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知事蘇州

路過常州的時候稍微停了一下補充給養。

得到消息的鄭途很是上船來慰問了一番並送來了很多的常州特產如常州梳蓖之類的東西其他的還有什麼金錢菜銀絲面等小吃的也一併送了幾大食盒上來。

“此地的情況。確實比料想中要複雜一些不過卻不是沒法子解決的現在說話多有不便還是待兄長安置下來咱們三人再從長計議吧!”趁着衆人只顧着搬運東西的空檔鄭途低聲對我交代個兩句。

我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鄭途稍微呆了一下就說公務繁忙告辭而去了我也只是送到船頭並沒有下岸。

這一切在普通人的眼裡只是官員來往的一般應酬而已。

“宮梳名蓖情同伉儷;延陵特產花開並蒂。這常州的梳蓖可是有名的很呢。”我從鄭途送來的禮物中取了幾支梳蓖出來與公主觀賞。這鄭途倒是一個心思細密的人。

普通的梳蓖多爲木製或竹製而鄭途送來的這些多用名貴物料製作。如金、銀、象牙、犀角、水晶、玳瑁等。而且嵌玉鑲珠。用料非常講究。

我看了看後從衆多的梳蓖裡面揀了兩把出來對公主說道“尋常的倒也罷了這兩把黃楊製作的梳蓖木質細膩紋案清晰治頭痛、去癢都是上品算是非常難得了。”

公主見了心中也很是歡喜徑直將那兩把梳蓖插到頭髮上。

從開料到成品一把木梳需經過二十八道工序。而一把蓖箕則有七十二道半工序之多其中極爲講究的雕、描、燙、刻、磨等工序需經傳統工藝製作方法方能完成。實在不是普通百姓能夠享受得起的。

“夫君那就是姑蘇城外的寒山寺嗎?”公主與我並立船頭。指着岸邊小山間的一所寺廟問道。

我定睛望去。只見一座規模不大的小廟隱藏在蒼山翠柏之間。古意盎然。正是張繼詩中提到地寒山古寺。相傳此廟原名爲妙利普明塔院。後來因唐代名僧寒山與得曾經由天台山來此廟中住持因而被該稱寒山寺從此香火也日漸旺盛起來可能這也算是一種古代的名人效應吧!

我忽然想起了什麼就笑着爲公主解釋道。“據說這裡面還有一段兒故事呢!賢妻要不要聽爲夫講講?”

公主追問道“什麼故事?夫君你就不要賣關子了!”

我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髮爲公主介紹道“傳說張繼路過此處的時候。正是夜半時分恰逢他科舉未中。心中比較失落看着秀山古剎。聽着烏鵲啼叫心中地鬱悶一下子爆發出來。方纔有了《楓橋夜泊》這首傳世佳作留給後人。不過但是因爲天色太黑。他終是沒有看清那隨風簌簌作響的並不是楓樹只是旁的樹種罷了!”

“那現在這些楓樹是哪裡來的?我明明看見很多呀!”公主聞言後。不由得多看了兩眼明顯有些不信地質問道。

“賢妻不要着急且聽爲夫把話說完。”我微微一笑道。“此詩一經傳誦。立刻成就了寒山寺的名聲。寺中僧人頓感這其中的謬誤着實不美。爲了成就詩人的一番美譽和答謝詩人對自己寺廟地宣傳他們決定將岸上的樹種改種移植了很多地楓樹過來這樣一來後世的人就可以看到這裡的景物與詩中完全一致了!”

