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

韓淮楚朦朦朧朧記起,哪本書上寫就是這個衛滿將箕子朝鮮一舉推翻,創立了衛氏朝鮮,在朝鮮半島推廣中原文明拓地千里,其子孫最終成爲大漢國的大患。

而今天這個衛滿就活生生站在自己面前,竟與那朝鮮公主結成夫妻,做上了朝鮮國的駙馬。那朝鮮王箕準當真是瞎了他的眼,養了一匹中山狼。

人家小兩口看上去如此恩愛,韓淮楚總不能敲着鑼對那小媳婦說:你嫁的是一匹中山狼,將來要覬覦你父王的王位。如此一來,那衛氏王朝創立不成,非引起時空大亂不可。

該來的就讓它來,歷史該按什麼軌跡走下去就任它怎麼走下去。韓淮楚還是一如既往決定袖手旁觀。

只是他對那衛滿的經歷十分好奇,不知他是怎樣做上朝鮮駙馬的。於是問道:“衛駙馬可是中原人氏?”

那衛滿有點春風得意地回答道:“大將軍說的是。衛某原是燕國人,在已故燕王韓廣殿前做個侍衛。後來韓王兵敗,故逃到高麗。得蒙我家大王賞識與秀麗公主垂青,故做了這駙馬。”

看來這衛滿駙馬當得十分風光。若是他滿足於這風光也就罷了,哪曾想到他日後會起反心,謀他岳父的江山社稷?

韓淮楚又問:“以公主駙馬之尊,爲何要做這押運馬匹的差事?”

衛滿答道:“衛某妻子心羨中原文明,欲借押運之由,去那楚地一觀。想不到楚地未到,就遇上貴軍打劫。”

韓淮楚微微一笑,對着那秀麗公主說道:“中原的文明,我大漢國就有。公主何必舍遠求近,不去我趙地而去那遙遠的楚國。等回航登岸,就讓衛駙馬陪公主在我國內看個夠。”

被打劫了還能到處遊玩,倒是意想不到。“是真的嗎?大將軍不會騙我們吧?”那秀麗公主睜着一雙天真無邪的大眼,有點興奮地問道。

“本帥只會在戰場上騙敵人,私底下從不騙人。”韓淮楚笑呵呵道。

“你就是那韓信?你的大名在我朝鮮國內可是家喻戶曉呢。”秀麗公主睜着大眼緊盯着韓淮楚,有點崇拜地說道。

“是嗎,本帥大名怎會傳到貴國?”韓淮楚笑問道。

那衛滿替秀麗公主答道:“我國人畏燕軍如虎,最怕燕人犯境。而大將軍只派出一名使者,就說降燕王臧荼,足見大將軍比那臧荼更加厲害。”

原來是十分簡單的邏輯,聽得韓淮楚啞然失笑。

“衛某聽說大將軍戰必克,攻必取,京索一戰擊敗西楚霸王項羽,以三萬軍馬平定趙地用兵如神。今有幸遇見大將軍,希望在大將軍身邊多多討教。”那衛滿誠懇地說道。

韓淮楚謙虛地說道:“那都是僥倖獲勝罷了。駙馬想學什麼,儘管開口便是。”

※※※

接下來的日子,漢軍戰艦押着那些朝鮮商船勝利返航。能與大將軍相處的日子不多,爲了向韓淮楚討教兵法,那衛滿竟捨得撇下他嬌美的小媳婦,一個人宿在韓淮楚的樓船。一看到韓淮楚閒下來,就拿卷兵法書來請教與他。而韓淮楚也不厭其煩地解答衛滿久困於心的疑問。

想那衛滿能爲一代開國帝王,那智商也是頗高。平日裡也是熟讀兵書,只爲準備燕國犯境就上陣禦敵,只是一直沒有得到良師教導而登堂入室。如今遇上韓淮楚這位大兵法家,可算是找對了師傅。短短的三日就受益匪淺脫胎換骨。日後他成爲箕子王朝大將,篡奪朝鮮王位,在那半島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呼風喚雨,都是這三日打下的根基。

