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

“唉——”太宗皇帝放下手中的密報揉了揉緊鎖了幾天的眉頭。

身後的王繼恩非常知趣地湊了上來端上一杯參茶。

“宣齊王——恩宣秦王——還有宰相趙普、樞密使曹彬進宮議事。”太宗頓了一下吩咐道“另外吩咐下去準備一桌酒菜不要太複雜簡單一些就可以了我要和幾位大臣們邊吃邊談。”

繼恩一揮手一名內侍領命退去。

太宗皇帝拿起書案上面擺放的一把摺扇翻來覆去地看着心中充滿了奇異的感覺。早朝後樞密副使楊繼業進奉此物說是其子延昭特意製成來獻給皇帝的他的心中還有些納悶兒此時節天氣早已冷得一塌糊塗要這摺扇何用雖說樣式的確新穎較之藝寶齋進貢的扇品也不遑多讓可自己現在拿在手中臣民們作何感想呢?恐怕他們會猜測皇帝陛下的腦子不會有什麼不妥吧?莫非已經到了寒暑不分的地步了?想到這裡太宗皇帝笑了笑輕輕地將扇面展開。

湘妃竹製成的扇骨溫潤如玉即使在隆冬時節摸來也不覺得冰手最外層的表面用上了磨砂的打磨工藝雲紋圖案隱約可見頂端用犀角裝飾格調古樸高雅白色底子的宣紙上面是一副水墨畫幾支梅花用簡潔的筆調勾勒出來花朵嫣紅在紙上散發出一種虛幻的美感隱約之間有一股梅花的香氣從扇面上撲鼻而來令人心神皆醉。

“牆角數支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太宗望着題在一側的詩句情不自禁地讚歎道“好詩啊好詩!好一份高潔的志向以物言志偏偏不帶絲毫煙火之氣!真是沒有想到以武傳家的天波楊家居然會生出一個詩書畫三絕的六郎來!偏偏他又是一員難得的驍將這可令人難以把握了究竟應該把他如何使用呢?若是他能夠在禮部的省試和殿試中脫穎而出難道朕真的要把他當作翰林庶吉士來對待嗎?呵呵——”想到這裡太宗皇帝不覺感到有些好笑忍不住笑出聲來。

“王繼恩你說朕應該賜給他點什麼東西呢?”太宗皇帝笑吟吟地問道。

“內臣不敢妄加猜度!”王繼恩安守本分道。

“恩——”太宗思考了半晌後說道“金石書畫向來不分家看他的書底金石也弱不到哪裡去朕記得曾經得到過一塊兒奇石卻不知道該如何應用不如將它賜予楊延昭也許能夠做出點兒什麼東西來呢!”

“皇上英明內臣佩服之至!”王繼恩道心裡卻將太宗皇帝鄙視了半天一塊不知道什麼來歷的破石頭就賜予給大臣了真是無恥到了極點!

“皇上秦王等已經到了正在殿外候旨。”一名內侍侯來報。

太宗收起笑容又恢復了莊重嚴肅的表情口中威嚴地說道“宣——”

秦王廷美等三人上得殿來行了大禮。

“平身賜座。”太宗吩咐內侍看座。

三人落座後秦王問道“不知聖上宣詔所爲何事?”

“西北之事不知道諸卿有何高見?”太宗開門見山地問道。

“夏州節度使李繼捧不是已經入朝了麼?其族人也將遷入京師居住陛下如此問莫非是西北又有了變數?”秦王有些稀奇地問道。

“朕原本是想要息事寧人的奈何總有人以爲自己是真命天子李繼捧的族弟繼遷前日秘密來到了京師似乎意圖不軌。”太宗有些感慨地說道。

“既然如此爲何不着刑部將其抓捕?”秦王道。

“皇弟有所不知此人乃是西北李氏的二號人物若非有真憑實據朕輕易是不會動他的党項人本就桀驁不遜匪性十足此次李繼捧來京相投怕也不是那麼心甘情願如果此時抓捕了李繼遷恐怕會引起西北人心動盪無端生出是非來!”太宗皇帝解釋道。

“皇上英明。”秦王由衷地讚歎道。

“聖上以爲應當如何處置?”宰相趙普皺了皺眉頭問道。

太宗皇帝卻不直接回答反而問道“夏州知州現是何人?”

“是新近歸附的李。”樞密使曹彬答道。

“我欲以尹憲知夏州以曹光實爲巡檢不知諸卿以爲如何?”太宗說道。

“既然陛下已有定計臣等自當遵從。”三個人相互看了看後秦王率先贊同道。

“我有個釜底抽薪的計策不知道可不可行諸卿且替我參謀參謀。”太宗見衆人沒有異議心中大悅將自己的主意說了出來。

“此計甚妙呀!”聽了太宗皇帝的安排三人都覺得可行。

曹彬有些猶豫道“陛下此計雖好但是臣恐尹憲等人未必能降伏得了那李繼遷!此人乃是後周銀州防禦使李光日嚴之子其高祖拓跋思忠在唐中和元年隨兄拓跋思恭幫助唐朝進攻黃巢起義軍的戰鬥中陣亡唐僖宗贈宥州刺史。李繼遷少年英武十二歲時就以射殺猛虎而聞名族內時任定難軍節度使的李光睿愛他的機智勇敢授他以管內都知蕃落使。此人在族中雖然位居第二但是野心恐怕不小況且實力頗爲雄厚一身功夫更是深不可測族中人應者雲集一旦讓他回了西北必是禍端橫生!”

“國華且放寬心朕自有人去對付那李繼遷!既然他已經來了京師那朕就絕對不會再令其回到西北!來去自如柒當我大宋無人耶?!”太宗的眼中神光一閃而逝狠狠地說道。

衆人見皇帝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當下也無話可說。

“今日宣詔諸卿一半公事一半是爲了飲宴朕近來得了不少佳作呢有道是共欣賞我們君臣同樂耳!”太宗一揮手令內侍們上酒菜同時將自己得到的新詩詞取了出來懸掛在一面牆壁上令三人欣賞。

“妙哉——”幾個人都是行家一看到太宗的收藏眼睛立刻亮了起來。

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七章 大兵壓境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四章 血染長街(下)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
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四章 父子相見(下)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九章 爾虞我詐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三章 造神運動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黨同伐異第八章 意外重逢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二十一章 千年寶器(上)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十五章 實至名歸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三章 喜出望外第九章 屯邊大計第十二章 又見仙師(下)第七章 大兵壓境第十章 高手突現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六章 幷州形勢第十章 推心置腹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一章 指點江山第八章 份屬同年(下)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十八章 婚姻大事(下)第九章 大殿之爭第五章 陽涼南關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八章 一鼓作氣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一章 銷金之窟(上)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二十一章 桃花嶺上(上)第十一章 弄假成真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章 面授機宜第九章 夜入南關第六章 聲東擊西第七章 節外生枝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三章 降龍神木第四章 兵行險着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七章 收復銀夏第五章 敲詐所得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九章 共商大計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二章 烈焰焚頂第十二章 本王有錢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五章 秘密潛入第四章 血染長街(下)第二十章 邊塞傳烽(下)第十章 陸軍操典第十三章 好事成雙第一章 打人打臉第六章 帝王私心(下)第十八章 陰謀陽謀(下)第三章 浮生若夢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二章 邪異門人第十一章 統萬之城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六章 誰與爭鋒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五章 地產炒作(上)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血色黃昏第七章 有客遠來第十章 暗夜狙殺第一章 凌波仙子(上)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西北重鎮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二章 鬥志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