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

一派是要做掉那小皇帝,一派是要保護那小皇帝,南北軍就此在未央宮外狹路相逢。這一戰是在所難免,還是個孩童的小皇帝就成了他們決戰的理由。

未央宮的大門關得嚴嚴實實,小皇帝劉弘嚇得是渾身顫抖。

穿着同一色戰服的南北軍排出陣勢互相拼鬥,唯一的區別就是北軍將士人人露左肩。吼聲震天,殺聲震天,未央宮宮門外已是殺成一片。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雙方重頭人物悉數亮相。

呂家這多年來子弟們廣請教頭,着實培養出了不少人物。那燕王呂通、祝茲侯呂榮、東平侯呂莊、沛侯呂種、扶柳侯呂平,還有新被任命的衛尉呂更始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事關家族存亡,呂家諸將個個是以命相博。

呂氏陣營中,還有那博城侯馮無擇,中邑侯朱通,山都侯王恬,皆是依附於呂家的新貴。

周勃這一邊能打的,除了那北軍中的幾位將佐,還有沿途加入的兩位老將——青陽侯王吸,棘津侯陳武,另外有紀信之子紀通,曹參之子曹窋,夏侯嬰之子夏侯竈,劉章劉興居兄弟。

兵對兵,將對將。先對付那呂產的就是老將周勃。

周勃已經年過六旬,早已不復當年之勇。只過十招就敗下陣來。

接替周勃的,就是那後輩英雄劉章。

只見寒光如梭白刃翻飛,兩人手中都拿着一把長劍,使的是一樣的招數。彷彿是同門師兄弟較技一般。

原來那劉襄的師傅王翳與呂產的師傅欒說本是同門師兄弟,皆學劍於聖劍門。故而那劉襄與呂產彼此一招一式都清清楚楚,看似鬥得激烈,卻誰也拾掇不了誰。

南北軍的人數對等,搏鬥中的雙方將領也是武功悉敵,眼看這是一場艱苦的拉鋸戰,就算鬥上一天一夜也分不出勝敗。

※※※

躲在僻街的韓淮楚,就看着這扣人心絃的一幕。

“韓信的舞臺早已謝幕,沒有道理再出現在這人世之間。”

來到那長安城已經一個月了,終於等到史書上記載的那周勃奪了北軍軍權。以韓淮楚的身手,若是加入擁劉派,自然能搞定呂家幾員大將,幫助周勃輕易獲勝。但對這場決戰,韓淮楚還是決定抱觀望態度,做一個歷史的旁觀者。

這是擁呂派與擁劉派的決戰,雙方不斷有人涌入那搏鬥的現場,給那勝負的天平加註砝碼。

通往那未央宮的馳道上,又見一位後生,騎着馬,提着一柄劍,向那宮門直衝而來。

“這是伉兒啊!”躲在僻街的韓淮楚看見樊伉手中提着的那柄魚腸斷魂劍,立即就將他認了出來。

那樊伉是呂嬃之子,呂產的表弟。往那未央宮衝,絕不是要去幫周勃,而是要助那呂產一臂之力。

那呂嬃身爲呂太后之妹,被人認定爲呂黨。尤其是與那陳平結下了樑子,那陳平得勢之後,秋後算賬肯定是少不了。

可是呂嬃做過人神共憤的壞事嗎?沒有。能數得出來的也就是在呂雉面前告告陳平的惡狀而已。那不過是陳平擒了她夫君,她心中來氣啊。

呂黨註定要覆滅,滅族之禍就等着樊氏一門。只要樊伉今日在這現場一露臉,那就是罪證確鑿。日後想要洗清呂黨的罪名爲他樊家翻案,想也別想。

“這個混小子!看人家忠烈之後個個都在扶劉倒呂,他卻要站在呂家的戰壕。在這節骨眼上,做什麼不好,定要去做那呂黨!”韓淮楚氣罵一聲,將身一振,掠到樊伉身後,對着他腦後就是一掌。

