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異姓兄弟

衆將便來請教軍師範增,問這一仗該怎麼打。范增捋着白鬚道:“羽兒已盡得老夫真傳,他是主帥,由他定奪。”

項羽還是貌似十分恭謹,謙虛問道:“亞父,我想趁敵人未列好陣勢,打他個措手不及。你看如何?”范增頷首笑道:“正當如此。”

那時打仗,兩軍靠攏準備交鋒前,互射箭矢,所謂“射穩陣腳”就是這個意思。雙方穩了陣腳,戰陣布好,就可以開始擊鼓,來個步騎兵車大會戰了。

項羽言下之意,就是不講比賽規則,搶先衝過起跑線。自孫龐鬥智以來,這種手段廣爲兵家採納,已屢見不鮮。

韓淮楚聽了,也暗暗點頭,心想我要是項羽,也會如此。對付敵人,手段毒辣無所不用其極,還講什麼規矩?

接下來的是便是列陣。只見項羽將令旗一搖,分撥得井井有條:

“龍且聽令,領一萬人馬趨左翼,敵方一到,聽我號令即刻包抄!”

“桓楚聽令,領本部人馬赴右翼,敵方到來,聽我號令立刻出擊!”

“鍾離昧聽令,領一萬輕騎繞到秦軍後方,切斷敵軍歸路。若有秦軍大隊到來,能戰則戰,不能戰則撤!

周殷領弩手在前,項佗帶盾手持櫓盾掩護,敵軍一到,立刻趨前放箭!

本帥自領重裝騎兵在前,季布領本部騎兵緊隨吾後,周蘭領兵車押後,項莊領步卒持輕盾快速跟上。放箭過後,馬上突擊!”

項羽擺的是一副攻擊的陣勢,看來胃口不小,要將來的秦軍一口吞下。

楚軍東西兩路大軍合爲一路,人數足有十萬以上,騎兵也有三萬之衆。那秦騎雖然有大馬強弓,項羽手底有如此實力,也足能將之撕碎踏爲齏粉了。

衆將得了軍令,開始緊鑼密鼓地列開陣勢。鍾離昧提了輕騎繞道而走,飛快插向秦軍後方。

這麼一來,韓淮楚與拖項梁棺柩的馬車就有點擋道。項羽令車伕將馬車遠遠馳開,停到陣勢之外。

馬車剛剛停穩,一人便竄到韓淮楚的車中,正是那小妮子項追。

韓淮楚詫道:“你跟着我來作甚?”項追挨着他身邊坐下,笑盈盈問道:“信哥哥,你是不是見有仗打卻不能上陣,心裡發悶。”韓淮楚苦笑道:“沒辦法,誰叫我有傷在身。”項追柔荑伸出,握住韓淮楚的手,柔聲道:“追兒與你一起觀戰,陪你解解悶。”

韓淮楚驀地心中生起一股柔情,摟住項追的小蠻腰,將她攬入懷中。

此時車外有千軍萬馬,而車棚被項羽一戟搗飛。二人當着千萬人做出如此親密之狀,簡直羨煞了旁人。龍且看得眼中忌火更甚。項羽見了,心中暗歎,“這妹子如此傾情於韓信,也只有由她去了。”

一隊人馬緩緩行來,卻是墨家弟子押送大型軍械而來。遠遠望見,馳在前方的是美如謫仙的曠世佳人。

韓淮楚心猛地一跳,禁不住伸長脖子往那裡眺望。陡覺手背被什麼東西劃了一下,一看原來是項追用指尖在作怪。

項追嘴角翹起,慍怒道:“信哥哥,你不是說與虞姐姐的事都成過去了麼?原來心中還這麼牽掛着她!”

