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 開早朝

楊盛文走出皇宮,當值太監送他出門,沒顯得有什麼特別。楊盛文面色如常,根本看不到他在皇宮裡遇到什麼事。

出皇宮,上車,楊盛文心事沉重的。文昭帝情況確實不妙,老太監私下裡也跟他說了情況。楊盛文在文昭帝面前雖說沒有推舉太子劉靜來監國,但他對劉靜還是比較看好。

雖說太子劉靜的身體健康堪憂,但皇孫劉銘目前年齡也不算小,只要過四五年就成年。而劉銘的性子,楊盛文很看好。

當然,劉銘與楊家關係很深,更崇拜楊繼業,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可目前的朝堂情況,要太子劉靜監國,阻力估計不小,但這也是決定文朝大統的走向,根本沒有選擇和退讓的可能。

這個事情如何推動,文昭帝目前雖說時常昏迷,但朝堂上下,還沒有人敢針對文昭帝而反對他的決定。楊盛文如今要做的事,就是在太子劉靜監國之後,如何讓國事順利推進,並且逐漸穩定局面,使得太子更進一步坐上皇位寶座,確保文朝的皇權順利過渡,平安不亂。

這不僅僅是皇家選擇誰,平安順利地將皇權移交,涉及到千千萬萬的百姓生存問題。當真因皇權引發動盪,最受苦的還是底層百姓。

楊盛文離開京都六年,確實也不知他還能不能將文朝的大勢掌控、引導好,不過,這也是他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做好,而不能出現絲毫差池。

如今,能夠聯絡的人有哪些?太子府一系的人,自然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而且,太子監國之後,這些人肯定要擔任一定的職位,才使得太子府在朝堂的影響力逐漸深入。

其他的人呢?以前在右丞相府時,楊盛文也不在意其他人是不是他陣營的,或者說,楊盛文本就沒有刻意去經營什麼陣營。朝堂事務,該是誰去做,直接指令就可,然後看結果。

在如今這個處境,就需要考慮哪些人會是什麼樣的態度,以後,又該如何應對。這些事情一來,紛繁複雜,讓楊盛文很是苦惱。

楊盛文出皇宮,消息也是瞬間擴散,傳到有心人的面前。包括楊盛文出來是誰相送、在皇宮呆的時間是多久、楊盛文的表情如何,他的車行走去向、車速,楊盛文有沒有看外面等等,所有的細節,都被捕捉並傳開。

人們就想通過這些細微的跡象,來推斷楊盛文在皇宮內可能受到的待遇或接受什麼新的職位。

如果說,楊盛文見到文昭帝后,恢復了右丞相府職位,那朱子善的左丞相府還在不在?左右丞相府之間,如何分派朝堂管理職權?朝堂六部,丞相府統管這些部門,然後又各負其責。

而丞相通常都設立一人,楊盛文尚未,朱子善就可能下去。這讓朱子善和其附屬如何甘願?朱子善明面上也沒有結黨,但實際上,他附屬的成員多,操控的部門不少,可說是權傾朝野。這樣的朱子善和左丞相府,如何肯接受一朝敗落?

但朱子善接受到的消息,並不多,無法判斷楊盛文在皇宮中是什麼樣的情況。這樣的事情,讓朱子善和親王府那邊很不安。而太子府這邊,韓立仁、張洪庭等也集中到太子劉靜的客房,多少也有些不安。

張洪庭和韓立仁都說不出什麼有用的意見,太子劉靜說,“右相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還不清楚?既然右相沒有任何表露,我們自然當是什麼事都沒發生得了。”

“太子殿下,這時候我找右相,也不適合。”韓立仁苦笑着說。

“學士別多想,肯定不能去右相府。”太子劉靜說。

“你去見他也沒用,他什麼脾氣?有什麼話都不會說。”張洪庭說,自然是有些不滿,對楊盛文的不滿。

“皇上既然召見了右相,就是好事,對目前的局面會有改變。”韓立仁說,“我想,太子府這邊也得做到最大的準備應變事宜。太子殿下,如果說,右相回到右丞相府,我們太子府會不會……”

