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黥首英布

他便暗中買通宮裡宦官,混入宮中。這宮中有同情他遭遇,以前又受過李斯恩惠者,便讓他扮作宦官,混入進來。

今日終於見到胡亥,李由便將趙高迫害自己父子之事,一點一滴講給胡亥。並雲:現在山東六國故地俱已被反賊攪得天翻地覆,周文已攻下函谷關,不日便要殺到咸陽來了,陛下如還是這般刀槍入庫,解散軍隊,自毀長城,大秦必亡。

胡亥聞言,從龍椅上立了起來,雷霆大怒道:“奸相安敢欺朕!”忽然又嘆了口氣,頹然坐倒。

“賢父子蒙冤,反賊叛亂之事,朕已明白了。只是事到如今,朕已無人依恃,誰能助朕?”

李由早對朝中情勢,摸得一清二楚,便進言道:“朝中已無忠臣,但朝堂之外,忠君愛國之人不乏其人。”胡亥便問:“朝堂以外有何人可信?”李由答道:“現今鏟取奸相之事可以稍緩。軍情火急,出兵迎敵之事便再也拖延不得。聽聞故上將軍蒙毅帳中諸將,俱是耿直忠良之人,得蒙毅多年指導,皆深通兵法。請陛下速啓用蒙毅舊將,聚兵迎敵。”

胡亥猶豫道:“如若那奸相不同意,朕又當如何?”李由凜然道:“大義所在,國之所急,誰敢異議?明日朝堂之上,陛下金口玉言,欽點大將,那奸相怎敢反駁?”胡亥直了直腰,壯聲道:“好,明日我就上朝點將,不知有哪位將軍,可擔拒敵重任?”

李由稟道:“爲臣舉薦蒙毅手下大將章邯。此人智勇雙全,可以擔負此任。”

胡亥又道:“那奸相不除,朕如鋒芒在背,又將如何是好?”李由早想好對辭,說道:“國尉尉僚,始皇頗爲信任,手下隱武軍團中高手如雲。陛下可下一道密詔,令他派人暗中狙殺奸相。只要奸相一滅,樹倒猢狳散,朝中那幫佞臣便不成氣候。到時陛下便可重振朝綱,復我大秦威勢。”

胡亥點頭喜道:“愛卿所言甚是。到時朕定要爲你父子平反昭雪,讓你做大秦的柱國大臣。”

李由感激道:“多謝陛下。陛下速立血詔一封,讓爲臣做了信物,去暗中聯絡國尉大人。”

胡亥道聲好,便咬破指尖,擠出鮮血,在一帛黃綾上寫下密詔,交給李由。

李由得了密詔,混出宮去,直投國尉府而來。

※※※

尉僚府中,尉僚正託病在家,已有多日不朝。

自從丞相李斯被腰斬於市之後,秦始皇羸政寵幸的那幫老臣,便一個個被趙高除掉。而他一直不爲趙高所喜,又看不慣朝中那幫新貴對趙高阿諛奉承的嘴臉,索性便假裝生病,不去上朝。

他雖不上朝,但並不意味着他不關心朝政。隱武軍團耳目衆多,朝廷中地方上一有風吹草動,都會傳到他這國尉的耳中。

眼下叛軍攻下函谷關,剋日抵達咸陽城頭,這如洪水猛獸般的消息,早已被他知悉。可如今秦國的足以傲視山東六國的虎狼雄師已被趙高和秦二世硬生生解散,理由是:天下已定,無需養那麼多軍隊。

“這不是自毀長城麼?哪有一個國家,不儲備相當數量的軍隊的?一旦天下有變,拿什麼來維持大秦帝國的統治?”

今日朝中更有震撼的消息傳來,那奸相趙高竟公然顛倒黑白,指鹿爲馬。而那頑劣的秦二世胡亥,居然也順着他去胡說。趙高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而聖上之軟弱昏聵,也實在是無可救藥。

於是尉僚更加懷念那逝去的先皇羸政。

“若始皇仍在,安能容這等奸臣當道?”

