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

北宋建國之初太祖皇帝就定下兩套家法一是不抑兼併二是不殺士大夫上書言事者。前者不論後者則人士大夫勤於政務勇於言事而不用擔心會被殺頭。宋代如此優人擔當化傳承任務的士大夫階層便紛紛閒上碧江遊畫醉留紅袖舞鳴鼉。廣置產業多蓄姬妾競相風流。家家扇底香風暖處處紅樓夜月高市井瓦肆之內、大宅深院之中無不風光旖旎。筵席冶遊舞帶豔色又怎能少得了即席作詞以助雅興呢?

詩經有云“美色曰豔”。而事實上豔詞並非**作品只是在自娛和娛人的同時大膽地表現男歡女愛、***聲色其主旨在於倡言俗世生活的意義在於表達人性而不在於肆意誨淫。

北宋不是一個時代作豔詞並不犯禁正人君子並不以此爲諱。事實上就連後來的歐忠公也曾經在公開場合填詞贈妓而不必裝腔作勢擺一副衛道者的面孔甚至不必顧慮政治家、道德家的身份真是令處於開放世界的我輩汗顏啊!

套用一句比較中肯的話說豔詞的繁興應當是政治寬鬆人性復甦的一大表現。這種不事矯情的描寫從人的原初本性出發如實展現兩性風情畫卷並不與政化相背離。不然難道說大家只有政治抱負、社會理想就沒有閨房調笑?

不過說歸說我還是不太願意在自己的頭上扣上一頂豔詞作家的桂冠即使不會爲世人所詬病不會被同僚所腹誹但是以後在自己未來的老婆面前還是難保會有一些愧疚的。本來我就是青蓮一節奈何偏要自陷於淤泥之中呢?我感到非常的鬱悶。

提起筆來很是躊躇了一陣子既然要寫就不能弱了自己的名頭想了想還是歐陽公的比較耐看一些於是就在頎兒公主準備好的紫金鑲邊兒淡粉底青花宣紙上面題了一首《醉蓬萊》

“半掩嬌羞

語聲低顫

問道有人知麼?

強整羅裙

偷回波眼

佯行佯坐。

更問假如

事還成後

亂了雲鬢

被娘猜破。

我且歸家

你而今休呵。”

筆法用得是瘦金體用筆瘦勁、挺拔、舒展、遒麗橫劃收筆帶鉤豎下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細長而內斂連筆飛動而乾脆這種瘦勁至極的字精神外露不易遮醜沒有很強的筆力是難以把握的也多虧我在書畫兩途上都有十幾年的紮實功底再加上天賦不錯纔沒有出醜。

“字是不錯詞也工整就是這個意境上面稍微弱了一些不知道能不能壓過三皇兄那些手下的風頭若是再能露骨一些就更好了!”小惡魔公主在一旁品評道。

我聽了之後兩眼翻白我面前的這人真的是大宋朝的公主麼?於是慎重地提醒道“公主殿下如果再露骨些可就不是豔詞而是淫詩了!這種東西你也敢拿出來招搖過市?”

“本宮有什麼好怕的?你儘管寫就是了!”小惡魔大方地說道。

看到小惡魔的囂張表情我就恨得牙根兒癢癢一不做二不休反正已經寫了豔詞了也不憚再加首淫詩於是就在那宣紙的下方題了一首後世所見的歪詩。

四處閒逛不落家

秦樓楚館都有他。

一雙好色風兒手

摸過桃花摸李花。

“勉強算你了——”小惡魔公主看了看覺得這首還有些新意終於放過了我。

我總算是逃離了頎兒公主的魔掌得以全身而退保全首領。此時天色已晚我直接出了宮返回天波府去了。

宮中承天樓的宴飲一直持續到深夜方纔結束大臣們基本上都喝高了最後太宗皇帝非常體貼地免除了次日的早朝衆人千恩萬謝之後紛紛打道回府整個御街上都能聞到沖天的酒氣。

在皇宮裡面整整泡了一天要說不累人那是假的回到府中後倒頭就睡把什麼都放到腦後邊了。俗話說的好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過倒着真乃至理名言也!可惜一整晚都沒有睡好總是夢到有人在對我推推搡搡自己偏偏又看不清那人的面目好生鬱悶。

睡到日上三杆方纔醒來正要穿衣下牀屋子外面侍侯的丫鬟已經端着盛滿熱水的銅盆走了進來服侍我洗漱。

“老爺和兩位少爺回來沒有?”我一面用溼巾沾沾面頰一邊隨口問道。

這丫鬟是香雲手下的叫作小桃長得粉面桃腮水靈靈的樣子真是人如其名了被派到我的屋子裡面侍侯起居倒也盡心盡力。

“回六少爺的話老爺和四少爺七少爺直到過了三更纔回的府現在已經起來了正在大堂用飯呢老夫人吩咐下來如果少爺您醒了直接去大堂即可。”小桃答道。

“哦——知道了——”我點了點頭。

見我洗漱完畢後小桃乖巧地走上前來爲我整束外衣。

儘管已經來到這個時代已經有半年多了我還是有些不適應就比如說穿衣服。

宋代的官服分爲朝服、祭服、公服、戎服、喪服和時服。

朝服是紅衣紅裳內穿白色羅質中單外系羅料大帶並有緋色羅料蔽膝身掛錦綬、玉釧下着白綾襪黑皮履。根據官職高低在有無禪衣和錦綬上的圖案上作級別變化。穿朝服時必戴進賢冠貂蟬冠獬豸冠。

公服即常服以曲領大袖腰間束革帶爲主九品官以上用青色七品官以上用綠色五品官以上用硃色三品官以上用紫色服用紫色和緋色衣者都要配掛金銀裝飾的魚袋以示職位高低。

時服是按季節賜發給大臣的衣物上至將相下至侍衛禁軍賜發的品種有袍、襖、衫、袍肚、褲等所賜之服大部分是織有鳥獸的錦紋。

官員的常服與平民百姓的燕居服形式上沒有太大區別只是在用色上有較爲明顯的規定和限制從隋代開始帝王統用明黃色製衣官臣不得亂用。由於朝廷內賜佩金銀魚袋的公服是以紫、緋色原料製做故一般低級官吏不得亂用而只可服用黑白兩種顏色。這樣的話在顏色相同時就只能看面料了同樣是長袍官員穿的就是錦袍而平民只能穿白布袍。

而我則常常因爲弄不懂什麼時候應該穿什麼衣服而犯愁幸虧這個時代有一種職業叫作丫鬟可以很盡心地幫我處理好這些瑣事。

到了大堂的時候發現楊家的成員空前的齊全除了老五在藝老二和老三仍在邊關外剩下的人都聚齊了就連老八老九這兩個小丫頭也煞有介事地坐在那裡一副小大人的模樣。

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四章 血染長街(下)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
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四章 血染長街(下)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