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

長沙城利蒼丞相府中,觥箸交錯,絲竹管絃之聲從那朱門高牆之中透來。

在那高牆之外,出現了幾個穿靴帶帽者的身影。

陸大夫正在與老友相聚。幾個隨從無事,就溜達出來。

湘女多情。那細腰楚女與這湘江的景緻,同樣令人流連忘返。幾個隨從,就這麼走街竄巷,到處去瞅美女,大吃冰淇淋。

這下子又有冰淇淋吃了。陋巷之中迎面走來一道儷影,讓那幾個賊頭賊腦的公差頓時眼前一亮。

這不是一個年輕的美眉,卻是一箇中年美婦。手中挽着一籃,頭上插着一發簪,梳理得纖塵不染。那襛纖得衷的體態,如詩如畫的傳情眉目,卻比那年輕的美眉更透出誘惑力。

這是傾國絕色啊!想不到在這陋巷之中,竟能見到如此美人。

幾個漢字嗓子都彷彿幹了,一句話不說,就這麼丟魂一般看着那美婦人的身影從眼前飄過。直到那婦人走遠,大家的目光還直勾勾地向那邊望去。

“這是誰家的婦人,竟如此美貌?”一人打破沉寂道。

“看她裝束,好像非寒門中人。”一人猜惻道。

“我好像見過這婦人。”一人揉揉眼睛,很迷惑地說道。

“你在說夢話吧。這長沙城天高皇帝遠,你是頭一次來,怎會見過這婦人?”衆人奇道。

“那是在我還在代國時,一次隨聖上去大將軍滕翼府中弔唁,看到滕將軍的女兒便是這般相貌。”那人越說,回憶越清晰,肯定地說道:“沒錯,就是她!”

“滕將軍的女兒難道嫁到了長沙?”有人問道。

“不對勁。那滕將軍的女兒聽說染病身亡,如何會出現在這裡。這事真是蹊蹺。”那人越來越迷惑。

“不如咱們悄悄跟去,看個究竟。”一人建議道。

※※※

橫豎沒事,幾位閒人抱着獵奇的心理,就尾隨那婦人而去。

又走到一個巷子,見到那婦人行到一座宅院前。

兩扇門一開,一位高大的老者將那婦人手一握,接入屋中。

那位將美婦人認出的公差頓時眼睛睜得老大,定在那裡一動不動。

“莫非看花眼了。這不是皇上的大舅薄昭嗎?皇上正要尋他,他怎會在這裡出現?”

三年前,就在文帝將要去長安之時,那薄昭突然不知所蹤,原以爲文帝做了皇帝之後,薄昭自會尋來。哪知一過三年,薄昭卻不來進見文帝母子。

人家舅爺都是攀着外甥這個大樹在朝中作威作福,薄昭這個舅爺卻來個人間蒸發。原代王府的人都在私下議論。

那薄太后貌似對其兄長的失蹤並不着急,也不派人去尋那薄昭的下落。做外甥的劉恆卻甚是關心,這三年來去尋訪薄昭的人沒少派。

※※※

若是尋到薄昭,就是大功一件,勝過跟着那陸賈去南越爲使。

那人存了個私心眼,就詐稱突染疾病,稱病不行。待陸賈走後,喬裝打扮,每日在那巷子裡蹲點,監視着那宅子。

真是深居簡出啊!自從上次見過那婦人,那宅子的門就從未開過。

機會終於被那人等到。半月之後,又見那大門開啓,那老漢送那美婦人出來。

那人二話不說,立馬回到長安,將此事報與文帝。

※※※

“舅父如何會隱居長沙,三年不來見我母子?”文帝將這疑惑說給薄太后聽。

“皇兒啊,這個時候不能再瞞着你了。你舅父薄昭早在鄱陽湖一戰就音訊全無,多半是死了。那人並不是你的舅父。”薄太后終於道出真情。

“那人又是誰,爲何會治兒臣幼時腿疾,爲何會扶助兒臣做上這天子,又爲何功成之後,突然隱退?”文帝一連問出了三個“爲什麼”。

到底爲什麼,薄太后也不知道。原以爲那韓信這般助他母子,是爲了東山再起圖謀不軌,哪知他對權力一點興趣也沒有。要說爲他翻案,又被他一口回絕。

薄太后只得道:“這人就是韓信也。爲什麼會助我母子,母后也不清楚。”

文帝聞言大吃一驚。

那韓信就是他在童年時崇拜的偶像。經薄太后請人整理,一部據薄太后說是韓信在做淮陰侯時編寫的《韓信兵法》一經問世,就在漢軍中轟傳。人人爲得到那譽爲戰神的韓信寫下的兵書而到處託人搞到那麼一部。(那個時候,書不是印刷品,而是用刀子刻出來的。能弄到一部書實在不易。)

韓信被呂太后誅殺於長樂宮,居然還活在人世!而且做了自己十幾年之久的“舅舅”,那文帝如何不感到驚異?

