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

郭禮走後,李左車與陳餘面面相覷。本來一場喜事,孰料會變成如此結果。

李左車嘀咕一聲:“大王昨日與我說得好好的,今天早朝也欣然頒下綬狀,現在怎心血來潮,要封師弟什麼跨侯。”

陳餘道:“師弟你抗旨不遵,大王必派人來拿。吾等臣子,不便說什麼,你還是快逃吧。”

韓淮楚冷笑道:“恐怕此刻,想逃也逃不掉了。”陳餘惑道:“大王兵馬不會來得這麼快吧。守城將官乃是我的部下,我送你出城。”韓淮楚道:“大王既封我爲跨侯,必料到我不會受封。既知我不受封,怎會沒有後着?”

果然,只聽府外一陣馬嘶人喧,一羣士兵齊聲吶喊:“休走了反賊韓信!”

陳餘愕然道:“來得這般快?郭公公前腳就走,這些士兵就來了,看來大王早有準備。”

李左車嘆道:“看來大王給師弟封侯不是真意。二位師弟,且同我出門看看。”

三人走出門,只見府外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帶甲軍卒。帶頭拿人的有兩位,一位是老朋友——剛封了大將軍的司馬卬;一位韓淮楚不識,卻是陳餘部將,現也封大將軍的李齊。

那李齊好生異像!只見他面如古銅,目若朗星,身形雄偉,體態矯健。手提一杆碗口粗重杆虎頭槍,赫赫生威,頷下一柳美髯,飄灑逸羣。跨下颯露紫駒,骨騰神駿。“美髯公”之譽,名至實歸!

李齊乃趙國名將,一身武藝更在那有萬夫不當之勇的李良之上。那趙歇爲擒韓信,出動了兩位大將軍,看來是志在必得。

陳餘便喝問道:“李齊,你來此作甚?”李齊沒有想到陳餘也在此,欠身道:“大王差吾來拿反賊韓信。”陳餘厲聲道:“韓信乃吾師弟,你速速退下!”

李齊口裡應聲是,身卻不退,拿眼去睃司馬卬。

司馬卬會意,說道:“那韓信抗旨不遵,實大逆不道。兒郎們,替我將他拿下。”他不是陳餘部將,便無所顧忌。

話音剛落,只聽李左車厲聲喝道:“司馬將軍,可見到本相否?”司馬卬擡眼看到李左車,心中一愣。李左車道:“韓信是本相師弟,你休敢動他一根毫毛。”司馬卬訕訕道:“是。”

陳餘便道:“李齊,下馬!”李齊猶豫一陣,跳下馬來。陳餘牽過那颯露紫駒,對韓淮楚道:“這是一匹寶馬,可稱氣愚三川,威凌八陣。今送與你,你騎上它,速速出城。”

李齊急道:“上將軍,這是末將的坐騎。”陳餘眼睛一瞪,說道:“區區一匹馬,心痛個什麼。明日吾將吾‘白龍馬’送你,該當可以了吧。”

陳餘的“白龍馬”,品級更在那“颯露紫駒”之上。李齊一聽,便沒吱聲。

韓淮楚跳上颯露紫駒,道聲多謝,便欲行去。

忽聽一陣鑼鳴,一人高呼:“大王到!”雲幡寶蓋簇擁之中,馳來一乘鑾輿。

衆人紛紛下馬,一起下跪,口稱“大王千歲千歲千千歲。”那鑾輿簾子一掀,走出趙王歇。

趙歇一看韓信還騎在馬上,不由大怒,問道:“韓信,你見了寡人,還不下馬?”

韓淮楚猶豫一陣,跳下馬來,跪倒在地。趙歇喝道:“來人,替我將他拿下!”

李左車急道:“且慢!”趙歇臉色一沉,問道:“李丞相,這廝抗旨不遵,罪不可赦,丞相是否想爲他求情?”

他心想,“話都被寡人說完了,你還能說什麼?”

卻見李左車慢吞吞問道:“大王封韓信跨侯,是誰的主意?”趙歇滿不在乎道:“是寡人的主意。這廝曾受過跨下之辱,封他爲跨侯有何不妥。”

一羣兵將,跟着哈哈笑出聲來。

李左車厲聲道:“君臣之道,各安本分。君既不君,臣亦不臣。大王辱韓信在先,不思檢典,還要怪韓信抗旨麼?”說話之間,大義凜然。

趙歇也沒料到李左車今日會在此。他這大趙的江山都是李左車打下來的,對他還是有點忌憚。便道:“既是丞相爲他開言,那韓信只須告訴寡人一事,寡人便可放他走。”

李左車問道:“何事?”趙歇厚着臉皮道:“只須告訴寡人,那墨家鉅子去了何處?”

