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兩萬暗兵

“李兄,平倭軍不足爲慮。那我們最好是隔岸觀火,坐收漁人之利。”齊洪波笑呵呵地說,他與李明傑同在慈西州,利益上更直接有交集。

“齊兄這個建議不錯。”李明傑肯定一下,作爲一種態度。

其他人也都表示,倭寇與平倭軍之間的作戰,他們可將人手收攏起來,但該向倭寇提供的便利,肯定要給的。只有平倭軍敗了幾次,折損大半軍兵後,蘇杭這邊平倭之戰,就會僵持下來。

唐浩士說,“各位,我覺得。平倭軍最初之時,與倭寇拼殺,就隨他們怎麼做。反正牛打死馬馬打死牛,都跟我們關聯不大。倭寇的人手,如今也很多很強了,還是讓他們相互消耗一些,對我們更有利。

等他們相互拼殺半年,往後的戰事,我們得抓住時機,然後聚集大股力量,給平倭軍來一次硬的,讓平倭軍消停下來。半年之後,正是我們好做生意的時節,這一點,我們得規劃好,抓緊戰機,不然,吃虧的就該是我們了。”

“唐兄這就對了,不管平倭軍也好倭寇也好,終究要讓我們好做生意。期間,該把那些不開眼的人,藉助戰事,抹掉一些。不然,以後也難處置。”李明傑笑呵呵地說。

“李兄,我覺得還得與倭寇聯絡聯絡,聽說在杭城那不斷一戰,有個倭寇首領的弟弟被斬殺了,叫什麼來着?”齊洪波說。

“宮崎林,那是宮崎山的弟弟。”李明傑說,“放心吧,這樣的消息,宮崎山肯定是知道的,也會聯合各支人手,做好報仇的準備。

我估計,這段時間,從倭國過來的人,肯定會增加,他們也會爲與平倭軍作戰,做好準備的。倭寇可不傻,當真殺不過,肯定會返回倭國或海島,躲藏一陣子。

我在這裡也提醒各位,回去之後,放亮眼睛,也讓下面的人都警覺起來,千萬不要讓人給吃掉了……”

“前一段戰事我們既然確定不參與,那我們的人就要藏好。”林江凡說,“等時機到來,該我們出手,就要出其不意,而且要集中人手,一擊必殺。至於什麼時候動手,在哪裡動手最適合。我覺得聽李兄來決策,最爲適合。”

“贊成。”

“贊成,李兄是我們大家的大哥,自當要聽從。”

“好,既然都有意要做一番事業,我們就該先做足準備。時機問題,我來找吧。人手的聚集,那提前計劃好。你們幾家都出多少人?”李明傑要的就是這樣,人手太少,到時候不能起到一舉定鼎之功,損失的將是他們。

“我把人手都調出來,四千。”林江凡說。

“我五千。”唐浩士說。

“我只有三千人。”齊洪波說,他與李明傑都在慈西州,自然不可能招到太多的人手,也不敢讓自己的人手達到李明傑的規模。

“差不多了,我這裡出一萬。”李明傑說,“如此,我們有精銳兩萬餘做暗兵,突然出現,殺到平倭軍背後,看他們如何抵擋?”

“李兄高明。支持之後,杭城就該是我們的天下了。”林江凡說。

“拿不下杭城,我們還商量什麼?蘇杭全境都會落到我們手裡,到時候,我們的生意才真正開始。”李明傑說。

李明傑這些人在暗自磨刀,倭寇宮崎山得知弟弟被圍殲在杭城那邊,也是悲痛不已。宮崎山自身的人馬就有一萬餘人,也是這段時間傳出平倭軍的事情,使得更多小股倭寇,聚集到她名下,成爲大股倭寇,纔好抵禦平倭軍。

再聯絡另外的大股倭寇,一起商討如何與平倭軍對戰。在蘇杭這邊,倭寇從一開始與駐軍作戰,後來主要是破村寨與民壯拼殺,再到圍攻城鎮與守兵拼殺。

如今,文朝派出平倭軍,也是意料中事,對於倭寇而言,也不覺得怎麼樣。因爲他們在蘇杭橫行慣了,根本不在乎軍隊有多少。至於這次倭寇兩千餘人被全殲,他們也聽說李家寨外地特殊地勢,被平倭軍先設好伏擊圈,用準備好的弓箭、牀弩等伏殺,這樣的戰鬥不會再有下一次。

