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天羅地網

圍在項羽周圍的漢兵漢將已多達數十名,如鐵桶也似,卻依然收拾不了這位武功蓋世的西楚霸王。如雷咆哮聲中,只見他一杆天龍破城戟舞得如蛟龍出海怪蟒出洞。蹭之則死,碰之則亡。

項羽武功蓋世是殺不死,其他楚兵楚將卻一殺就死。戰場上楚軍不斷地被殲滅,人數在迅速萎縮。

“走!”項羽將烏騅馬一提,從人羣中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領着殘部直向南邊汜水而逃。

漢軍將士絕不願這到口的肥肉溜掉,排山倒海尾追敗亡的楚軍而來。原野之上萬馬齊動沙礫揚天,楚漢兩軍展開了一場追逐戰。

只可惜漢軍戰馬的速度比不上楚軍,眼見漢軍前隊與楚軍後隊的距離是越拉越遠。

※※※

此時此刻,楚軍只剩八千餘人,個個已是兵甲殘破疲憊不堪。

正在領兵逃亡的項羽忽然發現,他心愛的妃子虞姬沒有跟來。

“愛妃!朕的愛妃哪裡去了?”楚軍隊伍中,傳來了項羽撕心裂肺般的嚎叫。

有看見的士兵稟報:“小人見隊伍衝散,左將軍與墨家弟子保護着王妃向浮戲山方向逃去。”

浮戲山屬於南山山脈,方位在西。而楚軍南逃,留下的空擋必爲漢軍所佔。虞子期與虞姬逃往浮戲山,便會被漢軍包圍沒有歸路。

項羽聞說大驚,高喊一聲:“諸將隨朕去往浮戲山,救朕愛妃!”

真是愛美人連江山都不顧。現在能逃出生天都是萬幸,項羽居然要向漢軍的口袋中鑽!

衆將齊道:“萬萬不可!虞姬不過一介美人,陛下萬金之軀,切不可爲救美人而令陛下身入險境。”

項羽長笑一聲,說道:“先前虞姬身陷賊營,彭城衆諸侯聚兵四十萬有餘,朕領三萬精騎日夜驅馳五百里救虞姬出困尚且不怕,今日又有何懼?”

龍且道:“此一時彼一時。彭城戰前我軍兵甲齊整士氣高昂,今日戰敗兵損將亡士氣低落已非昔日能比。若是引軍西向,恐不得回彭城也。”

項羽發怒道:“你們要回彭城自己回去,朕便是單人獨騎,也要救愛妃出來。”說罷一提馬鬃欲走。

嘩啦一片,衆將跪倒在項羽馬前死死抱住馬蹄,齊道:“今日縱斬殺爲臣,也不容陛下孤身犯險。”

那項羽欲救愛妃恨不得肋生雙翼飛到浮戲山,偏偏被衆將阻攔馬不能行。想要發作又都是帳下愛將。心想着愛妃若再入漢軍之手必受那劉季凌辱,心中如針刺一般。

“虞姬,若你有所不測,朕必拿劉季挫骨揚灰爲你雪恥!”項羽重瞳含淚,痛苦地做出了抉擇。

※※※

項羽灑淚上路,楚軍繼續前行,到子夜時分,抵達汜水岸邊。

卻見前方鼓譟,卻是那楚將桓楚領數百殘兵敗將而來。個個衣衫襤褸面容憔悴。

項羽驚道:“廣定侯鎮守大營,爲何狼狽到此?”

桓楚羞道:“爲臣無能,讓漢軍灌嬰劫了大營,請陛下治罪。”

項羽怒道:“治你之罪有何用?大營囤有我軍軍糧,卻爲漢軍所得,怎生了得!速隨朕一同去奪回營寨。”

桓楚愁眉苦臉道:“爲臣在岸邊等候陛下,只見漢軍水師戰船開來,已將水路封鎖。恐不得南渡也。”

