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書堂選址

這幾天,楊繼業一直在籌備知書堂的工作,主要將知書堂要講授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

在巫家寨的夜校,進行的數學教學,還是有一定作用的,自然可在知書堂推廣。另外,對於物理學的基礎常識、基礎理論等,也的開始傳授,不然,華族在自然科學上,就會逐漸落後於歐美等地。

先做科普,至於研究工作,有整個體系在推動,財力投入,海貿上再發展成霸主,就完全可支撐起來。人員上,逐漸培養,從之前研發火槍和火藥等方面看,文朝的工匠能夠沉下心做事,智慧和見識上,也是不缺的。

後世的華族,之所以落後,還是帝王、權勢和統治階層對人的束縛、禁錮所致,推崇於學而優則仕這個理念。

只有做官的人,纔是最有地位的。這樣的理念和生存範圍下,如何有人去做科研?有科研成果的人,並沒有收到重視,認可和褒揚,沒有成功後的所得與激勵。這纔是華族落後於西方各國的根源吧。

如今的文朝,同樣是這種導向。對於人才的衡定,侷限在科考上,或詩詞揚名上。而對於各方面有精專的人,地位低下,受到歧視,這也使得有專業技術的人員,對自家的手藝很保守。

楊繼業覺得,知書堂不僅會吸納這些有專業的人才,還要請他們將這些專業的東西,形成文字,在課堂上進行傳授,演示、操作等。當然,對於武器和重大的發明,有重大經濟價值的,肯定要做一定程度的保護,形成真正的價值。

不過,這些路得一步步往前走,分階段進行。最關鍵的,還要對知書堂進行正面的宣傳,讓更多的人認可這樣的價值。

劉裕準備的房屋也是比較大的,五進院落,而去有園子和操練場。楊繼業走進這家掛着“四海商場”匾牌的房子大門,進門後一個院子,足有百多平米。

假山,亭子,古樹,曲廊等都顯示了這家主人的豪氣和身份。劉裕陪着進來,楊繼業說,“劉老,這房子可不一般啊。”

“物有所用,那纔是最恰當的。”劉裕並不解釋,微笑着。

先不去房屋,而是繞過房子,沿迴廊往前走,過荷塘、涼亭、果園,然後纔到一操坪。看這操坪樣子,與後世的標準運動場大小差不多。給學員們在這裡軍訓和出操,地方倒是夠了。

只要開出跑道來,繞圈子晨跑沒問題,簡單的練體術也可練習。分班進行操練攢刺和軍體拳,場地也足夠了。看了這裡,楊繼業也明白,劉裕這老進士看人看事,當真精準。知道楊繼業的知書堂,肯定與平時所辦的私塾完全是兩種體系。

楊繼業見劉裕一直微笑着,明白他將自己因過來,是要自己滿意這裡的運動場,至於教室的情況,估計不成問題。

“劉老,多謝。”楊繼業說,“這地方太好了,我這個知書堂,不單純習文,要與先聖賢所言君子六藝看齊。蠻族軍和榮盛百貨能夠做到目前的樣子,也是對這些人進行了授業。人唯有明理,纔會將自身所做的事,做到最好。”

“楊詠石,你年紀輕輕卻是看得最透徹,令我們這些一把年紀的老傢伙汗顏啊。”劉裕感嘆起來,“很多人知而無行,知行不合,難成大業。”

“劉老,知書堂這邊的打算,是想分三步走。”楊繼業說,“首先是對蒙童的啓蒙,在兩個班,一百人爲限。開設識字、學數、練體和聖學傳道;

其次是青年軍的大力培訓,主要是短期進學。開設識字、學數、軍務、商務和平常的軍伍操練;

另外一種則是對目前的在崗人員進行培訓,也是短期進學,輪換接受培訓。開設的科目爲識字、學數、商務和技能專長,訓練後,接受嚴格的考試,合格後發證,持證者可在原工作崗位上,首先考慮提拔啓用到更高的職位上,同時,待遇也會有所提高……

另外還會根據需要,臨時性的短期培訓。比如海事方面的普及和學習,讓一些對有海事經驗和愛好者方面的人,甄選出來,進學培訓,提高他們的能力;在商務上有經驗的、在研發上有經驗和潛力的人,都經受各方面專業的培訓。

如此,儘可能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喜愛的方面得到放大,做到更好,走得更高……”

“楊詠石你的想法當真與衆不同啊,讓人震驚之餘,又覺得這樣做到了,會讓整個體系的每一個人,都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作用。了不得啊,未來的蘇杭,將完全是他們的天下……”劉裕感概地說。

“劉老,這不過是一個想發而已,能不能做成還兩說。最主要的是,難找教授啊。”楊繼業也知道,這樣做也是在進行摸索,專業的人員去哪裡找?