韓淮楚頓時慚愧,“追兒待我一心一意,這條命都是她救的,我卻如此三心二意,真是辜負了她的一片癡情。”連忙賠笑道:“非你所想的那樣,我只是想看看故人。”

項追有點作惱:“你愛看就看吧,反正眼睛長在你身上,我也管不着。”

她說讓看,韓淮楚越發不敢看了。趕緊將頭一扭,說道:“咱們來看你哥哥這一仗怎麼打。”

曠世佳人顯然沒有留意到處在一隅的韓淮楚,見前方正在列陣,知道要有仗打,急忙打馬上前。

韓淮楚已將目光移開,轉註到項羽身上。偏偏那佳人又出現在眼底。

虞芷雅問道:“少將軍,與誰開戰?”項羽答道:“秦軍先鋒章平。”

范增老着臉道:“虞姑娘來得正好,何如你待會爲羽兒擊鼓助威,看他如何殺敵?”

虞芷雅嬌靨微微一紅,隨即落落大方道:“好!芷雅就親自爲少將軍擊鼓。”項羽一聽,精神陡漲,咧開嘴笑得甚是開懷。

只見前方煙塵逼近,已能看見秦騎的身影。項羽高喊一聲:“擂鼓”

“咚咚咚”,佳人手提棒槌,親自擂鼓,三軍無不振奮。一聲炮響,周殷領着弩手飛快向前,射出一串漫天的箭雨。

那秦國先鋒章平,顯然沒有料到會遭遇到全部楚軍主力。他原本想的是楚軍殘兵敗將,就算是遇上憑自己的兩萬精騎也是無妨,說不定就憑兩萬鐵騎便可以擊潰。大軍一個勁地往前衝,還來不及列陣,就遭到楚軍的突然重擊。

衝到前排的楚騎紛紛墜馬,戰馬撲地,擋住了後隊的驅馳,一時人仰馬翻,亂成一團。

項羽一聲大喝:“全部出擊!”高舉長戟,烏騅寶馬奮蹄如飛,直向秦軍衝去。楚軍騎兵萬馬齊動,如大河絕堤般狂瀉而出。

左右兩翼的龍且,桓楚一聽項羽發令,也一起發起猛烈地衝擊。左右夾擊,已成合圍之勢!

便有一秦將高聲吶喊:“不好,項羽的西征軍也在此!敵軍來勢兇猛,章將軍快撤!”

章平久經戰事,心知此時不能輕易後撤。一旦大軍下令掉頭,便會遭到楚軍的窮追猛打,那可是滅頂之災。

只要能緩上一口氣,讓他能調度開來,便能安排斷後,保證大軍安全撤離。

但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看那楚軍洶涌撲來之勢,哪容他抽得出時間來調度。

章平當機立斷,說道:“副先鋒,快速出擊,衝上去擋上一擋。”

此時派一隊人馬不退反進阻擋一下,便是最好的應變方法。但這出擊之人,卻是冒着奇大的危險。作炮灰是十之八九的事,能夠活下來的都是僥倖。

李良一皺眉頭,“怎麼每次都是我?”

牢騷歸牢騷,李良也知道情況的緊急,硬着頭皮帶一隊騎士疾突而出。只指望能延緩一下楚軍的攻勢,爲章平爭得緩衝的時間。

他自恃武功高強,上次在魯運河東岸就憑着一柄大斧,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救出了自己與章平的性命。想來這一次也不會喪命吧。

雖然上次幾乎全軍覆滅,但因爲救出了章邯的親弟弟章平,那章邯竟然不僅不責罰,還好好的嘉勉了李良一番。此番同章平從平原津渡河擊楚,大敗彭越,一路攻城奪縣,戰功赫赫。這次在定陶遇到章邯,章邯又當衆褒揚了他一番,雲已將功勞薄遞交朝廷,他日封官晉爵,指日可待。

好不容易在秦軍中混得人模狗樣,美好的前程在向李良招手,那章平有令,李良哪敢不服?

等他剛剛策馬衝出了五十米,楚騎已撲了上來。最前一將,身長九尺,寶馬長戟,正是那狀若天神的項羽!

項羽高聲喝道:“來將通名!”李良朗聲道:“吾乃秦國大將李良是也,面前小將可是項羽?”

