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大風起兮

在廢丘城外,半個月來漢雍兩軍主力陷入了相持。無論是漢軍主帥韓淮楚,還是那窮途末路的老章魚,都沒有挑起戰事。任那隴西戰場打得如火如荼,這一邊卻平靜異常,貌似雙方達成了一種默契。

看似平靜,內中卻絕不平靜。翟王董翳降漢,三秦如今只剩下兩秦。而在雍軍與塞軍的陣營中,士氣極度低落,士卒大量逃亡。接連損兵折將的章邯,在廢丘好畤咸陽這個三角防區內,而今只剩下十四萬軍馬。那塞王司馬欣在櫟陽集結的三萬塞軍,如今已經萎縮到兩萬。

而漢軍原本通共只有十五萬軍馬,分兵六萬攻略上郡,分兵兩萬西循隴西,一萬留守陳倉要道,還有一萬駐紮在子午道口,韓淮楚手中的軍馬算起來只有五萬。

但現在漢軍人數絕不只是五萬,而是有八萬雄師。

原來這原因出在漢軍接連幾場勝仗擒獲的多達六萬的俘虜身上。

漢軍對俘虜的原則還是老樣,願意留下的歡迎,願意回家的悉聽尊便。但那些俘虜大多願意投身漢營,爲那仁德美譽傳遍關中的漢王劉邦效命。甚至那些毛都沒長齊的童子軍也吵着要留下,趕都趕不走,趕走了又被家中爹孃親手送來,說漢王是賢明君主,漢王的軍隊是仁義之師,把咱家這娃送到這裡,絕對放心!

這送子投軍的一幕每日都在不停地發生,穿流不息的秦川父老簞食壺漿爭着來勞軍,那場面真是踊躍無比。

韓淮楚看着這種場景,心想小生這老闆在關中的聲望真不是蓋的。也不知若沒有這層因素,單憑自己的實力,能不能取得前般那些一系列的勝利,甚至今後霸有天下,創立漢室江山。

此時非比初奪陳倉,韓淮楚也不擔心戰俘譁變,而漢軍的軍力確實需要擴充。於是也就順應民意,開始吸納新鮮血液。

他將那戰俘按年紀分爲成年人與未成年人兩類,年滿十六歲的編成一個秦籍營,未滿十六歲的編成一個預備營。

這秦籍士兵對漢軍的章程還陌生得很,受過的訓練還是章邯的那一套老辦法,暫時跟不上漢軍的節奏。韓淮楚便委派大將傅寬統領秦籍營,訓導秦籍貫士兵,練兵教戰。想假以時日,這數萬秦籍士兵又會成爲漢軍與西楚霸王項羽一爭天下的生力軍。

小樹苗總會長成參天大樹,童子軍終會成爲孔武有力的鐵血戰士。楚漢爭霸不是一兩年能夠爭出個結果,需要大量的丁壯前仆後繼。那些大孩子組成的預備營,便是日後奏響戰爭音符的主角。

擺明了預備營一時上不了戰場,建功殺敵的好事絕對輪不上,一衆大將都不願去領那預備營做個孩子王。結果那預備營統領人選問題頗令人棘手。

小鬼頭利豨跟着他征戰沙場總不是個辦法。刀不長眼,要是哪天他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可就對不起把他交到自己手中的利蒼。韓淮楚想了個主意,給他個大大的官做,任命他爲預備營都尉,專管那些大孩子的訓練。利豨對自己練兵的那一套辦法瞭如指掌,雖然年小,武功根基卻好,想來做個孩子王沒有問題。

利豨一下子從一個傳令官飆升到都尉,卻是極不情願,硬吵着要跟在韓叔叔身邊,去戰場衝鋒陷陣。

韓淮楚便笑道:“衝鋒陷陣的機會有的是。只要你把這些童子軍帶好了,日後我漢軍兵出關東逐鹿天下,就任你爲先鋒。”

好一張誘人的大餅。那利豨一心指望做上先鋒這個令人眼熱的位置,就歡天喜地去預備營做那孩子王了。

來投軍的關中少年源源不斷,結果利豨這預備營越搞越大。到彭城大戰時,劉邦六十萬大軍被項羽殺得血流成河,敗退千里,幾乎穩不住陣腳。幸得利豨的這支預備營軍馬殺到,由韓淮楚率領與楚軍周旋,楚漢兩軍這才進入長期相持階段。那京索之戰乃是日後之事,暫且不表。

漢雍兩軍的實力此長彼消,相持下去只會對章邯更加不利。那老章魚爲何不來交戰,一直蟄伏大營不動?他又是打的什麼算盤?