“如此說法。聞所未聞。”公主聽了後不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只好不予置評。

“不管怎麼說。寒山寺地鐘聲可是遠近聞名的每逢大事總要敲上那麼一兩百下的。”最後我總結了一句道。

這句話說得有些突兀皆是因爲我忽然想起了後世想要去敲鐘也要付費的齷齪事來。

船隻尚未靠岸寒山寺的鐘聲卻先噹噹地敲了起來。

“今天是什麼重要地日子麼?”我感到有些奇怪遂開口問道。

衆人都推說不知惟有龍力圖算是地頭蛇猜測地說道“恐怕是爲了已經大人這位新任的蘇州知事。當地的鄉紳們組織起來的隊伍吧?往日裡面也有這樣的舊事的。”

寒山寺離蘇州城也就沒有幾里路了。船隻還離碼頭有半里之遙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岸上盡是紅火一片約莫有三四百人的隊伍站立在碼頭之上。舉着各種彩旗羅傘之類地東西幾隻超大的鑼鼓先已經敲了起來。聲音之大迎風可傳到十里之外。

船身微微地震了一下靠着碼頭停了下來。

龍力圖帶着一衆手下先行下船爲我們打好前站然後是我的隨從們分頭從碼頭上下來。將東西卸下。整理在一起。將受傷的參軍護送下去。先到館驛歇息。我同七郎換了嶄新的官服緩步從船上行了下來。

對面爲首的那一人緋服銀魚袋年紀在四旬上下長得很是圓潤白麪微鬃一副笑眯眯的樣子看來應該是蘇州通判無疑了。朝廷有詔命給他準備升到淮南東路轉運使任上此時仍未離去。自然是想要等着見我一面。也好結份兒交情。

果然我才走了兩步那人就當先迎上來到我們面前拱手爲禮道“通判陸天南見過兩位楊大人。大人們一路舟車勞頓多有辛苦蘇州本地的父老們翹首以盼辦總算迎來了父母官。”

“原來是陸大人啊——”我迎了上去。行了一禮後握着那人的手謙虛道。“久聞陸大人乃是江南兩路上有名的能臣幹吏就連皇上他老人家也非常看重今日一見果然是見面更勝聞名啊!兄弟初來乍倒以後要抑仗陸兄的地方還多得很呀!”

“楊大人如此擡舉。陸某人真是愧不敢當了!左右都是爲了皇上辦事。一家人自然不說兩家話請請請讓我先來爲大人介紹一下蘇州有名望有擔當的名士們。”那陸通判老而成精。一副習慣性的笑臉上根本看不出他的深淺來。

如同領導巡視一般我接見了一羣羣當地地名流士紳。順便領受了一箱箱價值不菲的禮物外加各位進貢者的名錄。

“呵呵——”看到禮單上地物品列表後。我的嘴就一直處於合不攏的狀態若是金銀倒也罷了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可都是些古董啊!不過歡喜之餘卻也不忘假意推讓兩句。“這位兄臺如此客氣。兄弟着實有些愧不敢當啊!改日一定要到貴府登門拜訪呀!哦。原來閣下就是大名鼎鼎的蘇州張先生?尊號的生意可好?張先生有暇。一定記得要來舍下坐坐哦——”

虛情假意地客套了一番。又許下了無數的空頭支票以後。總算是把這些人給打發走了。

古時候的衙門多是公私兩便地。前面是衙門後面是官舍。不過願意住在這裡的人卻不多。官員們一般都喜歡另覓私宅。這樣辦起事來畢競要方便許多。

讓七郎將隨行人員和行李都安頓好之後我換了便裝。陪着公主隨着陸通判一起來到了蘇州城中久負盛名地老店綠玉齋中。

此時能夠呆在綠玉齋中的都是蘇州城中數得上的人物了。

公主單另坐了一席並且設了屏風隔開。又幾位命婦和侍女們服侍着我們則在外面擺了三桌湊在一起熱鬧。酒菜上齊之後一個足有七八十歲的老頭兒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手裡面哆哆嗦嗦地舉着一杯酒。衆人見狀都靜了下來。

那老者拖着聲調慢慢地說道“今日新任地狀元知州楊駙馬爺走馬上任。我們忝爲蘇州的地主。總得要表示一下地。”

