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

陰險家蕭何一身疲憊地走進宮來。劉邦一見到他,就破口大罵:“老蕭,你這老東西跟俺多年,沒有一日離開,俺劉季待你不薄,有什麼道理連你也要逃跑?”

蕭何從容答道:“臣不是逃走,而是去追趕韓信。”

劉邦更怒,斥道:“韓信只是一個志大才疏的傢伙,他要逃走就讓他逃走好了。你一國丞相,追他幹什麼?失心瘋了麼?”

蕭何振振有詞道:“若是別人逃走,也還罷了。韓信國士無雙,豈能縱他離去?大王若只想偏安於漢中一隅,就任韓信逃走。若想與西楚項羽爭奪天下,非用韓信不能!”

在劉邦的心目中,韓淮楚還沒有蕭何說的那麼重要。先頭劉邦也只是想封韓淮楚一個統兵大將而已。後來經不住蕭何與呂雉極力推薦,曾動過拜韓淮楚爲大將軍的念頭。

但韓淮楚這麼不告而別出走寒溪,劉邦又改了主意。“一個牛皮吹破的跨夫,有何能耐帶領漢軍殺出漢中,與那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逐鹿天下?”劉邦便對韓淮楚不再那麼看重。

那蕭何連“國士無雙”這種溢美之詞都說了出來,聽得劉邦只是嗤笑。

“那韓信有丞相說的那般能耐嗎?”劉邦不以爲然說道。

蕭何振聲道:“以臣所見,便是樂羊在世,吳起復生,亦不及韓信之才也。”

“越說越玄乎了,連樂羊吳起兩位大兵法家都比不上他韓信。蕭何這麼給韓信臉上貼金,莫非因韓信是他縱橫家弟子的緣故?”劉邦心裡嘀咕道。

但蕭何極力推薦這韓信,還是要給他一個面子。劉邦便開始讓步,以徵詢的語氣說道:“韓信若回,寡人至多隻封他一位將軍噹噹,總不能讓他一下子冒到樊噲夏侯嬰這些兄弟的頭上吧?要是拜韓信爲大將軍,兄弟們怎會服氣?”

蕭何哈哈大笑:“大王是要顧念兄弟的想法,還是要得天下?依臣之見,樊噲夏侯嬰之流與韓信相比,只如螢火之對皓月也!區區螢火,怎能同皓月爭輝?”

劉邦不耐煩揮揮手道:“得了得了!那韓信你追回來沒有。你把他誇得天上去了,沒有追回來還是枉然。”

蕭何知道劉邦開始鬆口,心中一喜,說道:“沒有追回韓信,爲臣就不會回到南鄭。那韓信正在臣府中,大王若是懷疑他的才能,儘管親自一試。”

呂雉在旁拍手叫好,說道:“臣妾也想聽聽,那有經天緯地之才的韓信,到底有什麼文韜武略可安邦定國。可否容臣妾留在此處一聽?”

劉邦教訓他婆娘是六親不認:“俺與韓信談論的是軍國大事,你身居後宮怎能旁聽?”

那呂雉一聽怒火上竄,柳眉倒豎,高聲尖叫起來:“劉季!你去巴郡迎娶那巴族一枝花,是誰爲你把風掌舵?若不是臣妾拍板,任命韓信爲平南將軍,那巴族叛亂還不知何時能夠平息呢。”

劉邦雖做了漢王,對他婆娘還是有三分畏懼。見呂雉生氣,連忙賠笑道:“俺說的是要是那韓信見你在此,豈不會笑俺不知禮數?”

諸侯王招賢見士,那後宮嬪妃若是在場,是不大合乎禮數。呂雉聽了,也悻悻然無可奈何。

黑道大嫂插手軍國大事,也不是頭一遭。蕭何與呂雉極熟,也就不以爲意,還要幫她支招。他便出主意道:“這事好辦。就讓王妃躲在內室聽韓信之言,不出來便可。”

呂雉大喜,讚道:“還是蕭丞相有辦法。”

劉邦即傳話,遣黃門內侍去到蕭何府中宣韓淮楚入宮。蕭何便出宮,在宮門外等候韓信。

※※※

過不多時,韓淮楚慢吞吞跟着那內侍走來,邊走還邊跟站立在庭廊中的侍衛笑着打招呼。那輕鬆的樣子看得蕭何都着急。

待韓淮楚走近,蕭何埋怨道:“你這小子!漢王要考較你才學呢。都什麼時候,還有閒心與侍衛打招呼?”

韓淮楚愕然道:“這些兄弟沂水之戰韓某曾見過面,打聲招呼有何不妥嗎?”

正是皇帝不急急太監。蕭何低聲問道:“漢王召見,你到底準備好了沒有?”

