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夙根未盡

赤松子睜開慧目上下打量着跪在地上的安若素,連連搖頭:“小娃娃,你想修道成仙,絕對不成!”

安若素訥訥問道:“仙長爲何說小女子不能修仙?”

“修仙了道,最重根器。小娃娃你無仙骨,若是修煉武功,或可成絕世高手。但要修道,卻不能成就正果位列仙班,便終其一生也是緣木求魚也。”赤松子娓娓說道。

如同潑了一盆冷水,安若素大失所望,呆呆跪在那裡不語。

“再說你夙根未盡命犯桃花,不久就會紅鸞星動,嫁人爲妻。這塵俗之念不絕,如何能去修仙悟道?貧道不教你道法,也是爲你的好。仙道之路何其孤寂,哪似軟紅十丈,天倫之樂能比!姑娘切不可一時衝動,而要生遁世之念。”赤松子又道。

“命犯桃花?紅鸞星動?說的該不是我吧。”韓淮楚聞言大暈,不由自主向安若素望去,卻見安若素也正在望他,臉上失望之色已褪,眼中反而閃爍着那麼一絲欣喜。

“小娃娃休要失望。貧道與你相識一場也是有緣,再說你是我徒兒的孫女也不是外人,雖不能傳你道法,卻有一樁好處與你。”赤松子說道。

安若素愣愣地望着赤松子,問道:“仙長有什麼好處給小女子?”

“貧道一身武功本傳給了一個孽徒,那孽徒竟然墮入魔道,害得我那玉鼎妙虛功將要失傳。小娃娃可想學乎?”赤松子笑道。

那玉鼎妙虛功是與韓淮楚的先天真炁能相提並論的無上絕學,武林中人能得天池真人傳授那可是夢寐以求,安若素哪會不肯?一聽大喜,連忙叩首道:“小女子願意。”

“雖然傳你武功,卻不可將你列入我門牆,只能算記名弟子。待論戰大會之後,到那玉皇頂上等候,貧道自會將一生所學傾囊相授,謹記!謹記!”赤松子叮囑道。

安若素是喜不自勝,連聲答應。

※※※

赤松子將螓首一轉,望向安期生,問道:“徒兒,聽說你是稷下學士領袖,拒納漢廷延請,唆使齊人造反,可有此事?”

安期生惶恐道:“這都是徒兒一時糊塗,只想爲先君盡忠全節。如今已跟隨師傅修道,這人間的是是非非再與徒兒無關。”

赤松子頷首道:“這就對了。”她蛾眉一挑,又道:“但這次論戰大會你姑且再去走一遭,說動齊地士子向漢,以助韓將軍平定天下。”

安期生本無顏面對天下學士故而遁世修行,如今要他在論戰大會上改口擁護那漢王劉邦,簡直是要他在一幫稷下學士面前破壞他那忠義的光輝形象顏面掃地,心中好生爲難。大惑不解道:“徒兒既已遁世,那世間的征伐便與徒兒無涉,爲何還要染足其間?”

“徒兒既是我仙道中人,當知天命所歸。漢興楚亡便是天道,韓將軍受天命輔佐真龍天子開創新朝,我輩中人焉能坐視不管?”赤松子峻色說道。

“那劉邦真是真龍天子嗎?”安期生與安若素都是震動,異口同聲一起問道。

“這還有假?爲師被那孽徒所害淹沒在天山雪淵之中,若不是上天垂憐,太上老君傳我心火罩護住我性命,西方上仙如來以佛光融化積雪,爲師還不知哪年能重見天日。漢興楚亡,仙界盡人皆知,爲師斷不敢亂說也。”赤松子篤定地說道。

“原來如此,我說那天山的積雪怎會這般快就融化了,原來是有仙人出手。”韓淮楚聞言恍然大悟。只是他搞不懂赤松子說的西方上仙如來是不是後世那世尊如來。若是如此,赤松子屬於東方道教,連東方那些大羅金仙都懶得伸手,那如來管他西方的事也就夠了,爲何有這份閒心要去天山救一個還未得道的凡人?

※※※

要說那如來爲何會有那份閒心來救赤松子,還要從那焚天大陣講起。

時光回溯,視野轉到那白茫茫一片的天山中斷博格達山。

在那中原早已是夏日炎炎,而在西北的天山仍舊是寒風呼嘯,冷氣砭骨,一片琉璃世界。

壓在赤松子身上的厚厚積雪,這幾年雖然消融了不少,卻依然有幾百丈厚。等到積雪融盡赤松子脫困而出,恐怕要等五十年之後。

赤松子雖然全身不能動彈,心地卻是澄明。就在雪淵之中,修煉道法。如此心無旁騖,反而進境神速,幾年的工夫下來,竟比得過昔日幾十年。

這一日,豔陽普照,在那博格達峰頂從天空飄然而來一位道人,一位道童。那道人相貌古稀,頭頂切雲高冠,身披五彩霞衣。蒼顏鶴髮,電目如梭,身後是祥雲萬道,瑞氣千條。那道童眉宇迴旋,雙耳垂肩,身披一件五彩袈裟,手結不動禪印,淵臨嶽峙,端的是氣宇軒昂,寶相尊嚴。

道人站在峰頂,手指身下雪淵對那道童道:“如來,你可看見待救雪中的人麼?”