如今,平倭軍蟄伏在杭城外圍,都不敢出動,也證明這樣的傳言是有依據的。

杭城內外,隨着平倭軍駐紮之後,這裡逐漸穩定下來。而分散駐紮的平倭軍,也各自在營地進行操練,要提升自己的戰鬥力。對於戰鬥力要提升,田雄邦等領軍將領也深刻意識到這一點,對手下的軍備,做出每日一訓,五日一休的安排。這樣的訓練強度,在文朝而言,已經是超強度的了。

按照徐金勝的意思,這樣操練一段時間,就可拉出去與倭寇拼殺。力爭在過年之前,再打一次勝仗,向朝堂報功。

上一次在李家寨外全殲倭寇兩千餘人的大捷,已經在戰後幾天內,往朝堂報捷、敘功,不過,朝堂那邊反應沒這麼快。從京都到蘇杭,少說也要一個月。

蘇杭這邊給出的物資配給也不少,整個物資流向,張濤這個監軍要審覈的。而今後戰功的彙報、記錄等,也得張濤點頭。這使得張濤到蘇杭,各軍對這個監軍都非常尊重。

不過,武夷土軍和王府軍在這次作戰中,實際上是客軍性質,屬於援助文朝作戰。文朝的戰功,對這樣的客軍而言,作用不大,反而不如直接給予銀錢等獎勵。

到蘇杭駐紮一個月餘,徐金勝等平倭軍核心,也在討論什麼時候出兵,與倭寇一戰。軍中探子,早就在一個月之前派出,不斷地找倭寇所在地,要尋找到對平倭軍而言,最爲有利的一個戰機。

隨着探子回報,徐金勝等對處在紹府的見湖鎮,覺得是比較好的選擇目標。原因是這裡盤踞的倭寇數量不多,大約一千多人。另外的原因是見湖鎮在紹府,距離杭城比較近,有利於平倭軍悄悄行動,對這裡的倭寇進行突襲。

至於怎麼打,出動哪一些軍兵。徐金勝還沒做好定策,也不對外透露。不過,監軍張濤卻參與這些機密的討論。

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510章 孺慕心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0章 大火阻路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31章 逃 學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463章 白素梅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69章 欺負人第403章 三件寶第21章 再抄詩第62章 殺匪虎第217章 玉滿懷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86章 裝傻啊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217章 玉滿懷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14章 巫 家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644章 聚仙樓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00章 天不負第387章 強行軍第156章 二對二第498章 議婚事第240章 求 聯第414章 張靖海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62章 殺匪虎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178章 勝 出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75章 赴死之殺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630章 有喜啦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81章 攢 刺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29章 失 寵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68章 煽耳光第157章 互 罵第579章 挖 坑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223章 攤子大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97章 虎口奪食第231章 上 朝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83章 全 滅第483章 全 滅第148章 第一戰第286章 周家行動
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675章 陳家的後門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510章 孺慕心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7章 一聲炮響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469章 方家不甘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60章 大火阻路第404章 知府有請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659章 七字真言第31章 逃 學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463章 白素梅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269章 欺負人第403章 三件寶第21章 再抄詩第62章 殺匪虎第217章 玉滿懷第555章 追擊與反殺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86章 裝傻啊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217章 玉滿懷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94章 應對問答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49章 鷹巢山匪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14章 巫 家第457章 女兒心難猜第644章 聚仙樓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179章 討要戰馬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452章 皇上查閱第42章 太子劉靜第544章 承平山莊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400章 天不負第387章 強行軍第156章 二對二第498章 議婚事第240章 求 聯第414章 張靖海第264章 邀女進家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62章 殺匪虎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178章 勝 出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75章 赴死之殺第48章 耶律鍾玉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630章 有喜啦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81章 攢 刺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513章 遣人去北地第229章 失 寵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68章 煽耳光第157章 互 罵第579章 挖 坑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252章 連遭失利第223章 攤子大第10章 三拳決恩仇第97章 虎口奪食第231章 上 朝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244章 惡意濃烈第525章 怒氣難平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483章 全 滅第483章 全 滅第148章 第一戰第286章 周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