原來他是指望同在大靠山項羽旗下的殷王司馬卬,西魏王魏豹發兵來救。

憑着經營多日的廢丘城與城外設置的防線,那漢軍雖然悍勇,想輕鬆取勝恐怕不能。

項羽東征田榮,這楚軍相隔萬里是指望不上了。司馬卬魏豹你們都是項王的臣子,脣亡齒寒,那漢軍滅了我章邯,下一步就要拿你們開刀,你們不會見死不救吧?

求援的使者早就派出去了,結果這二人還真的見死不救。那殷王司馬卬是擔心趙歇在背後捅刀子自顧不暇,西魏王魏豹正懷恨項羽把他遷到河東,指望他發兵來救那不是見鬼?

援兵是等不到了,拼實力又拼不過他韓信,那章邯又出了個陰招,想要離間漢國君臣的關係。

只要那文韜武略的韓信做不成那大將軍,改立他人爲帥,老章魚還是有膽量與漢軍拼個你死我活。

※※※

大雪已經停下一個月,氣候開始回暖,大地中充滿那冰雪融化帶來的氤氳的潤澤。

這一日黃昏,韓淮楚在帳中靜坐,忽然聽見營中傳來了一羣士兵的歌聲。

士兵們閒來無事唱唱歌也是平常之事。韓淮楚心想,“看來士兵們業餘生活實在無聊,小生搞出的那雀牌現在還沒有推廣,什麼時候造他一批出來,教給大家玩玩也好解悶。”

那歌聲傳來,歌詞是士兵們思盼東歸之意,初聽也是沒什麼大不了。待韓淮楚聽到最後一句,突然心中一怔。原來那歌唱道:

棧道絕兮關山險,東歸盼兮何惶惶。明月朗照兮驅愁霧,將軍奇計兮下陳倉。

※※※

韓淮楚一聽之下,忍不住從座上跳了起來,喊道:“誰在唱歌?把他們統統喚進來!”

一邊守衛問道:“士兵們唱歌解悶,有什麼不妥嗎?大將軍爲何要召見他們?”

何止是不妥,簡直是大大的不妥。

這歌詞是專爲小生一人歌功頌德,卻有功高震主之嫌。老闆劉邦已經起駕從南鄭而出,不日便要來到營中。要是聽到這麼一首歌,那還不暗中起疑,大大的不爽?

那歌用詞十分講究,定不是尋常之人所作,一定是有某位高人譜寫。

而那“高人”譜寫出這首稱頌小生的歌,用意何在?是存心讚頌我的功績,還是別有用心?

要真是別有用心,那真是居心叵測了。

韓淮楚也不解釋,說道:“本帥只是想了解一些情況,速去便是。”

不消片刻,那唱歌的士兵統統帶到,竟有三十人之多,烏壓壓站滿了大帳。

韓淮楚笑着問道:“你們剛纔那歌唱得很好聽,不知那歌是從何處學來?”

一屯長答道:“這歌現在全營將士幾乎都會唱了,吾等也是從其他士兵處學來。”

這真是個無頭公案,要想查出這歌的來源恐怕比登天還難。韓淮楚一聽之下,爲之默然。末了揮揮手道:“這歌日後禁止在軍中傳唱,都下去吧。”

衆士兵都是一頭霧水,不知大將軍爲何要禁唱這首歌。叩拜畢,都出帳去了。

韓淮楚心中只想,“只要這歌不傳到劉邦耳中,這事就算過去了。”

※※※

哪知這事想過去,卻過去不了。

兩日後,漢軍大營迎來了大老闆——漢王劉邦。

那劉邦在漢軍出征之前對韓淮楚說“寡人但聞將軍入關,即刻引餘衆來援,定不讓將軍有後顧之憂。”看這話說得多漂亮,可他老兄做起來卻滿不是那回事。

漢軍衆將都陸續派出了,十五萬大軍也從子午道,陳倉道兩條路開赴前線,可那“主公”劉邦,就一直窩在南鄭不動身。他是打定主意不見兔子不撒鷹,不到戰局明朗是絕不去戰場犯險。打仗的事嘛,就由那有驚天緯地之才的韓信去操心好了,要不然寡人拜他爲大將軍幹嗎?

