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行險着

“有李繼遷的消息了嗎?”我坐在大帳之中向手下詢問超。

“回大人話目前還沒有確切消息不過銀州和夏州洪州和龍州等地都發現了党項人的小股遊騎人數不多都是在幾百人上下各地的屯田兵力已經開始重點防禦了。”一名部下回答道。

我點了點頭有些心緒不寧的樣子。

此時李繼遷來犯恰好是農閒季節所以我抽調兵力比較容易一些屯田的軍隊雖然算是基本上改行了可是拿起刀槍重新上陣還是比那些地方民團要強很多的再加上這回遇到的都是些敵人的小股部隊應付起來絲毫不覺得吃力只不過有些不勝其煩而已。

難道李繼遷會不上當?我的心裡面嘀咕道。

現在可以說是沿江灑下鉤和線只待魚兒來上鉤了可惜李繼遷的行蹤始終沒有出現在我的視野之中一時之間還難以決斷我的計劃是否奏效。

當日我煞費苦心地利用三名反水的內線來散步一些列的假消息給党項人就是要令他們產生西北已經做好了防禦他們的完全準備也看透了他們的進攻意圖想要制勝只有出奇而且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大好時機可以有機會抓到大宋的公主來威脅我們。

如今李繼遷卻來了一個按兵不動只以小股遊騎來騷擾各地。他究竟打地什麼算盤呢?

而此時的李繼遷顯然心裡面也很不平靜一段時間以來的消息令他有很大的危機感先是派出去的遊騎們在各地都遇到了非常強悍的抵抗和反擊回來的人紛紛說宋軍兵革鮮明戰鬥力非常強悍而且最令他感到不解地是他們使用的一種手弩相當厲害居然可以比党項人地長弓的射程還要遠很多。這確實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那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李繼遷和手下的重要將領們對此都非常重視。

回來稟報地人回答道“稟報大人可以看出那是一種短小精悍的手弩只是宋軍往往成羣結隊對上我們也是一陣騎射。我們的射程不及他們只得後退因此雖然遇到過幾次卻也沒有看清楚那東西究竟是個什麼樣子。”

旁邊以爲參加過戰鬥的士兵顯然比較細心一些在旁補充道。“我冷眼相看發現那種手弩不但能夠放箭而且也能夠將碎石彈出殺傷力絲毫不減甚至能夠將厚厚的重甲給洞穿。是在是騎兵地剋星。”

李繼遷身邊的一位漢將說道“宋軍的軍械一向非常犀利。”以前同北漢和契丹交戰經常使用數量衆多的神臂弩與牀弩攻城車與投石機更是成百上千的一擁而上令人防不勝防我看他們這一次用的武器也必定是大宋地軍器司新研製出來的東西。”

衆人紛紛點頭符合深以爲然李繼遷也沒有異議最後交待大家一定要多加小心儘量不要同宋軍正面接觸。而要在他們不備地時候偷襲以降低自己的傷亡數量。

“大人大事不好了!”衆人正在議論的時候外面有人衝了進來。

“何事驚慌?”李繼遷一見來人正是負責軍中情報的士兵心中不由得一沉。

那人有些緊張地回報道“大人才接到河西的飛鴿傳書有幾支宋軍騎兵沿着黃河兩岸西行已經到了我們正在修建的城池外圍百里了。”

李繼遷急忙問道“知道對方有多少人麼?”

“對方的兵器犀利我們的斥候不能接近遠遠望去怕是沒有萬人!”那人有些遲疑地回報道。

“啊”衆人都很吃驚也很緊張。

一向以來都是他們主動地來騷擾西北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有被別人端老窩兒的時候。

“主公河西是我們的根本如果有失後果不堪設想啊!”部下們都很憂心。

大家地一家老小都在河西居住如果真的被宋軍給端了誰還有作戰的心思?大家都很急躁地看着李繼遷雖然口中沒有明說但是眼光之中流露出來的都是希望退兵的意思。

李繼遷的心中雖然也有些着急卻不能夠表露出來“大家不必驚慌宋軍雖然兵器犀利卻沒有攜帶大型的攻城設備依我看總是騷擾的性質居多我們的新城有右都押牙坐鎮還有雄兵數萬坐擁堅城更有党項部衆援應斷然沒有失利的道理。”