原來是密縣水寨漢軍得韓淮楚軍令,在此截斷楚軍歸路。

南路不通,西路是自投羅網,北面是漢軍追兵,楚軍若想歸家,唯有向東。於是項羽引軍折向東行,星夜兼程,直向大梁投來。

到了四更時分,至中陽附近,只見一座丘陵橫亙面前。劈山削巖築有一段長城綿延峰頂。半圓型的墩臺上火光簇簇,遙遙見漢軍紅旗插在長城之上。

這長城爲戰國時界定韓魏兩國邊界所建,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早已廢棄,漢軍居然瞄上了這段長城,早早派兵佔領!看來那漢國大將軍韓信已佈下天羅地網。

楚軍將士只道一聲苦也。

這山坡極其險峻,漢軍早就控弦以待只等楚軍上來送死。

就見火光中立起一小將,手舞一杆三尖兩刃刀,卻是那漢將陳濞。陳濞高聲吶喊:“此處以爲我軍所佔,項王速降!”

攻打長城?經過昨日與漢軍的苦戰與一夜的狼狽逃亡,一夜未食,休說是人,連戰馬都累得精疲力竭。想歷朝歷代那長城能爲我中華阻住外族入侵,豈是那麼好攻打的?

項羽想着起初領三萬鐵騎信心十足而來,指望能殺盡漢軍直搗櫟陽。殊料遭此慘敗,三萬騎兵只剩得八千,五員虎將只剩龍且桓楚二人,禁不住淚眼滂沱,仰天高呼一聲:“蒼天,莫非今日要絕項羽於此乎?”

※※※

楚軍正在走投無路,忽然山坡上一陣大譁,人頭涌動,漢軍一起掉頭往後看去。

只見一身材魁梧的武將一縱身跳上城牆,揮刀便向身邊的漢軍猛砍,高聲喊道:“陛下休驚,爲臣特來救駕。”隨着那將身後,又是十幾個身穿紅色戰服的楚兵跳上城牆。

那將不是西楚五虎上將莒城侯右將軍鍾離昧是誰?

這長城地勢是西面險峻東面平緩。漢軍能守住項羽這一頭,卻不能擋住鍾離昧那一邊。只聽一片高聲吶喊,火光中無數楚兵已躍上城牆,與那漢軍在長城上展開了一場肉搏。

項羽驚喜交加,高聲問道:“莒城侯身在新鄭,何以至此?”鍾離昧一邊戰鬥一邊答道:“爲臣聞說陛下領軍追擊韓信,料已中吾師弟圈套必定遭遇大敗,南路有汜水相隔難回,我軍若逃只能往東。而吾師弟必定在此設下伏兵欲將我軍一網打盡,故急領輕騎前來救駕。”

什麼都被鍾離昧算到,真是師兄弟。幸而韓淮楚及時派兵將鍾離昧隔在汜水以東,否則這一場楚漢大戰,勝負還很難說。

此時不前後夾擊更待何時?項羽高喊一聲:“殺!”將那踢雲烏騅馬鬃一提,向着被鍾離昧佔據的一段城牆衝去。項羽一動,楚軍哪敢怠慢,急忙緊隨其後。

※※※

漢軍招架不住楚軍的兩面進攻,陳濞不敢戀戰領軍撤下城牆落荒而去。鍾離昧與項羽會師於長城。

“爲臣救駕來遲,令陛下受驚,萬死!”鍾離昧跪在項羽面前說道。

“若非愛卿,朕今日不得生還也,莒城侯何罪之有?快快請起。”項羽急忙攙扶起鍾離昧。

鍾離昧獻上隨身攜帶的乾糧肉脯,伺機問道:“陛下今日遭此大敗,將有何打算?”

“當然是再聚兵馬與那劉季,韓信決一高下,雪今日戰敗之恥!”項羽咬牙切齒道。

西楚騎兵三萬雖然打得只剩八千,但各地駐紮的軍團兵馬還是不少。鍾離昧手中就有雄兵十萬,那周殷有十萬軍馬囤於東郡,外加上柱國范增在齊國手下還有二十餘萬,整個楚軍實力遠在漢軍之上。且楚國地大人多,徵兵起來比那已是兵員枯竭的關中要容易得多。打仗靠的是綜合國力,雖然一戰敗北,項羽還是有信心收拾掉那一時得意的劉邦韓信。