結果劉邦幹說不練,韓淮楚攻克陳倉他不動身,滅掉甘索的大軍他也不啓程,待韓淮楚收拾掉章平司馬原的八萬聯軍他還是遲遲不動。等到漢軍圍殲胡東攻滅上郡,逼降董翳,他仍是穩坐釣魚臺。

此時戰局已經十分開朗,那章邯只有十四萬軍馬,卻軍心大喪,每日都有逃兵。而漢軍不停地招兵買馬,實力已在雍塞兩軍之上。要真刀實槍地幹起來,漢軍穩贏。

此時還不去戰場露一把臉,風頭都被那韓信搶盡了。劉邦探聽得戰場情形,這才施施然起駕從南鄭出發。

那王妃呂雉身懷六甲肚腹愈隆,此時連雀牌都打不動,只好留在王宮。監國管理後勤,有丞相蕭何運作,也不用劉邦擔心。劉邦便帶上陸賈,酈食其等一幫文臣,登上那陳倉小道。

此時雪已消融,艱險處早被漢軍開路搭橋弄得易於行走,陳倉小道不似韓淮楚當初進軍那般難行。可他老兄把自己命看得十分珍貴,要八名士兵擡着轎子,穩穩當當地經過那陳倉小道。遇到低處,他老兄不肯下轎一步,便是士卒用身體填那坑,劉邦的轎伕踩着士兵的背通過;遇到上坡路,前排轎伕便蹲下來用膝蓋匍匐而行;遇到下坡路,就輪到後排轎伕遭殃。好在士兵們衆多,輪番去擡劉邦那頂大轎,要不然早給他折騰得累死了。

韓淮楚聽說此事,大爲氣結。心想小生踐雪踏冰冒着生命危險過那陳倉道,你卻這般擺譜,你漢王的命就這麼值錢嗎?

氣歸氣,那漢王到來,還是要隆重迎接。

於是韓淮楚領着營中衆將,擺隊轅門外恭迎劉邦到來。

Wшw ⊙тTk án ⊙c○

日到晌午,只見煙塵揚起,漢王的車仗到來。

那樊噲一見劉邦,就大聲叫嚷:“大哥,俺家媳婦你帶來了沒有?”

劉邦從車中下來,望着樊噲吃驚道:“樊屠子,你臉上是些什麼,怎不去洗把臉?”

原來那樊噲的脣印還一直留在臉上,一直不肯洗臉,就等着他媳婦來了再洗。一個多月下來,汗出得不少,脣印早就模糊難辨。漢營將士看得習慣了,也就不以爲奇。而劉邦乍一見到,不知是怎麼回事,還真有點詫異。

衆將便笑着對劉邦解釋。那劉邦聽了哈哈大笑,說道:“你這大老粗,對嬃兒還真是情深意重。一個多月不洗臉,也真難爲你了。看,那邊車子裡不是你媳婦是誰?”

只見一乘馬車中,一位粉雕玉琢的美豔少婦,正含笑向樊噲招手,正是樊噲的媳婦——劉邦的小姨子呂嬃。

樊噲剛想撲向那馬車,突然想到什麼,轉頭問韓淮楚:“大將軍,你怎不下軍令?”

“切!還想要小生下個荒唐的軍令,就在轅門外再演出一場車震門嗎?”

韓淮楚沒好氣笑罵道:“樊屠子,你想幹事就拉你媳婦到營外去幹,切記不可引內眷入營!”