忽有門衛來報,道有一客人自稱是大人故交,在門外求見。尉僚便問來者何人,門衛交出一塊溫瑩生潤的玉玦,說道:“那客人云大人見了自知。”

尉僚一見那玉玦,神色一變,忙道:“請他進來。”

這玉玦便是李由幼時,尉僚送給他的生日賀禮。

李由戴了一頂寬邊斗笠,掩住大半個臉龐,走了進來。尉僚急遣左右出外,將門掩住,驚道:“大公子,怎麼是你?現在你受朝廷緝拿,不遠走高飛算了,竟敢回到咸陽?”

李由拿下斗笠,悲憤道:“我父死得太慘!不回咸陽,如何讓他平反昭雪?不回咸陽,如何能報殺父之仇?”

尉僚嘆道:“老相國遇害一事情由,尉僚均已知曉。奈何位卑權輕,難以撼動那奸臣趙高。對老相國被害,尉某是愛莫能助矣。”

李由忽然喝道:“國尉接旨!”

“這李由乃是朝廷欽犯,怎讓我一個堂堂國尉接旨?”尉僚心中大奇。卻見李由不慌不忙,從懷中掏出一帛黃綾,滿幅浠瀝,竟是用血書就。黃綾上蓋着“既壽永昌”大印,是爲秦國御璽之印。

尉僚見狀,忙不迭地跪地下拜領旨。

李由念道:“奸臣趙高素懷逆心,朕知國尉忠正不阿,令汝見旨密殺趙高,望愛卿不負朕託,重振我大秦朝綱。”

“主上今日終於聖明一次,我大秦有救矣!”尉僚老淚縱橫泣接旨道。

李由便和尉僚密謀策劃,派出隱武軍團中的高手,擇日趁奸臣趙高不備,暗中擊殺。

※※※

次日朝會,那一向唯趙高之言是聽的秦二世胡亥,居然作出了一個英明的決策:傳蒙毅麾下大將少府章邯入殿,降旨授章邯平虜大將軍之職,率部兵出咸陽,剿滅叛軍。

那趙高對胡亥的決定,本欲阻攔。但見胡亥義正詞嚴,便不敢出聲。心中暗想,“這守衛京都的衛戍部隊不過數萬(秦國大的作戰集團,幾乎都被解散,只有王離手中還握有三十萬蒙恬舊部,駐紮在長城),縱授章邯大將軍頭銜,他又如何能夠禦敵?”

殊不知那章邯自有辦法,奏請胡亥下旨赦免驪山陵服役的秦軍舊部,重新組編一支大軍來對抗周文。

原來在蒙恬事件及誅公子事件中,有不少原有的軍人被捲入,編派進驪山陵的罪犯勞役之中。這幫軍人均是受過正規軍事訓練,具有極高的軍事素質,只須經過短期集訓,便可練出一支勁旅,足以對抗任何來犯的賊兵了。

胡亥連聲稱好,便讓章邯着手操辦此事,令有司全力協助,讓章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組建出一支鐵血雄師以御賊兵。

章邯接了胡亥的聖旨,便去驪山陵免除原“驪山衆”之罪行,重新組建軍團。他頒佈一道告示稱:只要是驪山陵中服徭役的壯丁,願意從軍並被挑選上者即可免除徭役之刑。

這告示一出,應徵之人立馬蜂擁而來。那修驪山陵的勞役有七十萬之衆,願從軍者竟佔了半數以上。經過層層轔選,短短兩日,便搞出了一支二十萬大軍!

兵部大開府庫,將原來秦軍各兵團拆散之後收來的兵器戰服送到章邯營中。章邯便將之配發各部。

※※※

這一日,章邯正在中軍大帳,有徵兵軍官稟道:“大帥,那徵來的壯丁之中,有一位少年自稱英布,武功十分了得。聽人說他乃是妙虛宮宮主,曾任始皇東巡隨身侍衛,官拜御前都統領。不知何罪受刑,被黥首發到這驪山陵來。”章邯聞言,喜道:“驪山陵中竟有這等人才!速將此人帶來見我。”

不多久,瘦小的英布被帶到大帳,跪地道:“罪民英布,參見大帥。”

這些時日,英布一直在驪山陵中服役。但他卻並未受一點苦,日子倒過得十分的滋潤。

原來那驪山陵中,雖都是苦哈哈,卻也有大大小小類似監獄之中老大般的人物。監獄裡的老大都是打出來的。這些人均是舊時秦軍裡的將官,武功高強。而監管他們的秦兵也不敢得罪他們,以免引發暴動,反倒要曲意巴結他們,平日裡也不派他們幹任何重活。