三日之後,艦隊抵達岸邊。早有軍師蒯通聞訊趕來迎接。

兩千匹戰馬,九艘艨艟戰艦,一員大將周蘭,還有二千餘降兵。望着韓師弟做海盜一趟收穫如此之豐,那蒯通有點喜出望外。

蒯通便問韓淮楚如何處理那些朝鮮商船。按照韓淮楚的意思,放他們回去給那朝鮮王箕準一個警告也就罷了。

蒯通搖頭道:“師弟這海盜當得忒也婆婆媽媽。朝鮮王爲西楚運送戰資,就是我漢國敵人。怎能說放就放?”

韓淮楚便問蒯通意下如何。蒯通道:“扣下那些船隻,尋常百姓可以放回,那朝鮮公主與她駙馬須作爲人質,敲詐朝鮮王一筆。”

好個蒯通!先打劫,再敲詐贖金,這蒯師兄纔是真正知道怎樣做海盜。

想那秀麗公主乃朝鮮王愛女,朝鮮王當不會吝嗇一點贖金來贖回他女兒與女婿吧。

那蒯通說出的贖金聽起來心驚肉跳:通共一萬口男性壯年奴隸。秀麗公主與衛駙馬各價值五千。

蒯通要那麼多奴隸幹什麼?

大漢國缺少的就是戰士,那些奴隸當然不會讓他們繼續爲奴,而是要脫去他們奴籍,訓練成能上陣殺敵的英勇將士。就像當年那章邯釋放驪山刑徒成軍一樣,這絕對是個好創意。

奴隸不值錢,一口奴隸還趕不上一匹會種地的好牲口。一萬口奴隸換成金條也就那麼一小堆,換成如今越來越昂貴的戰馬,換不到二百匹。對於一國君王來說,算不得什麼。

可朝鮮國地小人少,奴隸也只有官宦富亨家中才有。一萬口奴隸送到漢國,那可是動搖他國本的大事。韓淮楚聽了蒯通的意見,也不知那箕準會不會答應。他將自己的想法一說,那蒯通笑道:“我們可以漫天要價,他可以就地還錢。能送來多少就是多少。”

韓淮楚便依了蒯通之言,由蒯通起草,蓋上他漢國大將軍大印,寫下一封責怪書兼敲詐信,由返航的朝鮮商船送到他們國王手中。而那秀麗公主與衛滿駙馬,就不客氣扣下作爲人質。

韓淮楚便笑嘻嘻對衛滿小兩口說道:“到處遊玩可以,但身邊必須有漢軍保護你倆的安全,以防備刺客要了你們的小命。”

衛滿也不是傻子,一聽就知道受到了什麼待遇。卻一聲也不吭,拉着那秀麗公主到處遊山玩水,領略中原文明去了。

韓淮楚漫天起價,朝鮮王果然就派出使者來協商。

那使者對韓淮楚說道:“我朝鮮得罪大將軍,深感惶恐,我王特派外臣前來請罪。但我國地窄人少,如何能湊齊這萬名奴隸?不如以錢糧折換奴隸,大將軍意下如何?”

韓淮楚是鐵了心要丁壯擴軍,便道:“本帥只缺奴隸,不缺錢糧。”

朝鮮使者眉毛愁成一堆,又道:“這萬口奴隸實是太多,本國負擔不起。大將軍堅持要奴隸,吾等也只有先贖回公主再說。”

公主贖回,駙馬留在漢國,那公主春閨寂寞怎麼辦?那衛滿駙衛大好青春,慾火勃發起來又怎麼辦?

原來那朝鮮王箕準早就打定主意,萬一協商不行,就先贖回公主,讓公主改嫁。不就是一張小白臉嗎?偌大一個朝鮮,還怕找不到第二張?