如來睜開天眼向下一望,納悶道:“這不過是中土一個未修煉成正果的道姑,師尊帶弟子來此作甚?”

“如來,你可知你大師兄接引,現在何方?”混鯤祖師笑而反問道。

“聽說接引師兄封神一戰之後便歸闕潛心修道不問世事,幾百年來無人知其下落。莫非師尊知道?”如來那旋眉蜷曲,惑問。

“善哉!善哉!你大師兄非是在洞府修煉,而是攝到了魔帝火魂幡之中。現在被那焚天大陣每日祭煉,神智漸迷,靈臺那點清明即將不保,將成爲魔帝那九十九位煉奴之一,永世被他控制,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也。”混鯤祖師口宣佛號,長聲嘆息。

如來吃了一驚,詫道:“那火魂幡只能攝取凡人生魂,大師兄早已是不滅金身法力無邊,如何能被魔帝那火魂幡攝去?”

混鯤祖師神色肅穆朗聲說道:“如來,你聽好了!所謂不滅金身只是相對而言,連這天地都有生有滅,爲師都不敢保證能得而永生,何況你大師兄乎?修行之道,在乎持之以恆。若是一朝懈怠,只會不進則退,不滅金身也會變成肉身凡胎。你大師兄不是在仙山洞府修煉,而是入世修行去也。”

如來聽得更是糊塗,或問:“入世不就是做個凡人嗎?我沙門衆僧只有勘破滅諦涅槃而得正果。大師兄爲何與我門教義背道而馳?”

混鯤祖師長笑一聲:“如來,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那鴻鈞道友創立玄門,花開三朵各表一支,傳下弟子三名,分掌人、闡、截三教,他三教教義如何一般?爲師這沙門亦分爲三宗,你與準提,彌勒學的是我業宗的道法,那地藏學的是我濟宗的道法,你大師兄接引學的卻是我密宗的道法。三宗道法雖異,卻皆爲普度衆生耳。”

那如來還是頭一次聽說過自己這沙門分爲三宗,還有一個密宗,大奇道:“密宗究竟是如何修煉?”

“迷即是凡夫,覺即是佛。譬如一瓶,瓶口緊塞,佛在瓶外,衆生在瓶內。佛之所以成佛,衆生之所以爲衆生,只爲一層極堅且厚之心垢爲之隔絕也。密宗行人以凡夫之體修煉,以大菩提心爲因,並得金剛上師心傳密法,以我之三密,與佛之三密感應道交。恰如用大錘,將堅固的心垢擊粉碎,立使瓶內瓶外貫通也,故得即生成佛,即爲活佛也。修那密宗非一世之功,至少須十世修行方能證道。但比起業宗,濟宗來說,還是快得多。”混鯤祖師口吐真言,娓娓說道。

如來是何等智慧?一聽已瞭然。說道:“原來大師兄是去下界修行去也,怪不得會被魔帝火魂幡所攝。但不知他這一世,投胎到了何處?”

“你大師兄這一世投身東土,做了一名秦廷士兵。圓覺未醒之前,在襄城之戰被楚軍屠殺。那申公豹以羅生噬靈圖攝走他的生魂,偏巧他八字純火,被申公豹獻給魔帝姬風。如今羈在那焚天大陣之中,已是岌岌可危。”混鯤祖師憂心忡忡說道。

“大師兄能前看五百年,後看五百年,洞悉古今,爲何這般糊塗要挑選那個時辰出生,爲魔帝所擄?”如來是大惑不解。

“你大師兄早知仙界這場大劫,是要犧牲自己,在那焚天大陣發動之際自曝生魂,讓那焚天大陣威力大挫,拯救這世界也。”混鯤祖師面色凝重道。

成爲生魂那形已滅了,再自曝生魂就是形神俱滅,乃是仙魔兩界最不願面對的結局。想不到接引道人身爲西方教主,居然有此悲天憫人之心,竟要犧牲自己來消弭這場世間浩劫。

“善哉!善哉!正是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大師兄有志如此,功德無量。”早知道那焚天大陣發動的後果,如來聽了也只能嘆息幾句而已。

