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見先生

第668章 見先生

皇孫劉銘得知自己回京都,直接找到楊家來,未必適合。因爲之前右丞相被貶斥荊蠻楚地。名義上就是因爲收劉銘這個皇孫做學生。

如今,劉銘自然不會主動找來楊家,要與先生見面,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韓家相見。韓家則不同,韓立仁是太子府的大學士,劉銘這個皇孫到大學士府裡求學,就很正常。

楊繼業是韓家女婿,去韓家省親也很正常,彼此見面,外人要說什麼,也說不上。估計沒有人知道劉銘與楊繼業之間的關係,當然,如今太子劉靜和楊盛文都知道這層關係了。

太子劉靜對楊繼業之能力,並不瞭解。韓立仁之前在北地被救、在北地斬殺韃子兩千級的軍功怎麼來的,都不做具體解釋。他覺得對楊繼業的一些事情,還是要掩藏起來比較好,哪怕對太子府那邊也如此,這是對楊繼業的一種保護。

省親還是要做好全面準備的,何況這一次去韓家,是楊繼業與韓玉芝成婚後,第一次去韓家省親,就更爲隆重。

上午開始做準備,結果快到中午纔出發。這次去韓家,巫素貞、白娘子就不隨同走,但陳羽霏會一起去韓家。

楊繼業帶着楊猛過去,巫豹、巫小陸他們都留在楊家,雖說巫小陸也很掛念皇孫劉銘,想去見一面,楊繼業卻沒答應。等這次省親之後,倒是可以帶巫小陸去韓家,到時候會隨意一些。

兩車走,一車坐人,另一車裝了省親的物品。等他們到韓家,已經中午,進韓家,韓家兄弟,三姐韓春妮都在家裡等,韓立仁作爲岳父,這天也請了假,上午上班後就返回家裡。

進門,楊繼業自然逐一地見禮,特別是對岳父岳母,禮節隆重也顯示誠意。問好,表達婚後一直沒回家省親,請韓家這邊原諒。

韓家對於楊繼業兩人來省親,也是隆重而熱情,新姑爺第一次上門,總會顯得熱心的。而楊繼業帶來的禮物多,整車,卸車時,韓家人雖沒有打開,但面子上足夠。

楊繼業特意地給岳母、三姐韓春妮帶來了鏡子,八十釐米高的玻璃做成的鏡子,在打開後,韓春妮尖叫起來。

鏡子這種東西在京都是稀罕貨,小小的一塊,都會被賣出天價。像這種幾十釐米高的,那是幾萬兩銀子纔可拿到手。

對楊繼業說來,這是從蘇杭那邊帶來的,當初的繳獲玻璃,加工成銀鏡難度不大,摸索一段時間就開始成熟的工序。如今,反而是生產優質、透明度高的玻璃,成爲開發這一產品的瓶頸。

不過,這樣的瓶頸已經在找突破的辦法,用不了多久,就能夠批量生產。雖然能夠生產,但對於市場,還是要進行有節制的擴大,才能夠將這一產業收益最大化。

楊繼業想要的是,今後知書堂的教室,都裝上玻璃,教室內的光線纔會好。玻璃產業化,主要的作用會先用在海外的擴張,對於國內市場,自然是逐漸放量,讓市場處於需求狀態。

僅僅打開這一件物品,岳母和韓春妮已經驚訝起來,對於楊繼業的到來自然是極其好的印象。韓春妮已經外嫁,但當初去了荊蠻楚地送婚,這時候也算是對韓春妮的一種回饋。

給岳母的那塊鏡子,自然會放在韓家,與兩位嫂嫂共同使用。對於韓家這邊給多少塊鏡子,楊繼業先前與韓玉芝商量過的,覺得不必要多送。

楊繼業也不在意多少,京都這邊,過些時候,榮盛百貨就會專期推出這種高端產品。韓家如果出現太多,反而對韓家並不好。

皇孫劉銘原本想等這邊將送來的東西都卸下,再出來與楊繼業相見,心存顧慮的。可見到院子裡卸車的時間並不短,他就忍不住,衝出來。

快步跑到楊繼業身前,看着面帶笑容的楊繼業。劉銘眼圈就紅了,稍待哽咽、又有些膽怯地說,“先生,我……”

