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屯邊大計

銀州城光復後的陣風波終於以涉案豪紳們交錢贖罪而告終在我而言儘量不影響到銀州的正常秩序是首要的況且又能有不少的進項可謂是一石兩鳥而對於城中依附過李繼遷的衆人來說避免了遠走他鄉不必放棄自己的本地的基業也是划得來的只是城中的百姓們少看了一場楊青天怒斬賣國賊的好戲而已。

一場交易總共進帳白銀四十萬兩喜得我心花怒放。

在西北這個地方四十萬兩銀子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比如說可以我的人馬半年軍費或者買上幾萬畝地再或者可以購買種子農具等物開墾一萬畝荒地了。

收復銀夏兩州之後紅柳河、榆林河、蘆河以及無定河所覆蓋的廣闊流域已經盡數掌握在我們的手中在水資源匱乏的西北這可算得上是一塊兒風水寶地了。

以往由於兵禍接連的原因這一地區的生產遭到了毀滅性的破壞可以說是民生凋弊糧食全靠外援如今我一舉收復了大片的土地党項人也向西越過了廣闊的沙漠回到自己的發祥之地河西這些無主的土地就體現出它們的巨大價值來了。

早在來到西北之前我就曾經深入考慮過屯田的問題。

自宋以後中原王朝對西北的經營可以說是一團兒糨糊。既沒有長遠打算也沒有戰略眼光致使這一地帶地党項人、鮮卑人、回鶻人以及其他一些胡人不斷地向南侵吞長城的控制全都失掉了單靠關中險阻的支撐始終是弱了一些更可惜的時一旦以党項人爲首的西北異族同契丹人爲代表的北方強國聯合起來。

再加上西南方吐蕃人與大理的威脅可以說大宋朝除了面海地東南面之外到處都是處在戰火的邊緣。

站在戰略的高度看我現在要做的不僅僅是屯田西北防止党項人向東向南侵入更重要的是要將東北方的契丹人與西北方的党項人徹底隔絕使之不能結成戰略合作關係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就是對中原的最大貢獻。

夏州以北。便是蒼茫大漠人獸絕跡以西則是洪州、鹽州瀚海再往西就是靠着黃河的賀蘭、懷州、靜州等地了總體上來看只要沿着黃河繼續西進。便可以將西部逐漸收回到治下。

可是這一切地基礎便是屯田。

只有得到充足的糧食和後勤支援纔有可能把這一切都變成現實。

如今擺在我面前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難於取捨。最好的打算。自然是應該先進兵西部將李繼遷的勢力徹底消滅掉這樣自然可以將整個西部收入囊中可惜的是我的軍費和後勤都達不到遠程作戰的條件若是以這麼一隻軍隊孤軍深入地話別的不用講單是供給就可以把我給拖死估計不等我打到銀川。自己的士兵就先都餓上了。

可是如果按照朝廷地意思在長城之內屯田養兵也是一個下策。

屯田有個基本地要求就是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環境如今四周兵火未靖李繼遷的隊伍又在西邊不定期地騷擾朝廷的軍隊疲於奔命實在不是忙農活兒的好時候況且現在已經到了夏天具體能在地裡面種什麼東西我還真有些弄不明白了。

一個人想着也是心煩我乾脆將遇到的困難羅列下來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然後裝進信筒蓋上陝西安撫使的大印封上火漆派快馬送入關中遞解到京師去了。

過了半個月後朝廷的批覆下來了一方面肯定了我的成績勉慰西北將士另一方面則對我提出地困難表示了理解並許諾很快會派一些長於農事的人才過來幫助我種地並且答應運送一披優質的糧食種子餓農具過來支援屯田。

其實朝廷和太宗皇帝心裡面也很清楚如果西北安定下來屯田成功不但每年數以百萬計的軍費可以省去大半就是糧食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並可能有少許贏餘還可以回饋到民間真是一舉數得若非現在朝廷的財政真的比較緊張的話銀子上面他們是不會吝嗇的。