衆人聽了心下稍安卻總是有些不踏實有道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宋軍的騎兵部隊雖然不適合攻城可是四處襲擾可是會給以遊牧爲主的西北各族造成不小的破壞的。因此過了一陣子後大帳裡面又亂哄哄地吵成了一片要求退兵的人佔了多數。

李繼遷也有一些無可奈何党項各部現在雖然奉他的號令可是畢竟各自都有一個小算盤不可能做到步調一致的如果平時有爲難的時候還好說至少

可以做到同仇敵愾共御外辱可是一旦出現了利益衝突的時候擾亂成了一鍋粥了。因爲宋軍所經過的路線是在其中幾個部落酋首的地盤兒上因此他們幾個叫囂的最兇要求退兵的呼聲也最高。

“好了!”忍了良久之後李繼遷終於按捺不住了大聲喝了一聲後站了起來憤然說道“既然你們願意回去守着老婆兒子那你們就儘管回去好了!我自帶本部人馬前去礙不到你們半分!到時候有了收穫。你們儘管來我這裡瓜分好了!”

衆人聽了臉上都有些掛不住尤其是先前那幾個酋首更有些期期艾艾地樣子好不尷尬党項人向來也是騎射當家如今被人指爲懦弱之輩確實有些羞愧。

最後終於決定了下來。衆人分兵兩路一路回師河西直奔新城以解宋軍侵擾之困另一路分兵西北。加大對各地的襲擾以拖住西北宋軍的注意力配合李繼遷的行動。

而李繼遷則率領一千精騎晝伏夜行從龍州與洪州之間的長城缺口悄然進入。然後沿着洛川東下尋找戰機。

“大哥我們已經走了兩天了再往前走就進入宋軍西北腹地了。危險會增加很多。可是根據我們內線的消息那點子應該到了這裡了。爲什麼不見絲毫的蹤跡?會不會是消息有誤?”李繼遷的弟弟李繼衝有些狐疑地追上李繼遷小聲在他耳邊問道。

李繼遷搖了搖頭一勒繮繩將馬匹停了下來有些遲疑地說道“我看不會!我們地內線不只是一個人從幾方面應證下來宋國公主來西北的消息應該是真的而且我們的眼線也發現佞德城中正在秘密準備接駕的事情道路皆清掃乾淨。館舍也修葺一新不可能是假地。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在京師的探子也把消息發過來了的確有皇室公主西行。”

“怪不得大哥你如此篤定看來這件事情是真的了!”李繼衝恍然大悟道。

原先他以爲大哥轉了性也喜歡上冒險了這下子才知道其實他是有了十足地把握才決心放手一搏的想到這裡後對大哥的欽佩又增加了幾分。

“我們現在到了什麼地方了?”李繼遷問隨軍嚮導道。

“大人我們對面是渾州川過了河就是招安驛是西北通行的畢竟之路。”嚮導看了一下地圖後對李繼遷說道。

李繼遷觀察了一下週圍的地形發現河水橫亙在東西方向而對面地招安驛地形較低過往的隊伍可一目瞭然自己所處的位置是在一條山脊上面非常便於打伏擊當下決定下來將騎兵隊伍埋伏在山脊後面的小樹林裡面伺機而動。

因爲是過往畢竟之路白天的時候行人很多李繼遷等人只能龜縮在樹林裡面不動只有到了夜間的時候纔出來活動一下沉悶的很一直等到了第二天的下午也沒有見到有可疑的人馬出現。

“爲什麼還沒有來?不是說已經該到了麼?”李繼衝見左右等不到要伏擊的對象不由得又有些擔心起來畢竟他們是在宋軍腹地數百里之內若是不能夠一擊成功掌握到重要的人質這一次的行動就算是全盤皆輸了而且還有全軍陷入重圍之中地危險。

“不要着急耐心等着就是”李繼遷安慰着別人實際上自己的心裡面比誰都急卻又不能讓別人看出來難受得很。

李繼遷仔細盤算了一下自己出來的時候所攜帶的糧食並不多雖然沿着河流取水容易但是乾糧卻只夠三天之用算去回程的糧食最多也就只能在這裡待上一天了也就是說一過了明天無論能不能等到人都要啓程返回了。

