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打人打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轉眼間已經是太平興國七年的春節總算是國泰民安五穀豐登只是四方夷人卻並未臣服始終是大宋皇帝太宗皇帝的一塊兒心病。

шшш● ttκa n● ¢ ○

太宗皇帝把玩着大臣們獻上的應和詩句心中卻並不平靜。

北方的契丹人總算是退卻了此番北征可以說是功過相抵先是勢如破竹地攻城掠地然後又是丟盔棄甲地一敗塗地最後是楊延昭的奇兵奏效一舉破敵雙方罷手言和。總之大家都沒有撈到什麼好處兵將卻折損了不少太宗皇帝粗略地估算了一下這次北征損失的人馬就在十萬以上軍費物資更是所耗甚多。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太宗皇帝忽然想起了兄長說過的這句話來。

南方雖然已經平定然則百夷動輒暴亂仍需要官兵彈壓西北的吐番雖然等閒不出邊境但是勢力卻也雄厚不可等閒視之!北方的契丹立國已經百餘年實力遠在各國之上更是大宋國的心頭之患而西南的邊陲小國大理近來也有些蠢蠢欲動一個字煩啊!

契丹人忙於收京城的紛亂局面因此並沒有在和談中提出什麼過分的要求反而使大宋的北疆又多出一兩個州縣的地盤兒兩國約定三年內不起刀兵只是這個約定到底有多大的約束力就很難講了。

看着手裡面的詩作太宗皇帝忽然有些作難了。

“楊延昭啊!朕應當如何對你呢?”太宗皇帝嘆了一口氣將手中的詩作擱在一旁暫時不去想它。

有功不賞有過不罰都不是明主所爲。身爲人君他很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面對衆多大臣的非議卻一時下不了狠心。

論功勞楊延昭出奇兵襲擾契丹人的後方。令對方不能安心南下。無功而返又在正面戰場上築沙爲城以區區數萬疲兵擊退契丹人數十萬大軍地猛烈進攻佔據了桑乾河北岸的大片土地功勞甚大按說加官進爵是理所當然。可是他私命水師北上並沒有經過樞密院的批准也沒有事先報給朝廷落到了言官的嘴裡就是心懷異志圖謀不軌。其最大焉!

總算是太宗皇帝還不是十分的昏庸知道不能自毀國家柱石因此只是批准我丁憂而已他想地非常清楚反正天波府近在眼前萬一有事也不過是一紙詔書便能調到身邊聽用這其中的時間一長。大家也就都忘了還有這麼一回事兒了。

“皇上內衛將軍有急奏!”內侍總管王繼恩突然跑了進來腦門兒上盡是細密的汗珠兒。

“呈上來。”太宗皇帝有些驚訝地看了他一眼從小太監的手中借過了奏章。

太宗皇帝只看了一眼便氣得拍起了桌子。

“朕白白地養了一羣飯桶!一個大活人居然能弄丟了?那朕的腦袋還能安安穩穩地呆在脖子上面嗎?”太宗皇帝鬍子翹的老高臉色蒼白眼睛更是瞪得渾圓。

“皇上息怒!保重龍體要緊啊!”王繼恩有些緊張地看着太宗皇帝心中撲通撲通亂跳。

內衛將軍王性安同他是本家叔侄關係若是侄子有了危險他這個當叔叔的卻不能夠置之不理。可是這件事情實在是太丟臉了怕是憑他的面子也難以保全啊!

“王性安人呢?叫他來見朕——”太宗皇帝吹起了鬍子瞪着眼睛責問道。

“就在殿外侯旨——”王繼恩見太宗皇帝勃然做色當下也不敢多說。

太宗皇帝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強行將憤怒的情緒壓了下來鎮定了一下後吩咐道“宣他進來搭話!”

王性安戰戰兢兢地進了大殿撲通一下就跪倒在丹墀下口中連稱死罪。

“事情是怎麼發生的?”太宗皇帝也不囉嗦直接問道。

王性安看着太宗皇帝冰冷的目光心底生寒“臣啓萬歲昨夜宮中侍衛並未發現異狀到天明時分巡查的時候已經不見了人犯。臣親率衆侍衛查遍各殿均未發現有人留下的痕跡侍衛們也都齊全當時殿中侍候的宮女仍在昏睡中懷疑是被人用薰香迷倒。”

“這麼說應該是江湖人士所爲了?”太宗皇帝皺着眉頭問道。

“臣不敢妄言不過在現場發現了這個東西。”王性安有些膽怯地回答道然後向旁邊的小太監呈上了一塊藍色的玉佩。

太宗皇帝示意將那玉佩呈了上去拿在手中翻來覆去地看了看。

玉佩很普通藍汪汪的佩身上刻着五個篆體字“無可無不可”。

“這是什麼東西?”太宗皇帝的眉頭不由皺了起來將玉佩又放了回去吩咐道“拿下去好好查驗來歷一定要將大理公主給我找回來!要是辦砸了你也不用回來了!”

