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監軍出場

張濤是在三天後抵達涇延鎮,徐金勝打算讓武夷軍休整三天便往杭城方向行進,免得王府軍孤軍深入,吃了倭寇的虧。

可張濤卻到了,作爲按察司僉事正五品的官員,正宗的文官系列。之前從山東趕路去京都,當時就有些趕得急,使得身子骨有些勞損。

到京都後,得知自己職務的變動,朝堂顯然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在京都時也是興頭上,之前身體的勞損被自動忽略。可從京都往涇延鎮來的路途,便深切地感受到在外行走的勞苦。

到了涇延鎮,原本想好好地睡幾天,纔可能將身子骨養過來。但也明白,到了涇延鎮後,第一時間要與徐金勝見面,不然,自己這個監軍職權,可能被幾方軍兵們輕視。

強打着精神到徐金勝的臨時駐軍軍機處置點,張濤的頭微微後仰,這是文士該有的姿態。在軍中,任何一個文人都比這些軍中粗鄙之人要高等,自然不需要正面看着對方。

有隨行先進軍營報了張濤的行蹤,徐金勝也是早得知消息,見張濤到了涇延鎮後,不再回避與自己的見面,也走到軍營外去迎接張濤。

領軍大將軍是徐金勝,在作戰上的職權如此,可對整個行軍打仗的主導權,卻一直會在監軍張濤身上。如果對某一決定張濤這個監軍沒點頭,那就不能執行。

除了徐金勝,軍營中其他幾個核心的決策層,也都聞訊到軍營外趕,去迎接這個遲遲到來的監軍。

張濤在門外十幾步處站立不前了,是在故意等着讓徐金勝等人出來。徐金勝在門內見張濤站在那裡觀望,似乎是看這裡的景象與佈局,實際用意,徐金勝心裡明白。不過,這時候也無需要去計較,在軍中,本來監軍的職權就大一些。

走出門外,徐金勝笑容掛在臉上,朝張濤走去,說,“張監軍吧。”

見徐金勝這樣的態度,張濤還是比較滿意的,當即說,“下官張濤,是蘇杭剿滅倭寇的監軍。將軍是……徐將軍吧?”

“本將軍是徐金勝,張監軍到了,那太好了。張監軍,一路過來都安穩吧。”徐金勝說,“請張監軍。”

其他人也紛紛與張濤招呼,對其他的人,張濤對同知劉瀟傑就比較客氣,因爲同爲文官系列,在級別上兩人也一樣。而知州吳思陽的待遇也不錯,可田雄邦這個武將就不同了,張濤只是看他一眼,沒聽田雄邦多說話。

到軍中,張濤坐在主坐上,這時候是軍中核心們在一起,而不是軍中升帳點兵發令的時候。徐金勝雖說是這次作戰的總指揮、大將軍,但在內部討論會上,張濤的決策權更大一些。

先客套招呼,相互介紹,各路軍兵領軍人物也都在張濤面前露臉,自我介紹一番。不管張濤態度如何,這樣的見面總該有的。

張濤雖體力盡耗,疲憊不堪,但在這些兵將面前,總要保持自身的威儀。聽各人介紹之後,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便對徐金勝說,“徐將軍,怎麼還有哪支軍兵沒到嗎。”

“張監軍,從荊蠻楚地過來的王府軍一萬人,三天前從涇延鎮往杭城進發。因此不在此地。”徐金勝說。

“何故如此?徐將軍,據吾所知,朝堂給下的軍令,是讓各軍在涇延鎮集中之後,才整軍與倭寇對戰。王府軍敢不聽令?不怕殺頭之罪?”張濤今天初見其他人,自然要藉機發威,使得以後在軍中才有威望。

“張監軍,王府軍開拔是本將軍給了軍令,不算違反軍紀。”徐金勝說,雖說對這次軍兵開拔,他說有保留意見的,但已經給了軍令,倒是不將責任推給王府軍。

“這是爲何?”張濤沉聲說,軍兵開拔,他這個監軍都不知情,那就是大事。

徐金勝便將發生在李家寨的事情,說給張濤得知。對於倭寇可能報復李家寨,讓王府軍一萬人設伏,圍殲倭寇的意圖說明了。張濤聽後,說,“王府軍戰力如何?倭寇行蹤未定,他們不來又如何?倭寇若是來了幾千,王府軍一觸而潰,又如何?”