“但你師兄圓覺依然未醒,他便有救世之心卻無人點醒,他這般犧牲了也只是徒勞無功。爲師要你去救的這人,便是要你大師兄覺醒,在仙魔決戰之時依計而行,完成他那夙願也。”混鯤祖師說道。

如來頓時明白了混鯤祖師的用意。

那靈鷲山元覺洞被魔帝姬風霸佔,每日煉那焚天大陣已大有氣候,靈鷲山周圍兩百里終日盤旋着一團又腥又黑的迷霧,那便是那焚天大陣結出的蠶絲障。那蠶絲障之厲害,就連混鯤祖師這等道行也不敢輕易去闖。要點醒困在陣中的接引道人,只有找人混進靈鷲山。

“原來這道姑乃是魔帝的師傅。這道姑法力低微,如何能夠點醒大師兄的圓覺?”如來問道。

“叮叮”一聲,混鯤祖師手中多出一串念珠,顆顆純白無暇。混鯤道:“密宗道法,能辨出上一世用過的法器。這是你大師兄上一世入世修行所佩戴器物。只要這道姑能走到焚天大陣陣中,見到你大師兄的生魂,把這串念珠一搖,你大師兄就會醒來。”

“這道姑明知危險,不知敢不敢去那靈鷲山見那魔帝?”如來又問。

“至於這道姑的生死,只有看魔帝顧不顧念師徒之情了。如來,凡事當爲則爲,休要顧慮太多,先去救那道姑出來再說。”混鯤祖師道。

如來應聲:“弟子領命。”將那拈花指一彈,一朵斗大的金色波羅花隨着如來那手指幻化而生。瞬時萬丈金光與無數道“卍”形金符直向峰下那厚厚的積雪照去,祥瑞一片,正是如來施展無邊大法,傳說中的佛光普照。

那積雪雖厚,哪經得起如來這一照。頓時那積雪化成一股股洪流,傾瀉而下,場面蔚爲壯觀。冰雪很快消融,一位道姑破冰而出。

赤松子雖掩埋在積雪之中,神智卻清楚。剛一睜眼,便發覺自己已在博格達峰頂。眼前佇立了兩位仙人,身後均是光霞萬道,一看便是得道的金仙,卻不認識。

赤松子料是這兩位仙人救了自己,倒頭便拜:“兩位上仙來自何方?可是兩位救弟子出來?”混鯤祖師微笑道:“貧道混鯤,救你的乃是小徒如來。”

那混鯤祖師在仙界是何等地位?赤松子又驚又喜,連忙禮拜,說道:“弟子只是一凡夫俗胎,何幸能得祖師搭救?”

混鯤祖師肅容道:“救你出來,只爲你收的那位好徒弟。”赤松子茫然不解,問道:“祖師此言何意?”

如來乃道出那事,說道:“魔帝那焚天大陣一經發動,你東天將燒得纖芥不存,我西天亦會動盪不安。不知道友敢去靈鷲山一行否?”

雖然去靈鷲山生死難料,赤松子還是毫不遲疑,慨然道:“上仙有命,敢不遵從。不知弟子何時啓程?”

混鯤祖師頷首欣慰道:“道友能不計生死去點醒吾徒兒,貧道未看錯人也。我那徒兒每日被那焚天大陣祭煉已是渾渾噩噩,當然是越快越好。若是晚了,只恐靈臺失守便要墜入萬劫不復之地也。”

赤松子便道:“上仙放心,弟子這便去那靈鷲山。”

只見那混鯤祖師將手一招,一隻巨大的白鶴一聲長唳,從天翱翔而下,正是赤松子昔日的座駕。混鯤道:“此去靈鷲山,山高路遠。貧道替你找回這鶴兒,可做代步之用。貧道去也!”

原來這鶴兒共有一雙,那黃石公騎去一隻,還有一隻就棲息在博格達山,每日守護着掩埋在積雪中的赤松子。

那仙鶴是赤松子所養,見了故主十分欣喜,立即拿喙來銜赤松子衣角,樣子十分的親暱。

混鯤祖師交代完,升起祥雲萬道,與如來倏然而去。赤松子望空膜拜,不提。

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十四章 河堤殲敵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五章 待字呂雉
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一章 風雲突起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十四章 河堤殲敵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二十五章 擋之披靡第三章 三晉盟主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四十三章 望梅止渴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三章 彌天大謊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五章 風箏之祖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十八章 退敵兩箭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二十一章 溫柔陷阱第六十五章 鴻門開宴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八章 僞遊夢澤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五十章 情有獨鍾第二十八章 千古一帝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十四章 對天賞月第十七章 大錯特錯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三章 叛徒雍齒第五章 待字呂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