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賤內所著

來到西北視察屯田情爾的大員不是別人正是擔任參知政事的呂蒙正。

“這個傢伙不好對付啊——“我揉着太陽穴苦惱地說道。

呂蒙正此人出身貧寒後來因爲發奮讀書走上了仕途也改不了小家子氣在一些事情上總是喜歡斤斤計較尤其是他熟悉農事來到西北之後難免會對我的屯田大業指手畫腳怕是要頭痛一陣子了。

而且我最爲擔心的是另一件事情就是他會了解到我的西北鋼鐵廠的規模和盈利狀況這樣的話以他的性格是很有可能打我的小算盤的萬一把這東西收歸朝廷那我這多半年的忙碌不是又爲別人做了嫁衣裳了麼?

“大不了多花點兒錢堵住他的嘴便是。他一個京官兒平時又沒有什麼貪污的機會好不容易來到地方上視察還不抓緊時間撈點兒棺材本兒啊!”七郎在長期的耳濡月染之下也變得靈活多了見我有些煩惱就出言安慰道。

我搖了搖頭道“你不知道的!呂蒙正此人出了名的清廉當日生活極爲困頓可以說什麼苦頭都吃過後來考中了狀元當今皇帝愛惜其親自贈送了府第給他想要巴結的人立刻蜂擁而來呂蒙正都避門不見只有當日救助過他的一個賣豆腐老漢被他當作座上賓相待你用對付普通人的那套來對付他那是行不通地。”

呂蒙正少時家道敗落。父母雙亡。貧寒交加風餐露宿求助京朋舊故無門淪爲乞丐其淒涼悲慘及至人間極限所以民間論到誰人窮極則有“窮過呂蒙正“之喻。

有一年過年。呂蒙正見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餘寫下一副春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是“六七”橫批爲“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沒有東西”一時間被傳爲奇談。

此人是真正地有才啊!太有才了!

七郎聽了以後有些不信我就不相信他能蓋得過六哥你地風頭?再說他已經五十歲了才混到副相的位置上可六哥你才二十多歲就已經是樞密院副使了這個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提並論的。”

說起來我的官職並不比他低多少。只是人家是副相而且在中樞任職天天在皇帝眼前晃盪就有點兒狗仗人勢身價倍增的意思了遠非我這個在邊疆的樞密院副使可以相比。這樣來看還是要投其所好把他地視線轉移纔好可是究竟該怎麼辦呢?

用金錢寶物收買肯定是行不通了呂蒙正此人最會裝糊塗有人曾獻上古鏡一面說“可照二百里“。呂蒙正大不以爲然我地臉不過碟盤大小要它照二百里幹嘛?”後又有人送來奇硯一塊稱“只要向硯面呵氣便自有水珠生出磨墨寫字無須另外注水“。呂蒙正大笑道“即便一天能呵出一擔水也只能值錢而已!”從此再無獻寶者上門。

丫不好對付啊!

其實我最擔心的事情不是別的而是他的那些損招兒萬一朝廷真的聽取了他的意見將西北地幾座雄城徹底毀掉以避免西北異族藉此爲跳板來入侵中原的話那我以後勢必也失去了向西挺進的優勢更何況現在李繼遷早已經移師西去原來被他侵佔的五州之地已經全數掌握在我的手中實在沒有理由毀城了。

“六哥你也不必過分憂慮到時候見招拆招就是了有道是強龍不壓地頭蛇他還能咬你啊?”七郎最後安慰道。

我點了點頭道“老七你這話說的側是沒錯兒!這樣吧你去吩咐大家都安排一下把該準備的東西都提前準備好街道什麼地一定要整潔要把最能夠體現我們西北的成果的東西搞出來讓他們好好看看。”

“最好的東西是那些秘密武器麼?”七郎問道。

“當然不是!”我一口否定道“他們不都人嘛你給人家看那個有什麼用意?我們給他看聖人的典籍告訴駱冰兒把印刷廠好好收收最近多出一些經史子集之類的東西這人既然自由貧寒肯定沒有見過多少書籍你把這些東西擺在他面前肯定會把他的理兒勾走一大半的。”

七郎點頭歎服道“不愧是六哥這麼快就想出點子來了小弟我這就去準備。”

“這樣——“我喊住就要離開的七郎吩咐道“等一下我寫幾篇東西來你叫幾個師爺們仿造這個調調多寫幾章出來然後讓印刷廠那邊趕印一些出來放在城門內外供人閱讀也可以讓民間地士子跟跟風寫些東西出來在附近張貼內容上面自然就是粉飾太平歌功頌德的那種若是有些爭議的觀點就先讓我過過目一來裝點一下門面二來也可以順便摸一下綏德城中士子們的老底子。”

七郎領命而去找他的王指揮使去商量具體的操作去了。我定下心來提筆寫了幾篇策論政論什麼的又盜了幾首“後人“的詞賦差人一併給駱冰兒送了過去。

又過了幾日京師考察團終於慢吞吞地來到了西北派來打前站的使者前來報信說參知政事呂蒙正大人及隨行的官員們已經到了城外二十里了。

在此期間一場沙塵暴從西北方席捲過來幸虧來的猛去的也快並沒有給我們帶來太大的困擾。

“來得好——“我這邊兒早已經準備妥當單等他來了。於是便吩咐道。”衆將聽令約束本部人馬不得妄動衙門中的各官隨我一同去迎接呂相大人。”

