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宋水師

“大宋的水師真的是很強大啊——”

說他強大並不是說我已經領教到了他的厲害而是因爲我看到了那些艨艟鉅艦木船時代的巨無霸。雖然我早已經領教過大宋的商船的規模。也曾經主觀臆測過戰船的威力但是當我真正地站在水師的旗艦上的那一刻才知道什麼叫作震撼!

兩浙路原來是吳越王錢氏的發家之地糧秣充足人民富庶軍備自然不差自從錢氏一族獻出江浙地圖全族入京之後這些人馬船隻自然也都由姓錢改成姓趙了大宋的皇室算是平白揀到一個天大的餡餅兒。

可惜的是宋室並不想將這種地方勢力加以維持或是增強。反而是採用了弱枝強幹的策略來削弱地方勢力因此水師的衰弱也是預料中事。

“悲哀啊——”我不由得深深地嘆息了一聲。

誰又能想到在兩百年多年以後曾經強大無比的大宋皇朝會被比他更加兇悍的蒙古鐵騎趕下陸地只能依靠這些贏弱的水師浮動於茫茫的大海之中芶延殘喘呢?

歷史有時候真的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蘇州府治下有大小船隻共計四百餘條。其中大多都是海船。因此不論在質量上或是在容量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果用來運兵的話一隻大船就可以裝上兩百多人還不算船隻本身所配的水手而我的旗艦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載兵三百人另計糧秣火器等物。

蘇州的水師指揮使叫作樑興初是地道的江南人士。年紀不大。約有三十出頭地樣子。從他黝黑的膚色來看。應該是個勤於練兵的將領。

“大人。留心腳下。多數人初上船時總會有些不適應地。很容易滑倒。”粱行初在一旁有些緊張地提醒我道惟恐自己的頂頭上司有什麼閃失。

“無妨——”我笑着擺了擺手。“我也曾經在黃河上飄蕩過。應該不成問題。”

話是這麼說但是由小舢板上大船的時候。還是險些被劇烈的晃動給搖下船去看來大湖之上的波瀾確實要比平緩的河流中的水勢來地迅猛得多一些。

上了大船以後。情況就好了許多了。

樑興初命人搬來一把太師椅放在寬敞的甲板上請我就座。

當下我也不客氣大方地坐了下來。然後檢閱我地水師部隊。

參加檢閱的水師共有八十多條船隻在湖面上按照一種九宮八卦的陣勢排列着很有威勢我的旗艦就在正中靠前一些地位置上兩側各有兩艘級別稍微遜色一些的大船作爲策應。陣勢相當地穩固。我看了之後。也覺得比較穩妥問起樑興初時他說這是按照水軍操練上面的定例安排的陣形看來古時的軍隊建設也是非常中規中矩地。

整個船隊就如同是一個移動的大寨一般通過旗語與號子可以在各船之間很方便地相互聯繫在夜間則用火把信號所以不必擔心水上通訊不便的問題。

樑興初先向各船發號了一通命令。對各船的位置稍微作了一些調整之後。然後恭敬地請示道“大人是不是可以開始了?您還有什麼意見要發表?”

我擺了擺手非常誠懇地說道“興初本官雖是蘇州軍政的最高長官。但是這水師指揮之職卻一直是由你來擔任的如何行止還是應該由你這個行家來決定的你大可放手去做就好。不必顧忌本官在這裡。若是操演之後本官心中還有什麼疑問的話自會向你請教地。”

粱興初聽了之後心中有些驚訝大凡上官前來視察操演按照慣例。也不管懂還是不懂總是要指手畫腳一番的以示自己的高明而這位新來的蘇州刺史居然放手讓自己來指揮不發表任何的意見。真是少見啊!不過這也給了自己一個自由發揮的舞臺。自己一直想要完整的展示以下平時的訓練成果今天算是有機會了。

“看來這位楊大人真的不愧是從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殺出來的將領雖然他採同樣聞名天下可是在戰場上用來殺伐的不會是毛筆吧!”樑興初拜謝了我之後長身而立對旁邊的信號兵發出了一系列的指令。