韓淮楚嘿嘿一笑:“見那漢王何須準備?見招扯招纔是我縱橫家弟子的本事。”

在鬼穀道場,韓淮楚雖學的是兵法。但他有門中至寶《鬼谷子十四篇》在手,那詭辯之術未嘗沒有涉獵。

蕭何在韓淮楚肩上一拍:“你這小子,千萬不要給本相丟臉。快去吧!”

※※※

韓淮楚入到宮中,見那劉邦正傲慢地坐在階上,左邊一位美眉宮女手搖羽扇,正爲他搧風,右邊一位美眉宮女手按在他肩上,正爲他揉捏。

“好大的架子!”

韓淮楚是氣不打一處出。“這個劉邦,在沂水之戰見了小生還恭恭敬敬,如今作了漢王,就如此傲慢!哼,枉費我暗中爲他做了那麼多事。要不是小生知道未來歷史,哪還會輪到他做我的老闆?”

氣歸氣,韓淮楚還是依照禮數,跪下參拜:“爲臣韓信,參見漢王殿下。”

劉邦欠了欠身,大刺刺問道:“韓信,你來漢中投效寡人,定是帶來安邦定國之策。且說來寡人一聽。”

韓淮楚擡頭望向劉邦,高聲道:“安邦定國之策,當說與明君。若漢王求賢若渴,欲龍飛九天擁有四海之地,何吝賜韓信一座?”

那劉邦正要發作,便聽內室傳來一聲咳嗽。

他沉思一下,擺了擺手:“來人,賜韓將軍座。”便有宮人提來一幾,端到韓淮楚面前。

韓淮楚心中納悶:“是誰在內室,偷聽我與劉邦談論軍國大事?”隨即醒悟,心中好笑:“這老處女就是這麼耐不住寂寞,也來湊這個熱鬧。看來今天的牌局還沒有開場。”

韓淮楚望了望那幾,也不坐下,又高聲道:“安邦定國之策,當不傳與三尺之外。漢王若得韓信之策,何吝下階一聽?”

劉邦氣得連連點頭,身軀只是顫抖,“這個韓信,給他鼻子他就上臉。還要俺下階聽他的鬼話。”將手一揮,正要說聲:“轟出去!”又聽內室傳來一聲咳嗽。

“媳婦啊媳婦,看在你的面上,今日俺就紆尊降貴,到這狂徒面前聽聽他怎麼說。”劉邦心裡想着,對內侍一示意。

又有人提來一幾,端在階下,與韓淮楚的那張幾並放在一起。韓淮楚便站起來坐下。那劉邦也走下階來,與韓淮楚對面坐了。

韓淮楚微微一笑,朗聲問道:“請問漢王,如當今阻擾大王爭奪天下的人是項羽乎?”

劉邦瞪眼看了看韓淮楚,心道廢話,不是他是誰?

他還沒有回答,韓淮楚已拋出了第二個問題:“大王自思勇猛剽悍可否與項羽匹敵?”

“還是廢話!那項羽打起仗來像個瘋子,鉅鹿一戰天下英雄膽寒心驚,俺怎能與瘋子相比?”劉邦愈覺生氣,大嘴噘了起來,眉頭擰得像麻花。

左右皆在笑,“韓信連連發問,這到底是誰考較誰啊?”

劉邦不想回答,韓淮楚還直愣愣看着那劉邦,這王宮之中氣氛尷尬至極,連空氣都彷彿有點僵硬。

又聽內室傳來一聲咳嗽,老處女在催促劉邦快答。

劉邦沉吟來沉吟去,終於還是開腔:“不怕韓將軍見笑,打仗寡人實不如項王也。”

韓淮楚聞言,起身離座,向劉邦拜了三拜,說道:“恕臣直言,臣亦以爲大王不如也!大王偏於西南一隅,戶籍人口財力軍力皆是有限得很。而項羽坐擁中原九郡,兵多將廣,錢糧充足。且海內諸侯,皆聽命於項羽。一聲令下,何敢不從?大王若興無備之軍,與項羽倉促火併,無異於以卵擊石也!”

這話說得太對了,簡直是入到劉邦心裡去了。那劉邦想殺出漢中與項羽再決雌雄,卻又整日惴惴,擔憂的不正是如此?

劉邦動容道:“將軍說的是。但按將軍所說,難道寡人便要畏首畏尾,坐死在這漢中麼?”

韓淮楚嘿嘿一笑,搖頭道:“不然。項羽雖看似強大,卻有致命的弱點。若大王能好好利用他這些弱點,勝負之數,實可易位。”

劉邦哦了一聲,態度變得十分謙虛:“不知項王有哪些弱點可以利用?”