丫不是不喜歡看到武將麼我就命令衆將閉門不出都待在營地中除了守衛城門地士兵捫街道上看不見哪怕一個將士。到處都是身着華麗衣服地百姓們在來回晃盪。

我換下了戎裝。身着紫袍腰環玉帶腰中懸着皇帝賞賜下來的金紫雙魚袋頭頂烏紗帽率領城中的大小官員們帶足了樞密院副使、西北防禦使、崇儀正使以及陝西安撫使的全套儀仗。乘着轎子一路迎了出去。

字版小說閱讀更新更快盡在#!走到城外十里的時候就碰到了一路上風塵僕僕的呂蒙正一行人看樣子他們很狼狽啊!也許是半路上遇到沙塵暴每個人都灰頭土臉地彷彿剛纔土堆裡面鑽了出來呂蒙正身上地紫袍子也快變成了黃袍子了!

兩廂對比之下就很鮮明瞭。看着我們這邊兒容儀整潔神采熠熠再看自己這邊兒的慘淡模樣兒呂蒙正的臉上很有些掛不住加上臉上的褶子裡面都是黃沙撲簌撲簌地直往下掉渣子。

我看出了呂蒙正的尷尬立刻率先迎了上去拱手爲禮”下官西北西北防禦使楊延昭攜西北同僚。拜見呂相大人。”

呂蒙正是個講究細緻的人雖然有些狼狽卻也沒有失了禮數當下還了一禮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多謝楊大人和西北衆同僚親自郊迎呂某惶恐了。況且楊大人也是官居二品與老夫平級這個下官二字實在沒有出處呂某可承受不起。”

“哪裡——“我非常誠懇地走上前去握住呂蒙正地手說道“呂相是我朝中股腦大臣大宋礎石深受皇帝陛下信賴重用如今我大宋誰人不知道?此番呂相某自蒞臨西北巡檢乃是代天巡狩有如陛下某臨楊某怎麼敢跟大人執同階之禮?”

一聽我提到這個話題呂蒙正的臉色有些不自然雖說他依然是在相位上卻已經不是宰相事實上這次皇帝派他外出公幹實際上就是要任用李昉爲相的爲了不落他的面子纔有這次的西北之行。

我看出了呂蒙正的不爽也沒有再說什麼只是吩咐道“來人且取來本官的袍子先替呂大人換上。”當下不由分說直接將呂蒙正地衣服給颳了下來將我的一套備用官服給披了上去。

大宋的官服就是非常簡單地以顏色區分花樣兒上差別基本上沒有況且我與呂蒙正又是同階官服是可以通用的。

呂蒙正雖然想要反對無奈我的手下動作非常麻利換上之後他也覺得比原來的衣服光鮮了不少於是也就沒有說什麼不痛快的話臉上也有了幾分笑容。

我的手下屬官們有樣樣兒立刻爭相給呂蒙正的隨員們換上了新衣服衆人立削由素不相識變成了同袍之誼了氣氛頓時好了許多開始有說有笑起來。

便是我也沒有想到換了件兒衣服竟然會使原本僵硬地場面變得如此和諧心中很是爲老天爺說了幾句好話若不是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怕還沒有這樣的結果呢!

一行人的車馬開始返城一路上都是青青的莊稼看起來倒也顯得賞心悅目呂蒙正擔負着督察屯田的大任因此看得非常用心不時地向旁邊的隨員詢問一兩句然後就不再言語快到了城門口的時候呂蒙正吩咐落轎然後走了下來。

我平時只喜歡騎馬並不習慣乘轎子此時坐在轎子上正昏昏欲睡聽得呂蒙正命人落轎頓時清醒了過來連忙走了下來看他有什麼話要說。

城門處熙熙攘攘來來往往的都是行走在西北各地的客商與進出城門的居民也有一些小攤小販在附近吆喝着做小買賣幾處柳樹茂盛足以乘涼飛鳥偶爾略作停留卻也是一副美麗的風景畫卷。

呂蒙正在一處書攤上停留了下來駐足觀看。

只見那書攤並不大地方不過方圓許扯了一張蘆蓆鋪在地面上。上面擺着經史子集和一些逸聞散事的小品。還有一些個人詩詞集註零零總總地有百十種書。

信手拿起一本兒《論語心得》來翻了兩頁呂蒙正地心裡面有些驚異倒並不是說這書能夠發人深省或者是驚世駭俗而是因爲裡面的道法通俗極了。雖然裡面頗有一些對原著的曲解和誤導。甚繫有一些有意識的批註。但是呂蒙正不得不承認如果這書的作者與自己在一起自己生肯定是不如對方多地因爲讀了幾頁下來這書給自己地印象就是兩個字——媚俗。

“此書是何人所著?爲何本官在京師也沒有見過呢?”呂蒙正捏着那書。有些驚訝地問道要說寫這書的人沒有認真研讀過《論語》也是不可能的可爲什麼書中的言論卻與原著的思想相去甚遠?

