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軍心氣勢

“好!我相信大家在小王爺的帶領下,一定能夠做到最好,練成最強的兵。”楊繼業說。“槍來!”

僅僅用言語對這些軍兵的鼓動,那不過是一陣風,等他們這股心氣過了,很可能又恢復到原來狀態。作爲蠻族軍的友軍,這一萬人說到底都是一個整體,脣亡齒寒,更不用說很多軍兵之間,還是親戚關係。

楊繼業是一個文人,舉人功名,在軍士眼中,他是舉人老爺。楊繼業喊一聲槍來,身邊的巫豹將一杆長槍遞給他,接搶在手。楊繼業刷地將長槍向前攢刺。

隨後,將攢刺技演練一番。門外人看這攢刺技不覺得怎麼樣,但精銳士兵會感知到面對這樣攢刺,會有多強大威壓。

楊繼業演練之後,再將楊猛、巫豹叫到身邊,形成一個三人組,將三人組的破敵、回防、鑿穿敵陣等基本技能演練出來。楊猛的威猛、巫豹的靈動,但楊繼業作爲一個文士,完全能夠跟得上節奏,三個人配合無間,形成的威力被無限放大。

這樣的演練,給所有軍士的震撼,給劉浪和經歷將軍的震撼,都是非常深刻的。

演練之後,楊繼業又說,“天下強軍唯有苦練,兩軍相逢勇者勝。我希望每一個荊蠻楚地的鄉人,都能成爲強軍之兵、強軍之將。”

在七千人肅然道目光下,離開高臺。劉浪也是深受感動,走到軍前,大聲說,“練兵!”

下面軍士們精神被激發出來,大聲吼起來,“練兵、練兵、練兵!”

沒在王府軍這邊多停留,楊繼業也不回巫虎的蠻族軍,而是帶着巫豹、楊猛、巫素貞和五組隊員,往蘇杭那邊進發。不會離開多遠,但也想先看看附近的情況,弄明白蘇杭這邊的真實現狀。

除了身邊的人,削勁所帶的鏢局人馬已經在前方,人手也分散出去。戰場之間,情報最爲重要,如何搜找情報,傳遞情報,分析情報,都是對鏢局那些人一次實戰訓練。

距離調令上要求的聚軍時間還有好幾天,蠻族軍和王府軍都需要強化演練。即使軍隊聚集匯合,然後聽令開拔,也會分散,各自走自己的路線。

戰場上,待敵聽令,遇敵而戰,間隙之中,依舊可操練軍兵。劉浪和王府軍如果還不知要拼死練兵,那蠻族軍這邊,當真就顧不上他們了。

削勁的鏢局人馬,已經進入蘇杭境內,但卻在倭寇侵擾範圍外延。一個叫涇延鎮定小鎮,鎮上人家大約有兩百餘戶。鎮外是不高的山,一條水面寬有三十幾步的河流從小鎮邊流過,小鎮中心是一條街,三百步樣子。

削勁的人員和車隊在兩天前就到達涇延鎮,沒有進駐鎮裡,而是在鎮外依山駐紮。駐紮之前,已經同鎮裡的掌事人做過溝通,說明了車隊的糧是軍糧。

作爲軍糧,那就是平倭軍的糧草,涇延鎮的人對他們不排斥,也不熱情。但鎮上的掌事人申明過,倭寇目前暫時沒到這邊,但說不定就會衝殺過來。小鎮這邊平坦,沒什麼地利對倭寇進行抵抗。也使得小鎮的人心惶惶,不少有更偏遠親屬的,也都去了鄉里躲藏。

與削勁碰面,稍微瞭解一些鏢局的情況,知道這邊的人都撒出去,這兩天對附近情報的蒐集,兵沒有多少進展。主要是與地方的言語障礙比較大,而本地人對外來人的防範心較強。

倭寇中的真倭比較好辨識,但倭寇中多數人實際上是沿海的海盜、當地的浪兒、罪犯等,這些人就很難區分了。這使得蘇杭這邊的人對外來人員的防備甚至會追殺,也是他們自保的一種手段。