韓淮楚便開始了他那載入史冊如排山倒海大河奔流般的演說:

“臣曾在項羽帳下,深知他的爲人,請大王細聽。

項羽怒目而視一聲斷喝,千人皆廢,雖古今名將,無有可出其之右者。然不諳任賢用能,唯信身邊親信數人,此所謂恃匹夫之勇耳,不足與謀大事也。

項羽對人恭敬慈愛,言語親切。人有疾病,往往泣而分飲食,甚至吮毒爲將士療傷。然至人有功當封爵時,卻把刻好的印角都摸平了也捨不得封給有功之人。此所謂婦人之仁也,不足以以臣事之也。

項羽雖霸有天下,卻不居關中而都彭城,既背義帝之約,又失地理之利。此所謂沐猴而冠不足言王霸之圖也。

項羽遷義帝於千里之外的郴縣,驅逐諸侯故主,親近者盡封善地,疏遠者以遷惡地,天下諸侯皆忿忿難平。此所謂主樑不正,大廈亦覆也。

項羽屠城坑卒,掘驪山陵暴骨荒山,自舉兵以來,所過之地無不殘滅,百姓皆怨,雖聽其令,不過劫於威強耳。名爲霸主,實已失天下之心,此所謂貌強實弱不堪一擊也。”

韓淮楚一連道出五個此所謂,頓了一頓,又道:

“若大王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士,何所不誅?以天下城邑封賞功臣,何所不服?興思東歸之義兵,何所不克?

項羽以章邯、董翳、司馬欣三降將並封三秦王居關中故地,然秦卒二十萬皆被項羽坑殺,獨存他三人性命。秦川父老皆視之爲賊,必欲寢其皮食其肉而後快。大王昔入咸陽秋毫無犯,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秦人無不願大王爲關中王。今大王舉兵北伐,何需費心?義旗一舉,三秦便可傳檄而定。”

精彩絕倫!鴉雀無聲!

過了好半天,忽聽內室一人擊掌叫好。

門簾一掀,那身懷六甲的呂雉腆着大肚子忍不住走了出來,滿臉欣喜。

劉邦也是聽得陶然若醉。韓淮楚的演說,句句都到他心坎去了。尤其是那最後四字“傳檄而定”,更叫他心花怒放。

美夢就要變成現實,他劉季眼看就要再度入主關中。趕緊抓牢這擎天砥柱韓信,再不能把他放跑。

劉邦大喜之下,竟忘了斥責他婆娘爲何走了出來。

韓淮楚善意地望了望呂雉,心想今日多虧這老處女的幾聲咳嗽,小生這演說才說得出來。要不然按劉邦那脾氣,早被他轟出宮門了。 щшш☢Tтka n☢C〇

呂雉眉眼都在笑,讚道:“聽韓將軍一言,娥姁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果如蕭丞相所言,韓將軍實無雙國士也!”

劉邦情不自禁嘆道:“寡人早得韓信,何至落泊如此!得一韓信,勝得十萬雄兵!”

呂雉瞪了劉邦一眼:“大王還等什麼,還不拜韓信爲大將軍,更待何時?”

哪知韓淮楚與劉邦異口同聲說道:“先別急。”

“先別急?”呂雉滿臉錯愕,“這韓信出走漢中,不就是想做上漢國大將軍之位,好一展才學嗎?怎麼這會兒倒不急了?劉季不是早盼着殺回關中嗎?怎與他一樣,也不着急?”

只聽劉邦說道:“韓將軍雲三秦可傳檄而定,那也要能陳兵於三秦才行。可那棧道被毀,秦嶺關山難越。聽說韓將軍繪了一張地圖,可否容寡人一觀?”

韓淮楚笑道:“此圖正欲呈與大王。”邊說邊從懷中掏出那張陳倉小道的羊皮地圖,遞與劉邦。

只見那圖上用小篆寫了八個字。劉邦拿起圖來一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
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十六章 王子冒頓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七章 滅天見證第三十四章 萬妙清音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四十二章 各逞神通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五十六章 剝繭抽絲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二十九章 連環毒計第五十章 關門打狗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二十章 四維絕戶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五章 小吏連敖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四章 焚天大陣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五章 韓信葬母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七章 顛覆乾坤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四十八章 大漢立國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十一章 攻心爲上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十六章 萬千波瀾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三章 沛公犯病第五十五章 攻敵必救第五章 一場鬧劇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十四章 心中夫婿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四十五章 邪惡到底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十八章 推陳出新第三十四章 狼子野心第四十九章 反出天國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十五章 天下結盟第十六章 須彌幻鏡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十三章 韓信點兵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九章 君臣之道第三十八章 閉門三推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四十七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九章 飛燕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