售書之人自然不知道他只知道將書籍擺在這裡出售而已至於上面寫的是什麼或者作者是誰跟他有什麼關係呢?

“這是賤內所作。入不得方家法眼。”我在旁邊嘿嘿一笑道。

當時將這書盜了來卻沒有考慮到在作者上署名是誰於是就將小老婆地名字署了上去省得以後有什麼版權問題。

“哦——“呂蒙正點了點頭心道原來是女子所著有些疏漏偏激的地方也就在所難免了於是又揀出一本書來卻是《莊子心得》看封皮似乎與方纔那本如出一轍。心下不禁咯噔了一下翻了兩頁果然也是將好好的一部《南華經》給顛來倒去於是忍不住問道“這本書又是何人所著?”

“也是賤內所著。”我依舊陪着笑臉回答道。

呂蒙正搖了搖頭也不好說什麼又在其中翻騰了一陣子後終於發現了一本兒《六郎品三國》來卻是以陳壽所著的《三國志》爲藍本兒間或摻雜了一些民間的傳說話本兒來寫成的。呂蒙正翻了兩頁卻發現裡面的語言比較俏皮觀點也有些古怪不由得又問道“莫非這本兒也是尊夫人所著?”

“不是。”我老實回答道。

呂蒙正鬆了一口氣心道你老婆總算沒有把聖人地典籍給糟蹋完。

“那本兒是下官閒來無事時寫的。”接下來我的一句話立刻把呂蒙正的心情給打落低谷。

良久之後呂蒙正才憋出一句話來”楊大人你還是多用些心思在西北的軍政大事上爲好!皇帝將這方圓數千裡的地方交給你來節制可不是讓你來著書立說的你身負重責遠非我們這些閒散的京官所能比擬那個什麼品三國之類的東西還是留給別人去寫吧!”

我立刻就虛心地接受了呂蒙正地建議信誓旦旦地保證以後再也不寫這些東西了。

又翻了兩本後呂蒙正的興趣缺缺經史子集之類的東西原先是他所渴求的可是後來他入直中樞以後見的多了也就不以爲奇了反倒是我盜來的一些詩詞很能吸引住他的眼球兒在書攤兒上看了幾首後覺得很是不錯便徑直向我討要一套完整的詩集。

“下官的詩集正在付鋅之中誓到大人回京師之話一定奉上。”我回答道。

我吩咐隨從將呂蒙正翻過的幾本兒書統統買下來打包之後送到了他在城中下榻的館驛自己則繼續陪着他入了城一路緩緩行來。

經過多半年的休養生息餒德城不復再是當日的淒涼景象可以數是家家有餘糧戶戶有副業我大力鼓吹衆人在種植莊稼之餘也盡情發展畜牧業什麼豬牛羊雞的全部圈養起來時至今日已經小有成就了這些東西基本上都賣給了軍隊一方面改善了將士們的生活提高了戰鬥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快速增長形成了投資——回報——再投資的良性循環過程。

走在大街之上呂蒙正見到的居民都是面帶笑容衣着鮮明看得他心裡面嘖嘖稱奇自他出京師之後一路上所到之處都是有貧有富差距甚大唯獨到了西北之後見到綏德城中秩序井然人民安居樂業謙謙有禮大家各得其所其樂融融。

呂蒙正看在眼中心中便有了計較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爲我的緣故嘴上雖然不說心中還是比較佩服的畢竟能夠把一個偏僻的西北小城弄成如此景象確實不易。

向前走了百餘步之後卻見到一羣人圍在一起吵吵嚷嚷的不知道是爲了什麼事情。

呂蒙正立削板起臉來轉而向我問道“楊大人前面是怎麼回事兒?難道你的治下竟然如此混亂不成?”

我看了一眼頓時明白了前面是個什麼所在便笑着說道“大人說笑了!下官雖然身處邊塞卻也不敢稍有懈怠晨昏定省是免不了的前面究竟是怎麼回事兒還請呂相移駕過去親自一看便知詳情!”

“哦?如此說來本官倒要去看個究竟!”呂蒙正見我一副情況盡在掌握之中的篤定樣子心中也很疑惑便率先走了過去待要看個清楚。

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十一章 又見仙師(上)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二章 風靡西北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
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九章 何去何從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三章 變生掣肘第十一章 又見仙師(上)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七章 將取先予(上)第十章 峰迴路轉第九章 一夜成城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一章 帝王權謀第五章 明德大君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徒費口舌(上)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二章 風靡西北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七章 因勢利導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十九章 白雲先生(上)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十七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異世重生(下)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六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五章 與君同愁(上)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一章 美麗錯誤第十五章 富麗天下(上)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十八章 權臣潘美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三章 父子相見(上)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十章 徒費口舌(下)第七章 晉中門戶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一章 檀州大陣第四章 揚州都督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二章 盪舟南下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十六章 地產炒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