衆人連連稱是紛紛說劉老爺子說得對。

那老者聽的衆人一片附和之聲。很是得意。停了一下後接着說道。“老朽虛長几歲自然是作了這個代表地雖然年老德衰早已經不勝酒力地可着爲楊大人接風的酒。還是一定要喝地——”說完後竟然將那杯中之酒一飲而盡動作絲毫不見停滯頗有酒國英雄之風。

衆人紛紛叫好既然人家這麼一個年老德衰的人都把酒乾了那麼我們這些年不老德不衰地自然也不能甘居人後於是都將杯中之酒乾了個底兒朝夭。許多不勝酒力的人臉上立刻升起兩朵紅雲來。話也隨意了幾分。

“這位老爺子是何方神聖?看上去——非常矍鑠哦——”我將一口酒氣壓了下去低聲向身旁的陸通判問道。

“這位劉老爺子做過前朝的刑部侍郎致仕以後在家中修心養性是寒山寺裡的常客今天迎接大人的鐘聲。還是他去寺裡同那些和尚們交涉才得來的。在蘇州城裡。他算是頂有名的人物了!”陸通判低低地爲我介紹道。

我點了點頭原來是地頭蛇啊!

接風宴會實際上就是打招呼而已。大家坐到一起。明確一下各自地勢力範圍同新上任的地方官報個備送上些禮金也好在日後打交道的時候有個照應畢竟家業大了說不定什麼時候就犯些忌諱的。

對於這些蘇州地面上的實力人物。我一律以笑臉相迎。口中的哈哈打個不斷禮金照收閒話亂扯就是不露一點兒口風。讓他們猜不透我的心思。一頓飯吃下來。已然是春光滿面兩袖金風。腰間的荷包自然是又豐滿了許多。

“常言說的好新官上任三把火不知道楊大人的三把火該從哪裡燒起啊?說將出來。也好讓在座的各位給大人您出出主意想想辦法呀——”劉老爺子見我情緒不錯就捻着鬍鬚趁機進言道。

“是啊是啊!”立刻有許多的客人們紛紛附和道。

我看了一眼陸通判只見他並沒有什麼反應好似司空見慣一般見我看他只是淡淡地說道。“蘇州雖然物富民豐。風氣不錯。但也是有一些個奸猾刁民的。若是楊大人以君子之道對待他們未必能諸事順暢。”

我笑了笑很謙虛地說道“江南雨水充足。本官怕是生不出什麼火氣來的。不過這整肅風紀維持地方安定的責任。還是不敢稍有懈怠地諸位都是蘇州地面上地行業翹楚精英人士。這個社會責任嘛——也應該多盡一些地——到時候本官若是有求助的地方。諸位切莫用推搪之詞來糊弄本官呀!”

這個話裡有話。衆人都不是傻子。自然是能聽得出來的。只是不知道我地胃口到底有多大涵養致底有多深。動作到底有多猛自己到底要出多少血?不由得心中都有些忐忑。

嚇唬歸嚇唬我要想在蘇州呆下去還是離不開這些人的因此我又放出一句話來。算是給在座的衆人吃了一顆定心丸“本官初來乍到。對於這個蘇州的情勢嘛還是不很明瞭的三個月之內不會有大的動作諸位若是有什麼疑難之處大可來本官的府中申訴。呵呵我還是非常好客地嘛!”