這一掌韓淮楚自然不會傷了樊伉,而是力道控制得恰好將他擊昏,制止他的愚蠢行爲。

那街上就是一片混亂,閒人早已緊閉大門不敢出來。韓淮楚將樊伉擊昏,也無人注目到他。

韓淮楚騎上樊伉那匹馬,將昏迷過去的樊伉往腋下一挾,一溜煙衝出了長安城。

※※※

在那長安郊外,一座大院前,大門被人叩得啪啪直響。

“誰?”門內傳來警惕地聞訊。

“二師兄,是我呀!”韓淮楚低聲說道。

“原來是韓師弟,你怎會來這裡。”大門一開,更顯龍鍾老態的蒯通驚喜地出來。

“快將這小子藏好,不要走漏半分消息。”韓淮楚抱着那樊伉一閃身進了門,立即將門掩住。

“這人是誰?”蒯通驚詫地問道。

“這就是我那義子樊伉。這傻小子居然要去相助呂產,被我擊昏。卻無處安置,只好暫時藏在師兄家中。”韓淮楚解釋道。

蒯通“哦”了一聲,將韓淮楚讓進堂來。

※※※

師兄弟多日不見,就在堂中述話。

“師兄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也。陳平果然不愧爲我縱橫家弟子,竟然有此匡扶社稷之舉。就不知那周勃能否得勝?”已經聽到那未央宮政變之音的蒯通擔憂地說道。

“二師兄放心。諸呂之覆滅就在這一兩日也。”韓淮楚肯定地說道。

“可是呂家這些年也網羅了不少人才,南北軍實力相當,師弟怎這般沉得住氣?”蒯通還是擔憂。

“天道不爽。”韓淮楚飲了口茶,輕飄飄吐出四個字來。

忽然之間,只聽呼嘯之聲,一陣狂風驟起,將院子裡大樹吹彎。風夾着那塵沙,直朝堂上捲來。

“好大風也。師弟快去室中避避。”蒯通站起身就走。

韓淮楚卻並沒有挪步,而是望着那大風哈哈一笑:“二師兄啊,師弟說得不錯吧,你看老天爺也在助那周勃。”

“何以見得?”蒯通停下步,回頭問道。

“北軍站在東首,南軍皆站在西首。這是東風啊!”韓淮楚大聲答道。

蒯通一聽猛然醒悟,也哈哈大笑起來:“好東風!老天爺真的開眼了。”

※※※

一陣突如其來的東風將南軍陣營吹得東倒西歪,眼迷心慌,頓時陣型大亂。

“這是老天爺在助吾等也。”北軍中響起一片興奮的怒吼,望着那南軍直掩過來。

兩軍對壘,當實力接近之時,爭的就是一股士氣。

“難道老天爺也要助那劉氏?”南軍開始軍心動搖。

當年項羽追殺高祖皇帝到那睢水岸邊,眼看高祖無路可走,突然一陣大風吹得楚軍不敢睜眼,高祖皇帝趁機逃脫。這高皇帝的神話已經被漢朝那些文人吹捧得幾乎家喻戶曉。如今在這勝負攸關之刻,又是一陣大風。那天道向着那一邊,不言而喻。

