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阿房一炬

鴻門宴後,項羽引軍直入咸陽。靠裝孫子逃回一條性命的劉邦自然是不敢阻攔,勒令部屬老老實實地呆在霸上。

咸陽城的百姓,腦子裡被劉邦的仁義口號灌得迷迷糊糊,還以爲那項羽與劉邦都是楚王派來的,一定會像劉邦一樣也那麼客氣。殊知項羽進了咸陽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闖進皇宮斬殺贏子嬰。

“嬴政與贏胡亥兩代君王做盡壞事,他們犯下的罪要你來償還。今天下既定,足下不死,難平大衆之心!”項羽便這麼給出殺贏子嬰的理由。

贏子嬰這才知道大難臨頭,渾身直打哆嗦,伏地申辯道:“沛公入城之日,已許在下爲歸命候,已有約定饒吾不死,請將軍去打聽打聽。”

還想用劉邦來作擋箭牌!項羽更氣,大笑道:“沛公何許人也,他也敢判你生死?他只不過是楚營一將,我爲諸侯上將軍。你的生死應由我來定奪。”喝一聲:“將咸陽城中凡是姓贏的都拿下,一併推出菜市口斬首示衆。”

大秦立國以來,這咸陽城也不知有多少人姓贏。早知姓贏也犯了死罪,這些人便該早早改姓。可惜知道得太遲,等他們知道這惡訊,如狼似虎的楚軍已挨家挨戶殺上門來。一對戶籍,查出凡是姓贏者,無論男女老幼,一併擒拿,連姓贏的家丁也不放過。

菜市口,將要被斬首的贏氏宗親背上插了草標,排了長長的一隊,直有千人之多。刑場外觀者如堵,皆滿面戚然。贏氏已在秦國根深蒂固,被斬者或多或少與他們有些關係。屠刀砍在被斬者身上,就像砍在他們的心頭,個個心中升起了強烈的仇恨。

不知是誰呼喊一聲:“魯公不仁,沛公有德!”隨即萬衆一起呼喊,那喊聲地動山搖,連身在皇宮中的項羽也聽見了。

身具魔性的項羽,被這喊聲激怒,如同被下了蠱咒魔心再發,立即下了四道命令,每一道都聽起來令人心驚肉跳。

皇宮中珍寶財物全部搬回自家大營,宮娥美姬全部帶走,賞給麾下衆將;

放一把火,把也不知積累多少代,耗盡多少民脂民膏才修成的號稱天下第一的美輪美奐的秦宮化爲灰燼;

貴族的官邸和富商的巨宅全都查抄沒收,不服者一律咔嚓;

掘驪山陵,起秦始皇墓,將墓內寶藏盡行收取,運入楚營。

說是去查抄貴族與富商,楚軍底下人那還不渾水摸魚,管你是貴族還是平民,是富商還是窮酸,一律搶掠。魯公已放出話,說是不服者斬,遇到抵抗就揮起屠刀向下一砍,直弄得咸陽城是哀聲震天,積屍滿市,流血如渠。咸陽上空血腥瀰漫,嬰氏宗親共八百餘人罹難,咸陽百姓共四千六百餘人死在楚軍的屠刀之下。

掘驪山陵的事便委派小弟英布去辦。咋要派英布?只因他本是驪山刑徒,做過黑道各堂子的總老大,對驪山陵的地形熟悉,識得很多陷井機關。他是項羽的親兄弟,挖到的財物不會貪墨。

這些慘無人道的暴行,爲何人老成精的范增不管?難道他任由項羽去作惡,落下一個壞名聲?他這亞父是怎麼當的?

原來鴻門宴後,范增怒氣還未消,正跟項羽鬧着彆扭呢,不好進言。他聽說了項羽下的四道命令,又想反正已經坑殺了二十萬降秦兵,秦民對項羽毫無好感,再怎麼做也挽回不了項羽在關中百姓中的形象。不如一條路走到黑,繼續在他們受傷的心靈上撒把鹽,讓他們恐懼恐懼再恐懼,恐懼到連反抗的勇氣都沒有。於是范增也未有勸阻,只冷眼旁觀。

傳說中那秦始皇下葬之處,以珠玉爲星斗,水銀爲江河,奇珍異寶黃金白銀不可勝數。說那英布識得陷井機關,也只是相對而言。要是秦始皇陵墓中所有的機關都被一個刑徒知曉去了,秦廷也太無能了。