“一定一定!”立刻有人拍手贊同。

“大人平易近人實在是我朝官員的揩模啊——”有人開始拍馬屁了。

“在下有些困難。正想請大人襄助少不得要叨擾一番了——”見機快地已經開始預約了。

“我們也有很多問題需要大人幫助解決呢——!”跟風的人也多了起來。

“呵呵——不急不急——”我笑吟吟地安撫道。“事有緩急輕重一個一個來呵呵——白天忙不完。晚上也可以嘛。本官向來勤勉。不在乎加加班的——”

“大人勤政愛民。真是生民父母哇——”

於是接連幾天內我的臨時住所裡面都是絡繹不絕地來訪者打着各種各樣的幌子。理由也很是離奇。往往是不着邊際的問題。諸如什麼生意上遇到了“難題”家中鄰里不睦父子起了爭執夫妻形同陌路等等。

這些人在來的時候往往是一副哭天搶地肝腸寸斷痛不欲生的模樣。經過我地一番教化以後。無一例外地父子情深了、鄰里和睦了、夫妻親愛了、生意興隆了!總而言之一句話。真是悲雲慘霧而來。歡夭喜地而去。皆大歡喜了!

臨走的時候他們卻也不忘感謝一番總要留下一些“土特產”以示孝敬。

大家對於勤政愛民的知州大人都非常愛戴。經常勸我要多注意休息。要爲民保重我總是很動情地用一句話來回答。“唉——看到蘇州百姓們還沒有家家都吃上白麪本官怎麼能安心休息呢?”

衆人愕然許久後無不潸然淚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不止。

“夫君啊——”公主在屏風後面善意地提醒我道。“江南之人。好似喜歡吃白米要是家家都吃白麪他們恐怕一時適應不了的。”

我嘿然一笑沒有多加解釋。以公主千金之體怎麼會理解我們這些人的用意呢?

“這幾日怎麼不見七郎呢?”公主見我一副諱莫如深的樣子。卻也不再追問其中的根由只是把話題引開。

“老七少年心性向來是閒不住的自然是四處遊蕩去了賢妻不必擔心。”我地話半真半假遊蕩自然是真的不過卻不是因爲七郎喜歡遊蕩而是帶着任務出去暗訪而已。

初到任上事務還是比較繁忙的。說起來很是奇怪前任知州居然是在任上離奇失蹤的至今尚未有他的任何音訊傳來我在接管了蘇州的各項大權以後方纔注意到這一點。

天下沒有白吃的晚餐。要想獲得就必須要有付出。我歷來是堅信這一個信條的基於這種心理。我認爲太宗皇帝不可能平白給我這麼一個好差使恐怕潛伏在蘇州的危機遠遠要比我想象到的還要大得多!

現在蘇州府治下共轄有吳江、崑山和常熟三縣。另外還有太湖的一半兒水域及湖上面的洞庭山島若說富庶附近還真沒有哪個州能比得上這裡也是絲織刺繡的天堂蘇繡天下聞名就連京師中的達官貴人們都以身着蘇繡爲榮皇家貴胄們更是看重這一點特意在蘇州設有采辦處專門與此處理相關的事務。

我翻閱了幾天庫存的卷宗以後忽然發現一個很奇怪的問題。這蘇州城中已經很久沒有人報案喊冤過了。我所看到的案卷都是前兩年的舊事。而近一年來的案卷庫存竟然等於零!

“咄咄怪事啊!這怎麼可能?!”我發現這一點後。立刻驚訝地拍起了桌子。

若說是蘇州沒有乞丐沒有餓殍。這我可以相信。若說是蘇州城中路不遺夜不閉戶我也可以勉強相信。可是若說蘇州城中竟然全年沒有一起訴訟大家都一團兒和氣相安無事這我卻有些懷疑了。

衆所周知越是繁華的地方就越容易有是非!區區小縣每年都要有幾件兇殺案更何況蘇州這樣坐擁幾十萬人口的大州。這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嗎?

看着這些卷宗想着其中可能被埋藏起來的秘密我的眉頭漸漸地鎖了起來。

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十四章 殿試風波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二章 刀下留人
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十二章 豔詞官運(下)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二章 銷金之窟(下)第十一章 暗箱操作第七章 有些懵了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十四章 殿試風波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十一章 突發奇想(上)第八章 宮中驚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十二章 重返江南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十二章 檀淵之盟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六章 魔焰升騰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二章 刀下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