“先定下來,教授和先生總能夠找得到的。至於給蒙童講學,我可給你找幾個人去任教……”

兩人邊走邊聊,劉裕作爲合作的人,對這個知書堂的未來規劃,先知曉情況,那是更好,也有利於楊繼業接下來推動知書堂的工作。

房舍得佈局沒什麼特別,五進的大樓羣,要做成教室,光線確實不夠好。這種教室也稍微小一些,無法同後世窗明几淨來比。不過,如果將班額定在三十人,還是可以進行正常教學的。

看了一些房舍,與劉裕說着該如何改造這些房子,才能做成一間間教室。

走一圈,用了幾個時辰,大體的改造情況以及決定,劉裕表示衷心前期工作,有他去做就好。

從裡面出來,有傳訊的人到來,告訴楊繼業,說是巫龍到蘇杭了。楊繼業也是高興,有好長時間沒見巫龍了,荊蠻楚地那邊的情況,雖說一直沒斷過信息,但聽一聽巫龍親自說家裡情況,會更全面掌握那邊的發展情況。

“劉老,大哥過來了,我得趕去看看。”楊繼業笑呵呵地說。

“走,老朽也趕去迎一迎貴客。”劉裕笑眯眯地說。

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148章 第一戰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100章 我們做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89章 一屋不掃第84章 又見啞巴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9章 三個問題第514章 一起嫁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82章 前無路第88章 洗 臉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50章 倩影再現第73章 三尊炮第171章 對 衝第658章 陳老頭第285章 趕時機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41章 微 瀾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456章 追與逃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4章 詭 異第262章 難選擇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22章 刺 殺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3章 混亂起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130章 演 說第424章 接戰前第87章 戰後相見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72章 換角色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100章 我們做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74章 露臺上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3章 老 媽第167章 誰出戰第33章 看夜校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90章 知與行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56章 各方反應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130章 演 說第433章 三段式第535章 來戰——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
第681章 前往豫南第148章 第一戰第211章 不用勉強第236章 去府城前的準備第100章 我們做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713章 一槍撂倒第89章 一屋不掃第84章 又見啞巴第276章 舊詩鋪墊第712章 楊繼業露面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523章 很懂世情第19章 三個問題第514章 一起嫁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482章 前無路第88章 洗 臉第447章 發酵與演變第50章 倩影再現第73章 三尊炮第171章 對 衝第658章 陳老頭第285章 趕時機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41章 微 瀾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215章 寨裡善意第190章 精銳之基第456章 追與逃第302章 殺意森然第4章 詭 異第262章 難選擇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540章 一戳難防第318章 沒有選項第199章 關巖山寨第352章 倭寇來了第22章 刺 殺第71章 刺殺技之威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56章 各方反應第428章 各方反響第53章 混亂起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527章 文朝周邊外族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453章 文昭帝的推測第130章 演 說第424章 接戰前第87章 戰後相見第588章 韓家兄弟第572章 換角色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684章 堵決口之策第166章 一記耳光第495章 書堂選址第151章 削勁的血性第12章 討價還價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100章 我們做第295章 恆源商貿的要求第74章 露臺上第709章 新仇舊恨第147章 代卡蠻的態度第519章 少年身份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3章 老 媽第167章 誰出戰第33章 看夜校第359章 此路不通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227章 昔日少年已成長第242章 文友結社第654章 嚴家三兄弟第621章 撫卹其家第90章 知與行第667章 北地耕織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56章 各方反應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618章 山坳敵蹤第700章 陳羽霏的消息第130章 演 說第433章 三段式第535章 來戰——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246章 各自對句第191章 山寨城堡第411章 王府軍開拔第467章 方家之謀第286章 周家行動第445章 可曾懺悔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371章 解愁一席話