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重歸故里

鄭途與石崇義這兩個人雖然是世家子弟卻沒有沾染上多少不良習氣或許也跟他們在家族中的地位有關係關西鄭家自從鄭恩死後已經有些一蹶不振了尤其是太祖皇帝死後太宗對他的舊人並沒有照拂多少甚至在骨子裡面還有一些個排斥而石崇義的祖父石守信更是當年擁兵據地的大節度使雖然後來杯酒釋兵權做了富家翁朝廷對於這些人還是不太放心的。

儘管兩人的天資聰慧又在汜水關之戰中大顯身手連呂端等人都讚不絕口可是真宗一旦掌握大局之後立刻將兩人閒置由此可見皇帝對於世家的顧忌心理至於同我相交甚厚云云只不過是個藉口罷了。

“既然你們現在閒着無事不如幫我做事如何?”我忽然突發奇想地說道。

“哦?”兩個人都是一愣不知道我的意思究竟是什麼。

我心中的想法卻已經成熟起來便對兩個人將方案細細地解說了一番。

如今真宗似乎對我有些不滿但是也絕對不敢得罪我這個實力雄厚的諸平西王畢竟西北大軍在河北戰場上破解天門陣時的表現他是非常瞭解的如今朝廷與楚王的叛軍正在激戰平白地樹起一個大敵來對自己一方顯然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如今我藉口防備叛軍進入山西硬是賴在山西南部不走朝廷也沒有什麼辦法。只是一再派使者來催促要我拿出些實際行動來對付叛軍在我地部下斬殺了楚王的一員將領以後。這種情況才略微有所好轉大概是以爲我跟楚王之間會因爲此事產生無法彌補的隔閡。

但是西北地三萬大軍停留在山西始終是朝廷的眼中釘與其天天讓人家惦記着。還不如我自己想個折中的辦法出來。既可以得到這資源寶地。又可以避免不遵朝廷號令地口實因此我纔想到在朝中物色幾個可以爲我所用地人選以之來取代現在山西地控制者。

鄭途與石崇義無疑就是自動送上門來的最佳候選人。

我越想越覺得自己是天縱英明而且運氣超好纔想着有點兒瞌睡老天爺就送來兩隻繡花枕頭。而且都是名牌的!

“我欲以平西大將軍的名義向朝廷保薦兩位兄弟爲幷州與晉州的安撫使全面擔負起抵禦叛軍入寇山西的大業不知道兩位賢弟意下如何?”我直接說明了自己地想法。單等兩人表態。

鄭途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有些疑惑地問道“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恐怕朝廷不太可能答應吧?”

我笑了笑道“怕什麼!如今我也有任免官吏的權力到時候給朝廷上個表章意思一下就可以了難道還真的要他們同意才行?”

石崇義吐了吐舌頭有些驚駭地說道“老大你現在的膽子是越來越大了!這樣的話放眼天下怕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光明正大的說出來!”

鄭途想了想後回答道“如今我們在朝中的關係算是徹底斷掉了新皇帝可不像先帝那麼念舊既然兄弟希望我們出來做些事情那還有什麼好思量的?反正閒着也是閒着做點事情就當時打發時間罷了!”

“你的意思如何?”我又問了問石崇義。

石崇義點了點頭道“不給你當長工難道還要去爲別人賣命不成?起碼不用擔心被你給賣了是真的。老鄭既然答應我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咱們兄弟還是要在一處廝混的!”

“如此甚好!”我高興的拍了拍兩人的肩膀“如今局勢混亂的很楚王和皇帝兩虎相爭咱們也沒有必要攪進去沒有好處的事情是堅決不能做的!”

鄭途同意道“老大你現在還不到三十就已經是平西王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再往上就只有黃袍加身一條路了!看看你立下的大功朝中誰人不嫉妒到眼紅?繼續跟着皇帝混那絕對是死路一條!”

“沒錯!”石胖子也贊同道“想當初咱們家可是跟太祖皇帝平起平坐的朋友結果怎麼樣?太祖皇帝固然是發達了可是怎麼這些舊人轉眼間就不吃香了!先祖回憶起來那段兒日子尚且有些心驚肉跳的感覺被皇帝惦記的感覺真是不爽啊!趕到了子孫輩兒上連鍋都快揭不開了否則你以爲誰會願意連修廟的錢都拖欠啊!”

我連連點頭知道這兩位兄弟對這個是深有感觸石胖子的祖父與洛陽城共存亡也不過換回來一個虛名而已子孫後代們沒落到什麼好處反倒是處處受排擠說到底還是打壓武將的心理在作怪。

鄭途接着笑着對我說道“我們兩個跟着老大你也不圖別的只求有個安身立命的地方就行想來你總不至於虧待我們將來有朝一日你真的再進上一步的話多給我們些田地宅院金錢美女就心滿意足了!若是再封我們一個什麼王的兄弟們勉強也就接受了!呵呵——”

三個人一同葵罕起來就此將事情給敲定了。

於是我便給真宗皇帝上了一道表章上面說楚王領兵作亂三晉人心恐慌今有關西鄭氏之後鄭途及河洛石家長孫崇義者天資聰慧素有雅望前者在江南爲宦生命甚好後者與汜水關前大戰楚王出力頗多平西大將軍以此二人保薦爲晉州及幷州刺史統領所部以拒叛軍。

真宗接到表章以後大爲惱火心想這分封官吏原本是我家之事什麼時候輪到你一個外姓諸侯王說三道四了?待要下旨申斥之時被王欽若給勸住了直道現在形勢比人強。朝廷雖名存而實亡如果不打退楚王地叛軍這河洛之地都未必能夠保住。更顧不上什麼山西了!起碼現在平西王還是願意爲皇室出力的何苦逼得他站到楚王那邊兒去?