韓淮楚瞬時恍然,知道趙歇爲何要封自己一個“跨侯”。

原來李左車回去稟告,雲韓信說墨家鉅子虞芷雅可能去郊外賞秋去了。趙歇一聽,便派人去城外四處尋找。

這外出的人今日纔回,時已在早朝之後。那些人稟告道:“未見虞姑娘在郊外,卻有人見她騎馬南下。”

趙歇一聽又急又怒,心想美人不辭而別,韓信不可能不知情。定是他們串通一氣,騙寡人來着。便欲懲治那膽敢欺君的韓信。

但那韓信剛封了上將軍,又有李左車,陳餘兩位師兄爲他撐腰,也實在拿不出什麼把柄治他罪。趙歇腦子還算好使,竟給他想出了這個主意——封韓信爲跨侯,叫他難堪。

本來一切盡在自己預料之中,那韓信必然抗旨,以抗旨罪當場格殺誰也不能說些什麼。殊知李左車竟然在此,義正詞嚴地編排了自己一頓。

此時再想殺韓信已是不能。趙歇便想,“只須韓信說出美人下落,寡人派人攔截,放他走也沒關係。等他走後,再派人將他神不知鬼不覺暗殺了事。”

但韓淮楚已經看出他心意,又怎會將心中佳人的下落告訴這個心地歹毒的國君。

爲了那心中的佳人,他曾連命都不顧。雖然那佳人無情,但他自己卻不能做到無情。

他隨即想到的是,“芷雅危險!這趙歇必然已派人南下去追她了。”

那趙歇還在直勾勾地盯着韓淮楚,等他說出美人的下落。

只見韓淮楚驀地裡爆出一聲長嘯,足尖一點,已躍上馬背。他擎出魚腸斷魂劍,高喝一聲:“擋我者死!”一提馬繮,一溜煙向人叢中插去。

趙歇惱羞成怒道:“丞相,你看這廝如此無禮,寡人要斬他,你還有何話說?”

李左車囁嚅了一下嘴脣,欲言又止。只嘆從此趙國便失去了這位有經天緯地之才的師弟。

早有衆兵將立起身,一擁而上,攔住韓淮楚去路。韓淮楚絲毫無畏,右手魚腸斷魂劍使得上下翻飛如失蛟神龍,左手先天真炁大力開闔有破城之勢。那幫尋常軍卒哪裡能擋,可稱擋之則死,碰之則亡。

便有那“美髯公”李齊,綽槍來刺。被韓淮楚魚腸斷魂劍一擋,連那虎頭槍頭都給他削斷,飛到人叢中尋不着了。李齊大駭。他自以爲武功睥睨河北,殊知卻連韓信一招也接不住。

趙歇看着那韓信越戰越勇,這滿地的兵將有點找不到北,急怒道:“司馬卬,調弩手來,給寡人射他個萬箭穿心!”

一人再怎麼勇猛,總敵不過千軍萬馬。一陣亂箭,當可要那韓信的性命。

司馬卬應聲是,急忙派人去調撥弩兵前來助陣。

場中仍是血肉橫飛,衆兵將仍然擋不住韓信一擊。地上死屍越積越多,越堆越厚。

若不是大王在此督陣,誰也不願去阻擋韓信這個“瘋子”。何必爲那幾餐軍糧,一點餉銀,枉送了自己性命?

李左車暗暗搖頭,“韓師弟的武功,是越來越出神入化了,可惜!可惜!”

※※※

忽然,天空中忽響一聲長唳,其聲清幽,高入雲霄。一隻巨大的白鶴,出現在雲頭!

這白鶴大家見過,是那小皇帝姬風的座騎。而那姬風,聽說是個妖怪——

一時之間衆人大駭,忽然停止了廝殺。連韓淮楚也爲之震驚,“姬風不是被從西天而來的仙人收去了麼?難道姬風又回來了?”

趙歇卻未見過這白鶴,見趙國兵將都停下了手,奇怪道:“你們怎麼都不動手了?快給寡人殺了韓信!”

