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心與善

等劉銘走後,韓立仁突然問起,“賢婿,你剛纔對皇孫之言,是何意?聖學、聖人,不可褻瀆。讓外人聽到,那可是大罪。”

“岳父之言有理。”楊繼業笑笑,“三皇五帝之時,孔聖未立,禮儀未顯。那時候的人們如何立身?”

韓立仁沒想到楊繼業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一時間也覺得不好迴應。楊繼業並不等岳父回答,又說,“孔聖之時,推崇禮儀,提出復古禮,尊周公。爲何?是因爲春秋戰國期間,禮儀崩壞,人心不古。

何爲禮儀崩壞、何爲人心不古?古人質樸,遇事待物,從善而選。心之所向皆爲善,有善心善念,行爲舉止盡皆相隨,纔有三皇五帝之禮樂、盛世。孔聖所處之亂世,人心不向善,孔聖深憂之,然後周遊列國,再有《春秋》《論語》。岳父,聖學由來,是如此吧……”

韓立仁當即站在那裡,沒有往前走,而是在思考。對於聖學,每一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認知。特別是要說服別人,贊同自己對聖學的理解,這是非常難的。

立場不同,對立的立場之間,是不講對錯和道理的,只要否定對方,讓對方錯,就是最核心的支撐。至於自己對錯,完全可自圓其說,哪怕不能自圓其說,也會自我屏蔽,有選擇地將自認爲對的東西說出來,批駁對手。

在後世,有些話題在朋友之間、同學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同事之間,都不能討論的。一旦提及,必然是爭吵,無理由地爭吵,不歡而散,更有甚者會動手打架。(如俄烏、芯片……)

古人對聖學,也是有派別和傳承的,立場並不一樣。彼此之間的爭論、辯駁,也是必然的。

韓立仁同楊繼業之間的關係不一樣,聽楊繼業這樣說,纔不至於立即產生敵意,故而會思索。

“妹夫,對於聖人之學,還要慎言。”韓新勇說,他雖說也年輕,可在吏部做事,心裡那種敬畏更強。

楊繼業對韓新勇點點頭,笑着說,“二哥言之有理。孔孟之道,勸人心從善、行爲善,是以有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爲何習相遠?那是因爲在人的每一時、每一刻,都在大善、小善、小惡、大惡之間選擇,亦使人心迷茫,唯有時時明心、向善,擇善,不忘本心本念,纔是孔孟之學的核心。岳父,是不是這個道理?”

“言之有理。”韓立仁說,我朝士林,對於聖學義理也是有不同學派,多師從前朝朱夫子之學。朱夫子編撰四書,乃是傳世大儒,令人敬仰。

“岳父,朱夫子對儒學攻讀,確有所稱,不過,依舊是一家之言。如何領悟孔孟之道,聖學經義,總之還得看一個人的行止、擇訣之間,細微出見真意。”楊繼業說。

“妹夫,慎言啊慎言。”韓新勇顯然有些急切,對楊繼業述說的對聖學的理解,大爲不滿,更多的卻是擔心他走向士林的對立面,從而受到打壓。

最爲關鍵的是,楊繼業的科考還沒結束,如果在科考中所言,與考官的觀念不同,考試不過而落榜,那都是必然的結果。

而這樣的結果,不論是右丞相府還是韓家,或楊繼業本人,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等楊繼業科考之後,再怎麼發表自身對聖學的觀點,那就是學術之爭。雖有對錯高下之辯,卻不會幹連到科考。

楊繼業對明代王守仁之心學,還是有所接觸,結合自身在文朝所見所聞,以及文朝目前那些儒學、儒士,覺得有必要爲士林吹起一股新風。

與韓新勇爭論沒有必要,等知書堂開辦之後,這樣的爭辯才真正具備影響力。至於說,自己提出心學的好處,真正導引人務實起來,對科考只有幫助。

一個人的文名鵲起,科考的成績也會相應地拉高,不然,張榜之後必然會受到質疑,閱卷官、主考官也有巨大壓力。

皇孫劉銘返回太子府,太子劉靜知道他在韓家做什麼。兒子到荊蠻楚地後,得到楊家那位幺兒保護,同時,楊家幺兒對兒子立志、意志力、價值觀等方面都產生了較多影響,使得目前兒子只肯認楊繼業爲先生,對於太子府的一些儒家名流、學士,並不認同。

“回來了。”劉靜說。

“父王。”劉銘上前行禮,“好久沒聽先生教導,今天的見先生,回來晚了。讓父親擔心了。”

劉靜點點頭,說,“主要是擔心你的安危,太子府如今力薄,而那些人肯定會盯着你的行止。我擔心他們窮兇極惡,不知會做出什麼來。”

“父親,孩兒知道了。以後我會小心的。父親,孩兒與先生在一起,纔是最安全之地。阿德隨行,楊猛也送我回家,實際上,先生身邊有蠻族的人暗中保護,縱然有些人想做什麼,也無法做到的,您放心。”

“楊家這一位如此厲害?”劉靜也聽說過楊繼業的,阿德曾說到荊蠻楚地的情況,當時楊繼業與魔教對抗、與鷹巢山匪對抗等,多少還是聽說的。當然,蠻族軍體系裡稍微隱秘的東西,阿德也無法接觸。探聽不到這些事情。

“先生當然厲害啦。”劉銘語氣肯定,不容置疑,“我對先生很多事都不盡知,那時候在荊蠻楚地的巫家寨,先生辦的夜校,能夠讓全蠻族人嚮往,讓他們讀書、識字、辨數……先生說‘男兒當自強’,又說‘男兒有淚不輕彈’……

對了父親,今天在韓家,先生談到北地經營之策……你看看吧。”

劉銘說着,將之前在韓家做到筆錄那出來,遞給太子劉靜。劉靜接了,他對楊繼業的詩才、對楊繼業關於蠻族多方面的事,確實有所知,可在大事上的政見,還不瞭解。

看到關於經營北地的論述,一條條列在那裡。雖說這些天來,太子府和朝堂羣臣,都在討論北地經營策略,但對比楊繼業所說,就有較多差別。最大的差別在於,這些陳條,確實能夠一條條去做,落實下去。

“這些是你先生所說?”劉靜說。

“父親,自然是先生所說。”劉銘有些驕傲。

第36章 選 兵第62章 殺匪虎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262章 難選擇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68章 軍營破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73章 三尊炮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704章 安 睡第204章 賺大了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12章 討價還價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3章 老 媽第78章 啞 巴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607章 破祖宅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48章 去皇宮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278章 九個一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165章 竹 石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41章 開早朝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172章 打 獵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8章 闖王府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336章 殺 賊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347章 芒勁角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524章 同一天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124章 馬 事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27章 笨死了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94章 夜 戰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9章 找王爺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28章 酬 謝第401章 大儒登門
第36章 選 兵第62章 殺匪虎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262章 難選擇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68章 軍營破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73章 三尊炮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704章 安 睡第204章 賺大了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682章 利好消息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12章 討價還價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3章 老 媽第78章 啞 巴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607章 破祖宅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81章 進場與考試第604章 觀察敵情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448章 去皇宮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278章 九個一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165章 竹 石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106章 民壯兇猛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571章 苦口勸說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641章 開早朝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172章 打 獵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84章 又見啞巴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8章 闖王府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686章 襲擊白娘子第378章 捉襟見肘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336章 殺 賊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347章 芒勁角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524章 同一天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124章 馬 事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27章 笨死了第174章 獵殺楊繼業第366章 蠻族軍離城遠第620章 我們贏了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94章 夜 戰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9章 找王爺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28章 酬 謝第401章 大儒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