“韓信之用兵如神,前無古人可堪比擬。我朝之開創,其功最大。料來是功高震主,故急流勇退,以替身瞞過呂太后逃得一死。”文帝推測道。

“然漢廷這般對他,與之有仇。爲何他要隱姓埋名混在朕身邊多年,爲何又在朕做上天子之後突然失蹤,爲何那滕翼的女兒會與他在一起?”文帝將自己的疑慮剖析給薄太后聽。

薄太后糊塗了這麼多年,聽文帝這麼一講,也決心要徹查個清楚。

也只有做上這太后的位置,纔有條件去徹查。

文帝與薄太后分別派出的密探,幾乎同時到達那長沙城。

※※※

“告太后,小人看得明白,憑那人身材,確實像是韓信。陪在那人身邊的婦人,卻好像是昔日高皇帝寵幸的辛妃。”一個身懷武功的宮中人妖對薄太后稟報打探出來的情報。

薄太后頓時腦中一轟。

文帝是那辛妃之子,這就是她多年深藏心中深恐人知的秘密。

極久以前,宮中傳言,那辛妃的相貌酷似西楚霸王項羽的妹子項追。而那辛妃居然與項追名字中同含一個追字,當時叫人稱奇。

在白登山之戰,那高皇帝帶了辛妃陪駕出征,不料被一淫賊劫走。據傳那淫賊武功奇高,連已故的老將王翳都非他敵手。

誰會是那個色膽包天劫走皇妃的淫賊?薄太后的思路終於清晰起來。

在那做魏王豹的嬪妃的時候,薄太后就聽說韓信與項羽的妹子項追曾是一對戀人,而且項羽已將妹子許配給韓信。後來韓信背楚投漢,這婚事就不了了之。

原來辛追就是項追!原來劫走辛妃的就是這個韓信!原來韓信助恆兒做上天子,全是爲了那項追!

想明白之後,一道密令立馬從薄太后口中頒下:伺那辛妃出外,殺之!

※※※

陋巷之中,刀光劍影,薄太后派出的殺手與文帝派出的密探撞在一起。一撥人是要殺那“辛妃”以向太后覆命,一撥人是還未弄清真相要保那婦人。兩撥人都蒙着面紗,混戰一起。

薄太后的兄長薄昭怒吼着撲出那宅子,只一揮袖,一股巨大的漩力平地而生。廝殺在一起的兩撥人兵器一起脫手。那份身手,簡直是廝殺者平生之僅見!只見那薄昭將辛妃往懷中一攬,就在衆人驚駭之中,薄昭擁着辛妃,飄然而去。

那薄昭去遠之後,殺手們與密探門方始清醒過來。

這下可好,一方是領了太后的懿旨,一方是奉了皇上的聖旨。兩撥人都亮出身份,拿對方是問。

搞了半天原來是一家人。弄明白後,各自收拾兵器,回京覆命。

沒有除掉那辛妃殺人滅口,薄太后非常震怒。

更尷尬的是,那漢文帝已將薄太后的殺手統統關押起來,要問清楚太后爲何要與騰翼的女兒過不去。

※※※

一天天過去,真相就在審訊之中如剝繭抽絲一般一點點揭開。

“朕之生母不是當今太后乎?”從一個老宮女口中探到真相的漢文帝淚如雨下。

怪不得那婦人會時時出現在狩獵的路上,怪不得那日在滕翼府中會看到她以那樣的眼神看着自己,怪不得那日她是泣不連聲,傷心欲絕啊,原來她是朕的生母!

母后要殺朕之生母,這是要滅她的口啊!漢文帝對薄太后非常震怒。

文帝有孝悌之名,他做上這個天子就是憑的孝悌之名。雖然發怒,但薄太后養育他這麼多年,不便翻臉。

見慣了宮廷鬥爭黑暗的漢文帝對薄太后報着寬容的態度,並沒有將此事點明。而是率領車仗浩浩蕩蕩離開長安,去南巡長沙國。

※※※

聖天子御駕親臨,萬里而來,那長沙王吳差慌不迭率領文武百官在郊外迎接。

文帝對巡視長沙國貌似並不感興趣,而是來到那座已被查封的宅子。

包圍宅子的士兵統統下令撤走,文帝孤身一人就步入那宅子,就在那宅子裡住下,飲食起居皆令人從外送來。

天子不駐蹕於那吳差準備好的長沙王宮,卻要住在陋巷,心思頗令人費猜。但是天子執拗於此,外人也不得詢問。

一天過去,天子還不離開;兩天過去,天子還在那宅子裡留戀;三天過去,天子仍住在那空空蕩蕩的宅子中。這間宅子,到底有什麼好,讓皇上如此神魂顛倒。

隨文帝而來的大臣們沉不住氣了,紛紛勸諫,請皇上以國事爲重,早日啓程回京。文帝對這些勸諫,統統不納。

※※※

就在第十天的夜晚,那間住着文帝的屋子,窗外響起了哭泣之聲。

文帝將身一振,衝出院子,就見到他的生母,正在窗前向他含淚而望。

那是一個做母親的,在望着自己失去多年的孩兒的眼神啊!