再者被舉薦的兩人都是平西王地把兄弟這次在汜水關前立下了大功。卻沒有得到朝廷應有的表彰。此次保薦之事。多半是平西王爲了兄弟出氣卻也不可當作他挑釁朝廷威嚴他肯向朝廷上表就說明心裡面還是承認朝廷承認皇帝的權威地!

思慮再三之後真宗也無話可說。想一想西北地幾十萬大軍確實得罪不起既然如此山西是鐵定要變成姓楊地了。倒不如順水推舟再給鄭途和石崇義加幾個虛銜也好使他們自矜身份不至於變成平西王對抗朝廷的死黨。

幾日之後我們便等來了真宗的特使帶來了對我先前所上表章的批覆同意了我以鄭途爲幷州刺史以石崇義爲晉州刺史的要求並以兩人先前在汜水關前英勇作戰抗拒楚王叛軍的事情爲由分別加封兩人爲河東路節度使與永興軍路節度使並賜予節度使地節杖兵符等物賞紫袍雙魚袋。

“這不是坑我麼!”石胖子看到對自己的任命居然是永興軍路節度使不由得對着我苦笑起來。

鄭途所封的是河東路節度使實際上就是管轄山西這一塊兒地方而封給石胖子的永興軍路節度使所管轄地確實黃河以西陝西大部也是我現在所佔據的地盤兒難怪胖子會愁眉苦臉了看來真宗皇帝這個時候還不忘記耍點兒小心眼兒給我們之間製造些小矛盾。

若是我同意了朝廷的任命則應當將永興軍路所轄的地方交給胖子管理就等於向外界表明朝廷對於西北對於平西王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若是我不同意則說明了我們三個人之間的關西也不是很鐵還是有機可乘的到時候自會尋找時機來裡間我們的關係。

三個人都是聰明人立刻就看透了真宗所打的小九九但是如何處理就是我的事情了。

“管他什麼皇帝不皇帝的這個屁大的節度使不領也罷!要是給我一個河北東路節度使作或者是淮揚路節度使還差不多從老大的地盤兒上分地皮明顯是想要裡間我們兄弟的感情嘛!”胖子一點兒也不客氣地說道。

我笑着擺了擺手道“一個節度使算什麼到時候你們都是要封王的難道老大我連這麼點兒度量都沒有麼?”

兩個人都笑了起來確實相比起多兩個好幫手來說一個節度使算什麼?

不過說是這麼說也不能讓朝廷覺得我們默認了他們的詭計於是我將兩個人的位置對調了一下以石胖子爲河東路節度使幷州刺史以鄭途爲永興軍路節度使晉州刺史算是將山西的大部從名義上劃入了西北軍的勢力範圍。

這樣一來既使衆人知道了我對朝廷的決定所持的態度又使人明白了我跟鄭途石崇義兩人的關係是相當親密的如此一來真宗的小九九算是落空了而且從名義上爲西北軍吞併山西提供了基礎。

楚王得知此事後笑着對部將們說道平西王終於跟朝廷有了隔閡了咱們可不能太不爭氣了就算是攻不進汜水關這已經佔領的洛陽可不能放鬆啊!

轉眼之間又到了臘月中望着降落在三晉大地上的場雪我忽然有些想家了。

不是現在這個家而是在前世那個家那物販子贗品大師的家。

“晉州這地方人傑地靈兄弟你做了這一方刺史可要多用些心纔是。”我對石崇義說道。

石崇義騎了一匹高大的青色馬匹一身紫袍看起來雖然威風卻與他的身形不太相襯一個圓滾滾的肚子裡面裝的絕對不是炸醬麪石崇義拍了拍自己的肚子一口應承道“哥哥儘管放心便是!小弟我理會得!只是你那西北騎兵得給我留下些個纔好做事!”

