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連下三郡

卻說那鄔城守將戚康酒醉後一覺醒來,已是十二個時辰之後。

衆將急忙稟告:“夏說營寨被劫,正向晉陽逃亡。現在漢軍前將軍曹參已將城池團團圍住。”

戚康聞言大驚道:“戚某一何酒醉若斯,今誤大事也。”

這一邊軍師蒯通不慌不忙道:“大帥走前曾遣使來告,令將軍棄城而走,退往晉陽。”戚康又是大惱,埋怨道:“軍師爲何到如今才告知?如今城池被圍,如何逃走?”蒯通辯道:“將軍酒醉不醒,蒯某安敢自領部曲逃亡而獨留將軍城中?鄔城已是孤城一座不可久守。亡羊補牢爲時未晚,趁那韓信追逐大帥未歸不如突圍而去。”

那戚康想來也只有如此。於是盡起城中兵馬,一聲炮響打開城門,吶喊着往北門殺出。

那漢軍前將軍曹參奉命圍城,見那趙軍突圍,對左右笑道:“困獸不可與鬥。不如網開一面放其出圍,從敵軍身後追殺,定有斬獲。”於是將軍馬讓到一邊,放趙軍過去。待趙軍過後,即率全師猛烈追擊。

曹參的這計策絕對毒辣。曹參爲防那上黨郡的趙將李吉趁漢軍征剿夏說攻打河東,此番只帶了三萬軍馬而來。先頭趙軍急於突圍那是誰擋與誰拼命,三萬軍馬擋不住兩萬困獸的突圍。如今趙軍見到一條生路那是倉惶逃命,誰願意捨命與漢軍廝殺。

這樣做豈不是放虎歸山?虎是放走了,山卻歸不了,大將軍的軍馬正在前方等着呢,怎會讓這隊敵軍逃入晉陽?跟在趙軍後面不慌不忙一刀一刀下去,軟刀子一樣殺得死人。等不到逃回晉陽,老虎已變成病貓。

曹參就這麼一路追殺,死死咬住那戚康不放。

一開始戚康的運氣比起那夏說來好一點。畢竟漢軍的騎兵大多隨韓淮楚去追殺夏說,曹參手底下加起來戰馬不會超過百匹,只能撿斷後與掉隊的趙軍拿着猛砍。

那戚康帶着趙軍二千餘騎兵是逃得飛快,很快戚康就發現不對勁,原來趙軍這些戰馬蹄子軟綿無力,壓根就跑不快。再一看,路上留下了一地的馬糞,全部是稀糞。

毫無疑問有奸細搗鬼。那戚康立即呼來馬伕,問個究竟。

“昨日有何人去過馬廄?”戚康厲聲喝問。

那馬伕戰兢兢答道:“除了小人,昨日就只有軍師去過馬廄。”

這一說把戚康給提醒了,“蒯通與俺昨日把酒猛勸,俺也未見喝了多少,怎會一覺睡了一日一夜?偏偏就在這個時候,那漢軍會來突襲我軍大營。而當時那蒯通替俺主持大局,竟會見死不救按兵不動。莫非那蒯通是漢軍派來的奸細,這些戰馬也是他暗中下了手腳?”

“軍師何在?”戚康如夢初醒,急忙大聲呼喚左右。

有看見的士兵稟報道:“小人看見蒯軍師走得慢,已被漢軍抓去做了俘虜。”

只聽戚康氣急敗壞大叫一聲:“吾等中了那老匹夫奸計也!”差點從馬上跌倒下來。

馬跑不動,那趙軍只有緩緩而行,還要分出斷後的部隊應付漢軍的追殺,實在是苦不堪言。

※※※

那蒯通哪裡是做了俘虜?他是藉故開溜,此刻正與那曹參有說有笑追殺趙軍而來。

“照這個速度,趙軍要想逃到晉陽,恐怕要等到明日天黑吧。”曹參輕鬆地對蒯通說道。

“大將軍若收拾了那夏說,此刻想必已在回來路上。只要大將軍一到,前後夾擊,這戚康就死無葬身之地。”蒯通篤定地說道。

就這麼一路追殺,又過一個時辰,趙軍死在漢軍窮追猛打之下的人數已接近二成。忽聽動地的馬蹄聲響起,煙塵揚作一天,是那漢軍騎兵得勝而來。那隊伍正前一人,大馬金盔,英武非凡,可不正是漢軍主帥韓淮楚。