“總比沒有強”看了朝廷的批覆後我有氣無力地評論道。

西北的夏天也是很不好過的雖然地勢很高又偏於北方可是太陽的光線卻絲毫不吝嗇地大把大把地撒了下來將大人小孩兒的臉蛋兒都曬得通紅。

自來到這裡後我才體會到爲什麼西北的人都是高大豪爽喝起酒來滿面通紅估計都是太陽曬多了的緣故不論是心理上還是生理上的陰暗面都非常少。

幸好這裡的西瓜不錯可以用來消暑。

陝西安撫使衙門的位置不錯據說以前是一位唐朝的王爺住過的院子不但空間夠大而且有滿院子的梧桐樹遮下來的蔭涼着實喜人。

我閒來無事的時候就卷一襲草蓆鋪在地上斜靠在大樹底下乘涼聽着樹上的知了叫着喝着泡好的菊花偶爾在吃上幾塊兒瓜果倒也是愜意得很。

在我同近衛們連着幹掉了二十顆大西瓜以後終於有人來報軍師回來了。

“石雷見過大人。”王石雷風塵僕僕地走了進來身上帶着滿身的暑氣。

前些日子因爲某些原因我特地將七郎派了過去陪同王石雷一道代替我全權處理夏州的事務此時迴轉。自然是功德圓滿了。

“免禮免禮——”我扔掉一快西瓜皮將手擦了擦從旁邊地水井裡面親自提出來幾隻冰好的大西瓜熱情地招呼道“石雷你路上辛苦了!先坐下來。

喘口氣兒吃塊兒西瓜消消暑氣!“

王石雷確實也感到有些疲乏在這麼酷熱的環境中長途跋涉確實比較傷身子因此也不客套坐下來先洗了把臉擦了擦身子便捧起西瓜大嚼起來沒有片刻半顆西瓜就下了肚子。

我再遞過去菊花茶的時候。王石雷已經艱難地擺了擺手意思是說實在喝不下去了我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少歇了一會兒后王石雷終於緩了過來長出了一口氣後非常舒服地說道“唉差點兒就慘死過去!三伏天趕路真不是人乾的!”

“怎麼樣?獨攬大權生殺予奪的滋味兒如何?”我在一旁笑吟吟地問道。

王石雷長嘆一聲道“爽是爽了點兒。可就是有點兒不適應看來我還是成不了大事的人。”

“怎麼回事兒?”我不由好奇道。

原來王石雷和七郎去夏州也是爲了處理勾結李繼遷地當地豪紳的問題。因爲有銀州的前車之鑑。所以操作起來也並不困難只不過與銀州比較起來夏州的親党項勢力更加囂張一些最後王石雷不得不動用我的令牌狠狠地殺了幾個出頭鳥後纔將情勢平復下來。

“石雷你也不必介懷!”我安慰道“要知道夏州與銀州還是有區別的銀州畢竟在長城之內人心思定。朝廷的威信還是有的而夏州則地處長城以外臨近大漠很多人都過着半遊牧的生活崇尚實力國家概念淡薄只知道武力以羣分巧取豪奪強者爲尊。我王師初到自然一時無法消除李賊造成的影響受些羈絆也是意料中地。”

王石雷點了點頭“話雖如此可是辦起來還是有些介懷。大人你下一步有什麼打算呢?”

“朝廷讓我種地啊!過些日子農具種子什麼的就送過來了據說同來的還有一些會種地的人才。”我百無聊賴地回答道。

“當今之計——也只有這樣了!”王石雷搖了搖頭皺着眉頭分析道“只可惜給了李繼遷休養生息的機會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捲土重來了。”

“我何嘗不知道這一點?”我十分無奈地回答道“目前我根本沒有實力西征那裡可是李繼遷的老窩啊!屯田的話起碼可以有個事兒幹不致於使士兵們無事生非要知道西北的冗兵已經有十多萬人這些人不事生產卻要耗費難以計數的糧餉確實是一個問題。從這一點上來看朝廷地決定也沒有錯。”

“削減兵員墾荒屯田事情雖然利國利民卻難於執行啊。自古以來在西北屯田的人不在少數可是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大人你也得仔細籌劃纔是。”王石雷不得不小心提醒我道。

我深感贊同當初屯田地人著名一些地如曹操和諸葛武侯都取得了成功不過這些人都是權力的絕對控制者有能力也有威望更有魄力一聲令下沒有人敢說不可是我要屯田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打李繼遷時大家肯聽我的號令那是因爲李繼遷對他們產生了重大威脅可是逼着他們去種地這就難說了想來是會有不少人反對的。

想來想去還是要得到朝廷的書面保證才行屯田要形成制度才能保證西北的長治久安。

於是我又上了一封奏章說明了西北冗兵與屯田的困難這一次卻足足等了一個月的時間方纔等到了朝廷的使者不是別人正是太宗皇帝地三皇子趙恆。

“原來是他啊——”我接到信使的報告後笑了出來。

“大人何故發笑?”王石雷有些不解地看着我問道。

“石雷你有所不知啊!”我笑着說道“這位三皇子乃是當今皇帝的愛子恐怕很有可能登臨大寶不過他的年紀畢竟小了些皇帝派他前來西北協助我處理屯田事宜。其實只是爲了給我張虎皮而已藉着這位皇子親王地名義辦起事來就方便多了。”

“原來如此!”王石雷恍然大悟可是又苦着臉問道“好是好可是這些皇親國戚很麻煩的一個招待不好。恐怕日後有芥蒂。”

我擺了擺手道“這個卻不是問題對待這種年紀輕輕的皇親遠比對付垂垂老矣的重臣們輕鬆得多辦法不外乎三個!”

