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監軍出場

張濤是在三天後抵達涇延鎮,徐金勝打算讓武夷軍休整三天便往杭城方向行進,免得王府軍孤軍深入,吃了倭寇的虧。

可張濤卻到了,作爲按察司僉事正五品的官員,正宗的文官系列。之前從山東趕路去京都,當時就有些趕得急,使得身子骨有些勞損。

到京都後,得知自己職務的變動,朝堂顯然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在京都時也是興頭上,之前身體的勞損被自動忽略。可從京都往涇延鎮來的路途,便深切地感受到在外行走的勞苦。

到了涇延鎮,原本想好好地睡幾天,纔可能將身子骨養過來。但也明白,到了涇延鎮後,第一時間要與徐金勝見面,不然,自己這個監軍職權,可能被幾方軍兵們輕視。

強打着精神到徐金勝的臨時駐軍軍機處置點,張濤的頭微微後仰,這是文士該有的姿態。在軍中,任何一個文人都比這些軍中粗鄙之人要高等,自然不需要正面看着對方。

有隨行先進軍營報了張濤的行蹤,徐金勝也是早得知消息,見張濤到了涇延鎮後,不再回避與自己的見面,也走到軍營外去迎接張濤。

領軍大將軍是徐金勝,在作戰上的職權如此,可對整個行軍打仗的主導權,卻一直會在監軍張濤身上。如果對某一決定張濤這個監軍沒點頭,那就不能執行。

除了徐金勝,軍營中其他幾個核心的決策層,也都聞訊到軍營外趕,去迎接這個遲遲到來的監軍。

張濤在門外十幾步處站立不前了,是在故意等着讓徐金勝等人出來。徐金勝在門內見張濤站在那裡觀望,似乎是看這裡的景象與佈局,實際用意,徐金勝心裡明白。不過,這時候也無需要去計較,在軍中,本來監軍的職權就大一些。

走出門外,徐金勝笑容掛在臉上,朝張濤走去,說,“張監軍吧。”

見徐金勝這樣的態度,張濤還是比較滿意的,當即說,“下官張濤,是蘇杭剿滅倭寇的監軍。將軍是……徐將軍吧?”

“本將軍是徐金勝,張監軍到了,那太好了。張監軍,一路過來都安穩吧。”徐金勝說,“請張監軍。”

其他人也紛紛與張濤招呼,對其他的人,張濤對同知劉瀟傑就比較客氣,因爲同爲文官系列,在級別上兩人也一樣。而知州吳思陽的待遇也不錯,可田雄邦這個武將就不同了,張濤只是看他一眼,沒聽田雄邦多說話。

到軍中,張濤坐在主坐上,這時候是軍中核心們在一起,而不是軍中升帳點兵發令的時候。徐金勝雖說是這次作戰的總指揮、大將軍,但在內部討論會上,張濤的決策權更大一些。

先客套招呼,相互介紹,各路軍兵領軍人物也都在張濤面前露臉,自我介紹一番。不管張濤態度如何,這樣的見面總該有的。

張濤雖體力盡耗,疲憊不堪,但在這些兵將面前,總要保持自身的威儀。聽各人介紹之後,他覺得有些不對勁,便對徐金勝說,“徐將軍,怎麼還有哪支軍兵沒到嗎。”

“張監軍,從荊蠻楚地過來的王府軍一萬人,三天前從涇延鎮往杭城進發。因此不在此地。”徐金勝說。

“何故如此?徐將軍,據吾所知,朝堂給下的軍令,是讓各軍在涇延鎮集中之後,才整軍與倭寇對戰。王府軍敢不聽令?不怕殺頭之罪?”張濤今天初見其他人,自然要藉機發威,使得以後在軍中才有威望。

“張監軍,王府軍開拔是本將軍給了軍令,不算違反軍紀。”徐金勝說,雖說對這次軍兵開拔,他說有保留意見的,但已經給了軍令,倒是不將責任推給王府軍。

“這是爲何?”張濤沉聲說,軍兵開拔,他這個監軍都不知情,那就是大事。

徐金勝便將發生在李家寨的事情,說給張濤得知。對於倭寇可能報復李家寨,讓王府軍一萬人設伏,圍殲倭寇的意圖說明了。張濤聽後,說,“王府軍戰力如何?倭寇行蹤未定,他們不來又如何?倭寇若是來了幾千,王府軍一觸而潰,又如何?”