不提李良之名還罷,一提項羽無名業火直往上冒。大吼一聲:“弒君逆臣,吃我一戟!”提戟劈面便搠。李良橫斧一擋,只聞叮噹一聲,火光四濺,坐騎倒退兩三步。

憑自己萬夫不當之勇,竟架不住項羽一戟。李良大駭,道一聲:“好厲害!”打馬便逃。

美好的前程與性命相比,還是性命重要。李良轉身拍馬,直往斜刺裡逃去。

這一廂秦楚兩國騎兵已接上了火,秦騎勝在戰馬精良,楚軍勝在人多勢衆,已是殺得扭作一團。

那一廂項羽催馬疾追李良,直欲將這弒殺武臣作亂的賊子斬於馬下。李良胯下的戰馬也是一匹良駒,但比起項羽的踢雲烏騅,還是差了一個檔次。只見二人風馳電掣,你追我趕,看得秦楚兩國將士皆是驚心動魄。

眼看那李良將被項羽追上,他索性也不逃了,掉轉馬頭,舉斧挺身復來戰項羽。

“咚咚咚”,戰鼓震天直響。項羽一聞那鼓聲,便知是佳人虞芷雅正在爲自己擂鼓助威,頓時豪氣萬丈。哪消三合,只聽項羽奮起神威一聲怒吼,直將天龍破城戟刺入李良咽喉。登時李良翻身落馬,一命歸西。

那李良是秦軍排得上號的勇將,居然在項羽手底走不到三合!楚軍一陣歡呼,羣情振奮。秦軍個個面容沮喪,膽顫心驚。

項追看見他哥哥怒斬李良,興奮得拍起手高聲叫好。韓淮楚聽着那爲項羽助威的鼓聲,心中卻滿不是滋味。

項追的叫好聲將佳人虞芷雅的目光引來。就在那一刻,鼓聲驟然一停。

虞芷雅的清澈目光與韓淮楚那閃爍的目光甫一接觸,便轉移到他那摟在項追小蠻腰的大手上。佳人將螓首一側,繼續擊鼓。

那章平這當口已緩過勁,傳下將令,前隊改後隊掩護,後隊改前隊,緩緩撤兵。

這撤兵之道,千萬不能急。越想急就越撤不了,到時必遭楚軍的窮追猛打,全軍覆滅。秦軍平日的訓練有素,這陣子便體現了出來。

轉眼之間,隨同李良一起殺出的秦騎已全部了結。楚軍哪裡肯舍,龍且,項羽,桓楚從三面殺到,圍着秦軍後隊又是一番猛打!頓時哀嚎四起,血肉橫飛,秦騎紛紛翻身下馬,殞命歸西。

章平且戰且走,人馬迅速減員。那落在後方的騎兵,在與兇猛的楚騎廝殺中,一波接一波地捲入紅色的海洋,吞沒,吸入漩渦,死亡……

照這麼打下去,秦軍只要陣型不亂,至多不過是陣亡多一點,還不至於全軍覆滅。只可惜秦軍前隊,又遇到了鍾離昧的堵截。這簡直是致命一拳,正打在要害部位。

秦軍的前隊無法突圍,只有同鍾離昧血戰,後隊遭到楚軍的步步緊逼,瞬時陣型大亂。

“殺!”“殺!”“殺!”楚軍將士聲聲怒吼,定陶戰敗的恥辱一直壓抑在衆人心底,而今要用一場大勝,用秦人的鮮血來一洗前恥。殺聲震天,吼聲震天。

秦軍的隊伍迅速萎縮,楚軍越戰越勇。章平身陷重圍,結果可想而知。

就在此時,又有大團的煙塵從天邊涌來。無邊無際,遮天覆地。

除了秦軍主力,此時還會是哪路軍馬到來?秦軍如在沙漠中忽然發現綠洲,一個個從絕望中走出,齊聲歡呼起來。原本被楚軍打壓得所剩無幾的鬥志,忽然又綻放出來。

楚軍陣中,鼓聲驟停,忽然傳出了鳴金聲。項羽一回頭,看見亞父范增正在敲着一面銅鑼。項羽大叫:“亞父,爲何收兵?”

范增高聲答道:“若不收兵,我軍陣型已亂,遇上章邯的主力秦軍,便會大敗。”

那章邯引兵到此,見到章平被圍,會索性不去管他生死,而是來個反包圍。楚軍幾乎傾巢而出,未及列陣,一場大勝便會成爲大敗。

這道理一想,項羽便即明白。叫一聲:“今日放過這些秦狗,撤兵!”

