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再抄詩

周夫子是主導學子考察的夫子,本來對楊繼業的考察意見給了結論,可這時候有人要繼續提問,自然也不能拒絕。

聽出是張夫子的聲音,楊繼業在心裡感嘆,好在對學業有了一番思索,倒是不怎麼在意。

站着轉身,面對張夫子,平靜地說,“夫子好,請教誨。”

不管心裡怎麼想,臉上平靜而謙遜。這樣的表現,週一黍看着也心中認同,覺得這一天,楊繼業這個小秀才是浴火重生了。

張夫子的臉陰沉,怒氣濃,但也沒直接發作。室內的光還不錯,彼此相隔不到五米,楊繼業能夠看到對方皺紋和鬍鬚根的灰白。

張夫子站起來,看了看楊繼業,說,“周夫子已經問過聖學經文,那是過了。我大文一朝,沿襲前朝文脈,學子在詩詞一課,也是必要有所成就。我就考考你,隨意出一題,你能夠做出七言、五言,大家覺得可用,也算你過關。”

對於詩詞,楊繼業確實沒有底氣。上一次在家裡糊弄老爸,抄一次詩。那是因爲老爸看到兒子有所長進,詩言志,勉強過得關的。這一回,在衆目睽睽之下,也不知張夫子會以什麼爲題,記憶中能不能找到對應的詩詞。

張夫子說後,也不理會楊繼業有什麼反應。離開書桌,往前走。有一青岡岩石,作爲條凳用。看了看,說,“就以這頑石爲題吧。”

張夫子口說頑石,自然帶有隱喻楊繼業就是頑石的用意。楊繼業聽得出,也知道對方在爲難自己,卻不好有異議。

看了那坨石頭,心裡一閃念間,想到一首詩比較應景。也站起來,走到石頭那,圍繞石頭轉一圈,隨即又到在屋角處,手捻一些撒在那裡的石灰。直起腰,頭臉微微向上,擺出一個文士多pos.

“詠石:千鑿萬錘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楊繼業的語速平緩,語調適中,似乎在思索中得到語句。

等他四句說出來,所有的人都靜寂住,被這四句壓得難以吐氣。

楊繼業此時所處的外部環境,不能與于謙寫《石灰吟》所比,但是本身所代表的意蘊,卻依舊充滿力量!

詩言志,作爲此時的楊繼業,受到來自王府的壓力,受到張夫子明顯的欺壓和刁難,甚至於右丞相一家所處的環境、境況,都能夠與這詩映照。

“好一個要留清白在人間。”週一黍扶掌大笑,“好啊,文士學子,當有此志向。右丞相後繼有人,可喜可賀。”

張夫子聽楊繼業這詩,及其應景。他人品雖不佳,但詩文功底卻不差,能夠體會到這詩傳開後,所能夠引發的影響力,給面前這個年輕人帶來的聲望、名氣。

詩文的意境高遠,固然能夠傳揚文朝,可這種言志詩更能夠打動文士墨客,也備受文士集團的叫好。說到底,一個安詳、富裕、發達的社會,要這樣有志於獻身大衆、賣身與王朝皇家的羣體,纔可能實現。文士集團,對於表達志向的好詩詞,會有更熱烈的態度,這樣的詩詞,傳播會更快更廣。

張夫子臉一瞬間白如紙,差一點就摔倒在地了。等楊繼業將詩唸完,甚至都不能對楊繼業表示什麼。原本要將楊繼業打壓到底,誰想卻爲之揚名。

劉鑫銘等其他原準備看楊繼業出醜的學子,這時候也明白,今天的楊繼業已經完全是另一個人,不論是才學還是心性。

雖然萬不得已,楊繼業也覺得效果滿意。

巫國強和巫小陸也在人羣中,得到大哥巫龍的叮囑,兩人一直在關注着楊繼業。雖不知大哥有什麼用意,只是遵照去做。先前見楊繼業在周夫子面前,對答如流,已經覺得對方學識高深,比他們倆高出幾座山了。

