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方家不甘

把自己放在苦主的角色,會更主動一些。方城南自然明白,但楊繼業哪會在意這些?冷冷地看着趙武,作爲寧城巡檢,也算一方大人物,實際的權力也不小。可在巨人面前,當真也不敢亂來。

趙武沉吟一陣,才說,“楊老爺,這糧田確實是方家之地,您看……”

“方家之地?有地契嗎。拿地契來,我不會干涉他們春耕。這裡是寧城外,還找不到地方做粥場?我想,寧城大族不少,不至於都像方家那樣的人……”楊繼業慢條斯理地說,卻是在給方家潑去污水,要方家背上污名。

既然對方選擇做對手,楊繼業當然不會留情。方城南也是一臉怒色,卻不知該如何說。趙武也是啞口無言,這城外的糧田,方家有沒有地契真不好說。

方家的人過來,那些前來領粥的人,對他們極爲憤怒。聚集地人越來越多,圍着粥場,自然形成一種民意和力量。

趙武原本以爲楊家粥場是外地來人,應該很好處理。見到粥場的人,才明白,這裡有舉人老爺身份的人在,而且流民多,當真犯衆怒的事情,他一個巡檢司的頭目,也是扛不起的。

方城南也無奈,見趙武一頭轉回寧城,也只能帶着侄子方天培走。即便方天培被搧受傷,也不敢與楊繼業爭要一口氣。

會帶方家,方城東見自家人去城外,結果是如此情況,頓時氣得要打人。看弟弟城南和兩兒子,都低頭不敢說話,長子臉腫着,這可是方家從來沒有遇到的事,是方家的大侮辱。

方城東聽完方城南的述說,也在猶豫,要不要再找知州廖雲貴。對方雖然不是寧城人氏,但舉人功名絕對不會作假。作爲知州,廖雲貴會幫自己還是幫這個外鄉人?

幫自己的話,可能得到一點直接的報酬,一個舉人或許在知州這樣的大人物眼中不算什麼,可廖雲貴願意得罪一個舉人嗎?

如此想,方城東就明白,廖雲貴肯定不會爲方家的事情,去得罪一個舉人。廖雲貴知道楊家粥場是一個舉人所辦,說不定會有嘉獎,提供更多便利,以此揚名。

深深地吸一口氣,將心裡的憤怒壓下去。

怒氣可以壓下去,但不阻止楊家粥場繼續開辦下去,對方家這大半年來的計劃就完全破壞了。這確實方家無法接受的事情。

相傳平倭軍與倭寇站過幾次,有勝有敗。誰知道過一段時間,會是什麼樣的情況?

萬一平倭軍勝出,流民返回故里,方家又如何高價售賣米糧?只要這年春夏,流民還在這裡,方家就有機會發財。

先讓大夫幫長子處理傷情,方家雖說勢大,但作爲商戶,是不能直接與舉人老爺作對的,至少,明面上如此。

寧城是方家之地,外來的人又如何壓得住方家?對於這,方城東是有自信的。

關了門,方城東一家核心成員在家裡討論接下來該如何去佈局。

趙武返回城內,也不敢將發生在城外的事情說出去,呆在巡檢司,琢磨着方家會不會報復對方。如果方家有所動,只要不將他牽扯出去,趙武自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舉人老爺又如何,這裡是寧城,方家的能耐可不是眼前所見到的那一點點。

方家的人返回,當天沒出什麼事。楊繼業等人自然也不擔心,已經有隊員在方家周圍監視,這邊的探子不多,確實不能完全監控方家人,但只要有所動靜,卻也難以瞞住。

隔一天,上午施粥的時候,就出現了問題。有三個人看起來衣服破破爛爛,但顯然這三人都是精壯漢子,本不會來要一口粥延命。

他們領到粥,吃一口,便將碗和粥一起,丟進粥鍋。一個大怒,“這是什麼粥,欺世盜名!”

“什麼楊家粥場,砸了它。”另一個說。

領粥的人不少,見這邊鬧事。另外有人過來問,“出什麼事?”