“微臣遵旨微臣告退。”王性安抹了一把頭上的冷汗急忙下殿去了。

太宗皇帝心中異常憤怒好不容易有個大理公主自己送上門來正好當作人質誰知道又被這些飯桶給看丟了要知道現在大理國內也是一片磨刀霍霍的景象彷彿就要動兵殺入中原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大宋軟禁大理公主的事情泄漏出去還不成爲對方出兵的藉口啊?雖說淮陽王已經去了蜀中置制兵馬可是對方畢竟準備已久事情究竟如何還很難預測此時生事確實也被動。

現在人居然被從皇宮裡面劫走了這不是公然向大宋國上下挑釁麼?是可忍孰不可忍?太宗皇帝重重地拍了一下龍椅地扶手氣憤地想道。

左思右想大理的事情始終是個禍患過了一陣子太宗皇帝決定道。“王繼恩准備一下換便裝隨朕出宮。”

“官家要去哪裡?內臣也好安排。”王繼恩問道。

太宗皇帝本來是要說個地方的可是看到周圍幾個小太監的耳朵都豎起老高。話到嘴邊兒又咽了回去。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問那麼多做什麼?走到哪裡算哪裡——”

“是!”王繼恩將頭一縮心道今天皇帝的脾氣果然不好再也不敢多言趕忙告退下去安排車駕去了。

半個時辰后皇帝的車駕就出了宮。

說是隨便走走可是車駕很自然地就來到了宰相趙普的府邸前停了下來。

無論是太祖皇帝還是太宗皇帝都喜歡到大臣家中作客這其中除了和諧君臣關係外。可能更多的是要對大臣地日常舉止作一探究頗有些窺私癖的嫌疑。

“皇上——”趙府的門官自然是認得皇帝的眼見皇帝突然來訪臉上有些不自然的樣子卻也不敢多說什麼將中門打開迎了進來。

趙普的府邸離皇宮很近不過是一牆之隔而已。後院緊緊地靠着皇宮的菜園子若非隔着一道高牆來往起來倒是非常便利。

“皇上?”迎出來的趙普顯得有些驚訝。卻沒有慌張這種事情他早就經歷的多了兩代皇帝一遇到什麼煩心的或是開心的事情常常都會來自己家裡面轉轉的就是不知道這一回是爲了什麼事情了。

“則平的府邸好像又有新氣象啊!”太宗皇帝打量了一下週圍笑着說道。

“微臣的狗窩怎麼能入得了皇上的法眼也就馬馬虎虎吧。”趙普謙虛道。

瑞雪初晴院子裡面倒是非常清爽的樣子。花花草草什麼的自然是沒有了幾枝臘梅倒是開的分外妖嬈給人一種渙然向上的感覺令人耳目一新。

不知不覺間就來到了趙普的後院裡地方倒是夠大一眼望去好大一片都是白茫茫覆蓋着其間還有幾座亭臺點綴乾枯的老樹旁邊有一口枯井。

眼前此景似乎在哪裡見過一般吶!太宗皇帝的心裡面嘀咕道。

“則平近來滇南形勢有所異動我當如何應對?”轉了兩圈後太宗皇帝問道。

“陛下何須多慮?”趙普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有淮陽王節制蜀地數萬大軍枕戈待旦那些擺夷人能成什麼大事?”

“話雖如此可是驟起刀兵總是令人憂心的。謙兒年級尚輕主持一地軍政已是吃力若遇到突發情況未免會手忙腳亂叫朕如何能不擔心?”太宗皇帝不是非常樂觀大理地處西南交通不便且多爲蠻夷所居中原王朝從來就沒有真正地統一過這裡。

“皇上說地也是——”趙普心道若不是因爲你想廢長立幼又怎麼會那麼爽快地答應派淮陽王入蜀地?如今倒賣弄起父子情深的把戲來了。

“若是朕有意南取大理朝中有誰可以爲將?”太宗皇帝忽然問道。

“南取大理?!”趙普顯然有些吃驚詫異地望着皇帝不知道應當如何應對想了半天后才說道“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則平想來朝中並無可以調遣之將!”

“怎麼會呢?”太宗皇帝也很詫異於趙普這個答案不由得反問道。

趙普笑了笑道“陛下滇南之地始於大漢對西南夷地征服。三國時諸葛南征又鞏固了對其統治但是隨後數百年的亂世中原動盪無暇理邊因此到了隋唐之時對西南邊陲的控制已經逐漸喪失了。隨着六詔歸於南詔曾經強盛一時令盛唐也束手無策。然而國終有衰亡中興六年重臣鄭氏篡位此時南詔已然衰落如中原有一強權則正可兼併西南金甌重圓但誰都曉得那正是唐朝氣息奄奄半死不活之時連河北都遍佈獨立的藩鎮。怎可能還有餘力顧及邊疆?”