太子劉靜微微搖頭,隨後說,“太子府這邊該做什麼,還就做什麼,不去想這些。讓他們去頭痛吧。”

隔一日,京都對楊盛文進宮見皇上的猜疑完全發酵起來,議論紛紛。可就在這一日,皇宮傳來明早上朝的通知。聯繫楊盛文才見到文昭帝,人人在猜測,楊盛文很可能會重回右丞相府了。

早朝,朱子善等人見楊盛文朝服爲原先的右丞相服飾,心裡一冷,看來之前的猜測很接近事實真相了。不僅是朱子善看出來,大多數人都看出來了。如此,朝臣的議論一直不斷,人們看向楊盛文的眼神也有不同。

參加早朝的人羣,站列成文武兩隊列,楊盛文目前所選的位置在末尾,因爲他還沒有得到皇上的親口聖旨。朱子善站在文官之首,這個位子以後還能不能保住,確實很成問題。

親王、太子等皇室的人,今天也出現了,武官系列,京都武將家世的也到來。

早朝的時辰到了,宮門打開,按照禮儀,有鎮殿大將軍高聲傳召。在太監們的領路下,朱子善走在最前,一直到大殿。

進了大殿,分開站班。到來的人雖說心頭都有很多話要說,可誰也不敢亂說,相鄰召見也不敢小聲議論。

一直靜等,文昭帝到來的時間有些延遲,讓一些人以爲今天的早朝有放空了。隨着一聲,“皇上駕到——”將所有的人都驚醒,注意力集中起來。

文昭帝在兩太監的扶持下,總算出現,一直坐到龍椅,人還是病怏怏的樣子。

大臣們先給文昭帝行禮,呼喊祝福。文昭帝說,“免禮,朕這些天身子微恙,一直不能視朝政,心中不安……”

“吾皇萬歲,小小病症,必然藥到病除,一切安好。”朱子善走出列班說,“皇上,朝堂大勢,我等雖依照皇上訓誡處置,定有不妥之處,請皇上指正。”

文昭帝不接話,看上去身體虛弱,喘息一陣,文昭帝說,“楊盛文……”

第4章 詭 異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240章 求 聯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43章 耍蠻氣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84章 夜行軍第86章 裝傻啊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619章 殺上去第644章 聚仙樓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163章 竹 詩第456章 追與逃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33章 三段式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658章 陳老頭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284章 孫大炮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16章 找王爺第516章 找王爺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2章 有鬼呀第198章 降不降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699章 排禾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39章 新朋友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65章 竹 石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43章 耍蠻氣第665章 無戰損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287章 行動了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75章 斬馬腿第3章 老 媽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49章 新規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528章 赴北地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64章 攻寨手段
第4章 詭 異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240章 求 聯第129章 潛力同窗第50章 倩影再現第343章 耍蠻氣第364章 倭寇來源第133章 給你選擇第60章 大火阻路第184章 夜行軍第86章 裝傻啊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275章 文名單薄第619章 殺上去第644章 聚仙樓第146章 態度粗暴第163章 竹 詩第456章 追與逃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94章 小六出戰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33章 三段式第531章 張靖海病了第259章 露出獠牙第658章 陳老頭第415章 文武孰弱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608章 劉浪出營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348章 了無蹤跡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03章 山寨儲倉第669章 鐵粉皇孫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13章 產業規劃第334章 兵額有缺第284章 孫大炮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311章 左丞相府選兵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16章 找王爺第516章 找王爺第597章 朱成章的心願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2章 有鬼呀第198章 降不降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699章 排禾縣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39章 新朋友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615章 張洪庭之雜感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165章 竹 石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43章 耍蠻氣第665章 無戰損第40章 端陽詩會第272章 九天七夜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287章 行動了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73章 真要拿我?第563章 城外逃命第602章 劉浪成熟第175章 斬馬腿第3章 老 媽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349章 新規劃第511章 白素梅進楊家第111章 要做的事情太多第528章 赴北地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564章 攻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