鍾離昧看了項羽一眼,小心翼翼道:“這仇當然要報,但不可急於一時。想今日戰敗雖是吾師弟擅於用兵,究其因卻是諸侯聯盟攻下彭城而讓陛下孤軍討賊。雖然陛下神勇有彭城大勝,但深入千里後續部隊不能增援讓漢軍有機可乘。陛下若能深思其咎,當不會重蹈覆轍也。”

要這暴君檢討自己,這話鍾離昧說出來也是心中忐忑,唯恐項羽發怒。

這一次項羽並沒有發怒。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早已證明他並不是一個莽夫,不用鍾離昧提醒,項羽自己也要檢討。

項羽遂問道:“愛卿有何話要說,盡請明言。”

鍾離昧便大着膽子說道:“想陛下西滅暴秦之時天下諸侯無不敬仰陛下豐功偉績,唯陛下馬首是瞻。然陛下分封諸侯之後接連造反干戈四起,爲陛下分封不公也。劉季能挾持諸侯攻進彭城,正是利用衆諸侯心中積怨。若能化解這積怨,便可斷劉季羽翼而令其勢孤。就算那韓信滿腹韜略用兵如神,靠漢軍區區十萬軍馬又能有何作爲?”

原來鍾離昧是要玩政治。

那項羽點了點頭,問道:“卿言甚善。只是積怨已深,如何化解?”

鍾離昧見項羽已入巷,於是把那主意侃侃拋出:“昔日我縱橫家前輩精英蘇秦學得藝成,遊說六國諸侯共抗暴秦,結成合縱之勢。卻被張儀以連橫之計一一化解,諸侯各懷鬼胎不能一心抗秦,秦終霸有天下。陛下今日之困局猶似當時。放眼天下諸侯,除劉季有吞天之志,皆鼠目寸光見利忘義之徒也。雖沆瀣一氣聯手來攻彭城,實則是怕陛下興兵討伐。若陛下休書遣能言善辯之士與之交好,承認其現有王位,何人敢願與劉季結成同盟?一旦劉季兵敗國破,陛下再騰出手來一一收拾衆諸侯不遲。”

先把你穩住,幹掉劉季回頭再來打你。終歸是要打,只是早打晚打而已。

項羽聞鍾離昧之言,沉思一陣,說道:“愛卿之言,實乃良策。只是遠水不解近渴,兵敗之時朕之愛妃逃亡浮戲山必爲漢軍所俘,如何能救得虞姬回來?”

鍾離昧微微一笑:“陛下是擔心劉季有辱王妃清白嗎?爲臣聞說昔日王妃身陷漢營,劉季早有覬覦之心,後張子房一席話讓他對王妃望而卻步不敢動她分毫。”

“有這麼一回事?張子房說了什麼話?”項羽好奇問道。

鍾離昧便道:“張子房雲,劉太公在陛下手中。他日要用王妃換回太公也。”

項羽楞了楞神,忽然爆發出一陣哈哈大笑:“原來如此!朕說那劉季好色成性,虞姬落入他手怎會留住清白,原來如此!”

那項羽知道愛妃不會出事,也就放心。領着殘兵敗將歸返彭城。

※※※

滎陽城外,漢國大營一片歡騰。衆士兵將那京索戰場上的戰利品一車接一車地載將回來。而漢軍大將灌嬰也把那劫得的楚軍糧草及時督運過來,解決大軍的肚子問題。

箭矢,盾牌,盔甲,兵器,都是古代戰爭的必需品。除非損壞,這些東東都是要從戰場收撿回來。

比這些東東更令人高興的是,這一場得獲楚軍精良戰馬四千匹。有一千是灌嬰劫楚軍營寨時搶得的,另外三千皆是從京索戰場奪回。漢軍最缺的就是戰馬。這彌足珍貴的戰馬又能將漢軍戰鬥力提高一個檔次。