等聽到《詠石》一詩出來,兄弟倆並不能完全領悟詩的妙處,但詩表面的意思,已經讓兩人感受到高山仰止。兄弟倆手抓在一起,手心出汗。

巫國強和巫小陸是目前巫家寨蠻王一脈求學的代表,但只有巫國強兩年前,拿到童生名分。這個童生功名到底是不是靠他本事拿下,都還兩說。

而巫小陸不過是準備考童生試蒙童,距離秀才不知要多少年纔可拼搏拿下。對於詩詞這個真需要才華和悟性的東西,對兄弟倆而言,確確實實過於高大上。

看着楊繼業在短短時間裡,張夫子出題刁難,他不過繞石頭走一圈,到屋角拿一點點石灰,便吟出令所有人沒法發出聲音的詩。

見楊繼業往外走,巫國強和巫小陸便跟着走,出到外面,不會驚動裡面考察學子的夫子後,巫小陸揚聲叫喊,“楊師兄,你真厲害,高人啊。”

對巫家兄弟,楊繼業沒什麼印象,但有粉絲追上來,他也不會顯示高冷。站住腳,對兩少年一拱手,行一禮,“謝謝,謬讚了。”

巫小陸並不分生,小步跑到楊繼業前面,也行禮,“楊兄,我是巫家巫小陸啊。以後請楊兄多指教。”

“巫兄好。”楊繼業笑着說,得知面前兩人是巫家人,再看也覺得與巫龍有些像,態度便好很多。

與巫家,以後或許還有很多合作,這樣一個幫手,自然要有更好的態度。“兩位都是巫兄吧,巫家寨我到過,非常有靈氣的寨子,難怪有巫兄這樣的人物。以後我也要多向兩位請教。”

“楊大哥太謙虛了,你的學識遠遠超過我們。楊兄這是我五哥,巫國強。”巫小陸一直嘰嘰喳喳顯得很興奮,他們兄弟倆求學本來是巫家寨爭取得到的,要說讀書天分,可真不多。而他們作爲巫家子弟,也沒有足夠的上進動力。

在縣學的學員中,巫國強雖說拿到童生功名,實際的才學,更多是生吞死記,領悟不多。巫小陸更貪玩,雖然在準備衝擊童生試,還得憑藉巫家影響力。

兄弟倆學習不行,卻對學霸有足夠的仰慕與敬佩,這時候,對楊繼業便不加絲毫掩飾地表示了喜歡、佩服,一副鐵桿粉絲做派,巫小陸甚至自認是楊繼業的小弟了。

第58章 真面目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421章 訴衷腸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03章 報 官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88章 消滅掉第708章 有多強第37章 劉浪出題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章 過 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82章 前無路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01章 誰 錯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172章 打 獵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707章 密 談第408章 好東西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58章 陳老頭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53章 混亂起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379章 領軍需第229章 失 寵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70章 攻楊家第369章 招人手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456章 追與逃第221章 沒找到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440章 敢不敢第710章 密 謀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20章 曲解經典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72章 平叔現身第714章 不經打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77章 潰 逃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3章 一路衝殺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512章 見老爸第698章 殺無赦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35章 談崩了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130章 演 說第524章 同一天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39章 挽 留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212章 各支態度
第58章 真面目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421章 訴衷腸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303章 報 官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188章 消滅掉第708章 有多強第37章 劉浪出題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6章 過 關第353章 作戰任務第482章 前無路第691章 什麼來路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201章 誰 錯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623章 初戰有功第172章 打 獵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119章 高福高壽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707章 密 談第408章 好東西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624章 拼死硬殺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253章 榮盛鏢局第658章 陳老頭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53章 混亂起第609章 田雄邦的圍困計第379章 領軍需第229章 失 寵第451章 父子相見第70章 攻楊家第369章 招人手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456章 追與逃第221章 沒找到第150章 騎兵突襲第440章 敢不敢第710章 密 謀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20章 曲解經典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87章 機會不可失第462章 楊家粥場第72章 平叔現身第714章 不經打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377章 潰 逃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599章 見湖鎮彙報1第461章 戰機與戰場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63章 一路衝殺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59章 腸線及縫合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512章 見老爸第698章 殺無赦第532章 必要休整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135章 談崩了第610章 西湖傳說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265章 少年開口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130章 演 說第524章 同一天第626章 徐金勝運氣差第643章 尚書秦鍾彬第55章 冬梅落陷第386章 新年新家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339章 挽 留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96章 京城風起第580章 鏖戰寨牆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212章 各支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