這樣的前提下,要做好情報工作,難度確實不小。楊繼業也理解,便讓削勁和他手裡的人,儘可能找當地的人員,發展一批外圍成員出來,如此就可解決不少問題。

至於開支上,完全可按照情報的作用來支付,只要有人提供消息,就可支付對方一定費用,自然會有人願意幫忙。

往小鎮而去,很明顯看出小鎮已經走掉不少人。涇延鎮確實不大,楊繼業帶着巫豹和楊猛、以及巫素貞出現在街道,引起街道一些人側目觀望。

街道依舊有些開門做生意的,但有差不多一半的門店面都是關着。開門的門店面,除了一些生活所需的雜貨店,還有就是一些做營生的,比如說理髮店等。

高檔生活品店,都沒見有,估計是都躲難去了。

楊繼業身穿舉人服,雖說依舊是少年外貌,但作爲文朝人,對舉人服還是能夠辨認的。走一陣,有一個身穿秀才服的偏老大人,迎着楊繼業而來,老遠就拱手見禮,“前輩安好。”

楊繼業見對方如此說,也忙揖一禮,說,“老先生好,我不過是僥倖,運氣好一些罷了。可當不得老先生如此。”

“客氣客氣,達者爲先。這是讀書人的古訓,不可違背。”老者說。

“老先生,長幼之序,也是古禮。長者爲尊啊。”楊繼業笑呵呵地說,“請問老先生,涇延鎮目前如何?蘇杭倭寇之亂,現今如何?小生遊學到此,也想知倭寇之亂實情,而後,想爲除倭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事。”

“小先生心憂天下,志存高遠,愛憐黎民,令人敬佩。”老者也不知楊繼業是真要爲了除去倭寇,還是因爲年少不知輕重,不明危險,跑到蘇杭來。

好在老者還是將這邊的情況說了一些,這些也都是道聽途說。兩人說一陣,老者感概地說,“倭寇之惡,今年蘇杭秋試不開,延誤了多少學子進學。”

“如今倭寇聚集在何地,人數有無擴大?官府這邊抗倭有哪些舉措?地方上又有哪些舉措?蘇杭這邊,對於抵抗倭寇亂境的英雄,都有哪些人?”

在街上聊,涇延鎮對於老者也是熟悉,便有人過來聽天命說話,卻不敢插嘴。有人將楊繼業這樣的舉人老爺到涇延鎮的情況,報知掌事人。掌事人便過來,與楊繼業相見。

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4章 詭 異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4章 巫虎逞威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498章 議婚事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704章 安 睡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78章 啞 巴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284章 孫大炮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4章 碎馬腳第424章 接戰前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278章 九個一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3章 老 媽第17章 夜校之議第148章 第一戰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710章 密 謀第269章 欺負人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708章 有多強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202章 開 倉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81章 攢 刺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704章 安 睡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74章 露臺上第665章 無戰損第421章 訴衷腸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708章 有多強第387章 強行軍第77章 猜對了第4章 詭 異第516章 找王爺第403章 三件寶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172章 打 獵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74章 身子麻第243章 爭 辯第16章 你賴皮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707章 密 談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39章 約 戰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97章 破關卡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98章 右相返京
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294章 各方態度第4章 詭 異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628章 無路可上第102章 左丞相府第678章 爭欽差大臣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64章 巫虎逞威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498章 議婚事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704章 安 睡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78章 啞 巴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10章 一語驚夢第284章 孫大炮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4章 碎馬腳第424章 接戰前第325章 軍心氣勢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278章 九個一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3章 老 媽第17章 夜校之議第148章 第一戰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710章 密 謀第269章 欺負人第676章 豫南潰堤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526章 到底有多強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708章 有多強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251章 證據齊全第202章 開 倉第718章 家事國事第81章 攢 刺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233章 嫁或破家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704章 安 睡第695章 城門交鋒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74章 露臺上第665章 無戰損第421章 訴衷腸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708章 有多強第387章 強行軍第77章 猜對了第4章 詭 異第516章 找王爺第403章 三件寶第583章 白娘子的閒情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172章 打 獵第313章 明天發榜第346章 膽顫心驚第274章 身子麻第243章 爭 辯第16章 你賴皮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707章 密 談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539章 約 戰第42章 太子劉靜第207章 年少英傑第197章 破關卡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93章 返回杭城第598章 右相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