硝煙還未散盡,那逃逸到四處的楚軍騎士還在被漢軍重重圍剿。等待他們的命運,要麼是投降,要麼是就地殲滅。

※※※

“大將軍,末將擒得敵方大將一名!”大將軍行轅門外,小利豨那童稚般的聲音響起。

“敵方大將?會是何人?”韓淮楚一陣愕然,循着聲音向門口看去。

只見利豨推着一身長八尺的大漢進來。那大漢被五花大綁,卻是老朋友季布。

原來那季布昨日衝鋒陷陣,被漢軍這麼一炸落下馬匹。他見機得早沒有被炸死,卻不敢輕舉妄動被漢軍擒拿,就躲在死屍堆裡裝死。等到漢軍清掃戰場要把他這具“死屍”活埋,再也藏身不住,只好“死而復活”與埋他的漢軍拼命。

季布武功高強,卻也不敵漢軍千軍萬馬,很快將他生擒解到利豨那裡。利豨見是楚軍大將不敢擅自處理,就把他帶到韓淮楚面前。

“原來是季將軍,怎可如此無禮?”韓淮楚連忙下座,替季布解開繩索。

“韓信,少在這裡假惺惺裝好人一個。要殺便殺,我季布絕不會皺一下眉頭!”季布將身一扭,硬朗地說道。

“放心吧季將軍,韓某怎會殺你。這便放將軍走。”韓淮楚正色道。

“你這廝會放我走?”季布猶不相信。

“想當初定陶一戰,韓某立錯營寨致武信君殞命沙場,項王怪罪要打韓某一百軍棍。韓某已身負重傷這一百軍棍怎捱得起?是季將軍與衆位兄弟願替某領受軍法,這才免去那皮開肉綻之苦。季將軍這份情意韓某一直虧欠,今日放將軍走,就當是還將軍一個人情。”

“原來這小子放我走只是還我一個人情,也就是說人情還完下次落在他手,還是要殺。”季布腰桿一挺,說道:“你小子還算有良心。我兄弟喪命你手,季布難以忘記。今後你若落於我手,季布絕不容情。”

“來人,送季將軍出營。曉諭沿途關隘,不可阻攔。”韓淮楚說道。

※※※

剛剛送走季布,忽有小兵來報,雲浮戲山發現有楚軍殘部,據說項王愛妃虞姬也逃亡到了那兒。

“取盔甲來,本帥親自去看看!”韓淮楚掩不住內心的激動,立起身喝道。

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
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十四章 索築秦宮第三十二章 手刃淫賊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八章 鹿死誰手第二十六章 千鈞重擔第四十三章 決一死戰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三十三章 芒碭起義第十二章 追兒何在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六十三章 死說成活第八章 韓信佈陣第三十三章 斬斷情絲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五十九章 渭水破敵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三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十一章 風雨欲來第十七章 匈奴王庭第五十一章 單于立誓第十四章 定陶紮營第十一章 征戰之音第十章 出爾反爾第八章 聖劍掌門第七章 春風得意第二十四章 新婚之喜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三十六章 爭分奪秒第三十二章 內外夾攻第四十二章 三才劍陣第五章 擒賊擒王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第五十八章 望江興嘆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三章 魔道同門第三十六章 心如刀扎第三十八章 垓下鏖兵第十二章 三代齊王第三十三章 博浪一擊第二十五章 天道不爽第二章 長平鬼奴第三十九章 姐弟相會第十九章 世外桃源第二十三章 貌合神離第五十四章 貪贓枉法第一章 掛印封金第三十五章 穿人無後第二十四章 斷尾求生第三十八章 國士無雙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四十七章 將軍站穩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二章 兵敗如山第十章 劍舞送君第二十九章 心有慧根第九章 最後一式第三十章 寢食難安第十七章 捉襟見肘第五章 待字呂雉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四十一章 元帥升帳第六章 近在咫尺第二十五章 欲取先予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一章 霸王神功第三十五章 賣國密謀第一章 阿房一炬第二十七章 神仙妹妹第七章 有容乃大第三十六章 夜走寒溪第一章 水中一蛟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七章 儒門高手第三十三章 保駕護航第五十七章 連環重擊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第四十七章 先破一陣第十七章 泛舟五湖第九章 圍城打援第五章 水涌獻弓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二章 相遇韓信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十七章 用心何在第三十三章 金蠶偷盞第二十一章 倒在槍口第十二章 劫數難逃第十二章 登壇拜將第二十二章 身世之謎第二十三章 黎山老母第五十二章 偃兵奇謀第四十二章 佳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