就見的船之上的高高的箭樓中。那名信號兵按照主將樑興初的指令揮動手中的五色旗幟各船依令開始行動起來。水手們呼喝着號子。轉動絞盤輪漿開始飛速地旋轉在渾濁的湖水中擊打起一片片翻飛的白浪和水沫。能手們按照指令。把握着船隻的航向。向指定的地點運動。而船上搭乘的士兵們則排成一列列整齊的隊形或蹲踞或站立手中握着長槍大刀弓箭等各式兵器嚴陣以待地對着前方可能出現的敵人。

整個一個時辰的時間內水師在樑興初的指揮下演練了分兵、合圍、突擊、火攻、水鬼鑿船等常規戰術。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士兵們的行動也井然有序相當漂亮。

“大人操演項目都已進行完畢請大人定奪。”樑興初完成了一場緊張的水戰演練之後依舊是神采飄揚來到我身前行了一個軍禮然後上臺請示道。

紅旗招展鑼鼓喧天戰船威風凜凜水師喊殺沖天湖面上千舟競渡。空氣中煙霧騰騰我着實是過了一把古代水戰的眼癮可是總還是覺得這其中少了一點兒什麼東西不能將這場演練的效果發揮到極致。到底是什麼呢?

“興初你來水師已經有多少日子了?”我冷不丁問了一句道。

“哦?”粱興初忽然吃我一問不由有些愕然很奇怪地看着我答道“回大人末將自從十四歲就跟隨先父入了水師。到現在算起來已經有整整十五個年頭了。”

“十五年啊——”我嘆息了一聲輕輕地問道。”你可還記得在這十五年中你們這隻水師一共打了多少水戰麼?”

粱行初有些困惑地撓了撓頭費力地想了半天后方纔答道“回大人。這可記不太清楚了。只覺得近十年來就已經沒有戰事了。咱們水師平時也就是操演一下驅趕一下前來騷擾的那些水寇而已。真正的戰事已經離我們很遠了!”說罷有些唏噓地搖了搖頭。

“十年無戰事啊——”我頓時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自從宋滅南唐之後江南就沒有人敢再輕擢大宋的鋒芒。南漢不戰自潰。後蜀不戰而降。吳越跟其他的割據勢力更是爭相送上稱臣納貢地表章。取消了各種國號。唯一敢於抗爭的北漢政權。也在強大的攻勢下土崩瓦解。化爲昨日黃花。戰爭。已經離士兵們太遙遠了!

在野外生存地猛獸需要在血腥中鍛鍊自己的意志在狂奔中磨礪自己的爪牙方能保持與生俱來的兇悍。從來確保自己能夠站在整個食物鏈的最頂端。若是被關進了動物園裡面。整天吃飽喝足。無所事事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往日的野性。老虎也會變成貓咪。獅子也將不如獵狗這是自然選擇的規律啊!

一支失去了對手地軍隊。他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究竟可以保留下來多少呢?同樣沒有經歷過殘酷與血腥洗禮地軍隊儘管在演練時表現得再好我也不敢相信他在戰場上會保有同樣精彩的表現。

戰爭不是遊戲也不是演習!

“戰鬥我們需要一場戰鬥!”我對着煙波浩淼的水面。非常堅決地說道。

午飯的時候我總是走神不是把湯灑到衣服上就是把筷子伸到臉上。弄得公主非常地擔心。

“夫君你有什麼心事?”公主小心翼翼地問道。

我起頭來看到了公主的臉上盡是疑慮和擔憂。立刻感到自己的失常已經給家人帶來了困擾於是很慚愧地說道“對不起啊讓賢妻你擔心了我在想一些事情不覺就有些走神了。你不必擔憂。趕緊吃飯吧涼了對身體不好的。”