“嘩啦”一下,在前排的南軍將士拋下武器就逃。這前排一逃,後排看勢不對,也跟着逃跑。就像推倒骨牌一般,南軍大潰。

沒有兵,光靠那幾個呂家將如何能擋住北軍千軍萬馬?一見大事不妙,與劉章廝鬥正酣的呂產虛晃一劍,拔足就逃。

“奸賊休走,納命來!”劉章哪裡肯舍,如凶神惡煞一般擎着劍就追。

便有那呂產的近衛軍來攔劉章,被那劉章一劍一個,像砍白菜一樣地剁翻十餘人。劉章等到殺散那些近衛軍,再尋那呂產,早已不知所蹤。

呂產是呂黨的領軍人物,他這一逃,餘者哪還有鬥志?一個個爭相逃命。

北軍當然踩着南軍的屍骨就是一陣追殺,剛纔還旗鼓相當的戰鬥已經變成一邊倒。

※※※

局勢被擁劉派控制。逃,絕對沒有出路。

躲在郎中令家中廁所裡的呂產被劉章帶人團團包圍,砍爲肉泥。

沛侯呂種、扶柳侯呂平皆死於亂軍之中。

當那劉章正在向着餘黨殘餘大砍大殺之時,一直緊緊關閉的未央宮大門突然開了。小皇帝劉弘竟派了一個“謁者”持節來慰問他。

謁者,漢代官名,爲皇家使者。

勝負已明,那劉弘就要以皇帝的身份來感謝保衛他的忠臣。

劉章心中在冷笑。他這般衝鋒陷陣可不是來保衛這個小皇帝不被呂產篡位殺害,而是完全爲了他齊王大哥的天子夢在打拼。

“長樂宮中還有奸黨殘餘,願得足下手中符節,持往清之。”劉章大刺刺說道。

符節代表的是皇帝,一根符節已能讓周勃奪下北軍軍權,豈能隨便予人。那謁者當然拒絕:“此乃天子御物,怎敢輕許。”

天子,劉章壓根就沒放在眼裡。二話不說,伸手就搶。那謁者也是練武之人,就那麼一閃,劉章沒有搶到,轉身就跑。劉章大怒,一把將那謁者抓住:“若不予我也可,不過汝須與我同往長樂宮一行。”那謁者不及劉章力大,只好隨他闖進那長樂宮。

以爲那長樂宮是皇家宮殿,擁劉派不敢擅闖,呂黨不少人物都躲在這裡。

劉章剛剛一到,就見那衛尉呂更始把住宮門,一箭射殺老將王吸。

盛怒之下的劉章催馬趕至呂更始身後,手起一劍砍倒呂更始,爲王吸報了仇。

宮門撞開,藏在這裡的呂黨,還有昔日伺候老太后的宮女太監都成了劍下之鬼。

※※※

燕王呂通、祝茲侯呂榮、東平侯呂莊喬裝成百姓要逃走京城,被人認出,舉報給周勃。周勃當即派兵將之擒殺。

獻出兵權的趙王呂祿這時後悔莫迭,要逃回自己封地趙國避難。在路上被周勃追到,揪下馬車處以車裂之刑。

博城侯馮無擇,中邑侯朱通,山都侯王恬皆被處以極刑。

政治鬥爭就是你死我活,失敗者只有死路一條。一夜下來,如秋風掃落葉一般,呂黨無一倖免。

※※※

“義父,真的是你麼?伉兒莫非是在做夢吧?”被韓淮楚一掌擊昏的樊伉悠悠醒來,一睜眼就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

那個面孔,就是他在孩提時帶着他在齊王宮蕩着鞦韆,爬着滑梯,轉着木馬,玩着老鷹抓小雞的遊戲的面孔。那個面孔,就是給他講過無數童話神話外加歷史的故事的面孔。

又是悲歡離合的一幕。當韓淮楚將真情一點一滴告訴給那樊伉聽時,樊伉的眼已經潤溼了。

“義父,原來你早已不做那楚王。伉兒還當你已經死了,當初聽聞你在長樂宮遇害,伉兒哭了好多天呢。”

話一說完,突然樊伉一發愣,擰着那魚腸斷魂劍就要往外衝。

“伉兒,呂產呂祿已死,呂黨已敗,周勃劉章正在滿城搜捕呂氏殘餘。你要出去送死麼?”韓淮楚向樊伉一喝。

“義父,你說什麼?”樊伉就此定住。

“孩子,這些天你就老老實實待在這裡,哪裡也不要去。”韓淮楚很嚴肅地對樊伉道。

“義父,我爲什麼要待在這裡?”樊伉越發驚奇。

“因爲你樊氏一家,除了你之外如今無一活口。”那蒯通推門進來,說出那噩耗。

樊伉只覺天旋地轉,淚水直在眼珠打轉,大叫一聲:“我娘,我弟弟市人都死了麼?”