文帝一把跪在項追面前,用他最真摯的感情,懷着愧疚的心情,喊了一聲“母后”。

項追俯下身,用顫抖的手將文帝的額頭摸着,含淚問道:“恆兒,你怎能爲了我,而廢了國事啊?”

“不見到母后來與兒臣相認,兒臣如何能離開。”文帝凝噎道。

項追一把抱住文帝,母子二人痛苦流涕,衣襟盡被熱淚所染。

※※※

過了好久,母子方止住淚站起。文帝扶着項追步入屋中。

“兒臣才知母后纔是朕之生母也。這多年來,母后受苦了,朕要接母后去長安,供奉在未央宮朝夕相見。”文帝說道。

“傻孩子,這怎麼使得。那薄太后纔是你的母后,母親雖然也是高帝之妃,但已從名冊中銷去,就是民間女子一個。劉氏諸侯,無不對你這個天子之位虎視眈眈,若是你將母親身份披露,將威脅到你的皇位呢。”項追很賢明地說道。

正好這時就有一事威脅到文帝的帝位。

被封爲吳王的劉邦兄長劉仲之子劉濞,統領會稽、鄣、東陽三郡五十三城,勢力強大。

很會經營的劉濞靠水吃水大開鹽場,又挖掘吳地銅礦私鑄大錢,這十幾年來賺得是盆滿鉢滿連皇帝的內庫都要相形見絀。

有了錢,那劉濞追求的是什麼?民心。

“但凡吳國子民,田賦全免。凡家中無人服徭役者,那替代交納的費用寡人替你出了。中秋端午,無論官民,皆有饋贈。凡是逃亡吳國的刑徒,我吳王爲你們提供庇護。”這是劉濞發出的豪言。

追求民心是爲了什麼?自認有份的劉濞,當然覬覦那個沒有到手的帝位。

前不久吳國太子劉賢來京,與皇太子劉啓同眠同住。這哥倆兩個小孩子,玩在一起久了就忘了君臣的身份。一次下一盤棋,皇太子一着下錯欲要悔棋,那劉賢將棋子按住不讓悔,出言諷刺。那劉啓乃是儲君一向被人捧上了天,如何受得這般氣,抓起棋盤朝着劉賢的腦袋就是一砸。

吳太子腦袋開花,一口棺材被擡到吳國。

那劉濞見到自己兒子的屍體,將那棺材打開只看上一眼,又合上,什麼也不說。

待朝廷的使者去後,那棺材又擡回長安。吳國使者告訴文帝,吳王說了,天下劉氏本一家人。臣之子死在長安,不用這般麻煩擡回吳國,就葬在長安好了。

吳王劉濞向文帝無語宣戰,文帝將劉賢禮葬,卻是非常擔憂那吳王會借這事起兵造反。

隨着那老將軍左丞相灌嬰的故去,一批開國老將紛紛離開人世。在世的也是滿頭白髮老朽之人,這漢廷似乎沒有能征戰沙場的將才了。若是吳王造反,以他的財力與人望,後果堪憂。

將生母接回長安供奉身邊那是文帝之所願,但要因此而失去皇帝之位那就是愚不可及。文帝雖有孝母之心,哪敢冒這個險?

文帝又道:“不接去長安也罷,就在那長安城外爲母后修一府邸,兒臣得便能時時請安。”

“孩子啊,你若是時時來見我這個母親,豈能不爲人知?與接到宮中又有什麼區別。這長沙國遠離是非,你我母子能常通音訊,母親知道你這個皇帝做得很好,子民愛戴,就已心滿意足也。”項追說道。

“如此陋居,如何堪朕之生母頤養天年。若任母后在此,兒臣心難安也。”文帝環顧着周圍說道。

“這裡我已經過得慣了。就不用孩兒費心。”項追只是推辭。

“這樣吧,兒臣就在這長沙國找一穩妥之人,照料母后。”文帝想了想說道。

“如此甚好。”項追方始點頭答應。

※※※

見到生生母親,漢文帝終於離開那間讓他神魂顛倒的宅子,擺駕回京。

委託照料項追的就是那軑侯利蒼。利蒼對外就稱項追是他夫人,使用的名字就是她在長樂宮中用過的那個辛追。

與利蒼較技之後,一直與利蒼父子保持着聯繫的韓淮楚,也因此得便,時常能出入利府,去探望項追。

項追是天子之母,名聲不容玷污。畢竟都是一把年紀的人了,韓淮楚也並不指望項追給自己什麼。他只想默默守護在項追的身旁,直到兩人都這麼老去。

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
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六章 揭竿而起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章 漂母饋食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十章 師弟作說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二章 將她帶走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五十一章 守株待兔第十一章 披肝瀝膽第十章 隱隱生痛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七章 風月迷魂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五章 自請爲王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四十四章 追斬龍且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二十章 背水結陣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六十八章 伐謀伐交第三十九章 政治陰謀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四十九章 大將軍印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二十七章 勇往直前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四十七章 再回長安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二十九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六章 約法三章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