公主見我無事方纔展顏一笑道“我已經吃好了倒是夫君你卻把飯都吃到了臉上呢。”說着那起一塊兒羅巾來。仔細地爲我擦拭臉上的飯粒。舉止之間盡是溫柔之色。

“有老婆地人真幸福。”我沒頭沒腦地冒了這麼一句話出來。

“說什麼呢?沒有一點兒正經的虧你還是一地的知州本科的狀元呢!”公主白了我一眼。然後命人上了一壺熱酒。給我把有些微涼的飯菜端出去再熱一熱。

“狀元又如何了?狀元就不可以同狀元夫人調笑了麼?皇上也沒有這麼說過呀!莫非是賢妻你自己定下的規矩不成?”我笑道。

“夫君你還是在爲清剿水寇的事情心煩吧?”公主爲我倒了一杯酒輕聲問道。

“是啊——”我長嘆了一聲道“有些事情還真的很令人頭疼我真擔心咱們地水師空有堅船利箭卻不是水寇的對手啊!”

“怎麼會這樣呢?水寇們有如此厲害不成?”公主有些驚奇地問道。

我苦笑道“不是敵人太厲害而是我們自己太不厲害啦!本地的水師雖然裝備也不差但是很久沒有經歷過戰事了。首先在士氣上面。恐怕就比不過那些關於殺人越貨血腥成性的水寇們其次在實戰上面能不能進退有序處變不驚也很令人懷疑哪!”

公主見我面帶憂色忍不住說道“夫君你也不必太憂心了。實在不行。爲妻先摸上洞庭山爲你將那幾名賊首除去令其羣龍無首自然抵檔不住我水師大軍你看如何?”

我有些感激地將公主摟在懷裡。然後慢慢地說道。“這個法子我不是沒有想到過只是其中的風險也不小而且我們對於敵酋的瞭解也太少。未必就能將其首腦一舉除去。若是誤中副車另其有了提防。再呆在島上可就有危險了!而且現在也不是行事的時候。待到我們的前期計劃進行得差不多了再考慮這套方案罷。”

“哦——”公主輕輕地點了點頭沒再多說什麼。

草草地將飯吃完後我命人將水師指揮使樑興初與巡檢使李若虛兩人傳來繼續商議整軍備戰的事情。兩人到來是都是全身甲冑看來不用我說。他們也知道訓練該抓緊了。

“大人傳喚我等可有什麼要事吩咐?”樑興初行了禮後。首先問道。

“坐坐——”我將兩人讓入座位。然後說道“前日觀看水師操演。本官頗有些心得。也有些疑問。想請兩位來討論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什麼好主意來加強一下水師和步軍地裝備和作戰實力。”

“大人可有什麼怠見?”樑興初有些懷疑地問道。在他看來。水師現在的作戰方式和使用的武器都是經過了長期地實戰檢驗的無可挑剔交戰雙方所能比拼的無非就是裝備的優劣和士氣的高低還有就是指揮戰事的將領的方略好壞。

“高見倒沒有什麼不過疑問卻是有地。”我緩緩地說道“就比如在操演的時候我們曾經出動過水鬼來鑿船。對本官地觸動就比較大!若是敵人也來鑿我們的船隻應該如何對付呢?”

樑興初點頭笑道。“大人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不過敵人要來鑿我們地船隻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對方需要擅長閉氣之術能夠長久地呆在水中雙方交戰時距離甚遠等到他中途浮出水面換氣的時候。很容易就能被人發現。到時候用弓箭來招呼他就可以了。豈能任由他摸到我們的船隻底下?”

我搖了搖頭道“不是我擔心方纔我也看過了太湖的水卻也不是那麼清澈見底其中地水草也多雙方的大船行動起來攪得浪花翻騰。湖水下的能見度很低。若是對方潛在水中。以長葦杆來換氣。恐怕你是發現不了的吧!”

樑行初聽了我的話後仔細一考慮果然如此臉色不僅有些難看。顯然是想到了其中的兇險之處於是急忙問道“是下官糊塗了誠如大人所言實在難以提防卻不知大人是否已經想到了對策?”

我見樑興初知錯能改心中也有些嘉許“好的辦法還沒有。不過簡單實用的卻有一個你們是在水上長大地打漁總是見慣了的吧?”