楚軍將士紛紛後撤,章平領着殘兵敗將倉皇逃命,不提。

這一戰,殲滅秦騎七千,傷敵五千,斬殺秦軍猛將李良,又是一場輝煌的勝利。

※※※

十餘萬楚軍當晚就地于山林下寨,綿延數十里。項纏主持大設靈堂,爲項梁發喪。

次日,有沛公劉邦夫婦引一萬五千人馬來到靈堂拜祭。

那劉邦的時間掐得準準,不早不晚,正好在項羽的大軍到來的次日趕來。這“緩兵之計”,用得是絕好無比。

劉邦入項羽大營參見,一見項羽,就盛讚少將軍英明神武,蓋世無雙,今日斬殺秦軍名將李良,令秦人聞風喪膽云云。聽得項羽分外受用。

項羽問明劉邦來意,讚道:“沛公在國難當頭,能挺身而出,提此弱旅來拒強敵,真高義也!”那劉邦便大展他表演才能,說大敵當前,我劉季粉身碎骨也要保家衛國,護得大王的安全。聽得楚營內衆將頻頻點頭,翹首稱讚。

劉邦在項梁靈前嚎啕大哭,唸誦的悼詞是悲切無比,說武信君在俺劉季危難之時,提兵來救。若沒有武信君,就沒有俺劉季的今天。武信君對俺劉季,就像再生爹孃一般。武信君爲國捐軀,俺劉季就像死了自己的親爹一般悲傷。聽得靈堂內衆人潸然淚下,泣不連聲。

那劉邦新被楚王封爲碭君,手握一路重兵,雖然兵力不及項羽,地位卻與項羽差不多。祭奠畢,項纏少不得設宴款待劉邦夫婦。項羽,項追作陪,族中子弟皆列席中。

酒過三巡,劉邦提盅道:“現國事艱難,正須俺與少將軍共赴患難。俺與少將軍志同道合,皆爲匡扶我楚國社稷,誅除暴秦。今日一見如故,何如你我結爲異姓兄弟,今生也好互爲照應。”

那劉邦的年齡比項羽幾乎大了十幾歲,與項梁項纏年紀相若,居然要與項羽結爲兄弟!

項羽想也沒想,當即答應。說道:“沛公乃忠厚長者,以後便是我項羽的兄長了。”劉邦便肉麻地叫了一聲賢弟,引過剛分娩的呂雉,說道:“這是你大嫂。”

項羽便喚了一聲大嫂。

呂雉上下打量着項羽,笑呵呵道:“你大哥已有無數妻妾,兄弟正值年少,一表人才,怎未立妻室。要不要大嫂爲你找一個好姑娘成親,也好讓你項家有繼?”

項羽聞言臉色一紅,神情靦腆得很。

席上衆人鬨笑:“少將軍早有了喜歡的姑娘了。”呂雉“哦”了一聲,問道:“是哪家姑娘這麼有福氣,得到了我兄弟的垂青?”

便有人道:“不是別人,就是墨家鉅子虞芷雅姑娘。”呂雉說道:“原來是墨家鉅子,不知長得怎生模樣?”

項纏便道:“去請鉅子姑娘來赴宴,陪陪沛公夫婦。”

※※※

不多時,只聞帳外香風馥郁,撲鼻而來。

帳門前出現一個曠世美姝,如閬苑仙子,遺世而獨立。

便聽“咣噹”一聲,卻是劉邦的酒盅把持不定墜地。

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
第三十二章 大浪淘沙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二十九章 無邊誘惑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十章 勞燕分飛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十一章 截江弒君第四十三章 濰水之戰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四章 身有隱疾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十三章 波羅花香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八章 詐死之計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五十三章 下一個套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五章 子房歸來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五十五章 自作自受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七章 敲鐘爲號第二十四章 大失所望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三章 久別重逢第三十四章 水上爭雄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二章 婚宴重逢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二章 大河咆哮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十章 連下三郡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三章 青青子衿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一章 風雨欲來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七章 刎頸之交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插上一刀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三十七章 三年之期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六章 不知好歹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