一看見韓淮楚那身影,曹參這邊三萬漢軍爆發出瘋狂而崇敬的吼聲:“大將軍威武!大將軍無敵!”聲音如山呼海嘯,直幹雲霄。

這發自肺腑的呼喊代表的是漢軍將士的心聲。大將軍確實威武,大將軍確實無敵。只看他出道以來歷經數場大戰,普天之下哪怕包括那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項羽竟無一敵手,無不敗在他手下。

衆將環衛中,韓淮楚立在馬上將手沉穩地一擺,三軍呼喊之聲嘎然而止,漢軍竟無一人發出絲毫喧譁。

這份令行禁止的軍紀與漢軍那震懾人心的軍威,將一個個變成夾心餅乾的趙軍看得心裡只發怵,不戰而怯。連那趙軍主將戚康都心生懷疑,不知自己今日能否逃出生天。

樹的影,人的名。自京索一戰韓淮楚大敗項羽,“漢大將軍韓信”這六個字早就威震各路諸侯。

名聲再大都是無用,大將軍無敵這五個字還須用勝利來證明。只見韓淮楚將令旗一搖,漢軍騎兵立即列陣。灌嬰奔左路,利蒼奔右路,各領一千騎兵插到趙軍兩翼,擺出一個雁行陣,將趙軍團團圍住。

這個雁行陣不同於京索之戰由步兵擺出的雁行陣,卻是典型的騎兵陣法,專司迂迴包抄。

不要指望韓淮楚也能同曹參一樣網開一面,地處平原,正是漢軍騎士縱馬馳騁的好去處,非同那有城垣之險的鄔城。看這架勢,那韓淮楚似乎要將趙軍一網打盡。

這戚康乃是趙軍有數的勇將,韓淮楚在殲敵之前還是先給戚康一個機會。只見他將馬一提,出陣高聲喊道:“戚康何在?請上前答話。”

“戰便戰,有何話要說!”戚康一聲怒吼,在陣中暗將那弓弦一引,一支鵰翎箭流星趕月射了出來。

這支暗箭射中了沒有?當然沒有。韓淮楚此時先天真炁已練到第八重,要是被一武將用暗箭所傷,簡直是不可能。只見那箭堪堪要射到他面門,韓淮楚屈指一彈,“嗡”的一聲響,那箭便勢頭全無,墜於地下。

“殺!”韓淮楚怒氣中燒,發一聲喊,率領千軍萬馬從四面掩殺而出。

沒有任何懸念,那趙軍勇將戚康連頭帶身被韓淮楚一刀劈爲兩半。一萬六千趙軍,六千戰死,一萬投降。漢軍得獲兵器戰械無數。

※※※

這一邊趙軍降卒解了兵器用繩索綁成一串一串被押回平陽,那一邊軍師蒯通殺得興起,又在支招:“韓師弟,晉陽就在前方,何不趁那晉陽無備,就此取了晉陽?”

韓淮楚眼光向衆將一掃,只見連場大戰與長途奔馳後,個個是滿身疲憊。

說到底那晉陽乃是太原郡治所。雖只有兩千人駐守,但城池之堅猶勝過鄔城,要不然那夏說戚康怎會一股腦想到往晉陽逃。攻打晉陽,必然是一場先苦後甜的兵力消耗戰。

韓淮楚微微一笑,說道:“衆將皆惡戰數場,此刻想必連佩劍都提不起來了。還是休整一夜,等明日天明再去取晉陽不遲。”