兩人皆點頭稱是隻是不明白我爲什麼把話頭兒又給扯遠了。

“若是我們在先導的大船之間拉開漁網加上突刺下方吊以鉛墜你說他們的水鬼還能衝得過來嗎?”我一語倒破了其中的玄妙。

兩人一思量。果然此法簡單實用。就算是不能保證沒有漏網之魚闖過來。卻也成了氣候了於是齊聲稱讚道“大人果然高見漁網乃是民間常用之物就算是徵集起來也是極爲容易如此我們在水下的安全就不用擔憂了!”

我搖了搖頭道“這只是一個被動防禦的法子如是對方已經潛到了我們的船隊當中卻又該當如何?!。

“這個——”樑興初沉吟了一下後說道。“既然漁網已經失去了作用。我們就只好派人下水與之搏鬥了!”

“水下搏鬥情勢難明多數人在下水的時候恐怕就被賊人給做掉了!”我答道。

“還請大人指點。”粱行初想了半天。依然是不得要領。擡起頭來時看到我正在一旁飲酒微笑方纔醒悟過來虛心求教道。

“這個卻要請若虛代勞了!”我點頭笑道“我在紙上畫了一個草圖大家可以看一看。”說着取出一張卷軸來。慢慢地打開。在桌子上鋪平。然後壓上鎮紙。

兩人圍了過來一起看那草圖。

東西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大的平面用鐵棍焊接而成鐵棍縱橫交錯。如同一個小的圍棋棋盤與平面成九十度角焊接在一起的是很多條鋒利的鐵刃整個東西的重量在兩百餘斤上面連了八條纜繩四長四短將其用浮舟吊在水中淺處使用的時候只要砍斷地條短的纜繩。此物自然急速下沉可以將藏匿在下方水中的敵人刺穿只要重新拉起後即可重複使用不必擔心會沉入水中。

“高——實在是高——”看罷草圖並聽我講演完畢後兩個人都說不出話來惟有露出一副非常欽佩的眼神而已。

“大武雙全。智深如海。真是天降神人於我大宋!此番太湖的水寇們算是過罷好日子了!末將願意聽從大人驅策。充當先鋒。立此大功!”樑興初再拜道。

“好——”我將他扶起。欣喜地說道。“常言說的好。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若是沒有你們相助也是難於取勝的!你們好好去做事成之後本官爲你們在皇上面前請賞!”轉而又對旁邊的李若虛說道“若虛啊你身負巡檢重任兼領兵器作的差使這打造新式武器的事情就還多勞你費心了!只要做的好。功勞也是極大!”

“此乃下官的本分。實在不敢邀功。請大人放心便是。”李若虛慨然答道。

“如此甚好。滅此賊寇。只在旬日之間了。”看着士氣高漲的兩員大將。我的心情也很舒暢於是非常自信地斷言道。

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一章 塞北鏊兵(上)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八章 一鼓作氣
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西北方略第六章 李煜之死(上)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十一章 天波女主(上)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六章 將星隕落第一章 異世重生(上)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四章 初見血腥(下)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第二章 雪山聖女第十章 大宋水師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一章 塞北鏊兵(上)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四章 武裝干涉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二章 江南一統(上)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一章 重歸故里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九章 經營之道(上)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十四章 貴客登門(下)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章 曲意逢迎(下)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一章 剖白心跡第十三章 貴客登門(上)第十六章 踏雪尋梅(下)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四章 太祖聖物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七章 份屬同年(上)第六章 瞞天過海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五章 等價交換(上)第八章 上流人物第六章 寒山古剎第二章 邪異宗主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二十二章 桃花嶺上(下)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十三章 箇中緣由(上)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三章 戰略轉移第七章 班師回朝(上)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九章 曲意逢迎(上)第五章 峰迴路轉第四章 洞察玄機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二十二章 兵器司中(下)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六章 與君同愁(下)第十章 引禍東流第二十三章 八大宗師(上)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六章 暗潮洶涌第十二章 突發奇想(下)第十六章 富麗天下(下)第三章 紛至沓來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北上尋兄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十一章 小妞留下第八章 一鼓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