又是枯等了一夜臨近了夏天樹林裡面的蚊蟲非常多而他們出來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要帶驅趕蚊蟲叮咬的藥物夜間李繼遷的人馬被蚊蟲叮咬的不勝其煩被咬了個遍體鱗傷難以成眠早上起來的時候一個個哈欠連連叫苦不迭。

“大人有動靜了!”派出去的斥候飛馬回來報道。

“在哪裡?”被蚊蟲弄得精神疲倦的李繼遷等人立刻興奮起來。

爬到山脊上一望果然見到一支隊伍正從渾州川的對面慢慢地行了過來細數之下約摸有三四百人之多其中有一隊大車足有二十多輛打的旗號果然是大宋皇家的標識迎風一展格外醒目。

“是他們沒錯兒!”李繼遷大喜道。

雖然還不能斷定大車裡面坐地是不是大宋公主。可是那些儀仗是錯不了的在大宋的境內也不會有人敢盜用皇家儀仗這可是要掉腦袋的罪名。

李繼遷低聲吩咐衆人將身形藏匿好然後就等着對方過河準備來個中流而擊。

渾州川並不寬兩岸是通過一座浮橋相連的下面有幾十條大船浮在河面上。以鐵鏈相

連上面架設着寬大的木板雖然不是很平坦過人馬車輛卻絕對沒有問題。

對面的隊伍顯得非常謹慎先派出百餘人的騎兵開路。試驗了一下浮橋地穩定性和牢固程度行到河對岸警戒然後纔有一輛大車打頭陣緩緩地從浮橋上面經過經過測試無礙後。車隊纔有序地從浮橋上行了過去。

李繼遷看到對方的大車都已經過了河而後面的隊伍還沒有跟上來的時候果斷地下令全軍突擊。

党項騎兵們呼嘯着從樹林裡面衝了出去沿着山坡分成兩路將對面的大車包圍了起來宋軍地士兵卻也絲毫不見慌亂。大車雖然來不及掉頭卻迅速地集中到一起。背對大河圍成了一個圈兒百十名騎兵和駕車的士兵們以大車爲屏障手持兵刃成扇形防禦着對面衝過來的党項騎兵而後面的人馬也迅速地渡過了河流接應前面的隊伍。

“爾等何人竟敢阻礙公主出巡道路可知身犯何罪?若是速速退去可免一死!稍有延誤定斬不饒!”宋軍隊伍裡面出來一名將領模樣地人。對着李繼遷等人大聲呵斥道。

李繼遷還沒有答話李繼衝就衝了上去哈哈大笑道“好一個定斬不饒!我河西李家倒要看看你們宋皇有什麼本事能夠將我們定斬不饒!”

“河西李家?”那名將領聽了之後卻沒有任何驚慌之色反而進一步求證道“莫非你就是河西李繼遷?”

“原來你也並不是孤陋寡聞之輩!”李繼衝傲然一笑道“本人李繼衝正是定難軍節度使李繼遷的親弟弟你若是束手就擒的話可以饒你一條性命!”

那將領嘆了口氣道“可惜了原來你不是李繼遷他爲什麼沒有來呢?”

李繼衝見此人如此輕視自己不由得伸手一指站在後面一些的李繼遷有些惱怒地說道“不知死活的傢伙那邊地騎馬者不就是我哥哥麼?”

李繼遷很納悶兒地看着對方並沒有覺得自己在什麼地方見過他可是卻偏偏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說不上來面前此人與何人有些相像。不過他卻來不及多想見道自己地弟弟在那裡與對方閒扯不覺有些不耐煩地說道“繼衝不要跟他們閒扯抓緊時間把點子拿下來再說不遲!”

李繼遷等人立刻策馬衝到了車隊前面因爲距離太近有忌憚傷了車中之人因此都沒有使用弓箭反而拔出了長刀準備肉搏李繼遷算盤打得精細對方頂多也就是三百來人而自己卻有一千精挑細選的騎兵優劣不須言明只需要拼殺幾個回合自然可以將對方的點子給拿下。

可是幾個回合下來李繼遷卻發現對面的宋軍戰鬥力也非常強悍馬上功夫比之自己的騎兵也毫不遜色看行動的樣子似乎都是經歷過戰事的並不像是普通的禁軍護衛不由得暗自詫異不過仗着人多勢衆一刻鐘後還是將對方壓制到了車隊之中。

見到對方收縮兵力李繼遷得意地對着那個最打最豪華的車子說道“河西李繼遷久聞大宋公主地風華絕代心嚮往之今日特地不遠千里前來拜訪能夠在途中得遇實在是人生幸事!就請公主移駕河西暫住幾日也算不負本人的一片心意了!”