真是遭罪啊!人家小兩口恩恩愛愛一對,卻要生生拆散。這個岳父箕準,簡直不把他女婿當人。難怪那衛滿日後要謀奪他岳父的江山。

韓淮楚於心不忍道:“公主與駙馬一對璧人,怎好分開?這樣嗎,那駙馬就少算一點,用三千口奴隸贖回好了。”

朝鮮使者還是愁眉苦臉,說道:“這三千口奴隸我國哪裡能夠籌齊?駙馬不贖回也罷。”韓淮楚降價到兩千,那使者還是一味搖頭,咬着嘴不鬆口。韓淮楚再降價到一千,那使者這才滿意。成交!

看來衛滿這個駙馬在那朝鮮王的眼裡,就只值一千口奴隸的價。

於是朝鮮使者傳書與國內,發來六千口奴隸。

此時那秀麗公主遊山玩水領略中原文明已經領略得差不多,與那衛滿駙馬興沖沖地回來。聽說這個事,那衛滿肺都要氣炸了。

氣歸氣,做上門女婿的還是要夾着尾巴做人。於是那衛滿欲隨朝鮮使者歸國,便向韓淮楚辭行,謝韓淮楚傳授兵法。韓淮楚對使者說道:“貴使回國後請告誡你家大王,不可與西楚爲盟。若是再發生類似事情,我大漢渙渙大國雄兵無數,本帥便率漢軍跨燕境來滅你這彈丸小國。”那使者聽得心驚膽顫,唯唯答應。

衛滿去後,韓淮楚便招來那六千口朝鮮奴隸,問他們是否願意脫去奴籍,投身行伍?

想奴隸的量詞用“口”,該當是何等卑下的地位。能夠脫去奴籍,那些奴隸當然是喜出望外,皆大聲喊:“吾等願意!”

於是韓淮楚將這批丁壯收編到漢軍隊伍,加上做海盜打劫來的二千餘楚軍降卒,小利豨正在訓練的兩萬名少年兵團,與關外迴歸的一些原趙籍貫士兵,又增將士三萬。與原本手中三萬加在一起,共有大軍六萬。

騎軍統領灌嬰得了兩千匹匈奴良馬,立馬加緊訓練,麾下控弦騎士共計五千。

金秋到來,河北十郡皆是大熟。困擾漢軍達大半年之久的糧秣問題終於解決。

韓淮楚在河北搶馬奪船招兵屯糧是處心積慮,磨刀霍霍只准備攻伐齊國。率大軍南渡與那西楚霸王項羽再爭天下的漢王劉邦,境況又如何?

※※※

卻說那西楚霸王項羽圍攻南陽治所宛城,漢軍軍師張良率領將士英勇堅守,那宛城一月不下。突然傳來劉邦率大軍南渡的消息。

狗日的劉季又敢冒泡!項羽立馬解了宛城之圍,親自來擒殺劉邦。

劉邦一聽那項羽殺來心裡就怯,便向西退守鞏縣與洛水,保住關中那一畝三分地。那項羽隨後殺來,兩軍在鞏洛對峙。

軍師陸賈諫道:“楚軍糧秣皆從大梁而來,不如派兵去增援彭越,斷其糧道。糧道被襲,楚軍必退。”於是劉邦派出族弟劉賈爲主將,小弟盧綰爲監軍,率軍兩萬,從黃河北面繞道白馬津,與樑王彭越合兵一道。

好傢伙!這次彭越得漢軍相助,用那虛虛實實分分合合的游擊戰法,連續襲擊和焚燒楚軍積糧,一口氣佔去了樑地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池。