樊噲大喜,高喊一聲:“媳婦,俺來了!”衝到那馬車邊,一躍上馬,提起馬鞭就揮。那馬長嘶一聲,一徑向營外小路而去,也不知那樊噲把馬車趕到哪個荒郊野外,與他媳婦幹事去了。

韓淮楚便跪下接駕,將劉邦一行引入大帳。

少不得置宴與劉邦洗塵。一干文臣武將濟濟一堂,談起這月餘征戰經過,說起那章邯不日便要完蛋,漢王便可重回咸陽入主關中,都是十分興奮。

那劉邦便誇讚韓淮楚統軍有方,致使漢軍能重回關中揚眉吐氣。雲道漢軍能有今日,都仗將軍之功。

韓淮楚謙虛地道:“大王之言差矣。漢軍之所以能連戰連捷,並非盡是爲臣的功勞。這最大的功勞,當在大王身上。”

劉邦“哦”了一聲,立馬來了興致,問道:“征戰關中寡人並未身歷,大將軍之言何意?”

韓淮楚道:“漢軍能摧朽拉枯擊敗三秦軍馬,固然是靠將士用命,爲臣的戰功,但最大的原因是大王在秦川聲望如日中天。若非大王仁德之名廣佈,那三秦士卒爲何紛紛逃亡,秦川子弟爲何爭相歸附?爲臣的戰功,實比不過大王也。”

這些時日看到那踊躍而來投軍的場景,韓淮楚說的倒有點是真心話。

這高帽一飛,劉邦果然受用,眉目舒展望着衆將道:“大將軍的評斷,你們以爲如何?”

衆小弟哪會遲疑,一起說道:“大將軍所言甚是。我軍能連戰連勝,實靠大王的盛德也。”

劉邦一個高興,立馬就開支票:“大將軍,若平定了關中,就封你爲左丞相,軍政齊管。”

秦末楚漢年間,爭亂不休。一國的丞相與後世不同,那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軍政一起抓。韓淮楚若封爲左丞相,便是與蕭何同列,實權更在蕭何之上,地位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出將入相是那時每個英雄豪傑的夢想。韓淮楚聞言也十分高興。

正在歡笑一堂之際,忽然那軍營中又傳來了士兵的唱歌聲。

韓淮楚一聽之下,心叫一聲糟糕。原來那歌居然就是韓淮楚禁止傳唱的那首。

“這是什麼歌?”劉邦聽着那句“明月朗照兮驅愁霧,將軍奇計兮下陳倉。”當下就變了顏色,陰着臉問道。

韓淮楚硬着頭皮答道:“這是軍營裡士卒閒來無事,編寫的一首讚頌大王的軍歌。”

“讚頌寡人?沒有說錯吧?那句歌詞寡人可聽得清楚,什麼將軍奇計兮下陳倉。這分明是讚頌大將軍你,哪有一句提到寡人?”劉邦那臉色仍是十分陰沉。

韓淮楚此時情急生智,說道:“這歌還有三句,大王並未聽到。”

“還有三句,唱的是什麼?”劉邦眼睛一眨一眨,問道。

韓淮楚長身而起,擊案唱道:“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唱畢說道:“大王,這歌前半聽來雖是說的爲臣,可真正的意思是稱頌大王乃有德明君,遂引海內之士爭相投效。”

劉邦聞言臉色開霽,說道:“是嗎?可前面那幾句寡人聽來有點味道怪怪的。大將軍,你看要不就刪了前面四句,只留下後面三句如何?”

韓淮楚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點頭道:“爲臣聽了這歌,也覺有些不妥。刪了前面四句,當是應該。”

便轉頭對王吸道:“王將軍,你出外對那些唱歌的士兵說,不要再唱前面四句,今後只唱後面三句。”

至此,這“大風歌”便在漢軍軍營中流傳開來,成了漢軍正式的軍歌。

後世之人以爲那“大風歌”是劉邦創出的。但也不想想,劉邦一個不讀書的傢伙,能編出大風歌這等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歌嗎?

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三十章 機關算盡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
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三十章 彭越之死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六章 按兵不動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四十二章 誘敵之計第三章 三道特赦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三十八章 往死裡整第三十五章 陷身賊窩第三十章 修武奪軍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五章 羣雄聚首第一章 狸貓批奏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三十七章 十面埋伏第十一章 欲哭無淚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三十章 機關算盡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二十六章 一念之間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五章 江湖規矩第十三章 情深意重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五章 名士駕到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