徐金勝也知道這次寫吃下倭寇,未定因素太多,但當時他也不想讓王府軍開拔的。可蠻族軍丟下話走了,那對未來的作戰就會更亂。只是,這個理由卻是不好說出來,因爲最終決策的還是他。

“張監軍,大將軍也是心憂倭寇禍亂地方。李家寨距離杭城百餘里,一旦倭寇佔據李家寨等地,他們對杭城的威脅就大了。”劉瀟傑說,作爲地方配合軍方的人員,他是文官體系,與張濤這個監軍說話,要比徐金勝更便利。

“劉同知大人言之有禮,只是軍兵沒得到休整、沒得到操練,匆忙上陣,這不是取勝之道啊。如若倭寇不足千人,或能戰勝,建立軍功。可若是倭寇幾千人,那就枉送王府軍了。”張濤這也是說給徐金勝聽到,意思是如果這次分兵冒進,失敗了,完全是徐金勝的責任。

“其餘四萬軍兵,是進是退,徐將軍有和打算?”張濤說。既然王府軍已經出發三天,這裡餘下的軍兵如果不動,那王府軍一萬,很可能以後都用不上了。對於文朝軍兵的作戰意志,張濤在山東那邊也接觸軍伍的,知道詳情。

“張監軍,原本計劃是明天全軍往杭城開拔,到杭城外再做整軍操練。然後再尋機與倭寇決戰,一舉平定倭寇之亂。張監軍,意下如何?”徐金勝在軍務上,自然要尊重張濤的意見。

“也可。不過,我得在涇延鎮停留幾天,大軍到杭城外圍整軍即可。”張濤知道自己的身體,可不想因爲趕路,將自己累死在路上。

做出這樣的決策,徐金勝表示遵從張濤的意思。當即對田雄邦說,“田將軍,明早,你率領你部二萬衆作爲前軍,一面行進,一面打探王府軍的進程,也關注李家寨那邊的動向。其他兩軍分別做中軍和後軍,也在明日拔營前進,抵達杭城匯合……”

第9章 找王爺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8章 學內功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3章 看夜校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714章 不經打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9章 找王爺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96章 再進王府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41章 開早朝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88章 洗 臉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75章 赴死之殺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32章 談不攏第698章 殺無赦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644章 聚仙樓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516章 找王爺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74章 露臺上第716章 出 擊第182章 第一親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17章 玉滿懷第32章 蘿蔔乾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514章 一起嫁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362章 想不透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80章 死亡線第188章 消滅掉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52章 獻 詩第644章 聚仙樓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34章 《勸學詩》第178章 勝 出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18章 教 化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7章 劉浪出題第98章 忠心換槍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498章 議婚事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214章 娶 你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198章 降不降第657章 女兒心思
第9章 找王爺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8章 學內功第705章 離開豫南第33章 看夜校第466章 臉頰緋紅第693章 按屋管理第714章 不經打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9章 找王爺第603章 二師出動第108章 信任訓練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260章 再找恆源商貿第96章 再進王府第266章 去我家做客第641章 開早朝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164章 先走一步第321章 選兵和後勤第611章 絕巔蘇子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88章 洗 臉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75章 赴死之殺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674章 論攻與守第472章 啞口阻擊第42章 太子劉靜第132章 談不攏第698章 殺無赦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644章 聚仙樓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425章 一棍放倒第516章 找王爺第277章 誦詩揚名第74章 露臺上第716章 出 擊第182章 第一親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17章 玉滿懷第32章 蘿蔔乾第423章 藥浴效果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384章 批條在誰手中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514章 一起嫁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258章 再商計謀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362章 想不透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291章 各家選邊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395章 奇襲見湖鎮(七)第594章 韓立仁逛街第161章 楊猛出戰第480章 死亡線第188章 消滅掉第315章 星夜返回第273章 夜裡的相處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52章 獻 詩第644章 聚仙樓第335章 倭寇來襲第34章 《勸學詩》第178章 勝 出第247章 榮盛系列第83章 雙魔女之戰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18章 教 化第629章 蠻族軍留蘇杭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37章 劉浪出題第98章 忠心換槍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498章 議婚事第327章 三品徐金勝第149章 參戰名單第616章 太子也煎熬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214章 娶 你第312章 王爺也煩惱第198章 降不降第657章 女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