司馬卬一指天空那白鶴,聲音抖顫道:“大王,還鬥什麼!姬風回來了。”

趙歇一聽,瞬時嚇得魂飛魄散,“這妖怪回到邯鄲,可不是要搶奪寡人的江山。我這一國之君,定然性命不保。”急忙聲嘶力竭大叫一聲:“護駕!”卻哪有人應聲。

那白鶴越降越低,漸漸看得分明。卻見鶴上坐的不是姬風,而是一個老道。

只見他頭頂一兩尺長的高冠,身着一件褐黃色的道袍,長髯及腰,飄逸出塵。而那道人手中,駐了一柄大斧,斧頭呈古銅之色,柄長五尺,外纏一條蟠龍。看去重逾百斤,沉重至極。

韓淮楚一見那老道,大喜,仰天喚道:“仙翁,韓信在此!”

白鶴一個俯衝,駐停在韓淮楚頭頂。黃石公厲聲喝道:“何人要傷韓信的性命?”

趙歇見來者不是那妖怪姬風,膽氣陡然回覆,說道:“是寡人。敢問道長法號,從何處而來?”

李左車一拉他衣角,說道:“這是與吾師傅齊名的毅城仙翁,世外三仙之一的黃石公。”

趙歇剛纔還拽得很,一聽說原來是仙道高人至此,又不敢拽了。

黃石公在鶴背一個揖手,問道:“你可是趙國國君?”趙歇昂首道:“正是寡人。”

黃石公乃問:“韓信有何罪,趙王要斬殺與他?”趙歇道:“這廝抗旨不遵,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誅之。”

黃石公“哦”了一聲,頭轉向韓淮楚:“這是什麼回事?”韓淮楚忿然道:“只因趙王辱我,封我一個‘跨侯’。”黃石公眨眨眼,仍自不解。

李左車在鬼谷見過黃石公,便上前見禮,將事情由來細細告訴黃石公。黃石公聽罷,無名業火興起,怒道:“趙王,你剛剛即位便不思檢點,無端辱沒臣下。他日亡國已然可期。韓信我今日帶走,望你好自爲之。”

話畢,將那古銅大斧向下一垂,說道:“韓信,你上來吧。”韓淮楚會意,站在馬背,輕輕一躍,手掌已攀上斧柄。黃石公用力一扯,韓淮楚已騰身於其身後。

黃石公道聲:“去休!”白鶴一個展翅,直上雲霄而去。

※※※

二人穿雲飛行。韓淮楚奇怪道:“仙翁,你怎麼來了,這白鶴怎會成了你的座騎?”

黃石公道:“貧道也不知這鶴兒爲何飛到貧道黃石觀中。它以前曾隨赤松子道友來過貧道居處,故認識路徑。它硬叼着貧道道袍,讓貧道坐它身上。貧道料它必有目的,便乘上它背。誰知這鶴兒飛到邯鄲來了。”

韓淮楚想了一想,說道:“定是他主人姬風失蹤,鶴兒無奈,只有找您老人家幫着尋找了。”

黃石公愕然道:“姬風失蹤了?”韓淮楚道:“不僅如此,他師傅赤松子道長恐怕已罹難了。”黃石公聞言陡然一驚,“真人他怎樣了?”

韓淮楚便將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講給黃石公聽。黃石公聽罷,半晌做聲不得。

忽然他長嘆一聲,說道:“貧道在芒碭山時,便看出姬風已經成魔,勸真人殺了他這個禍害。當時真人不忍心下手,當有此劫。唉,婦人之仁!婦人之仁!她有‘心火罩’護身,當不至於身亡,只是不知真人如今怎麼樣了。”

韓淮楚心中一動,說道:“這鶴兒定然知道真人的情狀,何不由它帶路去一趟天池,或許能找到真人,救她於危難之中。”黃石公點頭道:“不錯。只是那天池雪峰冰冷徹骨,恐怕常人經受不起。那兒你去不了,就由貧道去走上一遭吧。”

韓淮楚問道:“仙翁可知那西天來的仙人是何方神聖?”黃石公便問那仙人狀貌,聽罷笑道:“這是西方教主座下弟子法戒,想不到姬風這個魔帝被他收走了,看來我那兩招斧招是用不上了。”

正說話間,韓淮楚忽然想到什麼,急道:“仙翁,咱們快往南去!”黃石公不解道:“這是爲何?”韓淮楚說道:“我有一位朋友,可能會遇到麻煩。”

那位朋友不用多說,讀者都知道是誰了。

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八章 沛公進城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
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二十四章 妙虛宮主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十六章 不速而來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九章 竊令盜關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章 空降奇兵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二十三章 北極戰神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一章 學萬人敵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十章 愛莫能助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二章 倒海翻江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章 魔劍入世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四十八章 九陣破敵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六十二章 徹夜難眠第三十八章 沛公進城第三十九章 霸王出山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章 大蛇逞威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三十一章 御前比武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六章 夢中情人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二十二章 羚羊掛角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