那日英布初來乍到,被編入修前陵的隊伍,便有這一區的大哥讓他給自己下跪。英布哪裡肯聽,高聲叱罵道:“你是何人?敢讓小爺向你下跪。”那大哥見英布身材瘦小,哪將他放在眼裡,揮起鐵拳就砸。英布稍一伸手便將他手腕拿住,反扭到腦後,用一招“反扭琵琶”,讓那大哥哀聲痛嚎連連求饒。

這些刑徒,最是崇尚武力,誰狠就服誰。那大哥便將老大的位置讓給了英布,自個兒做了英布的跟班。

監管他們的屯長,便來巴結英布。平日裡不派他活,對他笑臉相迎。又有一干徭役,將自己的盤纏獻與他作例錢。英布用這些銀子,每日託屯長在市上沽肉市脯,大快朵頤,好生快活。

他這老大,還不算是最大。如黑道中各堂子的大哥,背後還有一個總老大。這驪山陵中就還有一個總老大,綽號“吊睛虎”,十分兇悍,按規矩所有的大哥均要將收來的例錢孝敬給他二成。

這一日已是月半,“吊睛虎”見新來的前陵大哥英布還未來孝敬例錢,便領了一班嘍羅找上門來。英布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狠狠犯人。當即便用拳腳將這幫人打得屁滾尿流。那“吊睛虎”被打得哀聲求饒,只好拜英布爲大哥。英布便做了這驪山陵的總老大。

他的身份陡漲,各路大哥均來孝敬,甚至有監管修陵的將軍,也來和他交好。他手中的銀錢更多,日子過得更爲舒坦。驪山陵裡七十萬徭役,無人不知他英布大名。因英布黥首,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爲黥布,這個綽號也逐漸代替了他的本名。

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
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三十一章 輕描淡寫第三十章 死局成活第六十六章 李代桃僵第三十四章 古佛燃燈第三十章 佳人請君第二十七章 跨夫韓信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十二章 各展妙手第二章 又生一計第二十八章 隱龍護身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九章 覲見陳勝第二十二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二章 神兵天降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六十一章 齊楚烽火第六十二章 將軍煲湯第三十五章 負心之徒第三十六章 萬世基業第十章 王妃出馬第四十七章 反目成仇第四十四章 羣星隕落第三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二十八章 老成謀國第二十八章 謠言四起第二十四章 擺龍門陣第二十章 易儲風波第二十章 困獸猶鬥第十三章 揭竿之義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十七章 滕公救駕第二十五章 符合聽令第三十九章 恭候多時第十一章 徐福東渡第四十七章 分說未來第五十章 大雁北歸第三十一章 亡命而逃第二十三章 陷身魔門第三十五章 雲霄脫困第八章 挑戰劍神第四十三章 魔王娶妾第二十二章 穿人之會第三十章 油盡燈枯第二十三章 冷槍戰法第二十九章 連場大戰第二十七章 以身飼蛇第三十三章 馬踏紅都第四十章 秘密武器第四章 大喜之日第三十七章 假詔合謀第五章 胎息大法第二章 琴音引君第十一章 辣女蒙塵第八章 沐猴而冠第二十四章 東胡使者第六章 敞開心扉第四十四章 形神俱滅第二十二章 時空明輪第十七章 鬥智鬥勇第五十二章 決戰未央第十二章 肅然起敬第六十一章 一口回絕第十章 項軍驕女第八章 佳人入宮第五十三章 兵行神速第十八章 師門絕學第六章 恩斷義絕第四十二章 從高人遊第三十六章 隱武軍團第十一章 張良拾鞋第四十九章 望塵莫及第二十一章 硝煙過後第三十八章 黥首服役第四十章 仁義之師第二十九章 豔名遠播第五十九章 瞬間白頭第十五章 移山造溪第六章 張耳逃生第十七章 大法無邊第四十八章 智取陳倉第二十一章 大打出手第四十八章 謀定而動第四十一章 趁火打劫第五十一章 火攻降敵第二十七章 左車獻計第三十九章 天大人情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三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二十八章 長久夫妻第十八章 大兵壓境第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二章 樊氏一刀第二十九章 幹吏趙高第十四章 孔雀明王第二十三章 戰友對決第五十八章 交個朋友第十五章 偃月大陣第十六章 密林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