了些心理準備,沒有因此而再次暈過去。

而是讓邁耶趕緊打開病房裡的電視。

對於此次直播,華夏方面明顯是不惜血本。

除了現場採訪的中文記者以外,在轉播時甚至還給配了英文的同聲傳譯,生怕海外觀衆聽不懂。

“我現在是在瓊省東北部的臨時火箭發射場,就在剛剛,負責本次發射任務的周平建總指揮已經向我們確認,任務衛星已經成功入軌,大約10分鐘後,星載攝像機就將開啓,屆時全球觀衆都將在第一時間看到漁船一號捕獲太空垃圾的場景……”

顯然,這可以說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刺激的一場直播。

在距離地面400km的地方,捕捉一條每秒鐘可以飛行將近8公里的“飛魚”。

格里芬此時腦子還有點不太好使,看着現場記者身後雜草叢生的背景,微微皺了皺眉:

“這是航天發射場?”

“呃……是的。”

邁耶點了點頭:

“大概半個小時之前,他們在這裡用一臺發射車,發射了一枚……大概算是火箭的東西,全程直播。”

這個說法讓格里芬的表情更加迷惑了:

“什麼叫做大概算是火箭?”

還沒等邁耶組織好語言,電視屏幕上的畫面一閃,便按照慣例開始回顧整個發射過程中的精彩畫面。

而第一幕,自然就是從倒計時到發射。

然後,這個問題也就無需回答了。

格里芬親眼看到了那枚被稱爲快舟一號的火箭被彈射出筒,然後點火爬升,然後調整軌道……

有那麼一瞬間,他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還處在昏迷當中了。

直到整個回顧過程臨近尾聲,代表發射任務成功的標誌性音樂響起,才總算如夢方醒。

“華夏人絕對不是兩天前才決定要進行這次發射的……他們恐怕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現在的發射窗口,而前面那些動作都是迷惑我們的障眼法……”

格里芬的思維瞬間通暢,一邊說着,一邊掙扎着想要下牀:

“快把外套拿過來,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回NASA去……”

“華夏人估計在後面兩到三天之內就要啓動正式的捕獲行動,必須在那之前給出一些迴應……”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阻止華夏方面的動作已經完全不可能了。

那剩下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儘可能挽回一些輿論影響。

比如在官方網站上公開有關40396號碎片的詳細信息,或是宣佈允許華夏在整個捕獲過程中共享NASA遍佈全球的測控網絡等等。

不管這些動作是否真的有用,都至少可以給外界一種“我跟華夏兩個合力解決危機”的感覺。

而不是像個癱子一樣毫無反應。

他在腦子裡大概過了一下,如果效率夠高的話,這些動作只需要6-8個小時就可以完成。

應該來得及!

然而,直到格里芬脫掉病號服的外套,旁邊的邁耶都仍然沒有做出任何動作。

“幫我把外套拿來……沒聽見麼?”

格里芬皺了皺眉,語氣中也帶上了些許惱火。

“可是……”

邁耶的動作極爲僵硬,好像手腳都不聽使喚一樣:

“可是按照華夏方面此前的預告,他們將在……”

說到這裡,他擡手看了看時間:

“將在大概15分鐘後開始執行捕獲流程,預計兩個小時以內完成全部任務……”

“……”

格里芬的動作也停了下來,臉上一副活見鬼的表情:

“發射之後15分鐘就開始執行任務?”

“雖然我也覺得非常誇張,但是他們在節目最開始的預告裡就是這麼寫的。”

邁耶的聲音則有些嘶啞。

就在二人四目相對,誰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時候,電視裡重新傳出了主持人的聲音:

“漁船一號衛星已經與地面取得了信號連接,各項任務載荷均進入正常工作,讓我們馬上把信號切回京城航天控制中心,由他們給出星載攝像機捕捉到的第一手影像資料……”

話音落下,音樂中斷。

電視屏幕一陣閃爍,最終出現了一個模糊且略微過曝的視頻畫面。

從左側泛着弧光的水藍色星球不難看出,這正是由一顆運行在近地軌道上的衛星所拍攝。

格里芬強壓下心中的驚駭,快步來到電視機前,想要仔細看看能否從中找出什麼破綻。

同時嘴裡還小聲嘟囔着:

“如果是攝影棚裡面模擬出來的場景,那麼在光照特徵上難免會出現破綻……”

然而,不細看還好。

整個畫面呈現出的光影效果不僅毫無破綻,甚至在鏡頭最中間,還依稀能看出有一個正處在高速旋轉當中的物體。

由於此處背對太陽,所以沒有反光。

但仍然不難辨認出,那正是UARS衛星的一張太陽能帆板!

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921章 大變局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222.第222章 轟6AIT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286.第286章 神盾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571章 C919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719章 上閱兵!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90章 波斯雄貓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466章 硬核狠人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17章 大佬雲集!
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88章 進度飛快的新舟60第897章 是時候重新給業界帶來一些小小的震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563章 渦扇10的潛力第921章 大變局第5章 殲7的改造方案第443章 好軸用好鋼第1459章 突破熱力壅塞222.第222章 轟6AIT第527章 又要去領獎了第209章 安排一班專機!第1182章 爆轟破膜試驗第509章 正好是常總關注的方向(日萬,求一第590章 新一代教練機體系第1489章 新的遊戲規則286.第286章 神盾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185章 00批次殲8C,交付部隊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第6章 你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第76章 關注一下發動機(爲盟主flankerr加更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1292章 什麼第四代發動機,渦扇10G而已363.第363章 你說的這個思路,是我提出來的第648章 這麼好的平臺,光拿來對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63章 比他們更強第1488章 成爲世界的中央第775章 是你懂渦扇10還是我懂渦扇10?第1571章 C919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1509章 飛鯊出擊第1146章 一期工程,4000萬畝!第719章 上閱兵!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1330章 雙模態衝壓發動機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1357章 身份逆轉(新的一月,求一波月票)第1178章 空射彈道導彈第190章 波斯雄貓362.第362章 最強大腦,模塊化並行程序開發第181章 關於渦扇9的二三事第1422章 40噸不行,那04噸呢?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第578章 單晶葉片熔模精鑄第1428章 站得高,看得遠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第1201章 決戰隱身之巔第1631章 這技術我真沒見過第1490章 世界的迴響第831章 千禧年數學難題第954章 學習的速度跟不上新知識產生的速度第1141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第1136章 你等着瞧!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第987章 多級可調靜葉匹配技術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616章 我給你交個底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431章 到底是老牌海軍強國第1603章 分辨率測試第870章 新的發動機測試平臺第939章 我把宙斯盾的性能搞到手了?241.第241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下)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385.第385章 “息壤”戰洪魔306.第306章 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降維問題第999章 你贏贏贏,最後輸光光第59章 這個機翼還有改進的餘地第792章 需要預警機第1124章 不能讓華夏人得逞!(跪求一波十月月票)第1378章 前後十年第548章 佈局:二桃殺三士第816章 市場競爭的教育345.第345章 關鍵裝備還是不能依賴外人第466章 硬核狠人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161章 讓我們的飛機再不懼霜雪(二合一)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優先使用權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第1135章 針鋒相對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319章 也輪到我們自由航行了!第1607章 兩手準備第971章 猜中了,但沒完全猜中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496章 超高速無人偵察機,無偵8?380.第380章 大迎角高機動(HARV)技術驗證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313.第313章 多兵種聯合,築堤行動!第951章 遠程點穴第871章 型號井噴期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54章 組織已經決定了第786章 你這不是撞槍口上了麼?第1117章 大佬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