徐金勝也知道這次寫吃下倭寇,未定因素太多,但當時他也不想讓王府軍開拔的。可蠻族軍丟下話走了,那對未來的作戰就會更亂。只是,這個理由卻是不好說出來,因爲最終決策的還是他。

“張監軍,大將軍也是心憂倭寇禍亂地方。李家寨距離杭城百餘里,一旦倭寇佔據李家寨等地,他們對杭城的威脅就大了。”劉瀟傑說,作爲地方配合軍方的人員,他是文官體系,與張濤這個監軍說話,要比徐金勝更便利。

“劉同知大人言之有禮,只是軍兵沒得到休整、沒得到操練,匆忙上陣,這不是取勝之道啊。如若倭寇不足千人,或能戰勝,建立軍功。可若是倭寇幾千人,那就枉送王府軍了。”張濤這也是說給徐金勝聽到,意思是如果這次分兵冒進,失敗了,完全是徐金勝的責任。

“其餘四萬軍兵,是進是退,徐將軍有和打算?”張濤說。既然王府軍已經出發三天,這裡餘下的軍兵如果不動,那王府軍一萬,很可能以後都用不上了。對於文朝軍兵的作戰意志,張濤在山東那邊也接觸軍伍的,知道詳情。

“張監軍,原本計劃是明天全軍往杭城開拔,到杭城外再做整軍操練。然後再尋機與倭寇決戰,一舉平定倭寇之亂。張監軍,意下如何?”徐金勝在軍務上,自然要尊重張濤的意見。

“也可。不過,我得在涇延鎮停留幾天,大軍到杭城外圍整軍即可。”張濤知道自己的身體,可不想因爲趕路,將自己累死在路上。

做出這樣的決策,徐金勝表示遵從張濤的意思。當即對田雄邦說,“田將軍,明早,你率領你部二萬衆作爲前軍,一面行進,一面打探王府軍的進程,也關注李家寨那邊的動向。其他兩軍分別做中軍和後軍,也在明日拔營前進,抵達杭城匯合……”

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78章 又受挫第130章 演 說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230章 求 寶第100章 我們做第572章 換角色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280章 百十斤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568章 軍營破第512章 見老爸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204章 賺大了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60章 覆 滅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661章 見面歡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14章 一起嫁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708章 有多強第408章 好東西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716章 出 擊第307章 辦學堂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99章 研討槍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383章 逼 問第70章 攻楊家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68章 煽耳光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380章 陷 阱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9章 找王爺第481章,倭寇噩夢第117章 搭搭手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11章 一拳之威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694章 夜 戰第182章 第一親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80章 百十斤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184章 夜行軍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573章 失蹤了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379章 領軍需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380章 陷 阱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521章 託 付第124章 馬 事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190章 精銳之基
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478章 又受挫第130章 演 說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142章 代邊蠻寨古尚坪第230章 求 寶第100章 我們做第572章 換角色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185章 同行同吃同睡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280章 百十斤第479章 進入戰壕第568章 軍營破第512章 見老爸第282章 考後不能鬆第204章 賺大了第341章 李家分支在杭城第392章 奇襲見湖鎮(四)第360章 覆 滅第331章 何來軍糧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537章 以一敵十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661章 見面歡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578章 增援承平山莊第514章 一起嫁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708章 有多強第408章 好東西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716章 出 擊第307章 辦學堂第500章 書堂三聯第99章 研討槍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383章 逼 問第70章 攻楊家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468章 煽耳光第213章 至少兩年第329章 知府唐俊詞第520章 啞巴開口第224章 朱成章回家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380章 陷 阱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407章 標靶五十步第622章 鏢旗的威力第84章 又見啞巴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9章 找王爺第481章,倭寇噩夢第117章 搭搭手第567章 韃子增兵第11章 一拳之威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694章 夜 戰第182章 第一親第475章 逃跑或迷惑第280章 百十斤第549章 騎兵衝陣第399章 民力運用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509章 校長人選第184章 夜行軍第292章 飛鴿傳信第656章 正兵三萬第647章 沉重的話題:北地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573章 失蹤了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29章 句句屬實第379章 領軍需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380章 陷 阱第419章 論蘇杭局勢第521章 託 付第124章 馬 事第69章 精銳齊出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437章 收穫豐厚第317章 如何選擇第190章 精銳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