李繼遷的手下見大局已定不由得紛紛鼓譟起來幫助主人制造聲勢。

對面的宋軍卻對李繼遷的話置若罔聞而那名說話的將領卻哈哈大笑了起來笑得連腰都有些直不起來了用長槍的槍頭兒指着李繼遷大笑道“我原來還當你是個英雄原來卻也是個庸碌之輩照你這個鬼樣子難道也配縱橫西北?我看你還不如早點束手就擒跪地求饒或許本將軍一時開心能夠饒一條活命給你否則的話哼哼七爺我認得你可是手中的長槍卻不認得你!”

李繼遷聞言大怒心道此人竟然如此猖狂身陷重圍還敢如此輕視自己簡直就是存心找死不由得大怒道“衆人上前活捉公主其他的人統統殺掉一個不留!”

“是!”党項士兵們大聲答應道眼中流露出來的都是血腥的光芒。

那名宋將卻像是聽到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一般對着那輛大車說道“嫂嫂人家可是衝着你的名頭兒來的盛情倒是難卻河西的風光據說也是不錯的不過只怕我六哥他有些吃醋不會同意吧!”

“嫂嫂?!”李繼遷聽了那宋將的話後心中有些狐疑不由得問道。

正在他猶豫之時只見那輛大車的車門大開一位身着公主服飾的女子出現在衆人的面前與此同時只見大車中一道寒光閃過丈許長的一支鐵槍就衝着自己這邊飛了過來。

“這人是誰?!”李繼遷一邊躲閃着一邊大驚道。

第十四章 殿試風波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一章 又見仙師(上)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三章 敲山震虎
第十四章 殿試風波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六章 觀星臺上(下)第四章 宋朝漢奸第十一章 又見仙師(上)第七章 遼夏聯姻第五章 兩大陣營第十一章 漁翁得利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十七章 因人成事第三章 蔣氏青龍第八章 班師回朝(下)第二章 凌波仙子(下)第六章 等價交換(下)第三章 初見血腥(上)第七章 左右爲難第十一章 慈航普渡第八章 生死存亡第三章 江南一統(下)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七章 馬失前蹄第十章 帝星升起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一章 進退有據第十四章 箇中緣由(下)第五章 觀星臺上(上)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八章 意亂情迷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十章 有宋之都(下)第八章 驚鴻一瞥(下)第六章 規模生產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章 誰是英雄第三章 業務培訓(上)第四章 海客瀛洲第二十二章 千年寶器(下)第八章 恩威並濟第八章 孤注一擲第七章 驚鴻一瞥(上)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八章 將取先予(下)第十七章 酒樓驚魂(上)第三章 四海錢莊第二章 土豪劣紳第十章 土崩瓦解第十二章 風摧秀木第五章 帝王私心(上)第七章 東進河北第二章 塞北鏖兵(下)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十二章 印鈔大計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一章 快崩盤了第五章 起死回生第六章 暗藏禍心第十三章 奇思妙想(上)第一章 緣來如此第二章 斬妖伏魔第十二章 星星點燈第五章 跳將出來第九章 有宋之都(上)第三章 血染長街(上)第十一章 偃旗息鼓第七章 銀平公主第六章 來勢洶洶第十章 還不還俗第四章 三座大山第五章 天門重重第四章 宋國來使第一章 中嶽風雲第五章 落日英雄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七章 短兵相接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七章 李煜之死(下)第一章 烽煙再起第十一章 同道中人第十二章 各顯其能第十九章 意外之得(上)第十二章 急轉直下第四章 宮廷秘事(上)第一章 逃出生天第二章 刀下留人第八章 大理公主第五章 宮廷秘事(下)第三章 北上勤王第八章 熱兵時代第七章 行軍總管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五章 知事蘇州第一章 西北方略第十二章 意料之外第四章 斯人憔悴第十一章 吃飯問題第九章 血火迷城第三章 敲山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