楊繼業見劉銘那樣子,也明白他的感受,把他拉到自己身邊,在他頭上輕輕摸摸。韓新勇、韓泉見了這情景,心裡都是狠狠地一跳。

韓新勇和韓春妮當初在荊蠻楚地送親,實際上是件過劉銘的。只是,那時候他們沒想起來,劉銘回到太子府後,即使到韓家來,也不提荊蠻楚地的事情。雖說昨天提到要催促楊繼業到韓家省親,韓家這邊還以爲楊繼業是右丞相府的因素,才引起皇孫劉銘的關注。

可此時,見楊繼業與皇孫劉銘之間的樣子,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他們之間絕對有很多故事,纔會有這般親切。

韓立仁也不知劉銘當初逃亡,是藏在荊蠻楚地楊家。但他見兩人的情形,大體猜到一些,卻不能說,這樣的情形也不能讓更多人看到,忙說,“繼業,先進屋吧。”

楊繼業也知道,自己與皇孫劉銘之間的關係,暫時不對外才好。有利於太子府和右丞相之間關係的處理,也有利於太子劉靜在未來的爭奪中,多一些後手。

若不是有顧忌,劉銘肯定急吼吼跑楊家去了。這一點,楊繼業對劉銘還是非常瞭解的。

進屋,閒雜的人自然不會跟着。因爲劉銘身份特殊,韓玉芝也過來與他見面。劉銘將準備好的禮物,呈送給韓玉芝。是一塊玉,潔白無瑕。這種高品質的玉石,除了皇家宗室的人,外人都無處求購。

韓玉芝急忙推卻,不敢收。劉銘誠意十足,楊繼業便代收了。等韓玉芝先離開,韓家兄弟也知趣,不急着過來,讓出空間讓劉銘和楊繼業說話。

“先生總算來京都了,太好了。”劉銘情不自禁地說,“先生,分別的這段時間,我一直在讀書,思考,不敢有絲毫懈怠。先生說得對,對於任何別人都認爲是真理的東西,自己也需要反覆思考。從懷疑,然後舉證、論證,辨別真僞,最後形成結論,這樣的思維方式太好了。我一直在培養自己,回到京都,見到的人和事物越多,就覺得這樣做越有道理……”

第248章 暗 謀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387章 強行軍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6章 過 關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83章 逼 問第20章 曲解經典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699章 排禾縣第463章 白素梅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573章 失蹤了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章 三個問題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51章 纏 鬥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249章 第一招第3章 老 媽第421章 訴衷腸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9章 找王爺第285章 趕時機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33章 多高士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716章 出 擊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27章 再出手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136章 難取捨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184章 夜行軍第44章 一幅對聯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90章 知與行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274章 身子麻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24章 接戰前第533章 多高士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135章 談崩了第2章 有鬼呀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482章 前無路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554章 留火種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
第248章 暗 謀第297章 周新良主導此事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387章 強行軍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6章 過 關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83章 逼 問第20章 曲解經典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699章 排禾縣第463章 白素梅第344章 此計可行第438章 珍稀的奇物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573章 失蹤了第471章 銜尾咬住第19章 三個問題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228章 鍾御醫的手第45章 各自的防備第84章 又見啞巴第551章 纏 鬥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249章 第一招第3章 老 媽第421章 訴衷腸第515章 陳羽霏鬧心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93章 初進縣衙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670章 經營北地思路第375章 遠襲倭寇第9章 找王爺第285章 趕時機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449章 老臣遵命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08章 韓門雙進士第533章 多高士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72章 平叔現身第504章 親赴幽州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716章 出 擊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627章 再出手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363章 劉府夜談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136章 難取捨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30章 內功是什麼東西第184章 夜行軍第44章 一幅對聯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90章 知與行第412章 山裡潛伏第326章 住涇延鎮第274章 身子麻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548章 初戰韃子第424章 接戰前第533章 多高士第94章 應對問答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135章 談崩了第2章 有鬼呀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110章 生蠻五支第482章 前無路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554章 留火種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328章 知兵張濤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