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池驚變

李良與李左車本是同族兄弟。李良幼時喪父,李左車之父憐其孤苦,遂將他接入自己府中,收之爲義子,教之以兵法武藝。李左車與他,可說是情同親兄弟。

後李牧一家被趙王遷聽信讒言誅殺,李左車孤身一人來到鬼谷學藝,便與李良斷了聯繫。秦始皇破趙之後,因敬李牧忠義,欲找其後人加封。未找到李牧之後,只找到李良這個義孫。始皇遂封李良爲邯鄲之守。

李左車跟從了趙公子歇在河東起事。打聽到李良竟作了武臣的大將,遂遣書與他,勸他引衆背叛武臣,一起輔佐趙歇。李良卻大義凜然回書雲:吾受武王器重,無以爲報,當不做背主叛逆之事。

李左車猶不死心,偷偷混入趙國,親自來見李良,卻正巧撞見一事。

原來李良班師回都,將至邯鄲,看見一簇人馬,羽扇遮蔽,鑾輿華麗,一路吆喝而來,頗有王者氣派。李良以爲是武臣出城迎接,便跪地接駕,口稱:“李良拜見大王!”路人笑道:“此非大王,乃大王之姊也。”聞者無不哂笑。

這本是一場誤會,陳清了便罷。殊知那王姊喝醉了酒,竟不識禮節,乃使從者謝李良道:“王姊請跪者起身。”不待李良回話,便引衆傲然馳走。

李良只覺奇恥大辱,怒與衆將道:“王姊有何尊貴,怎敢如此無禮?”衆將亦煽風點火道:“趙王雖尊,尚且敬重將軍三分。王姊一介女流之輩,怎敢不爲將軍下車見禮!”說得李良無明業火直往上竄。

李左車從人羣中走出,一搖羽扇,笑道:“將軍受趙王器重,便是這副樣子麼?”李良一見義兄,趕忙將他拉入帳中。

二人相見,暢述別情。李左車連譏諷帶利誘,又以兄弟之情感化,終於說動李良。二人一番密議,商量就此拿下邯鄲,殺了武臣,再迎立趙歇爲王。

李良遂告知部下自己打算。他的手下諸將乃一幫悍將,正爲剛纔之事憤憤不平,聞說李良欲反,均道:“吾等甘願生死相從。”李良膽氣大壯,領衆追上王姊,二話不說把那王姊一斧砍翻。那王姊從者,也被李良手下砍得一個不留。

一不做二不休,李良遂又引軍衝進王宮,一斧砍死了武臣——

※※※

李左車正在城外等候消息,只見城中難民如潮水般涌出,料到李良已經得手,正自鳴得意,忽然見到了韓信蒯通兩位同門師兄弟。

一見蒯通,李左車便怒火萬丈,只想一劍將他斬殺,報主公被刺之仇。

哪知他不去惹蒯通,蒯通反倒要來惹他。當明白是李左車幕後主使,殺了趙王武臣,即鬚髯戟張狀如發狂般向李左車撲去。

李左車暗叫一聲自不量力,“噌”的一聲,拔劍迎上,一劍直刺蒯通。

那蒯通哪是李左車的對手?韓淮楚見勢不妙,急忙將身一躍,搶到蒯通身前,拔出一劍將李左車那劍擋下。

李左車已領教過韓淮楚武功,見這身具師門絕學先天真炁的小師弟又來擋駕,料到今日殺不了蒯通。於是灑然一笑,還劍入鞘。

“今日看在韓師弟面子上,權且留下你項上人頭。他日你便沒有如此幸運,可要小心了。”李左車對蒯通冷笑道。

蒯通猶在盛怒,指着李左車斥道:“奸賊,你指使李良弒我主公,蒯通但憑有一口氣在,定報此仇!”

韓淮楚嘆一口氣,心想這兩位師兄,一個出辣手行刺趙歇,一個施狠招殺死武臣,箇中恩怨,誰能說得清楚?道得明白?二人之間的仇怨,看來是不死不休了。

正在此時,空中忽響一聲長唳,其聲清幽,高入雲霄。

韓淮楚仰頭一看,只見一隻巨大的白鶴,從雲中翱翔而過,直向邯鄲城翩然飛去。跨鶴而來之人,正是那殺了戰友項少龍的魔君姬風!

“算時日,天池真人該當出關了。這姬風竟未與她迴天池,仍在此逍遙自在,莫非赤松子已遭姬風毒手?”韓淮楚心中一凜。

這邯鄲城正亂得可以,姬風來此所欲何爲?他也要來淌這趟渾水嗎?