他話一出口,早跳出一將:“大將軍說什麼話來!現在有一頭老虎在末將面前,末將也能將它生劈。速取晉陽,萬無遲疑!”說話之人,正是那急於奪回趙地復他王位的宣平侯張耳。

自投效漢王劉邦以來,張耳做了一年多無所事事終日吃閒飯的“寓公”。如今有機會奪回自己失去的東東,表現比誰都積極。又是聯繫舊時親信,又是暗投書信策反趙國諸將。光他親手繪製的軍事地圖,就裝滿了整整一箱。

那張耳請戰心切,可韓淮楚還是那麼要緊不慢地說道:“宣平侯有力氣打仗,可是大家都沒力氣,你一個人如何去攻城。還是歇息一夜恢復點精力再說。”

這話一說,又是跳出一排戰將,一起亂叫亂嚷:“誰沒力氣?末將的力氣可大呢。”“末將請去攻打晉陽,若是天黑之前拿不下晉陽,請大將軍按軍法從事!”“都不要跟俺搶,這晉陽城就是末將的了。”

蒯通看在眼裡哈哈一笑:“請將不如激將。韓師弟,你這激將法好生厲害。”

韓淮楚回以一笑:“師兄謬讚。諸君都不要爭,隨本帥一起去攻打晉陽。今日拿下晉陽就打開城中府庫,與諸君在城頭一起開懷暢飲。”

※※※

漢軍的兵鋒席捲太原首府晉陽而來。兵微將寡根本來不及做出防禦的晉陽城,只在漢軍的第一波攻勢下就淪陷在漢軍的鐵蹄之下。

歇息一宿,漢軍將士在韓淮楚率領下,以二戰時德國坦克軍團的速度攻向那雁門郡治所善無。善無趙軍守將,便是那河東一戰魏軍主帥柏直。一聽說韓淮楚到來,立即捲起鋪蓋逃之夭夭。他也羞於再在趙國混下去,乾脆隱姓埋名逃到齊國,投奔齊國丞相田橫去了。

漢軍繼攻克雁門之後,繼續秋風掃落葉一般向代郡治所代縣挺進。

趙國大將軍陳餘聞訊大驚,“代郡是我老巢,豈能失去?”

此刻他想救自己老巢也是不能,只因出兵救援要過那井陘饒一個大彎。而井陘西面出口已被漢軍捂死。於是休書一封給那燕王臧荼,請他出兵救代。

脣亡齒寒,那燕王臧荼急派大將軍臧擒龍領燕軍五萬從漁陽發兵,星夜來救代縣。

代縣有五千軍馬,那城池被陳餘一番經營早已是堅固無比。更兼當地百姓人心向趙,視漢軍爲侵略者,明的幹不過就來暗的,破壞漢軍糧草,襲擾漢軍落單的士卒屢屢發生。

若是不能及時攻克代縣,讓燕國援兵趕到來個裡應外合,漢軍的處境就大大不妙。更別說深入敵國,會遇到趙人的“人民戰爭”。

※※※

代縣城下,三萬漢軍已將城池圍得水泄不通。

當韓淮楚打聽到那代縣守將乃是雍齒時,又一手導演了一出人間喜劇。

大概讀者已經忘了雍齒是何人,在此先幫讀者回憶一下。

那雍齒本是沛縣道上的流氓,跟隨劉邦一起沛縣起事。後來魏國丞相周市率大軍攻打沛縣,那雍齒竟將老巢豐邑獻給了魏軍。之後魏軍被張良說退,雍齒又回到劉季大哥的懷抱。

如果雍齒安安份份跟着漢王大哥混,現在也該做到一員大將了。偏偏當時在漢中劉邦窮癟,他看到跟隨劉邦沒有什麼出路,便毅然捨棄漢王大哥,來到趙國,投到陳餘帳下。

陳餘對他還算是不錯,封他爲都尉,撥給他一支人馬,令他駐守自家都城代縣。哪知好景不長,昔日漢王大哥手下的弟兄,殺到了代縣城前。

按曹參這幫沛縣老人的意見,這狗日的雍齒就該三刀六洞,點天燈按黑道規矩辦了,還有什麼話好講?

