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的宴會散後錦夜不曾和我打招呼便帶着鬼束和一衆妖兵回了妖界我知道他心有不快但也無法暮雪的事我是有必要讓西宸知道真相的
西宸的靈識是何時甦醒的魂魄又是何時結成的我都不得而知就連西宸自己也只是在奈何橋下養息了數日才漸漸恢復了記憶但西宸是錦夜救活的這不容置疑
我當初在凡間時還猜疑錦夜留那靈力結成的屏障阻止我渡靈力給西宸是在阻礙西宸的甦醒但如今看來他不過是在代我耗神耗力助西宸早日復活而已
如蔚池所說我即便是帶回西宸遺留在人間的那縷魂魄輔以藥石也要將養上幾千甚至是萬年才能令其恢復生氣而錦夜在沒有不死花的情況的竟然只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他耗費了多少心力我不難想象
如今西宸不僅安然無恙還成了冥界的卞城王算得上是皆大歡喜我對他的虧欠也能消減了一些
卞城王爲十殿閻王1之一掌管的海底之獄又名大叫喚地獄位於四海之底凡怨天尤人對被溺便涕泣者發入此獄
上一任的卞城王因心生憐憫私自放了枉死的生魂還陽被五方鬼帝2革職查辦身陷牢獄西宸機緣巧合之下被南方鬼帝杜子仁相中在新招募卞城王的候選中脫穎而出這才成了新任的卞城王
西宸誠心邀我去他的府邸小坐我不便推辭便應下了路上我試探着問他有關蘇彌的事他一臉茫然顯然是如翊聖一般將凡間的經歷忘了個乾淨
錦夜化妖的事他甦醒過來雖然在冥界也有所耳聞但大多因口口相傳失了準度細節部分還需問我這個當局者纔算是清楚
“你說錦夜是在破歸燼術以後便被千面天妖侵入體內還短暫的被剝奪了神智”西宸聽了皺着眉問我
我點點頭:“我醒來時他還是錦夜不過是氣息有些衰弱不多時便像着了魔一般把清媚打了出去就像你那次在青要山靈識被千面天妖掌控一般”
西宸的目光稍稍沉了沉又道:“那他可曾傷到你”
我會想了一番好像也只有被他擄到妖界第一次醒來時讓他咬了一口其他並無傷我之舉後來錦夜靈識恢復將他壓制了下去他便是有傷我之意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過如此一回想心中暗暗困惑:千面天妖對我應該早已恨到骨血之中爲何當初不曾狠狠的折磨我一番難道是對錦夜還有忌諱怕我的悽慘形容讓錦夜的靈識暴走可他明明說過我若是死了錦夜便會奔潰這不正好中了他的下懷讓他有機可乘完全霸佔錦夜的身軀麼
“怎麼想到什麼了”西宸見我兀自發愣問了一句
我回過神笑了笑道:“不曾因爲千面天妖覺醒只是片刻的事後來錦夜就清醒過來了”
西宸思忖了片刻又問:“由始至今千面天妖在他體內覺醒過幾次”
“一次”我不假思索的回答“只有破歸燼之術時靈力幾近耗竭的那次”
“一次”西宸微一錯愕面色稍稍變了變不敢相信的問:“你說千面天妖在他體內只覺醒過一次”我肯定的點頭
我在妖界的時候自是不必說因爲千面天妖若是覺醒那麼大的事妖界的臣民想瞞也是瞞不住的更何況他們歡喜還來不及哪裡需要刻意隱瞞着我雖然有一段時間我不在妖界但在凡間時錦夜的靈識也很清晰沒有被千面天妖吞噬的跡象加之我前不久還問過小愛和巫憐她們都表示她們的陛下一直很正常錦夜也從來不曾跟我提起過此事
“怎麼有什麼奇怪的地方麼”我不解的問西宸覺得他有此一問必然是察覺出了異樣
西宸看了我一眼躊躇了一番對我道:“千面天妖初入我體內時我因不懂得壓抑他的方法軀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他所掌控後來摸索出來門道才慢慢剋制住了他錦夜與我的狀況極爲相似爲何僅僅只有一次”頓了頓約莫是怕我胡思亂想補充道:“約莫是他的靈力較我深厚很多又比我聰慧千面天妖覺醒了一次他便找到了壓制之法吧”
在我看來只要錦夜平安無事便是萬幸千面天妖是存是滅都與我無干我正想着如何對西宸說起有關暮雪的事他卻搶先向我發了問
“岫兒聽說你……要與錦夜成親了”
此事在天妖兩界已不是什麼秘密他會有所聽聞也是情理之中我並未打算欺瞞他緩緩的點了點頭沒有看他:“你若是得空可來參加我們的婚宴”
西宸在幽藍的海水之中佇足微揚着臉望着頭頂波光層層的水平面許久才發言:“到底還是你我相遇得太遲了些吧……你我在凡間不過相知相戀短短二三載哪裡及得上你與他萬年的深情”
如此溫雅清潤的一名男子給的愛亦是流水春風一般柔婉而不淺淡熱烈而不強迫無論是心神所感知到的還是靈識所觸碰到的皆是如玉的微涼
醞釀了半響的話語含在嘴裡如鯁在喉無法脫口我原本不忍傷他到頭來還是讓他痛了一回
我要怎麼告訴他其實暮雪不過是我八千年前散落的魂魄的一縷她在機緣之下吸收了日精月華有了自己的靈識投入了六道輪迴才與西宸有了凡間的那段糾葛但我重回天界的時候她因爲受了情傷不願入世靈識與我的分離了出來留在了結魂燈中上次我被清媚施了歸燼術時所看到的其實就是她殘留的最後一點記憶
暮雪的魂魄是我的不錯但她經歷的一切與我無關我的靈識只存於結魂燈中從來不曾和西宸有過交集我雖與她同生卻畢竟不是她
真正的暮雪在結魂燈破碎的那一刻就已消失在茫茫天地之間西宸即便是再癡等前年也不會遇上她
註釋1:十殿閻羅是中國道教所說的十個主管地獄的閻王的總稱這一說法始於唐末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閻羅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轉輪王此十王分別居於地獄的十殿之上因稱此十殿閻王
註釋2:【道教五方鬼帝】東方鬼帝:蔡鬱壘神荼治";桃止山"; 、";鬼門關"; 西方鬼帝:趙文和王真人治";嶓冢山"; 北方鬼帝: 張衡、楊雲治";羅酆山";; 南方鬼帝: 杜子仁治";羅浮山";;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治";抱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