姬風將是在世間掀起浩劫的魔帝,他這現身,韓淮楚隱隱預知這邯鄲城將會有大變故。至於是什麼,韓淮楚也說不出來。

※※※

巍巍天山,座落在西北邊陲,已去秦疆萬里之遙。東西橫亙五千裡,南北跨度三百米。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在北天山中段的博格達山,循西而去,山勢逐漸高峻,綿延二十餘座高聳奇峰將廣袤,深遠的西域風光一面打開。回首東望,山勢緩緩低斜。突然,一座挺拔的峭壁陡起羣山之間,高峻入雲,飄渺不可攀。傳說中的仙人,便在這險峰——天池之上。

天池仰臥天山懷中,以無限的愛戀纏綿於近在咫尺的冰峰腳下,又被羣山托起,風姿綽約。擡頭望去,朵朵雪蓮,形貌瑰麗,在呼嘯的寒風中,傲然屹立在冰峰之上。

無限風光在險峰。天池之美,惶用多言。

一個少年,年輕目秀,脣如敷粉,額頭上扎着一根束帶,穿一襲白衣,神光內斂,猶如仙童,正盤膝於冰峰之上,對着那萬丈懸崖,迎着如利劍般的砭骨寒風,靜坐調息。

那陡峰對於姬風來說,根本不算一回事。只須跨上白鶴,須臾便能上至峰頂。

一朵朵白蓮,綻放在姬風的周圍。他的身後,是一面冰壁。冰壁光滑如鑑,倒映出姬風的人影,彷彿置身琉璃世界。頂上一隻岩石,突兀橫伸過來,將日頭盡數遮蓋。只從狹小的縫隙,透出幾束璀璨的陽光。四周銀裝素裹,一片皚皚白雪。

姬風在鬼谷逼死項少龍,得報大仇。因赤松子出關在即,不好再在外間逗留,便駕鶴回到了芒碭山。

赤松子對這些日子姬風的所作所爲一無所知,問姬風如何度過這段時日,姬風回答:“只在山巔打坐,閒來在山中狩獵。”

赤松子“心火罩”業已練成,便攜弟子姬風啓程迴天池。

師徒倆乘虛御風,駕鶴而行。天池雖遠,那巨鶴卻只用了兩日兩夜便已到達。(不要羨慕喔,比飛機的速度還是差了不少。)

赤松子久離洞府,遂去看丹爐中的靈丹陳色如何。姬風藉口要調整內息,隻身上了冰峰。那一對鶴兒,經過長途飛行,已累得脫力。送姬風上峰後,便覓地棲息。

姬風自從修煉天魔功法,體內學自赤松子的道家真炁已漸漸褪去。當着師傅的面,他不好修煉魔功,便躲到冰峰之上。

姬風這一練功,不知不覺物我兩忘,已到天人合一之境。

只見他那瑩白如玉的面孔,全然轉爲了黝黑之色。一團又濃又腥的黑霧,圍繞他頭頂不停翻滾。那身邊的嬌豔白蓮,被這黑霧薰染,如同霜打也似,皆耷拉着枯萎而死。

姬風練得興起,那頭頂的黑霧忽然盤旋起來,卷出無數個奇形怪狀的漩渦,或如惡鬼之爪,或如血盆之口,又似盤柱毒蛇,再看又變成嬰兒之狀,猙獰恐怖,幻變不休。

隨着那黑霧的盤旋,空中掀起了一陣厲嘯。那厲嘯彷彿來自九幽地底,有無數精魅妖靈在爲姬風練功助興。

姬風的天魔功法是越練越深了,竟能引動地底的幽靈。等他功成當了魔帝,這些修煉地魔道的幽靈都將爲他所役,成爲他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奴僕!

一個身影,從那陡峭的冰峰之底悄無聲息邁了上來。

以赤松子的武功道行,上那冰峰已不用巨鶴幫忙。只見她身軀微微傾斜,只用足尖在那滑不溜手的削壁上輕輕一點,便騰空一丈。幾番借力,已上了一半。這峭壁對她來說,如履平地。

赤松子上了冰峰,姬風練功入迷,猶未察覺。

赤松子覷着姬風練功之狀,那原本慈和的臉上,披滿了嚴霜,心中思潮翻滾,“原來仙翁說得不錯,那道心入魔的魔帝,便是自己這位弟子!”

赤松子銀牙一錯,舉起拂塵,凌空一個貫劈。

此時此刻,她已不再猶豫。爲了世間太平,就是親手毀去這位徒弟,她也在所不惜。

“噗”的一聲,如穿雲裂帛。赤松子傾盡全力的一劈,勢道是何其的勁猛!待到姬風察覺有異,欲避已是不及。

眼看那拂塵已臨姬風頭頂,姬風那天靈蓋將爲拂塵劈碎。忽然紅光一閃,從姬風胸前,飄出一面三角小幡,見風即長,化爲一張盾牌,硬生生擋住了赤松子這追魂奪命的一擊。

赤松子眼中閃出一絲駭異:“火魂幡!原來你已得了火魂幡!”

姬風立起身來,厲聲問道:“師傅,你爲何不念師徒情分,要殺死徒兒?”