“剛剛我的粥碗裡,就有蛆蟲。啊,我肚子痛死了……”先前的三個人中,其中一個倒地下去,似乎中毒的樣子。

另幾個跑來問情況,見了這人倒地,頓時一起大喊,“謀財害命啦,殺人啦……”

楊繼業等也知道,方家肯定不會輕易放手,絕對會有後招的。這時候,見有人來鬧,領粥的人自然不明就裡,有的人看着手裡的粥碗,在猶豫起來。

左繼祖在粥場,見有人鬧事,還都是精壯的漢子。知道是故意來鬧的,也不急,更沒有申辯,微笑地看着他們。

一個漢子見左繼祖不急於處理,當下走過來,抓住左繼祖的衣襟,說,“粥場害人,你罪責難逃。”

“你再揪我衣服,信不信要衝軍三千里?”左繼祖說,“這是童生功名服,你看清楚了。”

那漢子急忙放手,明白功名服不可褻瀆。推開兩步,準備再次呼喝,以便攪鬧,將局面攪渾。左繼祖說,“楊家粥場在這裡施粥,已經有好幾天。我們粥場的粥做得好不好,這裡的人誰不知?豈是你們幾個人就可污衊的?”

領粥的人聽左繼祖這樣說,也明白過來。楊家粥場這些天已經被人鬧過幾次,這些人肯定不是捱餓的流民。那必然是方家派來的人,領粥的人有人說,“你們是方家叫來的吧,快滾。”

白素梅見外面有情況,準備出去與左繼祖等人一起面對鬧事的人,卻被楊繼業抓住她的手,白素梅渾身一顫,一動不動。過一會,才轉頭看楊繼業,“少爺……”

白素梅緊張而僵硬,臉頰酡紅,猶如喝過酒一樣。楊繼業見她如此,忙放開她的手,說,“白娘子,你別出去吧。有他們處理……”

“少爺,是不是我很沒用?”白素梅說。

“瞎說,誰說的,你……”楊繼業突然卡殼,總不能說你很好用吧。這真成了在調戲白素梅了。

白素梅的豔麗那不是裝出來的,越是內斂,反而越讓人心裡有種衝動。就想要站出來保護她一般。

偏偏白素梅在楊繼業隨時都紅着臉,那是嬌豔欲滴。

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48章 耶律鍾玉第34章 《勸學詩》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67章 誰出戰第269章 欺負人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704章 安 睡第303章 報 官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62章 想不透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65章 無戰損第67章 一聲炮響第27章 笨死了第7章 鐵 叔第9章 找王爺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241章 見學政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308章 知書堂第330章 沒信心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16章 找王爺第80章 單 挑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262章 難選擇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21章 再抄詩第165章 竹 石第455章 喜與優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43章 傳假令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308章 知書堂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56章 二對二第198章 降不降第409章 沱田坳第478章 又受挫第433章 三段式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80章 百十斤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87章 知與行第241章 見學政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88章 洗 臉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06章 祥山鎮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
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48章 耶律鍾玉第34章 《勸學詩》第652章 新軍之議第167章 誰出戰第269章 欺負人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704章 安 睡第303章 報 官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82章 我是他的大姐大第362章 想不透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158章 逼反蠻族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665章 無戰損第67章 一聲炮響第27章 笨死了第7章 鐵 叔第9章 找王爺第625章 金銀不用給第121章 回都蠻寨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241章 見學政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308章 知書堂第330章 沒信心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43章 蠻族的理智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23章 亂鬥及旁觀第60章 大火阻路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516章 找王爺第80章 單 挑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262章 難選擇第155章 隔空喊話第470章 誘敵深入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21章 再抄詩第165章 竹 石第455章 喜與優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55章 冬梅落陷第443章 傳假令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550章 順利截殺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120章 山洞有礦第308章 知書堂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56章 二對二第198章 降不降第409章 沱田坳第478章 又受挫第433章 三段式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186章 山匪情況第280章 百十斤第289章 擡價與競爭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195章 輕鬆擒下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600章 旅途戲樂第587章 知與行第241章 見學政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506章 途知幽燕破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69章 精銳齊出第422章 張靖海去當兵第458章 仇深是個執念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88章 洗 臉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592章 宮裡府裡第406章 祥山鎮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