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父子相見

“掌嘴。”老太監才聽明白,立即喝罵,“毛毛糙糙的,胡說什麼?”

“奴才該死。”小太監當即給自個臉上啪啪啪拍幾下狠的,卻依舊伏在地上,“皇上,真是太子出府,往皇宮而來……”

見小太監嘴角流血,但依舊重複之前的話,文昭帝和老太監便知道前來傳信的不是瞎說。老太監便說,“細細說來。”

“回皇上,”小太監平靜一些,“兩刻鐘之前,太子少保張洪庭大人、文華殿大學士韓立仁大人,陪着太子從太子府出來,太子乘坐馬車,簾子掛起,京都很多人都看到太子出來,往皇宮而來……”

既然張洪庭和韓立仁都驚動了,可見太子劉靜是真要來皇宮。文昭帝稍沉思,便明白長子的用意。看了一眼老太監,老太監立即說,“皇上,大喜啊。太子身體好轉,這是文朝之福,文朝即將興隆之兆……”

這些話,不管有沒有營養,總之都要說出來。文昭帝也不在意,說,“靜兒這幾年也受苦了,沒想到居然有了好轉……就不知病情如何,也不聽他說一句……”

“皇上,太子來皇宮,不正是要稟明皇上,給皇上驚喜嗎。如此而來,也是讓皇上先有所聞,免得皇上驟聞喜極啊。”老太監這樣解說,自然對太子劉靜比較有利。

太子劉靜得病幾年了,但皇上雖說對太子不聞不問,實際上還是關注着這個太子的。只是不讓外人知曉而已,在外人看來,文昭帝似乎將太子放棄,僅僅是不忍心,拖延着等太子嚥下最後一口氣罷了。

文昭帝面色不便,對於自家長子病倒這幾年的情況,他沒去過太子府。至於長子對自己有什麼怨恨,也不放在心上。只要太子還沒有接承大統,那就永遠不可能超過他的能力。

這些年來,太子府的變化,到目前已經名存實亡了。反倒是太子能夠走出府,他這邊得劃撥一些人手去,免得有人狗急跳牆,冒死出手,拼死一搏。

對自家幾個兒子的情況,文昭帝早就摸透,每一個兒子的性情,身邊有些什麼人,會給兒子什麼樣的提議,也都能夠猜測出來。

這時候,不是上朝的時間,太子來皇宮,文昭帝也沒有想要不見。比較好幾年不見面,兒子好轉,究竟是什麼樣子,最好還是親眼看一看。

半個時辰後,宮外傳來話,說是太子在宮外,等候召見。文昭帝便說,“傳太子進宮。”

不一會,在值班大太監引路之下,太子劉靜穩步跟着,張洪庭和韓立仁也跟在身邊。進宮門之前,大太監將張洪庭和韓立仁攔住,只認太子劉靜一個人進宮裡。

張洪庭和韓立仁乖乖站在宮門外,知道這對父子幾年不見面,此時見面,外人最好不要出現。張洪庭昂首站立,韓立仁則是眼平直看着,似乎完全空虛。

沒有外人在,過一會,張洪庭突然說,“立仁,楊繼業如今有什麼消息?”

韓立仁一愣,不知爲何張洪庭會關心楊繼業的情況,轉念便明白,張洪庭關注的是楊盛文啊,不過是借問楊繼業來作爲籍口。

“張老,繼業去年秋試拿下舉人功名,沒打算進京參加會試的。來信說,他外出遊學,具體去哪裡我也不知。目前,出門在外可不安寧,讓人操心啊。”韓立仁也是再說,他只是劉靜楊繼業的部分動向,對楊盛文就毫不知情。

張洪庭是太子府一系,但他這個太子太保是接楊盛文的位子。太子病體好轉,太子府這邊會不會有所改變?說不定,太子劉靜又會想起楊盛文。

如今,誰也纔不透文昭帝會有什麼心思,同樣,也難以猜測太子劉靜經歷這幾年的苦難後,會有什麼樣的心思。

很顯然,太子劉靜對他們說不信任的,不然,爲何劉靜太子黨身體好轉,直至能夠出門,才讓人通知他們過來壯勢?這也不怪劉靜,劉靜的情況自身難保,有反轉的機會,誰肯冒絲毫風險?