項羽最想滅的就是劉邦,可也不容那陰魂不散的彭越在身後搗亂。他便計算着這次要徹底收拾掉彭越,再回過頭剿滅劉邦。

“幹掉像彭越這樣一個跳樑小醜,最多三五天,再加上從成皋到外黃、睢陽等地的來回路程,估計不會超過半個月。而朕這一去,劉季必來奪取成皋。”項羽這麼計算着。

於是他將大司馬曹咎叫到跟前,下達了死命令:切切不要開城與漢軍交戰,只要堅守成皋半月不失,半月之後,朕必殺潰樑兵,回到成皋。

那曹咎回答得斬釘截鐵,項羽還是不放心,叫那司馬欣做曹咎的副將。於是帶領那威猛的西楚雄師,向着被彭越佔領的樑地攻去。

項羽果然很快把彭越嚇走,收復了被彭越佔去的城池,果然在第十五天殺回來,只可惜那曹咎禁不住漢軍的挑逗。

“是爺們就出來溜一溜,別像蹲着撒尿的娘們!”

“曹咎,俺操你老母,操你老母的老母的老母!你這個縮頭烏龜,一家都合該被操!”

“曹咎,你再不出來,生個兒子沒屁眼,生個閨女萬人騎!”

漢軍只在成皋城門前光着膀子罵娘罵了三天,曹咎就掩不住心中的怒火,躍馬出城與漢軍開打。

那成皋城東爲汜水。漢兵見楚軍殺出,佯敗紛紛渡水而逃。那曹咎十分得意,率楚軍奮力追殺,哪還顧得汜水兩岸盡是伏兵。結果是:士卒半渡,漢軍回師擊之,大破楚軍,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皆自刎於汜水。漢王引兵渡河,復取成皋,屯軍廣武,就敖倉食。

想曹咎連三天罵也受不了,如何能做大將?只恨那陳平用下拋金計,讓鍾離昧等大將離開主力戰場,代替他們的都是一幫鼠輩。

那軍事重鎮成皋的錢糧盡被漢軍所奪,降楚的韓王信又叛楚降漢獻滎陽城,劉邦又開始抖了起來。

項羽接到軍報是怒火中燒,恨不能將曹咎生啖。但曹咎已經自盡,他只有將怒火發泄到狗日的劉季身上。

“火速回師滎陽!”項羽大喝一聲。

項羽大軍奔到廣武山,又遇到老對手劉邦。

那廣武山東連滎澤,西接汜水,形勢險阻,山中有一斷澗劃開,分峙兩峰。而劉邦已在西邊依澗自固,難以逾越。

項羽雖然是神功蓋世,麾下鐵騎也是驍勇善戰,面對已經收聚二十萬大軍的劉邦,那項羽也只有在廣武山東澗邊築壘,與漢軍相拒。

漢軍招兵買馬,收聚楚軍降卒,在中原大戰滾滾硝煙中是越戰越強,西楚雄師連續損兵折將,已經開始走向頹勢。

欲知這出楚漢爭霸如何上演,請繼續追讀本文。

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
第二章 分油傳說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十四章 裂土封王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十一章 心臟跳舞第十一章 鳥出樊籠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三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二十六章 勝利會師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十九章 擊其暮歸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二十一章 空城之計第三十八章 軍馬雲集第十五章 極樂之鄉第十五章 突破瓶頸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十八章 應弦而倒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四章 墨俠援軍第二十一章 金針刺穴第十八章 投鼎泗水第三十一章 同門鬥法第四十章 魚麗九陣第二十一章 易水送別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八章 流水無情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七章 張良救主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三十二章 指天盟誓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八章 長途奔襲第三十六章 萬里相托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三十九章 瘋瘋癲癲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三十一章 鴻溝劃界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六十六章 項莊舞劍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三十四章 瘦猴項布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章 絕壁尋蹤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三十五章 滄海橫渡第三十七章 戰雲密佈第十三章 匪夷所思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六章 不爭之爭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十九章 蛇母妖姬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六十四章 大點鴛鴦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八章 初夜纏綿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四章 陳平獻策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二十一章 勢同水火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二十七章 心魔驟起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二十九章 因人而異第十九章 成竹在胸第二十八章 屠刀高舉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三章 問路殺樵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四十四章 破釜沉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