太宗皇帝點了點頭深以爲然。唐末的藩鎮之亂確實令整個中原元氣大傷。

趙普見皇帝聽得仔細便接着分析道“因此。西南地區只能在本地區內部完成政權更替。南詔後期。國內強族林立舉其要者皆有地有民有兵一舉一動都干係政局。蒙氏既衰英雄趁時而動首發難者即鄭氏買嗣其既掌國柄改號自立遂殺蒙氏八百人又趁中原歷五代十國之亂。舉兵犯蜀迭遭失敗以是民心喪盡。其間興廢數度至段思平得國改號大理籠絡國人安撫滇東三十七部。六姓之中除鄭氏已滅其餘四姓盡服於段。又廢苛政。寬稅賦。西南離亂三十載至此乃得粗安。大理段氏以是得滇的人望國脈興盛。”

“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大理畢竟國小民寡物產有限段氏雖然頗得滇的人望難道也能阻擋得了我大軍南下?”太宗皇帝皺着眉頭問道。

“陛下今日何故盡說氣話?”趙普笑了起來“那大理國多是高山大河行動多有不便大軍出征困難重重。糧草輜重自然難以補充將士們也無法適應那裡的氣候的大漢時地伏波將軍馬元不就是死在出徵西南夷的路上嗎?前車之覆後車之鑑呀!況且我朝中並無熟悉山地作戰的將領貿然出兵恐多不利。”

“然則段氏一族狼子野心從來就沒有放棄過北進中原的意圖啊!”太宗皇帝嘆了口氣這纔將意外拘禁了大理國三公主的事情向趙普說了出來。

趙普聽完後目瞪口呆喃喃地說道“竟有此事?陛下這件事情可是做的不高明啊!”

本來也是抓了大理公主也無妨畢竟是私入大宋陰謀不軌如果以此對大理國提出嚴正交涉對方必然無以應對唯有推卸責任或是認錯一途或者將公主秘密囚禁不使消息外漏也可以大理國久久不見三公主的消息必然着急一定會派人來要這樣也落了下風可是如今大宋國將其秘密關押也就算了還被人家從重重守衛地宮殿中給跑掉了傳了出去人家沒有笑話自己先會覺得臉紅況且會授人以柄反而使大理國找到了生事地藉口這一回算是栽到家了。

“陛下可採取補救措施了麼?”趙普問道。

“派人圍捕去了只是全無頭緒怕是很難了。”太宗皇帝有些煩惱地揉了揉太陽穴道。

兩人在一起又計議了一陣子始終沒有想出個好辦法來。

“看來只好坐等消息了朕且回宮去了。”太宗皇帝無奈地說道。

於是趙普將皇帝向外送去臨到門口的時候太宗皇帝忽然想了起來對着趙普說了一句在旁人聽起來很是奇怪的話“則平方纔我在後院見到的那口井原來應該是姓趙吧?”說罷嘿嘿地笑了兩聲沉着臉拂袖而去。

趙普望着太宗皇帝遠去的背影臉上喜憂參半。

回到府中後趙普對夫人說道“可以收收東西準備回河陽老家了。”

“怎麼了?”夫人有些驚異地問道。

趙普笑着說道“今日皇帝總算是看見他家的那口井了想來離我去相已經指日可待。”

“老爺你就不怕惹怒了皇帝?”夫人有些擔心地問道。

“皇上的度量還沒有那麼小況且我當時又不是霸佔他家的菜園子只不過是用咱家的土地換他家的菜地而已頂多讓他鬱悶兩天卻能遂了我隱居的心思。”趙普自信地回答道。

夫人看着趙普一副志得意滿的表情着實有些猜不透了只得嘆息道“實在是不明白你們男人家的心思了好好的宰相爲什麼不做了呢?”

“激流勇退方纔能夠保全自己如今的皇帝早已經不是原來的晉王了。”趙普搖了搖頭深深地嘆息道。

果然不出三日太宗皇帝就尋了個由頭罷免了趙普的殿士算是去了宰相之位又過得幾日便將他送回河陽老家了從此一代名相再也沒有回到京師。

追捕大理公主的事情也有了眉目謝禮地秘門高手不負所托終於在長江北岸將其重新擒獲。原來將其救走的人正是段氏一族中的高手天龍寺無可大師地親傳大弟子。

得到消息後的太宗皇帝頗有一些猶豫惹毛了這些江湖高手要比圖謀一個小國家更加傷腦筋究竟應該怎麼處理這個燙手的山芋如今又有一些爲難了。這事情本來並不光彩滿朝大臣雖然不乏智謀之士但是可以同自己推心置腹商量壞主意的並沒有幾個他不由得有些懷念起剛剛被自己罷了相的趙普趙則平來。

可是想了又想終究覺得不能再次將趙普召回此人囂張跋扈不但賣官爵廣收田產更連皇帝也不放在眼中自己的菜園子一時沒有看住都變成了他家的後花園這一次自己若是再向他服軟還不讓他反了天啊?

“打人不打臉朕的顏面都叫他給敗盡了!再起用他?不行決計不行!”太宗搖了搖頭終究打消了這個看似荒唐的念頭。

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七章 大兵壓境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
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十四章 奇思妙想(下)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章 束手陣前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七章 大兵壓境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十二章 月下追擊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二十一章 兵器司中(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二十三章 禮部應試(上)第十二章 香餌金鉤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十九章 邊塞傳烽(上)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