還是韓淮楚力排衆議,說道:“代縣城高壕深,攻之不易。臧擒龍已領大軍來援,若是不能速取代縣,對我軍不利。不如許之投降,留他性命。”考慮到大局爲重,衆將也就依了韓淮楚之言。

想要兵不血刃拿下代縣,還要看雍齒肯不肯投降。於是韓淮楚派出曹參,到代縣城下喊話。

“雍齒兄弟,你這一向哪裡去了?弟兄們都想你,漢王大哥也想你甚緊!”曹參一把鼻涕一把淚說道,那真是聲淚俱下。

(那雍齒好端端地站在城頭做了趙國將軍,曹參還問他哪裡去了,睜眼瞎啊。)

“漢王大哥想俺?漢王大哥恐怕是想生劈了俺吧?”那雍齒被曹參一番表演搞得一愣一愣,在城上說道。

“哪裡的話!漢王大哥最體諒咱們這幫老兄弟,曾說過在漢中時不少弟兄因爲跟着他倒黴得不到應得的榮華富貴,故而離開了他。弟兄們無情,他這個大哥卻不能無義。只要大家想回來,他隨時會敞開懷抱歡迎,大家還是兄弟。雍齒老弟,你還猶豫什麼,快打開城門與弟兄們相認吧!”

曹參的這番話好感人啊,聽得他身後一幫沛縣兄弟眼淚汪汪的,就等着雍齒的行動。

“哼,想誆俺打開城門,再把俺一刀做了,老子纔不上這個當。”任曹參表演得如何賣力,那雍齒仍不爲所動。

“你們韓大將軍何在?”雍齒放話下來,要見漢軍主帥韓淮楚。

雍齒心裡清楚得很,那漢王大哥在櫟陽山高皇帝遠,管不到這邊。聽說那韓信極重然諾,答應魏豹不死,魏豹果然就不死。只有得到韓大將軍的許諾,他這條狗命才能保得住。

韓淮楚笑盈盈從隊伍中出來,衝那雍齒笑道:“雍將軍,你要見本帥有何話說?”

“聞大將軍一言九鼎。不知某獻上這城,大將軍將如何待俺雍齒?”現在不談條件,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雍將軍若獻城歸降實大功一件,如遊子思歸,本帥自然善待將軍。這代縣城守,不知將軍可肯屈就?”韓淮楚笑臉說道。

也就是官拜原職,沒有什麼屈就不屈就的。那雍齒心想能保住這條命就算不錯,也不貪心。於是豎起白旗,欣然打開城門。

“好你個雍齒,敢背叛漢王大哥!”城門一開,沛縣那幫兄弟一擁而進,把那出來迎接的雍齒一把揪到馬下,就要亂拳打死。剛纔還聲淚俱下一口一聲兄弟,現在就拳打腳踢,那真是翻臉比翻書還快。幸而韓淮楚及時趕到,替他擋駕解了圍。

那代縣一克,前來救援的燕國大將軍臧擒龍聞訊急忙退軍。

與那士氣正旺的韓信現在就死磕簡直是找死。只有退回漁陽,看住自家那兩千裡江山纔是上上之策。

至此,漢軍連下太原,雁門,代郡三郡,漢王劉邦的錦繡江山又多了兩千餘里。《八千里路雲和月》,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追讀本文。

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章 機關算盡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
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五章 魔君逞兇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七章 如魚得水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二十二章 將錯就錯第十章 三劫連環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十六章 衆魔之主第二十一章 血戰井陘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四章 高陽狂生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四十四章 聲名鵲起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五十三章 拯救萬民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四十章 鴻鵠高飛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三十章 機關算盡第十九章 霸王上弓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三十七章 奸臣授首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章 化腐爲奇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三十二章 劫後餘生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二章 木罌飛渡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七章 分頭並進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十九章 情義纏綿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三十三章 師兄出馬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十五章 宇宙之謎第二十四章 夜探侯府第四十二章 九鬥突圍第三章 車馬絕道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五十一章 周勃奪軍第四章 法學大家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十一章 南線烽火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二十二章 方便之門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九章 漢初四傑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