“這是自然何須賢弟動問。”我笑着回答道。

這一次北上是爲了送兩位把兄弟上任。順便回到西北去過年。

雖然皇帝同意了兩人地任命但是晉州與幷州都是有人駐守的尤其是幷州。因爲位置重要軍事意義非同一般更是駐有重兵敏蹲楚王作亂。

天下各軍州都漸漸有了擁兵自重的苗頭。如果單憑一張嘴就想順利地接受幷州。似乎不太現實。而且有一個問題始終梗在我地咽喉腫沒有得到解決就是那三關五寨的兵馬和歸屬問題。

事關重大我留下一萬兵馬駐守風陵渡口同鄭途與石崇義一道北上來到了晉州。

先前我在晉州留下了兩萬人馬。並沒有入城但是兩萬大軍駐紮在此地無論地方官是誰都坐不穩的。

晉州地知州年紀不是太大約摸四十上下。操着一口地河洛口音顯然是從京畿道出來地官員此人姓石名破虜是一榜進士出身在晉州任上已經做了三年官聲相當不錯也很有能力晉州府最近一直是物阜人和百姓安居樂業其樂融融。

我們一行人才到晉州城便有得到了消息的晉州知州前來相迎。

“下官晉州知州石破虜叩見平西王千歲!”石破虜見到我後便跪倒在地上行了個大禮。

“石大人請起。”我看了看此人一臉慈祥的樣子眼神清澈有神顯然是富貴之相貌再聯想到一路上所見所聞便覺得此人的才能不止於此如今被我們給攆走的話未免有些太可惜了於是便起了接納的心思。

“外面天寒地凍還請王爺和兩位大人入府中說話。”石破虜起來之後將我們迎入了府衙。

晉州府衙修地富麗堂皇牌樓很高明晃晃的瓦當說明了這座建築保養的很好衙門裡面的影壁上也粉得白白地朱門黑釘個個錚亮一路上的環廊曲折別緻很是有些味道再襯上遍地的白雪一樹樹的紅梅確實令人賞心悅目心情大好!

進了暖閣以後立刻有人奉上暖茶以及用來暖手腳的小銅爐來炭盆也在屋子裡面擺了幾個溫度恰恰好。才坐了下來就有僕人將熱騰騰的點心等物端了上來接着酒菜就擺了滿滿一桌子都是剛剛做好的猶自冒着熱氣我看了一眼便發現當中一隻銅火鍋格外惹眼香噴噴的氣息撲面而來頓時心情大好。

“石大人真是有心了。”雖然我們是來找碴兒的可是見到石破虜如此接待倒也硬不起心腸來想到人家如此熱情接待我們還要砸人家的飯碗立刻感到有些過意不去。

“鄉野之地能夠迎來王爺跟兩位大人已是天大幸事下官怎麼敢怠慢了貴客?”石破虜客氣地回答道。

石胖子跟鄭途也有些不好意思尤其是鄭途他可是要來搶人家的地盤兒的正主兒啊!

我咳嗽了一聲慢條斯理地問道“本王的來意石大人可曾知曉?”

石破虜客客氣氣地回答道“回王爺的話下官已然知曉現下已經將府庫的一切打點完畢錢糧皆有賬目丁口都在戶籍官吏兵馬皆有名冊單等鄭大人接收便是。”

這也好倒省去許多的口舌了我點了點頭道“石大人辦事確實利索不愧是名好官本王這一路行來但見晉州百姓路不遺夜不閉戶甚是難得。”

“王爺誇獎了破虜愧不敢當。”石破虜溫言不驕不躁地謝道。

“未知石大人卸任晉州知府後的去處朝廷可安排好了?”我也是閒的沒事兒就問了這麼一句。說到底我的潛意識裡對這名能幹的官員還是比較敬重的。

石破虜回答道“哪裡有什麼安排?下官此去便決定歸於故里回到山東老家去了。”

雖然沒有說的很清楚但是朝廷沒有安排他的去處這個事實還是明明白白的。我聽了以後頓時有些可惜朝廷裡面亂哄哄的只顧着同楚王相爭這稍微遠一些的地方就控制不住了連這些官吏們行止也不能好好地安排了。

想到這裡我便有心思將這位石大人籠絡到我的西北去如今七郎開拓西疆正缺少這樣精明幹練有實際從政經驗的地方官吏剛要張口時卻被鄭途給搶了先機。

“既然石大人一時沒有去處不如就繼續留下來吧!反正都是給朝廷效力小弟我正好偷個懶這永興軍路的事情就夠我忙活一陣子了再兼任晉州刺史恐怕力有不逮!若是得石大人相助那就輕鬆多了!”鄭途一臉熱情地拉住石破虜的雙手笑容可掬地建議道。

我見鄭途先開了口也不好多說什麼反正都是給自己做事的在哪裡都一樣。

不料石破虜卻搖了搖頭道“多謝大人美意這個怕是不成了石某在之前就已經有了去職還鄉的念頭即便沒有朝廷的詔令也是要走的。”

我們頓時有些奇怪此人年富力強正值事業的上升期官位也不低爲何會好端端地生出辭官的念頭呢?

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二章 風靡西北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九章 爾虞我詐
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二章 風雨將至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三章 武備真藏(上)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八章 運籌帷幄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二十章 意外之得(下)第二章 契丹女主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二十四章 八大宗師(下)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妙手回春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十一章 豔詞官運(上)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二章 風靡西北第九章 鏖戰正急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九章 賤內所著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十七章 婚姻大事(上)第一章 意外收穫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一章 結伴而行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經營之道(下)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九章 再上五臺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一章 絕處逢生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二十章 白雲先生(下)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降龍木炭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九章 兄弟睨牆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十五章 踏雪尋梅(上)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禍起蕭牆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十章 疑雲朵朵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二十四章 禮部應試(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九章 爾虞我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