英布帶人發掘陵墓,也不知觸動了多少機關,爲鐵炮石子打死者不計其數。只耗時一月,方將陵墓挖開。

大家會問,秦始皇的屍體找到沒有?當然沒有,直到兩千年後的今天還沒找到呢,現在的兵馬俑連他老人家一根頭髮都找不到。就像博浪沙秦始皇用三十六駕龍輦作掩護一般,他的陵墓多得去了,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狡兔三窟也不知那千古一帝真正藏在何處。饒是如此,也給英布挖出了很多的寶藏,都弄回去獻給他大哥去了。而挖出的原本死在驪山陵的刑徒的數萬屍體,殺人狂英布纔不會再去安葬幹那費勁的事,就滿山拋棄,弄得是枯骨朽屍,荒穢盈山。

※※※

搶錢搶寶藏搶女人,項羽做的這些事,原本就是無恥的流氓劉邦想做的勾當,只是因爲沽名釣譽沒有做出而已。他在霸上聽說,做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破口大罵:“項羽怎做出如此暴行!簡直令人髮指!我好不容易創立的楚軍光輝形象,就這麼被他給玷污了。”

首席軍師被扣在了項羽軍中,還有次席軍師陸賈。那陸賈不怒反喜,悄悄對劉邦道:“項羽這麼亂搞,人心盡失,如何能安坐天下?等他搞得天怒人怨之時,便是有仁者之風的沛公收拾殘局的時候到了。”

劉邦聽了,轉喜,哈哈笑道:“不怕他亂搞,就怕他不亂搞。”

他此時心中記掛的頭等大事,便是惦記着項羽分封。不知項羽會封自己哪塊地盤,會到手的蛋糕有多大。

※※※

咸陽秦宮的那場大火還沒燒完,越燒越旺,又燒到世界第八奇蹟建築羣——阿房宮中來了。

後世杜牧之作有一著名的《阿房宮賦》用詞極爲華藻,盡顯文筆風流,便說的項羽火燒阿房宮這事: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獨夫之心,日益驕固。戌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那阿房宮咋要建這麼大,居然覆壓三百餘里?秦始皇他老人家,一個人住得完嗎?原來老人家有老人家的考慮,他拼命修建阿房宮。並不僅僅是爲了講究排場,只是爲了圈養山東六國那些投降的貴族與六國宮女,防備他們東山再起。

秦始皇這想法絕對有創意:朕給你們好吃好喝好穿好玩,每日裡笙歌不斷,過得比從前還自在,讓你們樂不思蜀。玩物喪志,你們哪還會想到謀反?

說是覆壓三百餘里,每國亡國後裔只得五十里,算起來也不多。修阿房宮用的費用,反正老人家從六國摽掠的金銀錢財堆積如山用也用不完,朕別的沒有,就是錢多腰桿子壯。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用這些財物修築阿房宮。

只是他老人家沒有想到,修築阿房宮不僅僅只是需要財力,還要大量的人力。爲修這阿房宮,秦始皇廣徵徭役,只到秦二世胡亥翹翹那阿房宮還沒有修完。弄得大秦帝國國力耗盡,爲帝國滅亡埋下了伏筆。

結果阿房宮中圈養着一幫終日無所事事的紈絝子弟與六國美眉。杜牧極富想象力,誇張地寫宮女們卸妝丟到河裡的胭脂,讓渭河河面都浮了一層膩脂;宮女們坐在梳妝鏡前松下長髮,多得就像天上烏雲密佈。阿房宮大得氣候不一,東邊打雷下雨,西邊卻是天和日麗一片晴空。

項羽爲什麼要與阿房宮過不去,非要燒光不可?他給出的理由是這好東西既帶不走,又不會留下來享受,既爲亡國之宮,留之不詳,當毀之以快人心。

難道他不想留在關中這塊富庶的地方,做那關中王?大概是項羽覺得這關中之地自己水土不服,又不受百姓歡迎,壓根就沒有動過這念頭。他心中想的是回到楚國,把那不守本分的放牛娃熊心趕下臺,自己做楚國的大王。

作爲項羽教練的范增,在這事上該打一大板。他竟與項羽一樣的心思,也是想讓項羽回楚國去做王。說起來目光還是短淺了點,放着關中這一塊土地肥沃,地勢得天獨厚的地盤不要,卻要回楚國那早被戰火肆虐了不知多少遍的焦土。

也不知有多少人苦諫過項羽,勸他把阿房宮保留住,項羽只是不聽。

這麼好端端一個阿房宮,項羽竟下令一把火燒了。判他個極度毀壞文物罪,槍斃他一萬次都不嫌多。

※※※

衆諸侯纔不管項羽燒不燒阿房宮。這好東西項羽不想享受,他們想倒是想,可也輪不到他們。大家與劉邦一樣,心中都惦記着項羽分封之事。

此時的項羽,儼然成了八百年前的周公旦。封不封你爲王,封多封少,由他一人說了算。那些隨項羽打天下的諸侯,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焦急地等着項羽分封。可急也沒有用,項羽放出話來,說是分封一事,要在他與長公主墨家鉅子虞芷雅成親之時宣佈。

是不是項羽要在婚禮上敲詐勒索一番,看看誰送的賀禮重便分給誰好處多一點?