赤松子冷冷一笑:“孽徒!你既墮入魔道,我便再不當你是我的徒弟。爲了世間不受劫難,殺你又有何妨。”

姬風狂笑一聲:“師傅,你既不仁,休怪徒兒無義了!”

話音一落,只見姬風一陣亂搖,忽然一化爲四,分前後左右四個方位,手舞長笛金圈,徑向赤松子擊去,身影斑駁迷離,已分不清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姬風的武功學自赤松子,又逐漸消褪。他情知憑武功不是師傅對手,便用這魔道功法“身外化身”來稱稱赤松子的斤兩。只要赤松子辨不出這四個姬風哪個是真,他便能一擊而中,傷了他師傅。

殊知赤松子武功高絕,道行也是不差。凝目一望,旋即已看清姬風的伎倆。冷笑道:“雕蟲小技,也敢逞強!”舉起拂塵,直向前劈,挑的是正前方一路。

空中一聲脆響,姬風那金圈哐噹一聲墜地。一杆長笛,繃然爆裂。姬風硬接了拂塵一劈,身軀掀了出去,重重撞在那光滑如鑑的冰壁之上。一腔逆血,衝口噴出,濺得那冰壁一片腥紅。

到了此刻,姬風方纔知道,不僅武功不是他師傅的對手,自己修煉尚淺的魔功,也不能與赤松子的道法抗衡。

赤松子一擊得手,又緩緩向姬風逼來。

姬風忽然跪倒在地,叩首頓地,泣哭起來:“師傅,非徒兒墮入魔道,實是徒兒身不由己。”赤松子一揚蛾眉:“哦!你怎麼身不由己?”

姬風恨恨道:“那劍魔管中邪的神識已鑽入我靈臺,徒兒的意識皆受他控制,徒兒也想脫離魔道,實是有心無力啊。”

赤松子心中劇震,“原來徒兒道心入魔,是這麼回事。可憐自己一手栽培出的愛徒,便這麼入了魔道,毀於管中邪之手。”

她嘆息一聲:“徒兒,事到如今,你若不死,等你魔功大成,連爲師都會不是你的對手,天下人還不知有多少人會受你荼毒。爲了天下蒼生,你就安心的去吧。”

姬風點點頭,作毅然狀道:“徒兒明白該怎麼做了。”立起身,大踏步向懸崖邊上走去。

赤松子愕然道:“徒兒,你要做什麼?”姬風慨然道:“不勞師傅動手,徒兒這便從懸崖上跳下去,摔個粉身碎骨。”

那萬丈懸崖,這一摔下去哪還有命在?赤松子長嘆道:“你去吧。”

姬風走到懸崖邊,向赤松子一拜,說道:“多謝師傅這麼多年的教誨,徒兒來生再報師傅的恩情。”足尖一點,向懸崖外就是一縱。

赤松子心如針刺,急步搶出,走到懸崖邊,失聲大叫:“徒兒!”

陡然之間,從懸崖下漲出一隻霧濛濛魔手,宛同實質,在赤松子肩上一搭。赤松子猝不及防,足下一虛,身軀如流星般疾墜而下。

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
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四十九章 救出兄弟第六十九章 天高任飛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二十二章 天賜神斧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二十九章 神斧斬蛇第二十五章 九天玄女第十六章 大封文武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三十章 英布求官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三十七章 魔劍易主第四十六章 帶刺玫瑰第十八章 大戰之前第四十一章 泣而無淚第二十一章 絕不言走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三章 滿城盡屠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二十五章 年少輕狂第二十三章 小河淌水第三十八章 十大罪狀第三十七章 上屋抽梯第九章 夙根未盡第三章 土德之徵第三十五章 內部處理第六十章 毛遂自薦第二十六章 天分卅六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第四十章 有情有義第五十四章 破泣爲笑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八章 磨刀霍霍第二十二章 白狐奪舍第五十二章 英雄罷印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二十八章 琅琊先生第三十六章 千里傳信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四十章 背信棄義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一章 五百壯士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十章 枯井無波第二十六章 魏舒方陣第十四章 韓信掛帥第二十二章 吸血狂魔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四十一章 陰陵迷路第二十五章 擋住去路第一章 雲夢聖君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二十章 肉糉作餌第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三十六章 伍君當盟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十六章 萬念俱焚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四十五章 亡命之徒第五十五章 左右丞相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三十九章 終極決戰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二十六章 字字璣珠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八章 投身義軍第四十六章 大跌眼鏡第三十一章 放水決堤第二十四章 藤杖圈嶺第二十三章 又有陰謀第六十三章 請動大駕第四章 做個看客第五章 新婚之夜第四十三章 掀然大波第七章 陳年軼事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二十六章 新君入城第四十三章 喂以飽箭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六十七章 唯我獨醒第一章 千年倚夢第十三章 陳平贈畫第三十六章 雖遠必誅第三十六章 霸王別姬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六章 霸王遇姬第四十四章 風聲鶴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