“敢問大人是哪三個字?”王石雷被我提起了興趣。

“就是蒙。”我不緊不慢地說道“這些年輕人平時呆在皇城什麼事情都沒有見識過到了下面。

還不是你說什麼就是什麼?行得通的事情就說好話行不通的事情就極力宣揚危害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說一旦做了這事兒皇帝會如何如何要知道皇子們最忌憚的就是皇帝地看法這可是關係到他們能不能成爲儲君登上大寶的關鍵!不管什麼時候你一提這個準靈!“

“第二。就是拖。要知道年輕人最是沒有耐性只要不是太關心的事情今天說了。明天可能就忘記了!所以辦不了又拒絕不得的事情。就要靠拖了日子一久他自然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王石雷想了想還真是這麼回事兒“那第三個辦法是什麼呢?”

“混——”我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混?”王石雷有些不解地問道。

“沒錯就是混!”我解釋道“所謂黨同伐異皇子也不例外只要你肯放下身架。同他混到一處就是自己人有什麼事情不能解決?這纔是上上之策!

比如說如今的老太師潘仲詢爲何能夠深得兩代皇帝的重新禮遇有加穩立官場數十年而不倒?就是因爲他與太祖還有當今是打小玩出來的交情這可是非同小可啊!若非叛國有什麼揭不過去的?“

三皇子趙恆來到綏德城的時候我安排了隆重的迎接儀式。

迎接儀式地規模雖然算不得很大但是卻充滿了西北的特色這樣令從來沒有出過京師的趙恆感到非常地新鮮有趣。無論是綏德城中百姓代表打出的萬民傘還是由長住西北的各族商人獻上的小禮物都使他覺得此行不虛。

以我現在的身份樞密院副使兼任陝西安撫使、崇儀正使已經是封疆大吏了況且又是有戰功的大將即便是皇帝也要另眼看待自然不可能同趙恆混到一處的因此這個接待欽差皇子地重任就落到了王石雷的身上。

“反正你也需要同未來的皇帝打好關係嘛可能有機會封侯拜相地哦!”我如是對王石雷全說道。

王石雷硬着頭皮接下了這個千斤重擔好在他地年紀也不大又遊走過西北各地風物人情非常熟悉將一個呆呆的三皇子趙恆倒也哄得團團轉直到離開西北的時候還對王石雷的熱情念念不忘最後甚至問我是否可以將王石雷讓給他?

“難啊——”我非常無奈地回答道。

“爲何?”趙恆非常詫異地問道。

在西北的這一段兒時間裡面我挑選了很多國寶級物贈送給他這使素來喜歡附庸風雅的三皇子非常高興因此當我直接拒絕他的提議時趙恆感到非常不能理解。

“殿下——”我看了看四下無人故意壓低了聲音對趙恆說道“請恕臣直言韓王殿下是皇上心目中最佳的繼承人將來整個天下都是殿下地我們這些臣子在哪裡不都是魏殿下做事?況且現在以皇子身份結交外臣並非明智之舉皇上雖然英明卻也忌諱這個爲殿下計還是讓王大人留在西北爲好。當然了這只是微臣的一點愚見僅供殿下參考如何取捨還是要看殿下您。”

“楊卿你是說——父皇恐怕會不高興?”趙恆有些猶豫地問道。

說起來我們之間還是有一點點的拐彎兒親戚關係的四郎跟他算是挑擔一個娶了姐姐一個娶了妹妹都是潘美的女兒因此他對我也有那麼一點點親切的感覺更何況我的威名在京師內還是非常能夠唬住人的耳濡目染下趙恆對我這個少年英雄也有一些潛意識中的迷信。

“那是一定的。”我非常肯定地點頭答道。

趙恆自然是不會做出令他老子不滿的舉動的因此帶着滿車的寶貝和西北民衆的各種禮物高高興興地回京師了。

在韓王趙恆在西北的這段兒時間裡我充分利用這個大頭帶來的廣告效應將西北的人事做了大規模調整整束軍隊肅清吏治削減冗兵大力宣傳屯田的好處和可以給參加屯田的人所帶來的好處。

“參加屯田免稅十年!”我提出了一個看似非常大膽的口號。

所有的人多爲我的大膽決策吃了一驚免稅這種事情也敢提這可是皇帝才能做出的決定啊!如果要是有人對我不滿的話單憑這一條就可以將我參上一本判個欺君罔上的大罪!

可惜這是在西北天高皇帝遠各級官吏又剛剛調整衆人也摸不清免稅的主意到底是皇帝提出來的還是我私自做出的決定總之沒有把握扳倒上司的舉動是不智的因此居然也沒有人提出異議。

秋風初起的時候三條大河兩側的數十萬畝新開墾出來的田野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參加屯田的人們將沉甸甸的種子撒了下去將土銇實沿着大河修築了上百條的溝渠作爲灌溉的基礎。

“明年這個時候會有多少收穫呢?”包括我在內每個人的心裡面都在憧憬着。

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
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業務培訓(下)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二十四章 武備真藏(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五章 又見烽煙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八章 新式武器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六章 何以破陣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十章 狗頭軍師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二章 計行反間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一章 陰雲密佈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十八章 酒樓驚魂(下)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十六章 金殿之變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一章 三關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