如今,在太子府這邊該如何自處,張洪庭和韓立仁也不能直接討論,用楊家來試探,找出話題,只能這樣的選擇。

父子見面,只有老太監在文昭帝身邊,文昭帝看着長子進來,跪下,問候。一直都壓抑着自己的情緒,等太子劉靜站立起來,文昭帝才說,“靜兒,這幾年,苦了你了。”

“謝父皇眷顧,父皇恩德,孩兒銘記於心。”劉靜顯然也是激動,雖說這幾年文昭帝都沒到太子府,也沒問後過病情,但劉靜也明白,如果不是父皇呵護,他之前那狀況,早就沒命在了。

“恭賀皇上、恭賀太子,”老太監跪下來給文昭帝磕頭,“上蒼護佑我大文朝,國祚昌隆,留傳萬代。太子生病期間,皇上精神也一直大減,今兒得知太子好轉,逐漸康復,皇上也精神多了。”

這時候,有老太監在,對於父子幾年不見,起到很好的調劑作用。

文昭帝壓下心頭的激動,說,“靜兒,如今身體恢復怎麼樣?”

“謝父皇關愛,”劉靜說,“前些年,孩兒身體的毒一直沒法排除,知道去年初秋,在藥力逼壓之下,始有點滴毒汁外滲,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體內的毒性大減,也就逐漸恢復過來。孩兒本該早向父皇稟報,只是,孩兒擔心毒汁排除,很可能就是兒子最後的日子,讓父皇再擔心一番……”

文昭帝揮揮手,表示自己不在意這些。說,“毒汁排除來,那是好轉之機。記得日日用藥,不可懈怠。”

“是,孩兒謹記在心。”劉靜說。

文昭帝隨即轉而對老太監說,“叫張洪庭和韓立仁進來。”張洪庭聽到傳召,快步進宮,步伐穩健,完全不像一個老頭。

韓立仁就謹慎得多,小心翼翼地,跟在張洪庭身後。到文昭帝面前,先跪拜叩見,得到文昭帝許可才起身。張洪庭卻是免去跪拜,這就是大儒的身份所在。

這邊纔開始說話,外面再傳來報信,確實朱子善等一干重臣,都一起過來了。文昭帝說,“見。”

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8章 酬 謝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201章 誰 錯第77章 猜對了第668章 見先生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21章 沒找到第221章 沒找到第468章 煽耳光第349章 新規劃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27章 笨死了第482章 前無路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498章 議婚事第136章 難取捨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74章 身子麻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00章 天不負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49章 新規劃第714章 不經打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58章 真面目第641章 開早朝第241章 見學政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5章 抄 詩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41章 微 瀾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44章 聚仙樓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93章 假 打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38章 學內功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104章 汗如雨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28章 酬 謝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148章 第一戰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33章 信誠苑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707章 密 談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241章 見學政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665章 無戰損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14章 一起嫁第541章 完 勝第714章 不經打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61章 見面歡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07章 辦學堂第63章 一路衝殺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571章 苦口勸說
第703章 誰家相公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8章 酬 謝第507章 歡喜的巫小陸第201章 誰 錯第77章 猜對了第668章 見先生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21章 沒找到第221章 沒找到第468章 煽耳光第349章 新規劃第141章 準備出發第27章 笨死了第482章 前無路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498章 議婚事第136章 難取捨第688章 當斷得斷第274章 身子麻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86章 謊報軍功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400章 天不負第107章 師生關係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17章 夜校之議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49章 新規劃第714章 不經打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58章 真面目第641章 開早朝第241章 見學政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5章 抄 詩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93章 奇襲見湖鎮(五)第41章 微 瀾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76章 全殲宮左部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44章 聚仙樓第314章 名次不高第293章 假 打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365章 又得趕路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98章 右相返京第38章 學內功第301章 杳無音訊第104章 汗如雨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640章 召見楊盛文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28章 酬 謝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148章 第一戰第306章 鎮遠鏢局被賣第585章 劉銘回京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633章 信誠苑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707章 密 談第44章 一幅對聯第401章 大儒登門第474章 少爺少爺第241章 見學政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665章 無戰損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14章 一起嫁第541章 完 勝第714章 不經打第267章 三女碰面第661章 見面歡第319章 匹夫有責第307章 辦學堂第63章 一路衝殺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320章 楊繼業求親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571章 苦口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