沒有這事。項羽從秦國皇宮搬回的珍寶廟器,隨便掏出兩樣,保管比那些諸侯費勁心思搞來的賀禮貴重得多。

項羽只是想把與心上人的婚禮搞得隆重一點。若史書上記載,某年某月某日項羽在與楚國長公主虞芷雅婚禮上大封諸侯,那還不萬衆矚目,青史留名?

結果這場婚禮便成了衆人的焦點,人人盼望婚禮早日舉行,如何瓜分天下就此揭開底牌。

※※※

戲下楚營內被一片喜慶的氛圍包圍,就像過節一般。

從咸陽秦宮中弄回的宮娥美姬分給了各位將軍,連韓淮楚的師兄鍾離昧也分得了兩位絕色嬌娃。從老百姓家中搶來的財物也讓大家盆滿鉢滿,人人成了一個富翁。天下已定,再沒有仗可打,便可帶着嬌娃金銀衣錦還鄉。而上將軍的婚禮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之中。人人臉上都在笑,笑得就像即將要到來的春天一般燦爛。

而韓淮楚的心情,卻絕對高興不起來。曠世佳人虞芷雅即將嫁與項羽,成爲西楚霸王的虞姬,他的心情哪裡好得起來?

而楚軍在咸陽城中的燒殺搶掠,也讓他暗自搖頭。心想項羽這是自作孽不可活,他日敗亡於劉邦手底,也是他應得的報應,可怨不得他人。

這一日黃昏,韓淮楚正在軍營外望着咸陽城中阿房宮那沒有燃盡的餘煙發愣,身邊悄悄走來了小妮子項追。

小妮子杏眼含春,望着韓淮楚癡呆的樣子,咯咯一笑,問道:“信哥哥,你在想什麼呢?”

韓淮楚喟然一嘆,指着那餘煙吟道:“雕欄玉砌今何在?楚人一炬夢成空。只道火是亡國焰,卻與焚書一樣紅。追兒,你哥哥犯下如此暴行,與那暴秦的行徑有何分別?你看看滿營的將軍,哪個不摟着幾個分來的宮娥美姬,每日縱酒行樂醉生夢死?難道我軍攻入咸陽,就是爲了效仿那無道的秦廷?”

見韓淮楚說得莊重,如此憂國憂民,項追收起笑容,說道:“這些國家大事,我也不懂。追兒知道信哥哥心地好,不忍心屠戮老百姓。可既然已經發生,再說什麼也於事無補。信哥哥你還是想些高興的事吧。”

韓淮楚苦笑一聲:“哪有什麼高興的事好想?”

項追貌似十分驚訝:“你不知道我哥哥要與虞姐姐成親了嗎?等他們婚事一完,就輪到咱倆了,你也可以作那匈奴的金刀駙馬,挎上單于哥哥送給你的金刀了。這事還不能令你高興起來?”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韓淮楚正爲佳人將嫁爲人婦一事鬱鬱寡歡,小妮子偏要提起這事。而他就將在劉邦封爲漢王之後,尾隨他去漢中。面前的玉人將要與他天各一方,成爲一對怨侶,再也不能像這般花前月下,卿卿我我!偏偏小妮子還矇在鼓裡,對嫁人成爲他小妻子十分的憧憬。

韓淮楚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漫不經心道:“與追兒成親,我當然高興。”

項追哼了一聲,嗔道:“看你這笑,比哭還難看,一點也不自然。信哥哥,你是不是還在爲只做一個持戟郎中之事耿耿於懷?”韓淮楚假意點點頭:“有一點吧。”

項追粲然一笑,說道:“那我再說一件高興的事,這事一定會讓你心情好起來。”韓淮楚惑道:“有什麼事值得我高興?”

項追笑盈盈道:“告訴你,我哥哥在婚禮上分封諸侯,有你的一份,你將要封爲諸侯王之一。”

韓淮楚大感意外。他從來未曾想到,也在史書上沒有讀過自己將被項羽封王。不由訝然:“我有什麼功績能封王,又要封我什麼王?”

項追咯咯嬌笑,說道:“信哥哥你斬宋襄,誅宋義,鉅鹿之戰助小布圍殲蘇角,平魏復韓,哪一樁不是大功一件。我哥哥嘴上不說,心裡可記得你這個妹夫呢。你要封的王是辛王,封地辛國,在河南商丘。”

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五章 討債而來第二十七章 拳頭夠硬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
第二十五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四十四章 決戰京索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四十六章 失魂落魄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十九章 呂四小姐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四十五章 寄人籬下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四章 魔君再現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三十五章 討債而來第二十七章 拳頭夠硬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七章 拜帥之爭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