“你一家皆被認定爲呂黨。樊夫人被官兵衝進府內,不忍被辱,墜樓自殺。你弟弟樊市人穿了你的衣裳,冒充是你,被官兵砍爲肉泥。”蒯通沉痛地說道。

“市人爲什麼要冒充我?”樊伉尖聲問道。

“還不是因爲你樊家是光榮之家,英烈之家,你弟弟指望你能活着這條命,爲你樊家洗刷這恥辱!”韓淮楚震耳地對樊伉說道。

樊伉再也忍受不住,倒在韓淮楚懷中,慟哭不止。

※※※

已經到了戌時,一駕華麗的馬車才從丞相署出來,那右丞相陳平,帶着一身的疲憊。

按照他的計策,那太尉周勃奪取北軍軍權,終於將呂黨一網打盡。這兩日來興奮得要死,也累得要死。

一個管理他的相國呂產丟了命,一個同僚左丞相審食其罷了官。百官中一大半的呂黨收監的收監,砍腦袋的砍腦袋。整個漢廷的運轉,就靠他這個唯一的右丞相。

要是事事躬親,他這個丞相就是三頭六臂也忙不來。空出來的職務有人填上是必須的。陳平早料到會有這天,立馬拿出甄選好的名單,開始那封官大派送。一天下來,他那丞相署門庭若市,陳平就封了四十餘名朝中官吏。

陳平只是一個丞相,朝中大官不經那皇帝許可自己就封了,能行麼?

行。只因那小皇帝已經準備廢掉。

沒有搞錯吧?丞相要廢掉皇帝,印象中只有歷史上那些奸臣才幹得出來。這不是在耍政治陰謀嗎?

耍政治陰謀也是必須的。那少帝劉弘是呂太后所立,又是呂太后的孫子,算起來也是呂黨。若是他繼續做這個皇帝,等他成年之後掌握大權,一定會對今天的參與者來個統統清算。

但劉弘已經坐上了寶座,又無過錯,如何廢之?

對那兄長的帝位已經急不可耐的劉章說出了一個理由,那就是劉弘非惠帝劉盈親生,也就是非高祖的後人,不配做那皇帝。

荒謬啊荒謬!不是自己的孫子,英明的呂太后會找一個野種來做皇帝麼?

而且劉弘的兄弟一共六個,除了那死去的劉恭,其他四位兄弟都被呂雉封王封侯。他們分別是:淮陽王劉強、常山王劉朝、濟川王劉太、壺關侯劉武。後來淮陽王劉強早夭,劉武繼任。呂太后找來劉恭劉弘兩個野種做自己的孫子也就罷了,犯的着要找六個野種麼?

事實的真相就是那劉弘也是惠帝與宮女所生,被呂太后殺其母奪其子,稱爲太后張嫣之子。

可是惠帝死時,那張嫣還未成年,如何能生了一個劉恭接着又生一個劉弘?呂太后製造的謊言,就給這幫人鑽了空子。

陳平周勃的目的是防止秋後算賬,劉氏王侯的目的是覬覦那皇位,正好不謀而合。

兵權在周勃手上,這裡就由陳平周勃兩人說了算,那倒黴蛋劉弘的廢掉是毫無疑問。而周勃武將出身只懂打打殺殺,立什麼人做新君還是由這花花腸子陳平拿定主意。

漢家江山社稷誰來操盤?這一幕政治陰謀如何上演?欲知後事如何,請繼續追讀本文。

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三十五章 討債而來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
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五十七章 長吁短嘆第十八章 借兵塞外第十二章 秦營下書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一章 燒得正好第十八章 大蛇吐丹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十六章 誰挽狂瀾第三十五章 討債而來第五章 再遇伊人第二十章 斬首行動第五十二章 女將出馬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四章 悲從中來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二章 梨花帶雨第九章 不白之冤第七章 燒斷天路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九章 目生重瞳第四章 領袖羣倫第三十二章 借兵三千第六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六章 魚死網破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四章 坐收漁利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十九章 激戰龍武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二十六章 見面就打第四十六章 作壁上觀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九章 帶你上天第二十章 分而化之第三十三章 懷王立約第四十章 斬盡殺絕第三十二章 魔帝出世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二十六章 木馬屠城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二十四章 同門論智第六章 一飯千金第二章 天池驚變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七章 先倨後恭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十七章 美人發飆第三十四章 情何以堪第一章 論戰大會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一章 天子之氣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十五章 白登之圍第二十五章 狙殺劉邦第三十四章 將軍歸來第七章 苦命鴛鴦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六十四章 糖衣炮彈第十八章 掌教師尊第二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六章 舌吐蓮花第三十四章 請出高人第十九章 不解之術第三十三章 一箭未發第五十四章 反客爲主第四十三章 葉落歸根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十二章 陳平鬻馬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二十一章 身外化身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六章 君權爲重第四十五章 二戰章邯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四十六章 金風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